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 當得知站在你面前的就是舞蹈《酥油飄香》《啊嘎飛歌》等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編導達娃拉姆時,你會由衷地說:喔,怪不得。你看她:端莊的外表下透出對舞蹈藝術無比的激情,恬靜的表情里透著對藝術苦苦地探尋……藏語“達娃拉姆”是“月亮女神”的意思,高原上的人們都說,達娃拉姆就是天上派到高原的“月亮女神”,她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心境,孜孜不倦地用舞蹈表現著藏族人民當下的精神風貌,踐行著這個時代賦予藝術家的神圣使命與責任。</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達娃拉姆從小生活在高原,對本民族的舞蹈有著濃厚的興趣。11歲的她憑著優秀的成績和身體條件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三年后畢業來到西藏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在當舞蹈演員的十年的時間里,她是團里的主要力量。1989年她再次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學習編導。畢業后又回到西藏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在她從事編導的前幾年時間里,當她看著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不斷富裕的家鄉人民,她在想:自己什么時候能編導一臺能真正反映富裕起來的藏族人民精神風貌的舞蹈。這,讓達娃拉姆在從事舞蹈編導事業的第一天起,就有了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達娃拉姆向來是認真而執著的!對于事業,她總是走在不斷探尋的路上。熟悉達娃拉姆的人都這樣說。達娃拉姆認定一個目標,就會堅定地、不懈地去追求。為了能真正地了解富裕起來的藏族人民的精神風貌,創作出既有軍隊特色又有民族風味的舞蹈作品。她每年都要利用休假的時間下到海拔4500米的牧區采風,與牧民們吃住在一起。在冰寂的邊防哨所,更是留下了她深深的足跡。</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十年磨一劍。經過近十年的積累和沉淀,1999年,經達娃拉姆精心編導的女子群舞《酥油飄香》化蝶而出。該舞蹈在第七屆“全軍文藝會演”上與全國觀眾一見面就好評如潮,一舉獲得會演一等獎。在2000年這個跨世紀的全國“雙擁晚會”上,《酥油飄香》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之后,《酥油飄香》又連續獲得“全國少數民族會演”金獎、第五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獎等全國全軍獎十多次。達娃拉姆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酥油飄香》到處“飄香”起來。</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前排左起第四為達娃拉姆</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舞蹈《酥油飄香》劇照</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回憶起當初創作《酥油飄香》那段經歷,達娃拉姆至今仍感慨良多,她說:“《酥油飄香》是追隨著上一世紀60年代的經典作品《洗衣歌》走來的。近40年的歷史跨度,這一追隨不只是為著完成由“洗衣”而“打茶”的生活形象的轉化,更是通過生活形象的化轉去實現藏族舞風的更新。”是的,《酥油飄香》的成功就在于它在藏族舞蹈的基礎上,打破了傳統,大膽創新,把在改革開放中過上好日子的藏族人民與親人解放軍之間和諧的軍民魚水情表現得淋漓盡致。</font></h3><div><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說起《酥油飄香》,這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當《酥油飄香》的小樣剛出來時,對此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的達娃拉姆卻受到了周圍的一片質疑聲。有人說,舞蹈中那段藏族姑娘邊扭屁股腰肢邊打酥油茶,咋看咋不舒服;有人說,這是什么舞蹈啊?既不像藏族舞蹈也不像現代舞;有人說,拉姆這是受到西方舞蹈文化的侵蝕;更有人說,她把藏族舞蹈都顛覆了……</span></div> <h3><font color="#ed2308">達娃拉姆為西藏部隊戰士業余演出隊參加全軍會演編排的舞蹈《新家園》</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在這樣的質疑聲中,達娃拉姆固執地說:“我所表現的,正是表現當今藏族婦女的精神風貌。”原來,在她到藏區體驗生活時,她發現,生活富裕起來的牧民節日期間穿戴的飾物不僅是富裕的炫耀而且是勤勞的表征。而正是這些頭上戴的、胸前掛的、腰間圍的飾物,促成了一種頗具特色的體態和動態——用達娃拉姆的話來說:“她們因身上掛飾多,走路時上身微向后靠,這樣的體態能使掛飾穩在胸前,走路一顛一顛的,好讓金銀腰飾發出聲響……”又說:“因為腰飾過多過重,她們整個胯部往下沉,往下拽,走路時身體的重心好像都跑到胯的兩邊,不盡力擺動胯部就邁不開步,她們在走路或勞作時,都在不經意地擺動胯部……”實際上,這才是藏族牧區婦女當下最自然的狀態,也是對其加以表現的最真切的基石。于是,便有了《酥油飄香》的主題動作——一種經過上述生活體態和生產動態加以調適的“牧區鍋莊”。</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但是,達娃拉姆的聲音卻顯得是那樣的弱小,孤獨。雖然文工團領導很肯定這個舞蹈的選題以及拉姆溶在舞蹈中的情感,但還是準備將選題和音樂交給地方一位有名的編導來重新編創。</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在傳統與創新中,達娃拉姆也陷入了迷惘: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圖為時任副團長的達娃拉姆在軍藝藏族舞蹈班畢業時講話</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 事情突然出現轉機。總政組成專家組專程來到西藏對參加全軍文藝會演的節目進行審查。慧眼識珠的專家看完《酥油飄香》后大為贊賞。專家組成員說,通過這個舞蹈,我看到了世紀之交的藏族人們載歌載舞打好酥油茶去擁軍的熱鬧勁頭,讓西藏新時期的擁軍內容和涵義得到充分體現。專家劉彤說,這個舞蹈不僅讓我看到了西藏在改革浪潮中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可喜變化,也讓我看到了西藏民族所取得的巨大進步。甚至有專家說,看了那么多藏族舞蹈,這個節目最具開拓性,是一個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舞蹈。專家們的高度評價,讓還處在迷惘中的達娃拉姆熱淚盈眶。</font></h3><div><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之后,達娃拉姆在西藏軍區首長和團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憋住一口勁,按照自己的編創思路和想法,力求創新。為使《酥油飄香》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她在百忙之中又三次下到邊防、牧區采風,與牧民們吃住在一起。讓她更深地找到了《酥油飄香》所需要的舞蹈語匯和情感。《酥油飄香》就這樣逐漸趨于完美。</span><br></div><div><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圖為達娃拉姆(前排帶眼鏡者)在觀看軍藝藏族舞蹈班的畢業匯報,(前排左二是她的戰友李婷婷教員)</span></div> <h3><font color="#ed2308"> 達娃拉姆說:“我所編排的舞蹈語匯是從藏族民間舞的素材和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語匯。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讓觀眾和內地的朋友更多的了解西藏民情和軍民情、邊關情,認識如今西藏人民的生活變化和藏漢一家親的魚水情深。”近些年,達娃拉姆相繼編導出《炒青稞》《阿嘎飛歌》《金色的收獲》等具有民族風情和軍民魚水情的舞蹈作品。在這些舞蹈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她像《酥油飄香》那樣從本民族舞蹈提煉出來的、通過現代編舞的技法和手段創新的舞蹈語匯。這些舞蹈作品,帶給我們不斷的驚喜。</font></h3><div><font color="#ed2308"> 達娃拉姆向筆者說出了她的“下個五年計劃”:她準備在五年內舉辦一臺個人作品晚會,她希望到時爭取能創作出一個超過《酥油飄香》的舞蹈作品。</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 我們期待著,期待“月亮女神”把她最美妙的舞蹈呈現給高原,呈現給人民。 </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下圖為軍藝藏族舞蹈班技術課匯報</font></div> <h3><font color="#ed2308">畢業班的匯報演出</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16年11月,達娃拉姆出席在北京召開的中國文學藝術界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主席團成員,并就任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span></p> <p class="ql-block">達娃拉姆 國家一級編導、 中國舞協副主席、西藏舞協主席、西藏青聯委 、原西藏軍區文工團副團長。</p><p class="ql-block">擔任中國民族舞蹈荷花杯大賽評委,擔任國家藝術基金評委,多次參加雙擁晚會主創團隊,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民族歌舞編導、執行導演。先后被評為西藏軍區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榮立二等功兩次、三等功三次等。</p><p class="ql-block">代表作:《酥油飄香》《啊嘎飛歌》《炒青稞》《卓瑪卓瑪》《新家園》《豐收的喜悅》舞劇《英雄格薩爾》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荣昌县|
武安市|
邵武市|
余干县|
延寿县|
红安县|
厦门市|
墨玉县|
新野县|
武功县|
山西省|
佛教|
沐川县|
丰原市|
调兵山市|
墨江|
长治市|
界首市|
定陶县|
富源县|
武山县|
鹤岗市|
德州市|
西平县|
竹溪县|
桃江县|
横峰县|
阿拉善盟|
朝阳市|
凉城县|
绥中县|
阿瓦提县|
融水|
高邑县|
贵德县|
东城区|
玉龙|
绵竹市|
新乡市|
崇仁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