<h3>西藏,每一個喜歡旅行人向往的圣地。對于摩托車愛好者而言,尤其如此。試想,沒有騎車去過西藏,總會感得欠缺了點什么。</h3> <h3>2017年8月12日至8月27日,一個不期而遇的假期,猶如天上掉下的餡餅,很重,很大。</h3><h3>能想到的揮霍方式就一個,摩旅西藏。</h3><h3>保養機車,收拾行囊,一切輕車熟路,猶如萬舟揚帆,只等東風。</h3><h3>終于等到你,12日清晨即出發,提前到達雅安多營與騎友匯合。</h3><h3><br></h3> <h3>一路異常順暢,二郎山隧道嘚瑟留影。</h3> <h3>即便是偶遇顛簸路面,彎道事故,也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繼續神清氣爽,士氣高昂……</h3> <h3>直到遇到它,雅江~理塘35km處的一個斜上坡橋梁連接斷面。</h3><h3>50-60cm的2個連續坑,中間分別橫臥著2根4-5cm鋼梁。機車急剎后落進去的瞬間只聽見一聲刺耳的嘯叫聲……我知道,麻煩來了。</h3> <h3>撞擊直接導致前輪轂嚴重變形,漏氣。</h3><h3>山上手機沒有信號(中國移動?。?lt;/h3><h3>滑車下山,寄駐于半山腰的一家客棧,勸走騎友,開始尋求自救辦法。</h3><h3>寶馬400救援承諾派車拖回。距成都500km路程,預計12小時到達。</h3><h3>等待救援期間,是否可能自行修復呢?于是,拿出自備工具,嘗試卸掉前胎,運轉到雅江縣城進行熱恢復。無奈師傅手藝太撮,輪轂被徹底損壞。</h3><h3>等待救援成了唯一的出路。</h3> <h3>等待極其無聊,枯燥。窗外即是那個可惡的半坡坑!短短一個上午,又有2臺車在此拋錨……借用縣城補胎師傅的原話,“他們補好了坑,我們補什么呢?”</h3><h3>見到憨厚的劉師傅時,已是13日12時。無奈拖車行駛緩慢,20小時才到達。</h3> <h3>寶馬公司 “質保期內,全國任何地方,不限次數免費救援”的承諾應該是很費銀子的。</h3><h3>捆綁裝車,夜宿天全。</h3><h3>寶瑞行松綁卸車已是14日上午了。</h3> <h3>紫龍,一位和我一起騎行過云、貴、川,鼾聲如雷的好騎友。他居然悄悄備著一只嶄新的RT輪轂。他是被前輪傷害過的人,這也難怪了。</h3><h3>RT的前輪轂絕對是硬傷,究竟是設計問題?還是選材問題??待解。</h3><h3>換新輪轂,新輪胎,盤算著馬上返程,繼續……</h3> <h3>但新問題來了。</h3><h3>BMW 1200系列的機車減震連接桿頻繁暴縫隙,甚至脫落的現象,現已成為騎友們談“隙”色變的一個話題。</h3><h3>而我的機車縫隙此刻已達到3~4mm,這絕對是一個不安全,甚至危險的指標。</h3><h3>這樣的車況,沒有一個人建議我再繼續。</h3><h3>事已如此,也只能是收刀檢卦,放馬南山了。</h3> <h3>得水,江西贛州的一位騎友。我們相識于稻城~成都的山路上。</h3><h3>他擅長自己動手維修機車,追求長距離暴騎,滑行過彎……他的口頭禪:“騎行過程中出現問題,想法解決問題才叫樂趣”。</h3><h3>我一直堅持認為:認識他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他總是慫恿你去做一些有挑戰和冒險的事情。</h3> <h3>“我覺得加兩個固定套筒就可以了,100%安全?!?lt;/h3><h3>“”真的?那試試”。</h3><h3>熱情再次被點燃,欲火沖天。</h3><h3>因為型號不匹配,順豐快件連續2天發貨。等待如此之煎熬,心急火燎……</h3><h3>裝好固定件已是8月16日半晚,效果真還不錯。</h3> <h3></h3><h3>8月17日 <b>第一日</b>/ 成都~芒康 <i> </i><b>920km</b></h3>凌晨1:00,夜深人靜,悄然再次啟程。<h3>天全、二郎神隧道再次留影。</h3> <h3>這張圖是摩友“流浪”所賜。他的本意是想讓我沿途擇海拔低的地方棲息,而此時他正由拉薩經318返回,我們相向而行,期待邂逅……</h3><h3>而他又何成知道,我此刻的心境,猶如歸山之猛??,入海之蛟??,哪里還會顧及山高水平,路長道短。</h3><h3><br></h3> <h3>對摩旅而言,成都出川,西至汶川或瀘定方為真正的起點。</h3><h3>車過康定,清晨折多山,雨霧裊繞,車少人希,新都橋更是一馬平川。</h3> <h3>途徑折多山、剪子彎山、卡子拉山、兔兒山。在這些海拔4300-5000m的山中唯有剪子彎山最秀美,不同季節會呈現不一樣的風光。</h3><h3>高爾寺山現已全線隧道貫通,但隧道內路面光滑,陰暗潮濕,必須時刻控制好車速。</h3> <h3>凌晨出發,到上午10點,近10小時的連續騎行后,開始出現疲勞犯困癥狀,在理塘一家時尚快餐店的長椅上補了瞌睡。</h3> <h3>理塘,西域重鎮,海拔4000m,南下S217稻城亞丁,西去G318巴塘。途徑姊妹海子,遠遠望去,仿佛稚手相扣,又好似兩頂小花帽,純潔無瑕,讓人困意全無。</h3><h3><br></h3> <h3>西出巴塘,跨越金沙江,正式進入西藏境界。</h3><h3>每個入藏游客,都會在此界碑留影。</h3><h3>入鄉不脫俗,自拍耍酷。</h3> <h3>進入藏界的第一感受即是道路的常年失修和泥濘。</h3><h3>山體塌陷改道河床,4-5處的涉水河道路面,心跳加速,有驚無險。</h3><h3>臨近芒康縣城50公里開始,雨中峽谷的坑洼路面,行進艱難,塌方路段更是陷車打滑……</h3><h3>第一次意識到318線似乎不那么好走。</h3><h3>17:30到達芒康,入住重慶松普大酒店,出現高發,地道川菜安慰。</h3> <h3>8月18日 <b>第二日</b>/ 芒康~林芝 <b><i> </i>810km</b></h3><h3>7:00,天蒙蒙亮,不到一個小時的路程,已在白云之上,風雨之巔。但寒風嗖嗖,硬冷逼人。</h3> <h3>芒康~波密 580km的高原山路,將連續翻越6座海拔4100-5100m的埡口,但道路狀況良好,警惕部分坑洼回頭軟彎即可。</h3> <h3>318線上最高東達山!雨也淅瀝,山也犀利,唯獨沒有想象中的那種豪氣沖天,一切平淡無奇,清風細雨。</h3><h3></h3><h3>最彎72道拐!依然細雨瀝瀝,機械地放車下山,轉得頭暈。</h3><h3>有名的涉水路段!走過前面的爛路,水路,趟過它變得異常容易,也不知過去都在擔心些啥。</h3> <h3>通麥天險!曾經多少西行壯士在此競折腰。過去318線最艱難的14km“天險路”,如今被通麥特大橋、排龍溝特大橋和數座隧道一筆帶過。</h3><h3></h3><h3>矗立橋上,久久張望,浮想聯翩……</h3> <h3>波密~林芝,210km的柏油和水泥路,可以滿足摩托客各種暢游速度和壓彎姿勢。</h3> <h3>行至距林芝10km處,見到林芝~拉薩的“林拉”高速公路入口。</h3><h3>欲嘗試,入口被擋,被告知:西藏高速公路禁摩,擅闖被攔截者,不罰款,不扣分,強行滯留2-3小時不等。</h3><h3>罰時間,夠狠!傷不起。</h3><h3>22:00林芝加油、街頭覓食,客棧壩窩。<br></h3><h3>加油開始需要出示三證登記(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h3> <h3>摩界名人:“為自己活一把”,真實姓名:梁成。</h3><h3></h3><h3>特點:1、話多,噻話更多。任何正兒八經的道理,都要以吊兒郎當的噻話抖出來;2、為人耿直,外出跑車可以托命的家伙;3、酷愛機車,收藏機車;4、照相不笑,就是不笑。</h3><h3>如果說我沒有遇到8月12日的輪轂問題,后藏阿里是有想法的,現在晚了5天,其實內心是已經放下了。</h3><h3>出發前給他說過去西藏,到了林芝,報個平安。提起后藏的遺憾,他的原話是這樣的:“朱哥,其實哈,你都到了西藏,不去后藏的話,我是覺得毫無意義。川藏線,青藏線比起后藏的風景簡直莫得任何看頭,而且后藏南線的路好得嚇死一萬個人,大不了把車從阿里托回成都嘛……”藥就是這么下的。</h3><h3>而我不到2分鐘,就被毒倒了。</h3><h3><br></h3> <h3>8月19日 <b>第3日</b>/林芝~拉薩<b> 480km</b></h3><h3></h3><h3>依然早起,心里悄悄盤算著夜宿日喀則,挺進阿里的事,又生怕走不攏,被人笑話。</h3> <h3>林芝~工布江達,路好,景美。</h3><h3></h3><h3>林芝海拔低,植被茂盛,號稱高原小江南,果真名不虛傳。</h3> <h3>雖然沒有走到高速,但一路走走停停倒也悠閑自在。</h3><h3></h3> <h3>八一風景,高原腹地的草原,薄霧繚繞中的蔥郁,牛羊滿地,殷實富裕。</h3><h3></h3> <h3>工布江達~墨竹工卡,280km的整修路面,林拉高速公路上的車也被趕來湊熱鬧。</h3><h3>一直被告知這段路爛,原來是各種爛。</h3><h3>“流浪” 是這么描述這條路的:“是有些爛,但對BMW摩托來說,都是些渣渣”。弟娃子,你超的是F800 GS呀!對于RT來說,還是艱難了些。</h3><h3>鋪裝路面,炮彈坑,泥濘路面,碎石土路……堅持不倒車,最后竟然真的沒倒車!但整整5個半小時的鏖戰,身心疲憊。<br></h3> <h3>后輪最終沒能頂住各種路面的折騰,鋒利的石頭軋進了輪胎。</h3><h3>拿著說明書,高原雨中嘗試補胎……</h3><h3>腳踩式打氣筒,費勁,耗氧,喘粗氣。</h3><h3></h3> <h3>行至達孜縣,318線離拉薩最近的一座縣城。</h3><h3>縣城加油站遇到一位廣西騎游(圖片右側光頭),網名“目前象頭豬”。</h3><h3>簡單的交流后被他吸引到了。這位騎友的騎行愛好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怪異,他專挑雨季去騎最爛的路,尤其喜歡跟西藏的路較勁。連續幾年,每年進藏,把各種進藏的稀奇古怪的路走了個遍。而有些路我連聽都沒聽說。摩界前輩呀!</h3><h3>他給我兩個信息:1、去阿里需要辦理邊防通行證;2、新藏線我這樣的重機也可以去。</h3><h3>等會,我要慢慢消化一下……</h3> <h3>既然這樣,直接去日喀則是不可能的了,折轉拉薩吧。</h3><h3>下午15:30左右,拉薩最堵的時候,頂著近40度的高溫,找到拉薩市政府便民辦證中心。卻被告知:異地戶口不能在拉薩辦理阿里地區邊防通行證!但是,可以委托當地旅行社辦理。什么情況?</h3><h3>轉輾去了云南騎友“老熊”推薦的“藏獒俱樂部”尋求幫助。</h3><h3>中間不忘“布達拉宮”廣場擺酷留記號。</h3><h3></h3> <h3>“藏獒越野”,拉薩本地的一家摩友俱樂部,很多摩旅拉薩的騎友駐地。</h3><h3>老板梁振,老騎士了,話糙人好。</h3><h3>小志哥,機車修理師,熱情解決著各路騎友的燃眉之急。安全起見,我的后胎也請他做了熱補。</h3><h3>駐地住宿條件有限,但除了情報交流和維修補給的功能外,就是可以幫助辦理去往西藏各地的邊防通行證,而且速度快,一般第二天下午14:00可以拿到。</h3> <h3>“三人行”成員:</h3><h3>主教,全國有名的騎士了。</h3><h3>因為對機車的酷愛,不遠嘉興來到成都扎營,成立了“快樂小馬騎行俱樂部”,專職做著跟摩旅有關的業務。近2年推出的全球“摩訪”(morefind)業務即將風靡國內摩界,報名正在進行中……</h3><h3>記得我們相識在去劍閣的騎行活動中,大家都騎著新車,我因不熟悉山路滯后,他是那個唯一陪我慢山的人。由此結緣,無話不說,無秘密可言。</h3><h3>南冰,身強力壯,鐵人三項愛好者。被我編著跑過小金和黑水環線,賭咒再也不跑長途的懶豬。</h3><h3>每天的行程、定位和次日的打算我都會交流給他倆,不然自己都感覺要消失了。</h3> <h3>8月19日拉薩的雨夜,非常糾結接下來的行程安排。青藏線?藏南線?</h3><h3>20日清晨的決定最終還是放棄了阿里和日土,畢竟單邊1600km,還要往返,單人重機,風險還是太大了。</h3><h3></h3> <h3>好吧,主意已定,如釋重負。一大早步行去了大昭寺,參觀古跡,混跡于西藏大媽之間,品嘗藏式早茶。</h3><h3></h3> <h3>8月20日 <b>第4日</b>/拉薩~拉孜 <b>430km</b></h3><h3>下午14:00 拿到邊防通行證,即刻收拾,立馬啟程。<br></h3><h3></h3><h3>因為不能上高速,導航暈菜,在拉薩郊區轉到16:30才繞上318線,直撲日喀則。</h3> <h3></h3><h3>這是拉薩~日喀則的路!<br></h3><h3><br></h3> <h3>這是拉薩~日喀則的景!</h3> <h3>還是那路!</h3> <h3>還是那景!</h3> <h3>拉薩~日喀則的250km,路面超乎尋常的好。耳邊想起梁成的話:“好得嚇死一萬個人……”</h3><h3>這樣的景色和路況,讓我在通過日喀則時,剎車都沒點一下,“阿里,阿里”的聲音充滿了整個胸膛。</h3><h3>夜行120km,入住拉孜縣。珠峰大本營距此220km。</h3><h3></h3> <h3>8月21日 <b>第5日</b> / 拉孜縣~普云縣岡仁波齊小鎮 <b>850km</b></h3><h3>拉孜一夜的雨,讓拉孜~定日前往珠峰大本營70km的泥巴路變得更加濕滑。對RT而言,會非常艱難,加之時間有限,珠峰只能期待下次了。</h3><h3>今天將告別陪伴4天的G318線,踏上西去的G219線了。</h3><h3>依然早起,迎著朝霞上路。4天的高原生活,早已適應4000m的海拔環境,整個人十分筋蹦。</h3><h3><br></h3> <h3>拉薩~阿里噶爾縣 1500km。途徑1市5縣,海拔4200~4800m。</h3> <h3>飛揚高昂的心境很快就被前面的水坑、泥路打得澆濕,渾身冰冷{{{(>_<)}}}。</h3><h3></h3><h3>沒有人說過后藏南線有爛路呀!而且比318還要爛!!</h3><h3>傾泄而下的泥石流阻斷整個路面,只能在不知深淺的水溝里尋求通過……車頭扎進水里,頃刻間揚起比人還高的泥水,緊接著龍頭劇烈發擺,掙扎……每一次擺脫出來,都會長長吐一口氣,而頭盔護目鏡上也會立馬白霧一層。</h3><h3>一次又一次地祈禱不要再有泥路,不要倒車。因為倒車是噩夢,我根本沒有辦法把它從泥水里扶起來。</h3><h3>爛路一直有,斷斷續續80km……耳邊再次響起梁成的話,“路好得嚇死一萬個人……”。</h3><h3>車還是倒了。還好,是沒支撐穩,原地倒。</h3> <h3>爛路途中加油站,問起前方路況,大部分司乘人員都說很爛,不好走。那時心里開始打小鼓,一定要這樣較勁,折騰嗎?</h3><h3>直到最后一個大貨司機的話:“路是爛,但貨車都能走,你摩托車怕什么?!”</h3><h3>是呀,怕什么呢?大不了再背車回去。我今天就要走到不能走為止!!</h3><h3>斗志再次被點燃,激情而亢奮。而穿越新藏線的決心也在此刻種下。</h3> <h3>呵呵,祈禱最終靈驗了,爛路終于“啃”完。雨過天晴,一切都變得好轉起來。</h3> <h3>慢車下來,聞花香,聽鳥語,嗅空氣,幸福來得著實突然。</h3> <h3>梁成說的沒錯。如果把318線比作清馨小花園,那是一種俊美的話,那后藏的美則是大美了,國家花園的壯美。</h3> <h3>高原橫風!不得不說的話題。</h3><h3>上至海拔4000m以上,時值午后,在高原腹地平原經常會遇到這位隱相怪杰。</h3><div>當你正十分愜意地疾速馳騁在一望無垠的高原上時,它就像埋伏在路邊上的野獸,忽然跳出來,咬著你,使勁往路邊拽,有時左,有時右,變化著不同的方向。</div><div>為了避免被扯下路基,你會條件反射地降低車速,傾斜車身,蛇形前行。但你很快就會發現,車速越慢,它越是能跟你瘋狂纏斗……甚至在快速進彎遇到它時,你會有瞬間滑胎的崩潰感。</div><div>嘗試不同的擺脫方式后發現,唯有克服內心的恐懼,提高車速,突破風阻才是最好的辦法。但這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div><h3><br></h3> <h3>今天需要翻越的啞口在海拔4600~5200m之間起伏,幅度不大。</h3><h3>但長時間在海拔5000m以上游離,第二次高反終究還是出現了。神志開始模糊,彎道定位出現偏差。加之拉孜爛路的體力消耗,人開始感到極度困乏,臨近虛脫……</h3><h3>第一次休整選擇在公路邊的基石上,臥躺仰望,藍天白云,四周安靜得能聽到蟲吃草的嗤嗤聲,真是久違的寂靜呀。</h3> <h3></h3><h3>在翻越海拔5200的愧拉山以后,繼續在公安檢查站補充能量、取暖,緩沖……</h3><h3><br></h3> <h3>到達普蘭霍爾鄉時,已近晚上21:00,人困馬乏。堅持加完油,給后剎排了空氣。</h3><h3></h3><h3>接著前行40km,去到“岡仁波齊”神山小鎮留宿。</h3><h3>小鎮因為電影《岡仁波齊》一夜爆紅,各類消費定價遠遠走在了基礎設施的前面。一句話,拿錢買罪受。</h3><h3>小鎮海拔4800m,第一次服藥。</h3><h3>高反特效藥:頭痛粉1包+葡萄糖2支/次。其他的,統統扔掉。</h3><h3>這是摩友“閑人”這個老鬼推薦給我的,我屢試不爽。</h3> <h3>8月22日 <b>第6日</b> / 普蘭“岡仁波齊”小鎮~日土縣多瑪鄉 <b>800km</b>(含折返路)</h3><h3></h3><h3>天亮才出發,為的是一睹神山的風姿。可惜神山 “輕紗薄綢蓋頭來,翹手弄姿欲還羞”。</h3><h3>好吧,下次上山揭你蓋頭來。</h3> <h3>景越來越美,人越來越癡。</h3><h3></h3> <h3>漂亮,堅持超有所值。</h3> <h3>一路下來,見到非常多的野生動物: 野驢、藏羚羊、狼、崖羊、麋鹿、土撥鼠和各種飛禽。感受到野生動物被保護的成果。</h3><h3></h3> <h3>情不自禁又???,呵呵。</h3><h3></h3> <h3>哦豁,樂極生悲的事情來了。</h3><h3></h3><h3>在經過阿里噶爾縣出城一處檢查站時,見無人值守,誤判成類似查超限運輸或非法捕獵的網點,機車剎車都沒點一下就過去了。</h3><h3>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行為!后果嚴重。</h3><h3>大約行駛100km以后,當我到達日土縣邊防檢查站時,邊檢人員要求我出示“出藏證明”(這應該是噶爾縣邊檢站發出的)。</h3><h3>“沒有哇?返回吧!”</h3><h3>返回的路上,心中那個悔呀,牙都咬碎了。</h3><h3>返回邊檢站才知道,領取“”出藏證明”,還需要出示“新疆邊防通行證”。本以為在國內旅游,無需任何證明,誰知手續如此之多,之嚴格。</h3><h3>能怪國家嗎?不能!</h3><h3>好吧,再次返回噶爾縣,去到縣城唯一的獅泉河派出所尋求辦理。</h3><h3>而事情就這么巧,當日正逢藏歷新年放假,辦證人員16:30才予辦理。2個小時的苦等,往返于派出所和邊防辦證處多次,一直到17:30才拿到這張通行證!</h3><h3>呼啦,*****!我終于可以繼續上路了。</h3><h3>4個小時苦等,260km的冤枉路程,期間還包括6km的半山土路,極其不愿意呀。</h3><h3>辦證過程也得知,為此返回的游客還不在少數。</h3><h3>還好,前車之鑒后,及時提醒了后面的騎友,避免了往返的麻煩。</h3> <h3>苦盡甘來,一路柏油路順利進入日土縣。</h3><h3></h3> <h3>來到夢寐以求的班公湖畔。久久佇立,徜徉徘徊不愿離去……都說班公湖美,那是一種讓人想哭的美,好似見著失聯多年的初戀情人,就這么無語地看著,足矣。</h3><h3></h3> <h3>下午的班公湖。</h3><h3></h3> <h3>黃昏的班公湖。</h3><h3></h3> <h3>難得的合影,珍貴。</h3><h3></h3> <h3>此去新疆,日土縣的多瑪鄉加油站距下一個三十里營房加油站足足有470km。其間無油可加,無信號可用。機車需要備油的話,須前往多瑪鄉派出所辦理相關證明。</h3><h3></h3><h3>高原行車省油!RT平原續航480km,高原續航600km,倒是省去了背油的麻煩。不過,心理暗示作怪,還是把油加得悶當當的。</h3> <h3>夜宿多瑪鄉最好的“迎賓賓館”。偶遇打算同去葉城的清遠騎友阿潘和江華。</h3> <h3>明天就要開始“新藏線”的征程了,這是眾多旅行者的夢想,而我今天已經站在了起跑線上,小小的激動不予言表。</h3><h3>多瑪鄉~葉城,850km的路程,將翻越7座達坂,其中3座海拔5000m以上,期待一切順利吧。</h3> <h3>昆侖山脈,橫跨藏新兩地,雄雄魏立,唯有志者競越之。</h3> <h3>8月23日 <b>第7天</b> / 日土縣多瑪鄉~喀什葉城縣 <b>850KM</b>。</h3><h3>清晨,再次仔細瀏覽今天要走的路,預估可能遇到的狀況。</h3> <h3></h3><h3>達坂的出現來得如此之快,而且持續。</h3><h3>第一座即是最高的“紅土達坂”。</h3><h3><br></h3> <h3>一座一座地翻。</h3> <h3>一城一城地越。</h3><h3></h3> <h3>達坂之上,豪情萬丈。</h3> <h3>想要它多彎,它就有多彎。</h3><h3></h3><h3>時間最長30分鐘對向沒有一輛來車,按時速100km/時計算,方圓約80平方公里沒有人煙。</h3> <h3>想要它多直,它就能多直。</h3><h3></h3><h3>打著路碼表測,最長100km沒有一個彎道,防困。</h3> <h3>318線的俊美,后藏線的大美,而新藏線的景配以“絕美”,名副其實。</h3> <h3>之前描述新藏線的眾多文章中,多以險,爛,缺氧為基調,但現今的G219已今非昔比了。車少人稀是真,但90%的路況已非常好了,適合跑車。</h3><h3>日土縣~葉城縣近1000km的路程中,約1/4的藏區風景更有吸引力,1/4的山路適合壓彎,剩下約500km的路就比較枯燥,就當還路愿吧。</h3> <h3>這是旅行中的唯一視頻。</h3><div>當天650km以后,在新疆境內一個寬闊的峽谷里。耳邊橫風肆掠,嘴里好像嘀咕著“實在是騎不動了……”。</div><div>一罐紅牛后,還不就上路了,因為無路可退。</div><div><br></div> <h3>爛路依然有,一段一段的。最長G219 310km公樁開始的下山路,碎石顛簸,塵土漫天,彎道4,5cm厚的塵土路面,機車極易打滑,需慢行技巧通過。</h3><h3></h3> <h3>最危險的路段還是臭名昭著的50km庫地達坂。</h3><h3>翻越庫地達坂時,山路坑洼不平,臨崖邊沒有隔離樁,又逢霧中大雨,加之機車近光燈突發故障,貨車會車習慣性不關遠光燈,會車距離僅有20~30cm的間距,根本看不清距崖邊的距離,感覺非常危險。</h3><h3>臨近旅程結束,上天安排的最后考驗。</h3> <h3>早晨8:00多瑪鄉檢查站放行,23:00到達葉城。站在夜色籠罩的路邊,默默發呆,心中卻念念有詞。</h3> <h3>G219 零公里留影。</h3><h3>接下來準備開始4500km的返程。</h3> <h3>返程途中遇到新問題。</h3><h3></h3><h3>因今年南疆維穩要求,喀什地區(其他地區不得而知)禁止給摩托車加油。</h3><h3>從葉城開始找油,從高速公路沿線加油站,到最后的喀什市,前后4,5家加油站均拒絕加油。</h3><h3>換句話說,機車根本沒有辦法走出喀什地區,更不要說整個新疆了。</h3><h3>迷茫,無解……</h3> <h3>事已如此,只能選擇托運了。</h3><h3></h3><h3>尋找托運公司,委托購買木料,訂做托運箱……</h3><h3>購機票,把人也托了。</h3> <h3>喀什新創興物流公司的趙總,在新疆土生土長的陜西成功商人。在喀什地區15年,兢兢業業經營著物流業務,常年支持部隊大件運輸,為國防事業做貢獻不計回報,掙驕傲,值得尊重。</h3><h3>小小一個機車托運業務,非要叫上小兄弟請吃飯,送機場。莫法,推辭就是矯情,朋友就這樣生起了。</h3> <h3>本地囊坑肉,丸子面,選料講究,做工精細到分鐘。絕對的美食!</h3><h3></h3><h3>喀什的這頓晚餐,也算給這次摩旅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h3> <h3>打飛的回了,留下遺憾在新疆。</h3> <h3>回到蓉城,自薦模特,給新創興做了摩托托運廣告名牌,幸許能幫到更多到達南疆的騎友。</h3> <h3>清遠的阿潘和江華。</h3><h3></h3><h3>我們在多瑪鄉同時出發,因為計劃的夜宿點不一致,沒能同闖新藏線。</h3><h3>當我深夜在葉城住下時,他們也堅持挺進了葉城。同樣,最后的庫地達坂,異常艱辛多折。</h3><h3>禁油的原因,他們之后避開了喀什地區,去了和田的沙漠公路,獨庫公路,繼續享受著幸福的騎行……</h3> <h3>湖南的王華和新疆伊犁的“放牧青春”,拉孜出來遇到的騎友。</h3><h3></h3><h3>他們二人在拉薩結緣,邀約一同去往新疆。一個騎踏板,一個蹬三輪,二者排量竟然一樣。</h3><h3>三輪高海拔上山必須一檔龜速慢爬,時速10左右,而踏板就一直這么陪著它……</h3><h3>我在葉城提醒他們沿途注意事項時,他們剛過獅泉河,相距1000km。</h3><h3>拉鉤上吊,不棄不離的摩友精神,值得稱道。</h3> <h3>自行車騎友們。</h3><h3>新藏線上遇到他們時,他們正集體盤坐在路邊,商量著如何對付貨車司機提醒他們的兩條狼。</h3><h3></h3><h3>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最遠黑龍江,歷時已經3個多月,跑壞了三條輪胎來到這里。接下的行程竟是騎回出發地。</h3><h3>他們是真正的志者和強人。</h3> <h3>新藏線上的老夫少妻。</h3><h3>二人閑暇無事,從敦煌出發,經新疆自駕西藏。他倆的轎車里塞滿了各式各樣用品,每日沒有行程計劃,走到哪是那,逍遙似神仙。</h3><h3></h3><h3>他們熱忱地拿出新疆的哈密瓜與我分享,肆意暢聊……在人煙稀少的高原上,能與人攀談,是一種莫大的精神享受和壓力釋放。</h3> <h3>新疆老騎士,網名“幸福老道”。</h3><h3></h3><h3>在我整個行程中,唯一對向駐車打招呼的人就是他了。當時我們在后藏G219上對向駛過時,我不由自主地剎車靠邊,他也停了車。我下車后反向跑過去,舉手擁抱他,一種莫名的親近感。</h3><h3>當我們摘下頭盔拍照時,我才驚訝地發現他竟是一位老者,而他的摸樣與我的一位故人也像極了。人生就是這么離奇夢幻。</h3><h3>60多歲的年齡,精神格外抖擻、性情豁達,思維敏捷。他已經用鐵騎丈量了半個中國,而環游的行程還在繼續中。</h3><h3>他會是我的一個榜樣,告訴我年齡一旦被精神附體,仍然會光芒四射,活力無限。</h3> <h3>途中的每日一餐,留個影。</h3><h3></h3> <h3>按慣例,藏前藏后一張照,確實瘦了,3kg。</h3><h3></h3> <h3>去西藏的路還有很多,藏區的路也有很多,留給我,也留給你。</h3><h3>希望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能再去尋找那一幕幕的美景,彌補一路留下的一個個遺憾,去挖掘自己那一股股的倔強。</h3> <h3><font color="#010101">7天旅程,6天的騎行,近5000km。期間歷經各種挫折,克服重重困難,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經歷住了磨難和考驗,給自己點個??。也算是給即將到來的生日一份禮物吧。</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旅行結束后,我不禁在想:</font>7天,一周的時間,它在我整個生命旅程中是那么微不足道,不足掛齒。但它居然可以成就一次瘋狂的旅行,而我今后應該怎樣安排我的其他周呢?</h3><h3><font color="#010101">同時,我也想告訴我的孩子,堅持和勇敢真的很快樂!</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感謝一路走來幫助、鼓勵以及慫恿我的朋友們。期待他日與你們能再次馳騁在夢想的旅途中,祝一切安好,天佑騎友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網名:成都 風雨無阻 </span></h3><div><font color="#010101">2017年8月28日深夜</font></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市|
宁安市|
雅安市|
偃师市|
织金县|
昭苏县|
界首市|
德江县|
大埔区|
丰城市|
密山市|
嵩明县|
临潭县|
水城县|
会东县|
汪清县|
黎川县|
遂溪县|
左贡县|
平凉市|
渝中区|
杂多县|
静海县|
任丘市|
梁山县|
东莞市|
民勤县|
岳普湖县|
格尔木市|
保康县|
昌黎县|
井研县|
玉环县|
遂平县|
岗巴县|
汪清县|
乐东|
贺州市|
宁乡县|
柘城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