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可以不夸張地說,李白是中國千年詩歌史上最閃耀的一顆巨星。李白之所以千年來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愛,不但是因為他的詩,還有他本人的魅力?!霸娤伞彼詾椤霸娤伞?,其人必不凡也。</h3><div><br></div> <h1><b><i>“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lt;/i></b></h1><h1><b><i>——大俠</i></b></h1><h3><br></h3><div>盛唐游俠之風盛行,文武不殊途,社會以任俠為尚。<b>“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lt;/b>李白在這首《俠客行》中描繪的俠客瀟灑豪放、神采奕奕,而他自己“十五好劍術(shù)”,習得一身武藝,后來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魏顥說他“少任俠,手刃數(shù)人”,他自己也說:<b>“托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b>。(《贈從兄襄陽少府皓》)</div><div><br></div><div>李白真殺過人?而且還沒被判過刑?這個尚有爭議,我持保留意見,行俠仗義殺人在武俠小說里太平常了,可要說到嚴刑峻法的古代只能半信半疑。但李白崇尚任俠精神是無疑的,<b>“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b>,這是李白認同的快意人生。</div> <h1><b>“但愿長醉不愿醒”——酒仙</b></h1><h3><br></h3><h3><b>“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里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lt;/b>(杜甫《飲中八仙歌》)寫李白寫得最好的,乃是杜甫,詩圣不愧為詩仙的最強粉絲(最好基友),他是最懂李白的。李白嗜酒如命,喝酒不分何時何地。打開李白詩集,一陣濃烈的酒氣撲面而來,李白趁著醉意,靈感迸發(fā),揮筆就是篇篇杰作。李白喝酒就要喝得痛快盡興,錢要是不夠,<b>“五花馬,千金裘”</b>也可以拿出來換酒喝。</h3><h3><br></h3><h3>李白說起喝酒便是百杯千杯,自然有所夸張,李白能喝,雖然李白酒量有多大不能確考,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李白喝的是什么酒。唐代還沒有蒸餾技術(shù),白酒是做不成的(學界一般認為白酒是元代傳入),那時的酒是釀造酒,度數(shù)比較低,喝起來味道還是甜的,因為釀造時谷物大部分糖化了。所以古詩文帶給我們古代人特別能喝的印象其實是有原因的。</h3><h3><br></h3><h3>白居易有首《問劉十九》:<b>“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b>綠蟻不是綠螞蟻,是新釀酒未濾清時浮在酒面的酒渣,這是一般的渾濁的酒,就是常出現(xiàn)在詩里的“濁酒”,酒渣濾清后就是高檔些的“清酒”。李白自然喜歡好酒,他說<b>“金樽清酒斗十千”</b>,一斗十千也不委屈自己。好基友杜甫就比較寒酸,只能將就了——<b>“宜速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b>此外,李白還喝用郁金香加工浸制的蘭陵酒、西域傳入的葡萄酒、陶淵明最愛的菊花酒等,唐代酒類很多,愛酒的李白口福不淺。</h3><h3><br></h3><h3>說起李白喝酒,還有個傳說,李白死因成謎,民間傳說是李白在當涂江上飲酒醉后撈水中明月而溺死,極具浪漫色彩又特別契合李白的個性。古往今來嗜酒的人往往稱酒鬼,稱“酒仙”的,唯李白一人。</h3> <h1><b>“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br></b><b>——尋仙煉藥</b></h1><div><b><br></b></div><div>唐代道風盛行,李白一生有著深刻的道教信仰,他兒時的家附近便是道教勝地紫云山,<b>“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lt;/b>(《感遇(八首其五)》)李白十五歲就開始尋仙問道,與道士結(jié)交,后來更是接受道教符篆,履行正式儀式成為道士。李白渴望羽化登仙,尋得大師胡紫陽,得煉丹秘術(shù),自己煉丹服食,《上安州李長史書》中提到“<b>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lt;/b>這狂藥,就是丹藥。<b>“煉丹費火石,采藥窮山川”</b>(《留別廣陵諸公》)看來李白四處游玩名山并不是看風景這么簡單,他要尋仙和采煉丹的藥材。</div><div><br></div><div>葛洪的《神仙傳》提到煉制丹藥所需的原材料:水銀,朱砂,云母,硫磺,硝石,虎骨,鹿茸以及嬰兒的胎盤等等,每一種材料都是十分珍稀和昂貴的。</div><div><br></div><div>這丹藥,似有立竿見影的強身健體效果,然而過度服用必定損害身體,并且可能中毒,唐代至少五位皇帝因服丹藥中毒而死。以致有人認為李白晚年也是服丹藥中毒死的,這種說法不可靠,晚年的李白窮愁潦倒而煉丹需耗費大量金錢,李白恐怕難再煉丹求成仙了。</div><div><br></div><div>沒有道教就沒有詩仙,道教信仰不但讓李白在失意中得到精神解脫,而且使他的詩篇充滿奇異的想象,寫得變幻莫測、搖曳多姿。</div><div><br></div> <h1><b>天生我“財”必有用——有錢任性</b></h1><div><br></div><div>李白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一生幾乎都是在旅途上,給華夏的大好河山寫了不少千古不朽的廣告,比如提到廬山,我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不是<b>“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b>問題來了,李白哪來這么多錢天天在外面浪?李白一生除了“賜金放還”那次皇帝給了一筆錢之外,沒有官職的李白是沒有工資的。他的經(jīng)濟來源是什么?推測:第一,李白首先是個富二代,他和他的父親可能都經(jīng)商,錢有的賺,家中巨資甚厚。第二就是靠老婆了,李白有四次婚姻,最重要的是頭尾兩次,一個是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另一個是武則天時宰相宗楚客的孫女,這兩次都是倒插門婚姻,李白在這樣的豪門里還愁沒錢花?</div><div><br></div><div>說起李白第四個老婆宗氏,還有一段“千金買壁”的佳話,李白酒醉梁園,詩興大起,便揮筆在墻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梁園吟》。走后不久,宗氏就和仆人來到了這看見這首詩,如癡如醉,久久不能釋懷。僧人看見墻壁被人這么涂鴉,馬上就要擦掉,宗氏便要求不能擦,于是花一千兩買下了這面墻壁。</div><div><br></div><div>所以李白的自信和傲氣也不是憑空而來,他不僅有才,而且有財,所以<b>“天生我材必有用”</b>。據(jù)統(tǒng)計李白詩里出現(xiàn)最多的字是“金”,<b>“千金散盡還復來”、“黃金白璧買歌笑”、“金樽清酒斗十千”</b>,李白到處旅游、喝好酒美酒、花大錢煉丹,這么任性這么浪,那都是要有資本的啊。</div> <h1><b>“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艱難仕途</b></h1><h3><br></h3><h3>盛唐國力強盛,士人大都積極進取,李白同樣熱衷仕途和功名,他的志向是做帝王師,<b>“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b>(《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然而李白一生沒有參加科舉這一正規(guī)主流途徑,有人說那是他不屑于參加,也可能是他的迷之身世(出生地現(xiàn)在幾個地方還在爭,可能生于中亞碎葉)讓他不能參加。那么李白如何求官?</h3><h3><br></h3><div>一是“終南捷徑”,就是靠隱居抬高自己聲望,得到官府關(guān)注,讓朝廷來請自己出山做官。李白曾與一位號為東巖子的隱者隱居于岷山,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飼養(yǎng)了許多奇禽異鳥,這些鳥兒由于飼養(yǎng)慣了,定時飛來求食,好像能聽懂人語,一聲呼喚,便從四處飛落階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點都不害怕。這件事被傳作奇聞,最后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然而李白雖數(shù)次隱居,卻沒能走上這條“終南捷徑”。</div><h3><br></h3><h3>二是四處干謁地方官員,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以期得到他們的賞識和推薦,然而似乎官員們都看不太慣這個狂傲不羈的人,連那個以善舉賢才聞名的韓朝宗也不理他。直到41歲時李白才由于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稱贊受到唐玄宗賞識而入朝為官。當時的名人賀知章初見李白時,看到那首奇詩《蜀道難》,當時就驚嘆不已,呼李白為“謫仙人”,這個稱號真可謂獨具慧眼了。<br></h3><h3><br></h3> <h3>“<b>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b>(《南陵別兒童入京》)就是李白入朝前寫的,可見其興奮之至,理想終于要實現(xiàn)了。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b>“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b>,命其供奉翰林,陪侍皇帝左右,給皇帝寫詩文娛樂,說到底玄宗不過是欣賞李白的才華,讓他做宮廷陪襯罷了。李白曾奉詔醉中起草詔書,令高力士脫靴,這等狂妄而又如此受寵信,李白能不遭人嫉恨?官做了三年就被“賜金放還”了。</h3><h3><br></h3><h3>李白的政治理想就這么破滅了,此后再沒有官職。安史之亂時入永王幕府,結(jié)果后來受永王牽連被判刑流放夜郎。<b>“世人皆欲殺”</b>(杜甫《不見》)的時刻,一向樂觀狂放的李白也難免落淚了,<b>“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lt;/b>(《江夏別宋之悌》)</h3><h3><br></h3><h3>李白的才華和個性注定他不屬于小小的丑惡的官場。一生追求事業(yè)功名卻屢遭失敗對李白來說是不幸的,但對于中國人和中國的詩歌,卻是偉大的幸運。</h3><h3><br></h3><h3>李白在當時就頗負盛名,杜甫更是認為李白會流芳千古,會有<b>“千秋萬歲名”</b>(《夢李白二首其二》)。偉人和時代是分不開的,正是盛唐——這一中國歷史上最為繁榮鼎盛和開放包容的時代孕育了李白這個大放異彩的天才人物。李白的詩,后人只能感慨可望不可即。李白正如他的詩一樣,千年萬年也不可復制。</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枣阳市|
新野县|
兴安县|
文登市|
凤翔县|
涡阳县|
武定县|
安徽省|
丰顺县|
福贡县|
吴忠市|
辉县市|
岑溪市|
凤凰县|
晴隆县|
乌什县|
家居|
沾化县|
兴业县|
左贡县|
屯门区|
崇礼县|
巍山|
景东|
浪卡子县|
尖扎县|
扎鲁特旗|
大石桥市|
枞阳县|
太谷县|
定州市|
任丘市|
华宁县|
汶川县|
武冈市|
浠水县|
分宜县|
阳泉市|
武山县|
长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