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愛情天梯,曠古姻緣

凝聽花開的聲音??

<h3><br></h3><h3><br></h3><div>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半個世紀了,一直無人知曉,直至2001年中秋,被一支戶外探險隊偶然發現,才向世人揭開了這段凄美感人的曠世情緣,經媒體報道后,在全國引起轟動。</div><div><br></div><div>重慶西南部邊陲有一座千年古鎮——江津中山鎮,從場鎮再往南30多公里,是數萬畝連綿起伏、人跡罕至的深山,這里是中山鎮與川、黔的交匯處。</div><div><br></div><div>深山中有一座叫半坡頭的高山,山頂海拔1500米,夏天與外界溫差在8度左右。</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探險隊深山驚遇“野人”</b></div><div><br></div><div>2001年中秋,重慶渝北區一隊戶外旅行者前往這一帶的原始森林探險,在深山老林里走了兩天兩夜不見一人。</div><div><br></div><div>這天,探險隊準備攀爬半坡頭,發現竟有條人工修筑的石梯通向山頂,石梯上有新鮮的打鑿痕跡,撒有新鮮的泥沙,卻不見人。兩小時后,隊員們來到山頂,四周始終一片寂靜,突然,密林中傳出窸窸窣窣的響聲。</div><div><br></div><div>探險隊中一程姓隊員回憶:“我們以為是野獸,嚇得不敢動。”不一會,只見一男一女兩個野人背著柴火從林中鉆出來。“仔細一看,又不像野人,他們都很老了,分明是人的模樣,穿著老式藍布衫。”</div><div><br></div><div>得知隊員們來自大城市,二人竟問了句:“毛主席他老人家身體可還好?”看到隊員們拍照的閃光燈,女“野人”嚇得直往男“野人”身后躲:“你那個恁亮,殺人血脈,莫整了。”</div><div><br></div><div>探險隊很快知道,兩位老人不是野人,是山下中山鎮高灘村村民,女的叫徐朝清,男的叫劉國江。50年前,19歲的劉國江和比他大10歲的“俏寡婦”徐朝清相愛,招來村民閑言碎語。為了那份不染塵垢的愛情,兩人攜手私奔至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遠離一切現代文明,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一住就是半個世紀。為讓心愛的人出行安全,劉國江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開鑿通向外界的石梯,一鑿就是半個世紀,從小伙子鑿成老頭子,共鑿了6000多級。</div><div><br></div><div>和兩位老人交談有些困難,他們聽不太懂山外的話,不知道江某某,不知道鄧小平,不懂什么叫接觸,不懂什么叫談戀愛,只知道“兩口子要團結、講情義。”</div><div><br></div><div>探險隊將這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帶下山,并給石梯命名為“愛情天梯”。</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我們都曾經聽說過“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我們每個人都有愛情,也聽說或見過用愛心攙扶共赴一生的壯舉故事。</h3><h3><br></h3><div>他們,不就是現實中的“神雕俠侶”嗎?誰說緣分沒有天定?誰說沒有一見鐘情?50年前的那一幕,就像隔了半個世紀的風紗,緩緩一掀,還是含滿了綠意,吹開了劉國江心中永恒的春天——</div><div><br></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驚鴻一瞥</b></div><div><b><br></b></div><div>1942年6月的一天,鞭炮聲聲,嗩吶陣陣,鄰村一位美麗的姑娘嫁到常樂鄉(現常樂村)高灘村吳家,住在村口的劉國江高興地和一群小伙伴一路追著花轎來到吳家。由于幾天前,他磕斷了門牙,山里習俗,掉了門牙的孩子只要被新娘子在嘴里摸一下,新牙就會長出來,所以,他比別的孩子更想見到這位新娘子,因為他迫切希望這位新娘子能讓他的牙得以新生。</div><div><br></div><div>他的伯娘抱著他到轎子前,當一只蘭花般的手從轎前的布簾邊伸出,輕輕放到他的嘴里時,小國江忍不住流了滴口水,他緊張地一吮,卻咬住了新娘子的手。新娘子用另一只手掀開布簾,小國江仰頭發現,仙女般的新娘子正含嗔帶羞注視著自己!轎子走遠了,小國江還站在原地發呆……</div><div><br></div><div>那一年,他6歲,她16歲。</div><div><br></div><div>當時,他感到臉燙燙的,聽見噗噗的心跳聲,也聽見旁邊的大嫂戲謔:“發啥子癲,你長大了也要找個這樣的漂亮媳婦。”</div><div><br></div><div>之后,村里人時常開玩笑問劉國江,長大后找個什么樣的媳婦,他就會很認真地說:“像徐姑姑那樣的人兒!”</div><div><br></div><div>這個新娘子就是徐朝清,她從此印在了劉國江的心中。但劉國江膽子小,路上碰見總是低頭站在路邊,悄悄用眼角余光看她走過,自己才敢動步。他常常偷偷看著徐朝清夫婦恩愛地牽手并肩,看著徐朝清家炊煙熏香歡聲笑語,看著徐朝清生了漂亮可愛的孩子,一個、一個、又一個……伴隨著這樣的偷看,劉國江成長為一個帥小伙。</div><div><br></div><div>“那時小,沒得那些意思,只覺得她尊貴,我看她一眼就會臟了她。”回憶往事,69歲的劉國江嘴角帶著淡淡的笑。</div><div><br></div> <h3><b><br></b></h3><h3><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華年喪夫</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div>說起往事,徐朝清一臉羞澀,“笑人得很!我13歲就歡喜(指定親),16歲就交待(指嫁人)了。”她悄悄和她的“小伙子”對望一眼,兩人眼里盡是柔情。</div><div><br></div><div>26歲因丈夫患急性腦膜炎去世而成了寡婦,她獨自帶著4個孩子,最大的9歲,最小的才1歲。</div><div><br></div><div>“娃兒恁多,老人不管,還說我克夫,苦啊!”說起往事,徐朝清眼里淚花直閃:“沒得吃的,我就背起娃兒到山上撿火碳子(一種野生菌)吃,啥子作料都沒得,3分錢一斤的鹽都買不起。我就編草鞋賣錢,一雙可以賣5分錢。都不曉得啷個過來的……后來全靠‘小伙子’。”</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日久生情</b><br></h3><div><br></div><div>16歲的他看在眼上急在心上,他想幫她,但怕被拒絕,又怕被人笑話,再說,他也不知從何幫起。</div><div><br></div><div>一個傍晚,徐朝清背著最小的孩子到村東的飛龍河去打水,不小心掉進河里。劉國江家就在河邊,他聞訊趕到,跳進河里救起了徐朝清母子,這也是他第一次正眼看徐朝清。</div><div><br></div><div>劉國江把他們送到家里,看著虛弱的徐朝清和可憐巴巴的4個孩子,劉國江想給他們弄點吃的,揭開水缸時卻沒有一滴水。他摸著黑擔了水回來,給他們熬了鍋稀飯。看著忙碌的劉國江,感激的淚水溢滿徐朝清眼眶。</div><div><br></div><div>從此,劉國江常常主動上門幫徐朝清做些體力活:擔水劈柴、鋤草種地、照應家務。</div><div><br></div><div>一晃過了3年,兩人都在對方的眼神中讀出了些別樣的東西。閑話很快傳遍整個村子,不斷有年輕姑娘找到劉國江,叫他別為了個寡婦耽擱自己的終身大事。吳家婆婆更是不高興,常常指桑罵槐,甚至直接叫劉國江以后不要進她家門。<br></div><div><br></div><div>1956年8月的一天,劉國江在街上碰到徐朝清,他上前搭話,徐朝清卻說了句:“寡婦門前是非多,你年紀也不小了,以后少到我這兒來。”就走了。</div><div><br></div><div>聽了這話,劉國江站在街上,仰頭望天,突然淚流滿面。當天晚上,他偷偷摸摸地進了徐朝清家門,明確地告訴她:“我要娶你。”徐朝清哭了,望著眼前這個比自己小10歲的的漢子,再望望自己4個孩子,她痛苦地搖了搖頭。</div><div><br></div><div>劉國江急了,他一把抱住她,激動地說:“我說的都是真的!”他們哭泣著相擁在一起。</div><div><br></div><div>第二天一早,村里人發現徐朝清和她4個孩子不見了,一同消失的,還有劉國江。</div><div><br></div><div>“第二天傍晚,我們就到了這里,這個地方我以前打柴來過,知道有兩間沒人住的茅草屋。”說起當時的勇氣,劉國江仍甚感得意。</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br></h3><h3>從此,和劉國江、徐朝清相伴的,就只有孩子及藍天白云、大山荒坡、古樹野猴,但沒有閑言碎語。<br></h3><div><br></div><div>帶去的糧食很快吃完,劉國江就到河里去捕魚,徐朝清則去挖野菜。他們在山林里摘野核桃、野棗,把木漿樹葉摘下曬干,磨成面粉,以備荒饑。</div><div><br></div><div>一天,劉國江在樹上發現了一個蜂窩,他受了啟發,開始自己養蜜蜂,釀蜂蜜賣錢,一直到現在。</div><div><br></div><div>他們還在房前屋后開辟了幾塊菜園,分別種上土豆、紅薯、玉米。可一天夜里,一群猴子將即將成熟的玉米偷了個精光。</div><div>?</div><div>1957年6月,一場暴雨將他們居住的茅草屋屋頂沖垮,劉國江只得牽著徐朝清和孩子來到山梁上最高的一個巖洞,那兒成了他們臨時的家。</div><div><br></div><div>最讓他們恐懼的不是狂風暴雨,而是山里的野獸。“很多個晚上我都聽到老虎在叫,聲音好大,地都在抖。”說起老虎,徐朝清至今仍一臉懼色。那晚,她在巖洞里哭著對丈夫說:“我好想有間瓦房住”。</div><div><br></div><div>劉國江什么也沒說,第二天一早,他就帶著全家到兩公里外的山坳里背泥巴燒瓦。一家人背泥巴背了一年,劉國江用石頭砌了個窯子自己燒,又燒了一年,才燒齊所需的瓦。</div><div><br></div><div>“這些瓦就是那時燒的。”劉國江指著屋頂的瓦得意地說。他從地上拿起一個用竹子做的竹夾,一打就發出巨大的“啪啪”聲,說:“這是攆猴子用的,這幾年沒聽到老虎叫了,可常有猴子來偷糧食,昨天還來了只老鷹,把一個正在生蛋的母雞叼走了,我不敢打,聽說打了要遭槍斃……”</div><div><br></div><div>“從山下帶來的最小一個孩子5歲時掉進糞坑死了,我們后來又生了4個孩子,都是‘小伙子’接的生。1963年生老三劉明生時,我吃掉了家里最后兩個雞蛋。第二天,我趁他出去打野兔,悄悄上山挖野菜,他回來嚇慘了。”</div><div><br></div><div>用大山里的野菜和獸肉,徐朝清和劉國江將7個孩子拉扯成人,現在曾孫都有了。</div><div><br></div><div>他們有時也會下山,走4個多小時到最近的常樂集市買豬仔、買修路用的鐵釬、送孩子到高灘小學念書……</div><div><br></div><div>他們互稱“小伙子”和“老媽子”,雖然“老媽子”一輩子也沒下過幾次山,但為讓她能安全出行,“小伙子”一輩子都忙著在懸崖峭壁上鑿石梯通向外界,一鑿就是半個世紀,鑿出6000多級“愛情天梯”。</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開鑿石梯</b></h3><h3><br></h3><div>半坡頭在高灘村背后的深山中,和村上原本只有一條荊棘叢生的小路相連,當年他們就是由這條路上的山。</div><div><br></div><div>怕老伴出行摔跟斗,劉國江從上山那年起,便開始在崎嶇的山崖和千年古藤間一鑿一鑿地開造他們的石梯。</div><div><br></div><div>每到農閑,劉國江就拿著鐵釬榔頭、帶著幾個煮熟的洋芋一早出門。先在頑石上打洞,然后站上去,在絕壁上用泥土、木頭或石板筑階梯。餓了,啃幾個洋芋;渴了,喝幾口山泉。</div><div><br></div><div>整整五十年,鐵銑鑿爛了20多把,他一手一手鑿出了6000多級的階梯,每一級的臺階都不會長青苔,因為,只要下雨過后他都會用手抹過,這樣一來就不會滑……這6000多級的石階被后來的人們稱為“愛情天梯”。而他,也從一個年輕人變成了一個白發老翁。</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我心疼,可他總是說,路修好了,我出山就方便了。其實,我一輩子也沒出山幾次。”摸著老伴手上的老繭,徐朝清眼里流出了淚水。<br><br></h3><h3></h3><h3>“我還能動!”劉國江伸手為老伴擦去淚水。兩人旁若無人地互相心疼著,沉浸在他們的二人世界里,似乎忘了有外人在場。</h3><h3><br></h3><h3>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愛情的詮釋,在這條愛情天梯前,顯得那么蒼白與空洞。</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偶然入世</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四十多年后,2001年的中秋,一隊戶外旅行社在原始森林探險時發現罕無人跡的高山深處竟然住著兩位老人。他們仿佛生活在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點的是他親手做的煤油燈,住的是簡陋的泥房。而以前沒有泥房子時住的是山洞。在自己開墾的田地上耕種,自給自足。他們就是幾十年前失蹤的他和她。</h3><div><br></div><div>有一家電視臺想邀請他們參加七夕晚會,他擔心妻子的身體,獨自下山參加晚會,當主持人介紹完愛情天梯的故事后,請他上臺講話,當主持人問,你現在想跟觀眾朋友門說什么的時候,他脫口而出的是:"我想回家”,頓時全場數千觀眾都愣住了,然后又說了一句:“我怕猴子來偷我的包谷”。事后劉國江說,其實他回家的真實原因是,他擔心老媽子,而不是猴子,只不過當時不好意思說。</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家務事怎么分工?”我們極不情愿打斷他們。“我不會讓她干重活,她年紀比我大,洗腳水都是我給她打。”劉國江說。</h3><div><br></div><div>“我們兩個一天也分不開。”徐朝清說,50年來,劉國江從來沒將她一人留在家里過夜。他們從沒到過江津縣城,就算中山鎮,劉國江也只去過幾次。</div><div>?</div><div>不管誰有事出山,另一個準會在天黑前來到山下的獨木橋等候,等心愛的人一起爬上愛情天梯回家——橋那頭便是凡人的世界,他們沒事從不過橋。</div><div><br></div> <h3><br></h3><div><br></div><h3>坐了一會,徐朝清非要請我們吃飯,說才殺了過年豬。酒菜很快弄好,但家里只有兩個酒杯,便用碟子代替。酒過三旬,劉國江突發興致要唱山歌。“年輕時經常唱,現在老了,沒事也和老媽子在家吼兩句。”</h3><div><br></div><div>黃腔白調,徐朝清和劉國江開始合唱《十七望郎》:</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一早起噻去望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郎得病睡牙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衣兜兜米去望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手牽郎郎不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手牽郎郎不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又問郎想哪樣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郎答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般美味都不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想握手到天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橫生變故</b></h3><h3><br></h3><h3>2007年12月7日凌晨3時許,劉國江像往常一樣起床去地里看莊稼。約一個小時后,劉國江回到家,剛在床頭坐下,突然栽倒下去! </h3><h3> </h3><h3>“小伙子,啷個了?快起來!”徐朝清驚慌撲上去拼命搖動老伴,劉國江毫無聲息。</h3><div><br></div><div>“劉三(指三兒子劉明生),快來,你老漢不行了!”黑暗中,徐朝清沖到半坡山頂,也是“愛情天梯”最頂端,對著山下凄厲地喊,全不顧住在山腳的兒子能否聽到。山間,只有她自己帶著哭腔的回音,和雨滴打在樹葉上的聲音。徐朝清又踉蹌著跑回屋,奮力將體重是自己近兩倍的老伴扛上床,蓋上鋪蓋———海拔1500米的山頂半夜很冷。</div><div><br></div><div>“下山找兒子。”這是徐朝清惟一能想起要做的。她拿起電筒,在夜雨中沖下山去。和“小伙子”上山半個世紀以來,這是徐朝清第一次一個人走這6000級天梯——“都是他牽著我的手,扶我下山。要不,他下山辦事,我在家里等他。他從不放心我一個人走山路。”徐朝清對記者說。</div><div><br></div><div>雨夜里,濕滑的天梯上,徐朝清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來……五時許,她終于擂開兒子的房門。“我嚇呆了!萬萬想不到媽媽半夜三更會一個人下山,還蓬頭垢面的,渾身沾滿了泥。”劉明生說,他當時差點沒認出自己的親娘。</div><div><br></div><div>劉明生叫上妻子陳洪治和家里所有人,飛奔上山。“母親非要和我們一起上山,但她的肩、背和腰已經摔傷了,我們沒準她跟來。”</div><div><br></div><div>天未亮,劉明生等人已趕到山頂。此時,劉國江已無法開口說話。“我們準備抬他下山時,他艱難地舉起手,顫抖著指了指櫥柜上的全國十大經典愛情證書和一日本友人為他和媽媽畫的像。”劉明生明白,父親是要他將這些東西一起帶下山——那都是父母絕世愛情的見證。</div><div><br></div><div>“抬著父親下山后,老遠,就看到冷風中,母親抱著雙肩站在院壩上,向山上張望。天剛亮,我們就把醫生請到了家里。”劉明生說。醫生診斷,劉國江是腦血管破裂,導致腦淤血。</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生死訣別</b></h3><h3><br></h3><h3>此后六天里,劉國江一直處于半昏迷狀態。劉明生說,父親臨走前幾天,母親一直守在他身邊,幾乎沒吃過什么東西。 </h3><h3><br></h3><h3>六天里,劉國江能做的,只是讓“老媽子”拉著自己的手,聽她回憶半個世紀以來,在深山老林里與世隔絕的生活。每當看到那些帶下山來的證書、畫像,躺在床上的劉國江就會眼神發亮。那幅畫像,是2007年3月,一位日本友人專程上山看他們時帶去的。“我在網上看到你們的愛情故事,太感人了,這是我在日本憑感覺為你們畫的年輕時的畫像。”當時,聽了翻譯的話,徐朝清笑著說:“不像,不像。”但此刻,徐朝清卻笑不出來:“我說不像,‘小伙子’一個勁勸我‘收下嘛,別人一片心意’。”</h3><h3><br></h3> <h3><br></h3><h3><br></h3><h3>兩年來,很多素不相識的人上山看他們,也給這對與世隔絕的戀人帶去很多山外的東西。一開始,他們害怕,也不習慣“凡人”打擾他們。在經歷了惶恐、逃避、好奇之后,已能坦然嘗試接受外面的世界。他們的生活因此而變得逐漸“文明”起來,不變的依舊是那份質樸,那份不染塵垢的愛情以及那條“愛情天梯”。</h3><h3><br></h3><div>“我們的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政府給我們送來電視,你還沒看夠,卻要丟下我走了。我一個人活著還有啥意思?!”徐朝清的語氣幽怨:經典愛情故事頒獎時,你去過湖南,還坐過飛機。重慶十大感動人物,你又去了重慶,見過那么大的場面。每次,你都說我身體不好,不讓我去。你說過哪天要帶我坐飛機,坐火車。你還說你身體比我好,比我年輕,要給我送終。你說話不算話……徐朝清旁若無人地對著棺材埋怨“小伙子”,語氣中,帶著往常慣有的嗲聲。</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12月12日下午,劉國江突然有些煩躁,他用顫抖的手指示意“老媽子”將證書和畫像放到他身邊。“我給他拿來了,他還在那兒指。我順著他的手指看去,是一把放在墻角的鐵錘。”徐朝清突然明白了,她將鐵錘拿來,又找來一根鐵釬,放在老伴身邊,劉國江終于安靜下來。<br></h3><div><br></div><div>當天下午4時40分,劉國江在兒子家里永遠閉上了眼睛。“父親去世時,他倆的手一直緊緊握著,我拖了好久都沒拖開。”劉明生說不下去了。</div><div><br></div><h3>劉國江過世后,家人經過協商,決定了下葬日期。“他們跟我商量了的,日子定的初九(18日)。”徐朝清明白,她和小伙子只有最后6個晝夜可以廝守。<br></h3><div><br></div><div>“你走了,今后我一個人怎么辦?”低沉的旋律中,徐朝清不停重復這句話。徐朝清不時把臉貼在棺木上,用手撫了又撫。淌下的淚還掛在腮邊,新的淚又溢出眼角。“要是不摔那個跟頭……”82歲的徐朝清幾乎沒挪動過身子,靜得如同雕塑。她一直木訥地坐在“小伙子”的遺體旁,哀怨地凝視著面前那具黑木棺材。里面,裝著那個曾承諾要陪她一輩子、照顧她一輩子的愛人。對徐朝清來說,老伴走后這一天,比她和“小伙子”在山里隱居的半個世紀都要長。</div><div><br></div><div>日子一天天過去,徐朝清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越來越糟糕。“媽一般不上床睡,說她一個人睡不著。我們半夜起床,經常見她半個身子趴在棺材上,有時候聽她在說話,有時候又在流眼淚。”劉明生稱,家人都企盼著下葬日子快點到來,“怕她拖不過去。”</div><div><br></div><div>“以前一起在山上好安逸哦。怕莊稼被偷,他經常去攆野豬,趕猴子。有一回飛了只老鷹來,把唯一一只下蛋的母雞叼走了。他慪得很,擔心我沒得雞蛋吃了。”回想起當年的生活,徐朝清難掩喜悅的心情。</div><div><br></div><div>“我們兩個一天也分不開”,我們想起兩年前,第一次見到劉國江夫妻時,他們說的話。但現在,這個經典的愛情故事卻殘酷地出現了“斷層”。“小伙子”的去世,帶走了她的一切,她不知如何應對今后的生活。</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劉明生說,他們會把父親葬在山頂,“愛情天梯”的盡頭,再接媽媽在自己家住下。但徐朝清不高興了:“不行,你爸葬在哪,我就要住在哪,我要一直陪在他身邊。沒有我,他也會不習慣的。”</h3><h3><br></h3><div>“你走了,哪個叫我‘老媽子’,哪個來陪我唱《十七望郎》?”我們離開時,徐朝清仍趴在黑色棺材上,和“小伙子”說著自己的心里話。凄婉的哀樂中,徐朝清又哽咽著輕聲唱起那首她以前和老伴最喜歡唱的山歌——《十七望郎》:</div><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一早起噻去望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郎得病睡牙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衣兜兜米去望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手牽郎郎不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右手牽郎郎不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又問郎想哪樣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郎答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般美味都不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想握手到天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二說噻去望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div><br></div><div>“小伙子”走了,但“愛情天梯”還在,愛情亙古不變。</div><div><br></div> <h3><br></h3><h3><br></h3><div>17日8點,徐朝清老人如雕塑般坐在三兒子的堂屋門口。門外下著稠密的小雨,漆黑一片。屋內,燈光昏暗,“小伙子”劉國江靜靜地躺在那口黑漆棺材里,已經整整5天了。</div><div><br></div><div>徐朝清心里很清楚,12個小時之后,她將再也看不到這個為自己開鑿了6000級“愛情天梯”,發誓要照顧自己一輩子,并為她驅趕黑暗,帶來溫暖的“小伙子”了。她要陪“小伙子”最后12個小時。</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百人送葬</b><br></h3><div><br></div><div>2007年12月18日上午,“愛情天梯”的締造者劉國江老人下葬。從中山古鎮前往鍋廠坪的泥濘山路上,數百市民自發為他送行。他們有的來自中山鎮,有的來自更遠的江津或者重慶主城,他們雖然互不相識,卻有一個共同的心愿,祝“小伙子”一路走好,愿“老媽子”長命百歲。</div><div><br></div><div>18日,整晚未睡的徐朝清精神很好。凌晨5點,她讓孫女打來洗臉水,把臉仔細擦了擦,“把臉洗干凈,好送送他。”因為下葬地點距離三兒子的家有20多分鐘的路程,而且山路陡峭泥濘,經過家人勸說,徐朝清同意不去送葬。</div><div><br></div><div>上午8點左右,劉國江的棺木被8個村民抬起。一想到跟自己朝夕相處了50多年的“小伙子”就要永遠離開自己,徐朝清難忍悲痛,撲上去傷心地哭了起來,久久不愿松手。</div><div><br></div><div>在八個村民的吆喝聲中,“小伙子”的棺木逐漸遠去,最后消失在桫欏林中。離家幾里路外的桫欏林,將是“小伙子”最后的棲身之地。</div><div><br></div><div>屋檐下,徐朝清捋了捋垂下的白發。至此,她才真的相信,“小伙子”已經離她而去。</div><div><br></div><div>經過選址,劉國江的下葬地點就在三兒子家附近,大木橋旁一個叫桫欏嘴的地方,而大木橋就是當年徐朝清等“小伙子”回家的守候地。</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愛情天梯</b></div><div><br></div><div>由于道路陡峭,路面全是稀泥,出殯隊伍走得很慢。為了將棺木順利送達,原本曲折的小路進行了擴寬,陡峭的地方還臨時搭建了木梯。</div><div><br></div><div>劉國江的后人們,披麻戴孝,跟在棺木后面。沿途樂隊敲敲打打,驚飛了林中的小鳥,也驅散了山中的薄霧。</div><div><br></div><div>10點,進行完各種儀式后,劉國江的棺木被平穩地安放在墓穴中。中山鎮黨委程書記帶頭填土,“他老人家是我們中山的財富和驕傲。今天前來送行的都是有心人,來!大家都來填一把土。”現場的村民紛紛上前,或用鏟子或用手,灑下一捧黃土。</div><div><br></div><div>“初一早起噻去望郎,我郎得病睡牙床……”有當地村民悲傷地哼起了這首《十七望郎》,沒有音樂的陪襯,歌聲依舊婉轉,余音繞林。</div><div><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落葉歸根</b><br></h3><div><br></div><div>2012年10月30日21時58分,在江津區中山古鎮高灘村三兒子劉明生家中,徐朝清終于也追隨那個她愛了一輩子的人而去了。</div><div><br></div><div>徐朝清的去世,讓這個原本清靜的山坳擠滿了人,市內外十多家媒體記者蜂擁而至,還有很多人,在趕往愛情天梯的路上。</div><div><br></div><div>中山鎮文化站站長劉棟林告訴記者,一個多月前,徐朝清的精神狀態就大不如前了,飲食也不振。中山鎮政府曾多次派醫生前去給老人看病,發現老人因年事已高,消化功能逐漸衰退,情緒也總是郁郁寡歡。</div><div><br></div><div>老人逝世的當天中午沒有吃飯,情緒一直十分低落,直到晚上才勉強吃了些水果。家人看到她的精神狀況感到很不安,隨即電話通知了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會,老人的大兒子一家和女兒一家都趕到了三兒子劉明生家中,陪伴母親。晚上9時58分,老人落氣了,她走得很安詳,可能是長期思念老伴導致抑郁成疾。</div><div><br></div> <h3><br></h3><h3>兩位老人的兒女們商議后,決定于2012年11月10日上午10時將父母合葬。100多米長的送葬隊伍走在田間小路上,這條路曾是劉國江每次下山買米買鹽的必經之路。<br></h3><h3><br></h3> <h3><br></h3><h3>“媽媽老是反復念叨說爸爸要來接她了,說爸爸比她年紀小,為何要先走。邊說邊抹眼淚。”和徐朝清一起生活的兒子劉明生說,自從2007年劉國江去世,徐朝清一直在想念他,常常說“小伙子”為她操勞了一輩子,還先她而去,她很過意不去,希望“小伙子”把她接走。<br></h3><div><br></div>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愛情天梯,見證一對平凡夫妻的絕世姻緣</b></h3><div><br></div><div>誰說愛情只是美麗的神話?誰說愛情不能用什么來衡量?</div><div><br></div><div>這6028級用畢生全部的愛鑿出的階梯,就是丈量愛情最好的刻度尺。雖然它在大山的深處,但它是人間真愛的見證!</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2006年11月28日,劉國江生前時常維護他的“愛情天梯”,天梯右邊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萬丈深淵。<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劉國江和徐朝清居住了半個世紀的小屋已被設為“愛情博物館”,陳列著見證這對絕世戀人的所有物品,包括劉國江用過打鑿“愛情天梯”的鋼釬、鐵錘,用了半個世紀的煤油燈、發黃的毛主席語錄,以及媒體關于“愛情天梯”的報道。<br></h3><h3><br></h3> <h3><br></h3><h3>這段位于深山密林的6000多級“愛情天梯”,成為情侶朝拜的“圣地”。<br></h3><h3><br></h3> <h3><br></h3><h3>6000多級石梯走上去需要兩個小時,由于山路險峻,為保障安全,愛情天梯在維持原樣的基礎上修建了防護欄。<br></h3><h3><br></h3> <h3><br></h3><h3>為了不讓“老媽子”在走路的時候摔倒,“小伙子”劉國江每天都要給石梯做保養,鏟鏟青苔,拓展一下寬度,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懸崖峭壁上鑿了許多凸出的地方,他說,這叫“手扒窩”,因為他希望她走的時候,能有個“扶手”。<br></h3><h3><br></h3> <h3><br></h3><h3>徐朝清后來流著淚對人說“他總是說,路修好了,我出山就方便了。其實,我一輩子也沒出過幾次山。”<br></h3><h3><br></h3> <h3><br></h3><h3>談到愛情的時候,劉國江說“憑良心”,不能想這想那,否則思想就壞了。<br></h3><h3><br></h3> <h3><br></h3><h3>2006年11月28日,當年的結婚證早已朽爛,劉國江徐朝清兩位老人感情卻歷久彌新。</h3><h3><br></h3> <h3><br></h3><h3>為了使自己的女人能喝上蜂蜜,劉國江在山上、屋檐下放置了五六個自制的蜂房,老人去世后,所有的蜜蜂全部死去,后來又飛來一群野蜂在這里安家落戶了。</h3><h3><br></h3> <h3><br></h3><h3>徐朝清種植的南瓜,繼續開花結果,只是不再有人采摘。在房子的前后,他們種植了玉米、豌豆、冬瓜等好多種作物,完全過著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h3><h3><br></h3> <h3><br></h3><h3>二老的愛情故事被媒體曝光后,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劉國江伉儷被評為“2006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同年,他們的愛情被評為“中國十大經典愛情故事”。2012年11月21日至28日 “愛情天梯”故事的男女主角劉國江、徐朝清入圍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候選名單。來自國內外百余家媒體和不少游客曾蜂擁中山古鎮,攀爬“愛情天梯”,慕名探望這對老妻少夫。</h3><h3><br></h3> <h3><br></h3><h3>他們之間的愛情故事在世界瘋傳,有個瑞典的小伙子,特意飛過來,參加她的葬禮,重慶有200多人慕名而來,愛情天梯上有萬朵白玫瑰,每一個階梯都放著白色的花朵,人們為他們的真摯愛情打動了,現在仍有許多人來走一走這愛情天梯,也有的情侶特意在此拍婚紗照。<br></h3><h3><br></h3> <h3><br></h3><h3>為紀念兩人的愛情故事,四面山景區以“愛情天梯”故事為背景,從2008年開始,每年在七夕節舉辦“中國七夕東方愛情節”。<br></h3><h3><br></h3> <h3><br>老兩口的三兒子仍然生活在這里,以經營旅游休閑的農家樂為生。</h3><h3><br></h3> <h3><br>由這個故事改編的影視劇有:</h3><h3><h3><br></h3>2011年大陸電影《愛情天梯》(主演:謝蘭、格桑、王詩槐;導演:張詳林)</h3><h3><h3><br></h3>2012年香港電視劇《天梯》(主演:張可頤,陳豪,陳茵媺等)</h3> <h3><br></h3><h3>她的“小伙子”走了,他的“老媽子”也追隨而去,他們彼此相愛的心從未停息,這份純美的愛情最終一起通往到了天國。</h3><h3><br></h3> <h3><br>兩位老人半世奇緣,他們用自己的世紀行動向我們訴說愛情的堅貞,遠離塵囂,不畏艱險,樂于付出,真心相待,守望相助,婚姻的路途,再遠也不會迷茫,再累也不會迷路。</h3><h3><br></h3> <h3><b><br></b></h3><h3><b><br></b></h3><h3><b><br></b></h3><h3><b>真正的愛情是不能用言語表達的,行為才是忠心的最好說明。<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莎士比亞</span></b></h3><h3><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br></span></h3><h3><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br></span></h3><h3><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br></span></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乌什县| 三穗县| 浮梁县| 手游| 晋中市| 莎车县| 长宁区| 平定县| 甘德县| 普定县| 进贤县| 东方市| 天镇县| 东山县| 搜索| 弋阳县| 铜川市| 阜南县| 平安县| 乌拉特中旗| 永康市| 砀山县| 瑞昌市| 清新县| 潼关县| 大理市| 阳东县| 扎兰屯市| 灵川县| 贺兰县| 邢台市| 横峰县| 抚州市| 汝阳县| 张家界市| 馆陶县| 维西| 金秀| 吉木萨尔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