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路邊有家小店,未曾有店名,掩映在蓊郁的綠蔭里。庭前有面老墻,墻頭爬滿了藤,紫色的藤線上,發了些水紅色的幼葉,窺伺著朝陽。</h3><h3><br></h3><h3>砌墻用的是煙藍色的泥磚,磚皮皸裂起層,層在風里可以滑,滑到地上是微塵。</h3><div> </div><div>墻角長滿了雜草,有蕨,倔著勁斜伸,抵制著枯黃和死亡。我無奈地嘆了口氣:死亡原本并不恐懼,恐懼由來是對死亡的抵制。</div><div> </div><div>墻膝有雨水浸漬的水紋,頗似漫漶了的字畫,漫漶及墻腰,畫緣點綴出白色的硝花,如夏天的汗水在藍衣上溽干的鹽霜,我用手指抹了一些來嘗,舌上是灰的味道。</div><div> </div><div>墻間有門,無楣無扉,是砌墻時未砌,空留出的空門。站在空門張望,可見石階,拾級時未數,估計有七級。階上是店門,兩扇木門,開門可以拆,一扇不拆,拉開靠在里墻,外面不現;一扇拆卸,靠在門外用作招牌,牌上有字,用白色的粉筆書寫,寫的是:早上:小面。中午:豆花。晚上:回家。</div><div><br></div><div>“回家”寫在牌上,莫非是一道菜肴?</div><div><br></div><div>沐著夕照,回家路上,心里一片溫暖,憶起兒時,媽媽在屋里探出半張臉來:吃飯了!</div><div><br></div><h3>媽媽的聲音很好聽,婉轉悠揚,帶著水音,穿透時光,在耳畔回響。</h3> <h3>店的主人是位大娘,一張笑臉,洋溢著勞動的歡樂。偶爾面湯濺到了手背上,她“哎喲!哎喲!”叫喚,臉上還是笑容燦爛,仿佛笑容與生俱來,天生一般,忘了人間還有另外的表情;我偏著頭瞧她,見她笑里有些歉意,以為你是笑她勞動的技藝不夠精湛。勞動的技藝只是用來不勞動的人欣賞,其實勞動本身才是她輕松度過一生的最好方式,在她生存的幾十年中,她的生命一定不曾經歷過煩惱,煩惱已經在她勞動的海洋里化著了一條魚兒歡快地游走了。</h3><div> </div><div>店堂不大,置兩張方桌,八根條凳,每凳可坐兩人,滿堂恰好是“四面八方,一切順當。”桌是木桌,每天用面湯刷洗,水紋似的木紋里透映出堿黃色的光澤,光澤里揉和著樹木和麥面的香味。</div><div><br></div><h3>來店的人大都相識,彼此默許習慣就坐的位置,有錯位時,見你進店,便無言相讓。我是常坐面門的上位,大娘說這位是“上八位。”背后有張條桌,置三樣什物,依次是:一個面盆,盆里盤旋疊滿細白瓷的湯碗,用干凈的白紗布掩蔽著,以遮攔灰塵和蚊蠅。挨著的是一只圓柱型的瓷壺,壺是民俗的青花,畫紋是低頭吃草的一頭水牛,背面是山影和炊煙,炊煙繚繞在空白的白瓷上,可以想象為空靈的天空和白水,壺有兩柄:提柄和手柄,提柄是后補,用細銅絲三五股擰成一股麻繩,手握處銅光閃爍,至壺耳浙黑,依稀可辯銹蝕的綠斑,是擦拭無果的顯影。壺中盛的是當天新泡的老蔭茶。接著是一只缸缽:取水與泥土、以手塑型、取柴薪生火、高溫玻化而成,是謂火陶。缸缽的型狀描述頗費工夫,是個漏斗型,和取了蓋子與碗托的蓋碗茶杯相似,只是臨近敞口突了一輪,酷如鼓,顏色棕紅,紅得如鐵,深沉若奔涌的火山巖漿剛剛凝固一樣,敞口外翹,復而收斂,沿楞微張,如一指粗細,緩慢向內斜抹,形成缸口。此器微妙,缸內湯汁滿而不溢,中央可以冒出一冒漣漪,且可延長食物儲蓄時間,即便是暑夏,儲蓄稀粥隔夜不會腐壞。缸內盛的是米湯,色如白玉,浮著一只長柄的勺子,勺子在朦朧的熱氣里輕搖,是我剛放回勺子,它的心于是便這般欣安地輕搖。</h3> <h3>輕輕地、慢慢地、靜靜地輕搖,把時間搖晃到我童年早春的苦雨里。小時候我有一個難以啟齒的雅號——流尿狗。玩伴們罵我:叛徒、內奸,我會理直氣壯與他們對罵,罵他們是反革命、地主婆的狗崽子。然而當他們罵我流尿狗的時候,我就萎靡不振、羞愧難當、無言以對了。本來嘛,本來我就是流尿狗嘛,別人又沒亂罵。</h3><div> </div><div>睡夢里我總是跑呀、飛呀、跑呀飛呀地尋呀。夢里我有意識:我要撒尿啦,急著尋廁所、尋避靜的小溝、尋無人的荒野……歡快地撒完了尿,舒爽得不得了。“啪!”我的屁股就挨了爸爸一巴掌,還惡兇兇地罵我:“懶蟲,又流尿了。”我媽把我拉向她的身邊,用她溫暖的身子安慰我。</div><div><br></div><div>夏天流幾次尿還好辦,我媽用清水將小簟洗刷洗刷在太陽里曬干,睡夢里我又會有意識地在涼爽干凈的小簟上“撒尿了。”冬天可就麻煩了,那時家里貧寒,無錢多備床單和被子,洗后的床單和被子,三五天無法在陰寒的天氣里陰干,我媽只好守在爐灶邊烘烤,烘烤她的臉龐和背影,烘烤后的被單臭哄哄尿氣熏天。我記事的幼年就在這般臭哄哄尿氣熏天的被單里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早春苦雨的寒夜,從呀呀描語的嬰孩到戴上紅領巾的少年。</div><div><br></div><div>有一天媽媽用她的拇指在我的額頭、臉頰、手背、腳背、腳干上不停地輕輕按壓,皮膚上陷下去的小窩久久不能復原,盛滿了媽媽眼里瑩瑩的淚珠。滿身浮腫,媽媽明白了我流尿的謎底是害病了。來到醫院,醫生給我檢查,一邊檢查一邊責怪媽媽,“咋不早點來呢?要是再來晚了,害了尿毒癥,孩子就沒了。”醫生開了一張單子,叫媽媽拿到辦公室去蓋章,單子上開的不是藥,是半斤白糖,囑咐媽媽:“每天都要化開水給孩子喝,最好是化米湯,喝完了再來醫院開買白糖的證明。”那時白糖要憑票,每人一年憑票供應半斤。</div><div><br></div><div>我媽出生在富裕人家,從來沒有做過家務事,煮飯比繡花還難,好在我家的房屋鄰近路邊,媽媽常常用勺子舀著米飯,請行人幫忙,“同志幫幫忙看看我的飯可以漓了嗎?”那時的“同志”真好,仔細瞧瞧:“再沸一兩次水就可以漓了。”沸一兩次水?鍋里不是一直沸騰著嗎?嗯,我是不明白啥意思,媽媽會明白嗎?她會,她嘴里不緊不慢地念出:“水有‘三沸’:其沸如魚目,微有聲,為一沸;緣邊如涌泉連珠,為二沸;騰波鼓浪,為三沸……”念完媽媽就開始漓米湯了,漓好后舀一碗放一匙白糖用匙子攪攪,雙手環抱著,大聲呼喊我的乳名:“冬冬快回來,回來‘喝藥!’”</div><div><br></div><div>趴在小桌前,撅著小屁股,雙手拇指和食指環扣著小瓷碗,嘴里輕輕地沿著碗沿吹著氣,一口一口把熱騰騰的蒸汽吹散在陰暗潮濕的房間里,讓房間里滿滿地彌漫米香,彌漫天地日月雨露滋生的乳汁。</div><div><br></div><div>親愛的讀者,若是有一天你涼了胃、寒了心,我建議你喝一碗加入了白糖的米湯,熱騰騰上升著蒸汽的米湯,你的胃便舒安了,你的心也便溫暖了。</div><div><br></div><div>我幼年的頑癥——腎病在一碗又一碗米湯的滋補里,在我媽媽“一沸、二沸、三沸”的吟詠里得到了徹底的根治。</div> <h3>雨后的早上,滿地濕漉漉的,綠茵的草叢里,積著清亮的雨水,泥面的小徑上行過的鞋印清淺干凈,微風吹拂著草葉和土壤的氣息,鳥兒的歌聲蘊涵著水音,熹微的天光,打開了梳妝的奩匣,拿出水紅色的姻脂,描摹著空曠浩蕩的天地。</h3><div><br></div><div>我向著小店走去,像墻頭上的一張幼葉窺伺著初升的朝陽。</div><div><br></div><div>窺伺著那碗飄香溢熱的米湯。</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平|
泸溪县|
滨海县|
成武县|
平泉县|
绵竹市|
民勤县|
安徽省|
平武县|
永善县|
南和县|
新昌县|
衡阳市|
江口县|
手游|
霞浦县|
建始县|
临沧市|
无极县|
克山县|
分宜县|
天台县|
杭州市|
赣州市|
会昌县|
梅河口市|
永昌县|
鄯善县|
东丽区|
大港区|
同德县|
定边县|
赫章县|
始兴县|
三门峡市|
兴安县|
唐河县|
长春市|
和林格尔县|
莫力|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