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九星巖,小時候覺得她很高很高,太陽和月亮都是從半山腰升起的,沒有上山的路,山下有條星巖路,荒涼人稀,山頂沒亭子,只有幾株枯樹干,曾也有老鷹在那落腳,在山頂盤旋了數周后就被山下的人獵殺了。</h3> <h3>這是我們兒時在捕捉名單上排名第一的昆蟲,在馬崗山下的茅草叢最多,那里人稀寂靜,百米內只要它飛起,就聽到啪啪啪的聲音,只是害怕它那帶刺的大腳。</h3> <h3>那時的云城除了解放路及幾間國營廠外,全是自然村,天空絕對幽藍。</h3> <h3>放學后我們會用竹枝在天柱塘邊追它,直至把它掃得折翼沉沙。那種現在想起都感殘忍的,而那時只是一種游戲而已。</h3> <h3>黃茅洞,學校經常組織野餐活動的地方,這風景現已蕩然無存……</h3> <h3>在當時城邊淌流著一條溪,當地人都叫“南沙河”,后可能規范了名字,叫“南山河”,水是這樣清的,沒有夸張。</h3> <h3>早上翻過大金山看背面的群山,儼然一派亞馬遜之景象,那邊的城市開發價值不大,所以景色依然。</h3> <h3>城西以外,夏天仍可看到這些以前一樣的云彩。看著看著,心里酸酸的。</h3> <h3>城市要發展,城區一些地標性的小石山逐個消失。</h3> <h3>以前,云浮的一半是著名的硫鐵礦。</h3> <h3>這是原來硫鐵礦半山“大降坪”的百貨商店,賣的貨品要比城區的新潮,70年代末我們曾穿著膠涼鞋走路到這買時髦的泡沫拖鞋。在云城街行著,引來許多羨慕的目光,現在卻是這個樣。</h3> <h3>運礦的載重車仍是呆頭呆腦的穿梭礦湖,樣子顯蒼老了。</h3> <h3>半山的礦山開拓者住的老小區,現在人去樓空,一抹蕭瑟。</h3> <h3>回到云城,八十年代的高尚住宅“十幢大樓”靜靜地等待舊城改造。</h3> <h3>大金山頂,這是一塊美麗而寧靜的凈土,山下的喧囂俗塵和她沒半毛關系,只有風在唱。</h3> <h3>南山公園未開發時是這樣的。</h3> <h3>城區外的鄉鎮山野基本都有這種“糖梨”花,因長居山野,所以縱使樣子純潔清秀,也不會評為市花。</h3> <h3>牧羊火車站,八十年代初、中期,深夜也會聽到火車的嗚叫,前段時間過去看看,與想象一樣。</h3> <h3>城鄉結合部,一些“市民”仍離不開的生活方式,好懷舊的場景。</h3> <h3>由于使用燃氣的原因,這些芒草仍風采依然。</h3> <h3>未拆遷的城中村,</h3> <h3>蟠龍天湖天生麗質,原是一片耕地水田,棄耕養水后,倚山而臥,只要你隨手一按快門,絕對不用ps,就是這樣。</h3> <h3>東街口,不論蒼海桑田,仍舊是商業繁華之地,計劃經濟時代的副食、糧油、日雜、供銷、商業多集于此。看到帶著苔痕的騎樓柱,思緒瞬時回穿30年。</h3> <h3>“墟日”在老一輩人的觀念里是難抹掉的,沒有擺賣的位置,“墟”的日子,這位阿姨帶著這臺伴了幾十年的“華南牌”在橫巷里為顧客縫補衣服。</h3> <h3>你懂的。</h3> <h3>天馬山的晨曦,每逢雨后的清早,她都如此艷麗,美哉!吾鄉吾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宜昌市|
信宜市|
佳木斯市|
红原县|
西乌珠穆沁旗|
高陵县|
房产|
调兵山市|
海林市|
龙南县|
虞城县|
大余县|
集贤县|
会理县|
德钦县|
和顺县|
千阳县|
建德市|
定陶县|
壶关县|
察隅县|
上思县|
会昌县|
安岳县|
台安县|
郯城县|
会昌县|
中江县|
泸西县|
辉县市|
闵行区|
家居|
西青区|
彰化市|
都昌县|
英山县|
肇庆市|
环江|
蕉岭县|
南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