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 以 禪 心 繪 國 花</h3><h3> 馬巨良/文</h3><h3> 在我們偉大祖國姹紫嫣紅、爭奇斗艷的百花園中,牡丹花,以她雍容華貴的豐姿和卓冠群芳的氣韻,鮮明地展示了風雅大氣、和諧吉祥的“國花”風彩。</h3><h3> 古往今來,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贊美牡丹花的詩辭名句。如“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春來誰做紹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等等,舉不勝舉。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在《洛陽牡丹記》里,更是發出“天下真花獨牡丹”的贊嘆。</h3><h3> 我想:這些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句,都充分地證明了,牡丹花在歷史上難以替代的“國花”地位吧!</h3><h3> 大自然中的梅蘭竹菊,山石,樹木,及花鳥魚蟲,都是我要涉獵的創作對象。但是,我對牡丹畫情有獨鐘。自年少習畫,正是由于崇尚和迷戀牡丹的“國花”神韻,方與牡丹畫結下了幾十年的藝術之緣,且對牡丹畫的寫生與創作,越來越潛心地探索,不斷地總結,繼承和創新。</h3><div> 書畫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牡丹畫藝術,也在幾千年的傳承中,總結出不少成功的經驗。畫家,真正要想在這一傳統題材上,推陳出新,并非易事。</div><div> 我的體會是:藝術貴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藝術創新,需要善于廣聞博覽、兼學并蓄,僅靠閉門苦練是不夠的,還要善于心、腦并用。古人云:“功夫在詩外”、“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藝術之路,是沒有捷徑可走的,要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和生活結累,不斷豐富自身的藝術修養,緊隨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div><div> 作為畫家,既要再現自然,又要妙造自然,經驗告訴我們,藝術家要善于將大自然中攝取的營養,融于創作之中,做到胸中有數,妙合天成,猶如唐代岑參所講:“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div><div> 我精心地描繪牡丹花,繁華似錦,寓意祖國的繁榮富強,賦予牡丹花以風骨和飄逸,呈現出“花呈人意,吉祥富貴”的民族,和諧之美。同時,還借展翅盤旋的蝴蝶、蜜蜂,寓意人民生活的甜美與幸福。</div><div> 我情系丹青,在牡丹畫創作領域里,傾注了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四十年來畫牡丹,夜間揮灑日間思,沉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借用鄭板橋句,敘我心聲一一既是我藝術人生的真實寫照,又是我苦苦追求藝術傳承與創新的座右銘。</div><h3> 2017年4月18日于自在堂</h3> <h3> 寫生作品的優劣,取決于畫家的素養高低。在寫生過程中,刻意地追求畫得像,只會使作品平庸低下。不要試圖與照相爭功,要畫出自己的感受,畫出自己的情感。</h3><h3> (馬良良心語)</h3> <h3>《野芳香》(速寫)</h3> <h3> 學會高度概括取舍(即妙用速寫)、歸納組合,在寫生過程中,不斷調整,不斷思考,使其更符合畫家的審美需求,調動自己的學養,并在寫生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創作能力。</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 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寫生的過程,是融入主觀意境,借物抒情的過程。</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 寫意牡丹畫,應該是比自然界中的牡丹花,更美麗、更感人的藝術形象。她不是自然的模擬,而是自然物象的再現,是形、神兼備,妙造自然的藝術作品。</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國色比西子》(50㎝x50㎝)</h3> <h3>《國色天香》(50㎝x50㎝)</h3> <h3> 作為中國畫家,畫的是修養、格調的高下。既要看筆墨功夫,又要看筆墨背后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品格。兩個方面,都需要畫家傾盡畢生的心血來修煉。</h3><h3> 因此,畫家只有用平常心來對待藝術,才能在創作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從而,使自己的藝術走得更遠。</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國色香遠》(136㎝x68㎝)</h3> <h3>《花開富貴》(136㎝x68㎝)</h3> <h3> 牡丹花,多富貴。不僅僅被古代詩人、畫家所喜愛,就是現代人,對牡丹花也是愛不釋手地喜愛著她。</h3><h3> 牡丹花,花中王。不僅僅是其花朵碩大,高貴艷麗,她更是作家、畫家們,自己情感與精神的寄托,更是他們感情的積淀。</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國色香遠》(68㎝x68㎝)</h3> <h3>《唯有牡丹真國色》(68㎝x68㎝)</h3> <h3> 牡丹花,是中國畫里,最富有人格化傾向的題裁,與蘭、竹有異曲同工之妙也!</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 中國畫的基本精神,是直抒胸意,尤其是寫意畫,力求氣足韻到,重神輕形。但是,每一位畫家的胸意又各不相同。</h3><h3> 我的牡丹畫,其胸意表現在自然之情與自己的性情之中。</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春風展新枝》(136㎝x68㎝)</h3> <h3>《富貴花》(68㎝x68㎝)</h3> <h3>《國色》(68㎝x68㎝)</h3> <h3> 牡丹花,是一個大眾性的繪畫題材,最易出現匠氣、甜俗之氣。</h3><h3> 我從寫形、寫意、寫神、寫韻等各個方面,來表現出牡丹花的散淡和清純,力脫時弊。其用情之真、用色之潤、用筆之活、用墨之精,以及造境之幽,均可從作品中,窺見端倪。</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盛世國色》(136㎝x68㎝)</h3> <h3>《國色天香》(136㎝x68㎝)</h3> <h3>《富貴映朝霞》(68㎝x68㎝)</h3> <h3> 我國人民對牡丹花,有著特殊的感情。牡丹花,花冠碩大,花型嬌艷富麗,色澤鮮艷,姿態雍容華貴,寓意吉祥如意、富貴繁榮,能給人以美的聯想。</h3><h3> 所以,牡丹花,在我國有著濃厚的傳統性和民族性,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春世界》(68㎝x68㎝)</h3> <h3>《粉香富貴春》(68㎝x68㎝)</h3> <h3> 作為藝術再現的牡丹藝術,也在千年的繁衍變化中,形成多樣的風格流派,或繁復、或蒼潤、或俊逸。真可謂“畫有千萬種,畫添別樣情",形成深厚、豐富的牡丹文化。</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艷冠群芳》(68㎝x68㎝)</h3> <h3>《國色如錦》(220㎝×78㎝)</h3> <h3>《獨攬春色》(68㎝x68㎝)</h3> <h3>《錦云紅艷》(68㎝x68㎝)</h3> <h3> 每逢谷雨時節,我都會前往牡丹園,對著有“國色天香”之譽的牡丹花,通過自身的筆墨語言和文化修養,提煉牡丹精神。這,不僅對文代精神的理解和詮釋,也是我為藝術而忘我精神的寫照。在物我兩忘中,大而化之,并將牡丹文化化了。</h3><h3> (馬巨良心語)</h3> <h3>第一創作室電話:613989</h3><h3>第二創作室電話:13666118998</h3><h3>Q Q 郵 箱 號 碼: 1332322755</h3><h3>地 址:中國都江堰市景中路36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康市|
阜新市|
阳谷县|
青神县|
贺兰县|
安岳县|
藁城市|
荣昌县|
保靖县|
东丰县|
宜阳县|
崇阳县|
屏山县|
兖州市|
镇江市|
营山县|
浙江省|
金湖县|
乐东|
莱西市|
上虞市|
金川县|
汽车|
凌海市|
龙海市|
遵义县|
图片|
汽车|
稷山县|
安龙县|
石嘴山市|
太白县|
石阡县|
体育|
永春县|
南和县|
精河县|
大英县|
宜兴市|
尼勒克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