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藏不在拉薩</b></h1><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藏就在路上</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 /></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待他長大</b></h1></b><b><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趁我未老</b></h1></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3><h3><br /></h3> <h3>10年前,我用機翼丈量過西藏,但不知多少美景從我眼皮下溜走,從此一顆西行的種子埋下。</h3> <h3>10年中,川藏南線走到理塘、北線走到瑪尼干戈,滇藏兩度去過梅里、青藏到達玉樹、瑪多和格爾木,那種子始終沒能萌發,但我知道西藏卻在等我……也在等他。</h3> <h3>梅里十三峰</h3> <h3>亞丁夏諾多吉</h3> <h3>那時候,從318進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準備很久,武裝到牙齒。</h3> <h3>10年后,我們終于能用車輪丈量西藏,經歷過無數次的信誓旦旦,沒想到這次,西藏卻成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h3> <h3>公元2017年8月,暫別火熱的山城,一家三人單車在祖國西部劃了一個圈。15天,7000公里,順利完成。</h3> <h3>三藏,當然不是唐三藏,也不是三次進藏,而是一家三口的常規進藏線路的長途旅行。</h3><h3>第一次這么長時間三個人天天、時時、刻刻廝混在一起,現在難得,以后也難得。</h3><h3><b>歸來成集,留個紀念。</b></h3> <h3>對于兒子來說,這注定是一次永生難忘的旅行。對于 一個才拿駕照三天的菜鳥來說,對他、對我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驗。</h3><h3><br></h3> <h3>西出折多,不知多少次經過這里,今天沒有云海,沒有冰雪,埡口越修越寬,游客越來越多,我們純粹路過。</h3> <h3>新都橋,從曾經的一望無際的迷人風光攝影天堂,到如今的一望無際的酒店客棧飯館旅社,從曾經朝著你舉手敬禮的藏家學生到蜂擁而上索要錢物的油滑少年,不知是誰改變了誰,讓人陡然興嘆。</h3> <h3>天路十八彎,如今318也是越來越好。</h3> <h3>八月的理塘大草原,鮮花盛開,綠茵如毯。</h3> <h3>曾經,穿越川藏,是一個讓人畏懼的路線,不在于它的遙遠,在于讓生命中多了一份經歷和感受。</h3> <h3>一路上都是目的地西藏的騎行者,同樣是車輪,他們更令人欽佩。</h3> <h3>必過,必拍,必留念,必動容。</h3><h3>西藏,我來了。</h3> <h3>怒江天險,武警駐守,時時塌,時時修,在這寸草不生的地方,這幫熱血男兒真的很不容易。</h3> <h3>適逢雨季,聽聞怒江大峽谷經常塌方,當即不做任何停留,最快速度穿越。</h3> <h3>兒子挑戰覺巴山、瀾滄江大峽谷,無驚無險,心理素質過關。</h3> <h3>久聞然烏湖大名,可惜天氣大打折扣。</h3> <h3>天路七十二拐,不知新318全線貫通后,這里還能不能見到如此景象。一路上,好幾座大山都一隧而過,以前的風景不再能看到。朋友們,抓緊去吧,趁現在,趁它們還在。</h3> <h3>入藏以后,就看到這輛不走尋常路的奧迪R8跑車,無法評論。</h3> <h3>以前聽說過保時捷進藏,現在總算開了回眼</h3> <h3>波密境內,海拔漸低,路旁的青稞熟了</h3> <h3>路遇一幫重慶崽兒,界碑是他們最喜歡的東西之一,它意味著離拉薩的距離越來越近。</h3> <h3>從波密出發,原來的限速條變成了現在的電子限速,令人防不勝防,神經崩潰。</h3> <h3>通麥大橋和迫龍溝大橋的建成,曾經的鬼見愁——通麥天險不復存在。</h3> <h3>魯朗林海,魯朗小鎮,西藏小瑞士。時值松茸采摘季節,魯朗石鍋雞,值得一品。</h3> <h3>生態西藏,從“林”開始。西藏江南——林芝,名不虛傳。</h3> <h3>然烏到波密到林芝,被稱為冰川之鄉,沿途遍布大大小小的冰川。去了一趟常規性的米堆冰川,像個熊貓眼。</h3> <h3>米拉山,318最后一道屏障,翻過它,拉薩就在眼前。</h3> <h3>一路上,例行的檢查多到讓人習慣。</h3> <h3>沒想到,到拉薩的第一頓飯竟然是兒子的面子,他在拉薩的同學請我們來到拉薩老街老巷老店,吃尼泊兒大餐。這種地方,不是本地人,根本找不到。</h3> <h3>布宮門票一票難求,但人們仍然趨之若鶩。不過現在,開放的地方已越來越少。黃宮全部關閉,紅宮部分開放。</h3> <h3>晚上,去了一趟網紅小店“老魚的飯局”。重慶老鄉開的一個很有逼格的飯館,老板是個攝影人,早些年到西藏行攝,就沒回去,留下來開了這個店。店的窗戶外面就是布達拉宮,而且這個角度個人覺得比正面好看得多得多。</h3> <h3>在布達拉,在大昭寺,信仰的力量再次讓人震撼,我知道并無佛緣,但心瞬間靜了下來</h3> <h3>來到日喀則,LD和兒子說這里的感覺比布宮好,不那么森嚴,不那么壓抑,有人情味,說白了,就是接地氣。</h3> <h3>從離開日喀則,雨就一路相伴,兒子戲稱我們一家是雨神。上羊卓雍措前還是晴空萬里,一到山頂,烏云壓頂,狂風驟雨。</h3> <h3>路上偶遇單車重慶老鄉,在雅魯藏布江小峽谷,趁區間限速的時間,大家干脆來了一次野炊,紅燒土豆牦牛肉。</h3> <h3>好不容易到了納木措,無情的雨卻一直多情的陪護在我們身邊,讓我們見到了不一樣的納木措。西藏就是這樣,一措接一措,措了再措。</h3> <h3>最長的一天,那曲——格爾木。</h3><h3>高原的日出,氣勢磅礴。</h3> <h3>長江源——沱沱河</h3> <h3>蟲草之鄉——那曲大草原</h3> <h3>國道109——青藏線,路況比318好,沿途風光壯美,只是大貨車非常多,而且一個比一個彪悍。</h3><h3><br></h3> <h3>身后就是唐古拉山,山口海拔5231米,本次行程最高。</h3> <h3>“生命禁區”可可西里-藏羚羊“保護神”</h3> <h3>愿這里永無槍聲!</h3> <h3>青藏線最后屏障——昆侖山</h3> <h3>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自古以來有著眾多的傳說,昆侖腹地,更是神秘莫測。</h3> <h3>從格爾木出來,一路沿柳格高速北上,途中轉國道315西莎線前往大柴旦。</h3> <h3>大柴旦水上雅丹,又被稱為水上魔鬼城。在青海省西北部的柴達木無人區,有著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長”在水上的雅丹地貌。這片水上雅丹一直深藏閨中,至今還未被開發,鮮有人知??上覀儾荒艿鹊饺章洌蝗粫?。</h3> <h3>這一片水上雅丹很大,我們只去了其中一小部分。LD和兒子說,這是本次旅程中最美的一段,超過川藏、超過拉薩。沒想到一個臨時的決定得到如此高的評價。</h3> <h3>水上雅丹,值得你趕緊去。</h3> <h3>在水上雅丹玩得太久,回到315,天色已晚。沒想到西莎線(西寧到新疆莎車)路況如此之好,兩旁茫茫戈壁沙漠,嶄新的柏油路筆直十幾公里不拐彎。</h3> <h3>不過在此友情提醒一下:315連接到德令哈的高速入口是硬連接,千萬不能上錯道逆行,非常危險。我們一路過來就遇上好幾臺車在高速逆行,令人汗毛倒豎。</h3> <h3>順道去了德令哈外星人遺址,湖中心那小山就是。</h3> <h3>小山周圍有多個三角形山洞,據說外星人鑿造</h3> <h3>里面有三根大鐵管,從山頂一直穿到山下,管子一半元素地球上沒有。</h3> <h3>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h3> <h3>甘肅博物館鎮館之寶——玻璃蓮花托盞</h3> <h3>為什么我們每次外出都非要背上采風的包袱,為什么每次旅行都非要拍出什么所謂的作品?那樣多累。</h3><h3>所以這次沒有作品,單反帶上了卻用得極少,多數微單和手機,放松去感受,隨意去記錄。發現這樣的旅行,多爽! </h3><h3><br></h3><h3>第一次長達半個月的旅行,感謝家人一路相伴,相互關愛,溫暖常在。感謝胯下老馬,進藏神器,老當益壯。感謝兒子,成長迅速,足夠勝任。不光他自己來了一次難忘的超長途拉練,而且給了我在體能上巨大的補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回來了,</b></h3><font color="#01010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友人又說,</b></h3><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西藏以西,</b></h3></b><b><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才是真正的西藏……。</b></h3></b></font><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邳州市|
合川市|
大方县|
肇庆市|
绍兴县|
高雄市|
出国|
平顺县|
贵南县|
孟州市|
九台市|
黄龙县|
凤阳县|
于田县|
进贤县|
贵德县|
镇沅|
盈江县|
崇明县|
遵义县|
读书|
威海市|
都兰县|
东海县|
杨浦区|
定安县|
云安县|
留坝县|
曲靖市|
岳阳市|
略阳县|
黄平县|
柳州市|
齐河县|
大足县|
连平县|
汉中市|
盈江县|
德阳市|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