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丹東,由于60多年前抗美援朝那場戰爭,又因"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激情歌曲不時在耳邊響起令我向往這座英雄城市。鴨綠江對岸朝鮮隱含的少許神秘牽動著探訪的心緒。</h3> <h3>鴨綠江大橋。鏈接丹東、新義州的通道。</h3> <h3>丹東火車站</h3> <h3>車站廣場上聳立的毛主席塑像。面向我國東北方向的廣袤大地。</h3><h3><br /></h3> <h3>當年無數志愿軍戰士、中華好兒女通過大橋踏上保家衛國的朝鮮戰場。</h3> <h3>兩座大橋都曾被美軍飛機投彈炸毀。留下一座未修復。開始稱作"鴨綠江端橋",后因多人意見,炸斷的橋是歷史事實,稱作"鴨綠江斷橋"為妥。</h3> <h3>當年美國飛機投下未引爆的炸彈。</h3> <h3>乘船游覽鴨綠江。紅旗左側是朝鮮新義州,右側是丹東。一則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一側零散低矮的房屋。</h3> <h3>斷橋端瞭望對岸的游客。</h3> <h3>新義州朝鮮海關。</h3> <h3>乘坐"倒騎驢"三輪車游覽市容。因丹東市區不太大,幾塊錢隨便坐。</h3> <h3>繼鴨綠江大橋炸毀后上游不遠處,又修建了簡易浮橋。每個橋墩用多達70余根余根圓木打樁。可通過火車。經60多年江水沖刷仍殘存不少樁木,仿佛訴說著往日渡江的艱辛。</h3> <h3>志愿軍打撈墜江火車的照片。</h3> <h3>萬里長城東端起點,虎山長城。</h3> <h3>一丹東大姐與我攀談,了解北京老年人的生活后合影留念。</h3> <h3>寬甸上河口風景區。距市區約百公里。乘船進入朝鮮內河,但是絕不允許登岸,不要對著朝鮮人、朝鮮軍人照相。</h3> <h3>販賣朝鮮生活用品的小船。</h3> <h3>渡船</h3> <h3>岸上農舍</h3> <h3>一廢棄碼頭游泳的朝鮮人。</h3> <h3>守衛的軍人</h3> <h3>運載貨物的過河索道吊塔。</h3> <h3>靠上我游船兜售商品的朝鮮小販。隱蔽拍攝。高興的數著人民幣。</h3> <h3>上河口。于1950年用鐵道木板建造。</h3> <h3>當年彭德懷,毛岸英曾在此工作過。</h3> <h3>會議室</h3> <h3>上河口國門</h3> <h3>上河口斷橋</h3> <h3>遠眺鴨綠江對岸,工廠煙囪林立,濃煙滾滾,隨風飄到我方,嗆人肺腑。據說多數是中國企業老板為逃避環境污染制裁,在朝鮮境內設廠。多是生產太陽能電池板的工廠。</h3> <h3>鐵路博物館。主要展現鐵路工人在抗美援朝時期所做的巨大貢獻。</h3> <h3>醫務人員搶救了無數我們最可愛的戰士。</h3> <h3>一只花貓在昔日硝煙彌漫的軌道上懶散的享受著陽光。它可知曉往日戰爭的慘烈。</h3> <h3>鴨綠江邊觀景臺。</h3> <h3>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因整修未開放。</h3> <h3>丹東有不少朝鮮勞工。由朝鮮集體組織前往丹東打工。過集體生活,早上排隊上班,下班排隊回宿舍。薪酬與國家分成。飯館里的朝鮮服務員除與顧客點菜、結賬外,拒絕與中國人談話。絕對拒絕拍照。</h3> <h3>剛到達丹東時街道上和鴨綠江大橋上可見朝鮮的載貨大卡車,多為中國產或是日本的二手車繁忙運行。司機均佩戴領袖像章。時值聯合國經濟制裁朝鮮,瞬間就不見了朝鮮卡車。</h3> <h3>丹東錦江山公園</h3> <h3>門前停滿攬客的車輛。</h3> <h3>市內的錦江山公園</h3> <h3>帶有時代語言色彩的碑文</h3> <h3>丹東以前稱作安東</h3> <h3>住宿的鴨綠江賓館</h3> <h3>丹東到北京的高鐵,6小時到達。</h3> <h3>參加朝鮮邊境城市一日游,可提前一天辦理赴朝邊境旅游通行證。去之前要有準備,不能攜帶長焦相機和手機,不能攜帶有韓國影像的儲存卡,韓國音樂、電影、韓國素材的一切資料等。要準備一些送給朝鮮小孩的餅干、糖果,但千萬不要攜帶韓國生產的產品。出入朝鮮海關時都有檢查。要尊重朝鮮人的偉大統帥慈父金日成,金正日將軍,金正恩元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石城县|
临清市|
青铜峡市|
信丰县|
腾冲县|
大冶市|
怀宁县|
和田市|
汝州市|
凤山县|
木兰县|
璧山县|
呼玛县|
平顶山市|
琼结县|
佛学|
龙山县|
西贡区|
二连浩特市|
塔城市|
青阳县|
莆田市|
德庆县|
开江县|
萨迦县|
河西区|
邮箱|
正宁县|
江华|
洪雅县|
耒阳市|
禹城市|
大同县|
晋州市|
白朗县|
卢氏县|
顺昌县|
包头市|
徐闻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