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拉卜楞寺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瑯",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余人。</h3> <h3>我們到達時,雖未見藍天白云,但厚厚的云層絪缊,卻帶來了另一番凝重、神圣。</h3> <h3>虔誠的藏族阿媽</h3> <h3>時光荏苒,只為追求自己內心那一份虔誠的信仰。步履艱難,卻也無法停留心中的那一份執念。</h3> <h3>(二)郎木寺只是一個地域名稱,它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和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下轄的郎木寺村。郎木寺同時也是四川格魯派寺廟達倉郎木格爾底寺的簡稱。在郎木寺溝里有兩個隔河相望的寺廟:一座是四川的達倉郎木格爾底寺,另一座是甘肅的賽赤寺。郎木寺的發源地是四川境內的郎木寺大峽谷,在峽谷內有郎木洞、虎穴、和白龍江源頭。</h3> <h3>紅石崖是郎木寺東側的一座山峰,是朗木寺絕佳的日落觀賞點。舒緩的山體頂部突拔起高聳的紅巖赤壁,夕陽殘照里顯示出赤紅的色彩。</h3> <h3>(三)阿萬倉草原,位于甘肅省南部的瑪曲縣南部黃河的臂彎里。草原距離瑪曲縣城50公里,黃河自西向東從青海久治進入瑪曲木西合,因水瀉不暢而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澤,使這片廣袤的草原水草豐茂、牛羊肥壯。這是一片由于邊遠而消息閉塞的美麗草原。 阿萬倉風景區所要游覽的阿萬倉大草原,貢賽爾喀木道、阿萬倉寺院。湛藍天空下,漫無邊際青青的草原,潔白的羊群,黑黑的牦牛群,星星點點,悠然自得;草原上條條溪流彎曲縱橫,沼澤星羅棋布,在陽光下泛著銀光,美侖美奐;遠處不時有天賴般的牧歌飄過,地道的藏語,原始古樸;一切是那樣的靜謐、和諧,處處是連綿不斷的畫卷,這里除了自然還是自然,千百年來,一直就是這樣,歷史更替興衰,阿萬倉草原依舊,遠離都市的喧囂,沒有現代文明的污染。</h3> <h3>瑪曲縣1萬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上,黃河自西南入境,從西北流出,滋潤了這片土地,孕育了這里如畫的風景,成就了該縣阿萬倉鄉那片得天獨厚的高原濕地。</h3> <h3>阿萬倉草原不僅水草豐美,草原遼闊,這里還是動植物的樂園。</h3> <h3>草原遼闊,擁有中國最美的六大沼澤濕地之一的美譽,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因水瀉不暢而形成很多汊河和沼澤,遠遠望去條條汊河蜿蜒迂回,如詩如畫,置身期間,令人陶醉……</h3> <h3>(四)青海境內的年保玉則(又名:年寶葉什則) "果洛山"的發祥地,是巴顏喀拉山的最高峰位于青海省久治縣索呼日麻鄉、白玉鄉境內。年保主峰終年織雪,有面積約8平方公里的高原冰川,主峰海撥為5369米,壯觀的冰體與鬼斧神工般陡峭的山巖和180個湖泊使年保披上了神密的面紗。</h3> <h3>年保玉則—從億萬年前大地造山運動造就了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巴顏喀拉山脈東南部逐漸隆起一座著名的山峰,那就是位于久治縣境內的被譽為果洛發祥地而受到人們尊崇的神山年保玉則。</h3> <h3>年保玉則山系的海子據說有160多個,而久治縣旅游局的實地考察統計和當地藏族老鄉的說法是,較大的海子有16個,除了仙女湖、妖女湖外,還有日東瑪錯、瑪爾雜湖、瑪日當湖等,星羅棋布的小海子則達300多個,為取吉祥之意號稱360個,傳說是由當年進藏時經過這里的文成公主流下的思鄉之淚匯聚而成的。人們相信它有3600座山峰和360個海子,因為它是藏傳佛教修行的大圓滿。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行程不容許進入深度游,探秘了仙女湖,就匆匆離去。</h3> <h3>仙女湖藏語稱作為:西姆措,湖水清澈、冰涼。風平浪靜時猶如一片明鏡,印鑒著邊上的巍峨雪山,空靈通透。整個西姆措又分為"上西姆措"和"下西姆措"。冷水魚資源豐富。</h3> <h3>(五)瑪曲阿萬倉寧瑪寺,藏語全稱為圖丹祥德林,又稱阿萬倉召岱娘瑪寺,位于阿萬倉鄉扎西貢色灘的中心,由康區多知欽寺喇嘛奧達創建于1834年,寺址選在黃河沿岸。</h3> <h3>寧瑪派(紅教)是藏傳佛教四大傳承之一,相對于以后的其他三大傳承(白教-噶舉 花教-薩加 黃教-格魯),它是舊派。寧瑪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寧瑪一詞的意思為"古"或"舊",寧瑪派即古派或舊宗派。</h3> <h3>(五)扎尕那是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西北30余公里處的益哇鄉的一座古城,藏語意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h3><h3>扎尕那山勢奇峻、云霧繚繞、宛如仙境。藏寨內游牧、農耕、狩獵和樵采等多種生產活動合理搭配和互補融合,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典范。</h3> <h3>"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h3> <h3>扎尕恰似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地形既像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h3> <h3>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塊處女地。</h3> <h3>云霧繚繞的山峰,更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神秘感。</h3> <h3>(六)尼巴藏寨地處車巴河中游的尼巴鄉,距卓尼縣人民政府駐地80公里,海拔2930米,與迭部縣、碌曲縣和四川省若爾蓋縣接壤,距麻路鎮30公里,江迭路從村口而過。地勢平坦,車巴河穿村而過,田園風光美麗,是以牧業為主的純藏族聚居區。</h3> <h3>遠望尼巴村,村寨的房屋建筑格式類同,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古色古香。從低到高,層層疊加,戶戶相連,組合成一個嚴密壯觀的防御整體。一看那堅固的結構和雄傲的陣勢,就明白是戰亂年代防盜防匪、抵御入侵的需要。</h3> <h3>尼巴藏寨的村民均為藏族,全民信仰藏傳佛教,保留著濃郁的宗教氣息。河邊一座白塔,是村里人進行宗教活動的地方。塔的周邊是排成廊的瑪尼桶,有些大瑪尼桶上拴著各色羊毛編織的繩子,繩子的另一頭拴在廊柱上,拉動繩子,瑪尼桶就會轉動起來,同時拉幾條繩子,就會同時轉動幾個瑪尼桶,這是為藏族老人家準備的。藏族老人年紀大后行走困難,轉動大的經桶費勁,這些羊毛繩可以讓他們坐在地上拉動繩子就完成了轉經的心愿</h3> <h3>沿河的轉經長廊,儼然成為尼巴村的地標,承載著藏民滿滿的虔誠寄托。</h3> <h3>尼巴藏寨是一個古老而奇特的百年村寨,村寨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特色濃郁。這里堪稱"安多藏區第一村"和"長壽村",生活著許多百歲老人,最長壽的曾經活到114歲</h3> <h3>尼巴藏寨有著獨特的婚俗,出嫁的姑娘只住一天就回娘家,要在娘家住滿三年。其間,丈夫可以到妻子家來。三年內生的孩子,是要慈悲地留給女方家的。這樣的婚俗,有些母系氏族社會的遺跡。</h3> <h3>(七)禪定寺,藏語全稱為"噶丹謝周當增達吉瑯",亦稱卓尼大寺,坐落在卓尼縣城西北約半公里處的臺地上。這里山頂祥云繚繞,山下洮河似玉帶纏腰。寺院環望群峰,俯視洮水,真是弘揚佛法的靈光勝地。</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游程在此止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心卻未曾離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謝謝觀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兴业县|
大宁县|
广安市|
宁乡县|
玉田县|
睢宁县|
漯河市|
临高县|
文登市|
西安市|
红原县|
延庆县|
镇坪县|
密山市|
缙云县|
盐边县|
于田县|
广水市|
贡山|
定陶县|
游戏|
咸宁市|
固原市|
鸡东县|
灯塔市|
宣汉县|
富顺县|
莒南县|
砀山县|
西乌|
乐陵市|
定西市|
辽中县|
龙南县|
星座|
略阳县|
安岳县|
外汇|
土默特左旗|
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