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靈璧石意蘊探幽</h3><div> </div><div> 按照父親的意愿讀《深谷幽蘭》,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情。當時不明白父親為什么指讀這本書,按照“望子成龍”的民族信仰,應該讀一下《資治通鑒》或《史記》啥的。現在想來,概因我那個時候太不安分了吧?整天琴棋書畫胡鬧三觀,老爺子是真心期望我能消停一些,給詩書春秋留幾分面子。但是,至今沒有記下詩書的吉光片羽,倒是《深谷幽蘭》的離奇,時常躥進腦海,波濤洶涌地折騰不休。?</div><div><br></div> <h3><br></h3><div> 旅泊無成還自笑,吾生如寄欲何歸?------年輕時對隱逸、孤寒、侘寂、特立等等狀態不以為然甚至略有不屑的記憶,反而以久違的親切越來越清晰,竟至于心甘情愿地沉醉其中。歸去泉林,演變成了一個越發強烈的執念。</div><div>?</div><div> </div><div> </div> <h3> 萬物自生聽,太空恒寂寥。還從靜中起,卻向靜中消。緣分終究如道,不可捉摸,欲遁逸境而難得方便之門。好在我有山水、我有靈璧,我能夠以泉林的姿態,撫慰這份渴求安分的不安分,讓歸隱的念頭擠開緣分的籬笆,潛入山水。</h3><div><br></div> <h3>我來了,以泉林融化山水的荒寒</h3><div>白日掩徂輝,浮云無定端。榮華東逝水,萬事皆波瀾。三十年冷雨拂面、風塵瞇眼,無改我晶瑩初心,我愿意繼續用詩經三千年的清醇育養我的靈魂、保持我的高潔。我將不惜忤逆文人孤高介節的堅守,偷偷喚醒泉林清曠之下的溫情,融化山水濃到堅固的荒寒。我就是要山水有山水的生氣,我就是要把這荒寒盛放到王半山家的后院。?</div><div><br></div> <h3><br></h3><div> 我來了,以泉林滌蕩山水的寂寞</div><div> 水自不流花不開,獨與天地相往來。寂寞是人類追求完美、自得其樂的情懷。然而,完美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而正因為此,我們追求完美的腳步愈發堅定、從不停息。以泉林的自在,放逐山水的寂寞,是我對完美自然的熱切回歸。寂寞如果不能為我的情感序列所收編,我會滿懷激情地不斷滌蕩它、驅逐它、圍剿它,直到它對泉林芳心暗許、形影相隨。</div><div>?</div><div> </div> <h3><br></h3><div>我來了,泉林弘揚了山水的簡約</div><div>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大概是讀過的關于禪意最為清晰而簡約的描述,山水之本意和真美大致如此吧?山水的格局是觀者的格局,山水的格調是觀者的格調。觀者以對山水的駐足注目,闡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脫和野性。高遠、深遠、平遠------雄渾、幽邃、從容,就用泉林之間掠過的光陰,做簡約、淡泊、至簡之宣言吧。?</div><div><br></div> <h3><br></h3><div>世皆昭昭,許我昏昏。世皆察察,容我悶悶。幾千年前,有個老漢駕青牛循道入山,愈走愈遠,至今不返。他給世人留下一行字: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他于昏昏悶悶之間,告訴人們:世間本來沒有路,路是走出來的。?</div><div><br></div> <h3><br></h3><div>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以泉林的姿態皈依山水,沒有青牛沒有路,此何足慮!</div><div><br></div> <h3> ?</h3><div> 作者簡介: 馬浩瀚,《中國靈璧石》雜志社社長、總編,中國靈璧石研究院副院長、秘書長,宿州學院特聘教授,《完美石界》網站長,《記石網》云系統總策劃,觀賞石國家一級鑒評師、高級估價師,以構建當代靈璧石審美體系為己任,致力于觀賞石文化研究、理論探索和運作實踐。 </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北碚区|
康保县|
池州市|
江都市|
泸西县|
宁津县|
望奎县|
平阳县|
栾川县|
巴塘县|
鲁山县|
体育|
平原县|
罗定市|
莲花县|
余江县|
崇仁县|
甘谷县|
定日县|
宜兰市|
青铜峡市|
凤庆县|
峨眉山市|
定襄县|
甘谷县|
巍山|
和平县|
牙克石市|
梁河县|
保德县|
历史|
富阳市|
西畴县|
库尔勒市|
盘山县|
巫溪县|
昌黎县|
伊宁县|
浠水县|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