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題記:每次外出旅游除了照相外,還拍了視頻,老伴常說有什么用?現在把它們找出來編入老美篇,以(2.0)版本重新發表。 2022.7.31</p> <h3> 謝爾蓋耶夫鎮又名扎戈爾斯克,是莫斯科衛星城之一。我們瞻仰了鎮上的謝爾蓋圣三一大修道院。</h3><h3> 謝爾蓋圣三一大修道院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大修道院之一。它的前身是1337年在此地偏僻的森林里修建的一座小教堂和小道房。后來,凡是愿在此出家的人,必須自造小道房、自辟膳食用地。逐步發展成東北羅斯最富有的修道院,1744年獲大修道院稱號。是東北羅斯古典建筑的代表,199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h3> <h3> 修道院的石圍墻高達15米,是莫斯科北方重要的防御據點。1608~1609年,抵御波蘭軍隊16個月的圍困;上世紀初,在反擊瑞典武裝干涉中表現相當出色。</h3><h3> 它擁有幾個世紀以來、歷經各朝代建造、改擴建的各形式教堂,以及附屬建筑。</h3><div> 蘇聯時期,被關閉。1988年恢復功能。</div><div> 建筑頂部的十字架是東正教的。東正教的十字架與天主教和新教的十字架相比,上下各多一道小杠。上杠表示耶穌被釘時頭部的頂板,下斜杠表示耶穌因身體痛苦扭曲而踩歪了底板。</div>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廣場上有鴿子群,游客在這里投喂它們。</p><p class="ql-block"> 鴿子是基督教中的圣物。《舊約》記載,諾亞在耶和華的啟示下乘坐方舟,在洪水中飄了多天,他放出鴿子。鴿子飛回來時,銜來橄欖枝,表示陸地不遠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天使的翅膀就是鴿子的。</p><p class="ql-block"> 導游小劉說,在俄羅斯鴿子得到保護,任何人不得傷害,更不要說吃了。</p> <p class="ql-block"> 令人奇怪的是,家鴿中居然混進了野鳥!它們的頭頂上是黑毛,爪子也是黑的。它們也不怕人,從容地享受人們的賞賜,也不覺得與家鴿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p> <h3> 進入大門有一小院,接著是先驅圣約翰教堂。它的下面門廊里的墻上、穹頂上,畫滿了圣人謝爾蓋生平的壁畫。</h3> <h3> 大修道院的創建者謝爾蓋1314年出生在羅斯托夫的富裕家庭,14天大時,當地牧師為他施洗并起名巴塞洛繆。他自幼習慣獨自禱告、禁食和勞動,尋求拯救。</h3><div> 1337年23歲時,與哥哥斯蒂芬一起到荒野。哥哥決定在一塊森林環繞的小丘空地上修他們的隱修院,建造了單人房間和小教堂,專心侍奉賜予生命的三一上帝。但斯蒂芬忍受不了嚴冬寒冷和食物短缺的煎熬,離開了巴塞洛繆去莫斯科城里的修道院。</div><div> 巴塞洛繆獨自在荒野禱告了兩年,并改名謝爾蓋。他的美名開始四處傳揚,虔誠的修士找他指點,農民和市民求他祝福與指導。他們在修道院附近定居。蒙古人殘暴的統治,迫使更多的人民逃離平原,到此荒野避難。</div> <h3> 它是無人荒野中,唯一聆聽謝爾蓋講經的生靈。</h3> <h3> 謝爾蓋成為修道院長后,生活上沒有改變。他不僅是位神父,也是投靠者的仆人。獨自為其他修士建了三、四間房;親自碾磨小麥、做面團、發酵面包,為修士們準備食物;搽他們的靴子;給每個修道士房間的水桶里灌滿泉水。</h3><h3> 他的禱告出現許多奇跡,逐漸聞名全國,被尊為圣人。</h3> <h3> 1380年,莫斯科德米特里大公為了軍隊有正確的信仰、也為把國家從自1237年以來受蒙古人殘酷的統治中解救出來,請謝爾蓋祝福。9月8日大公率軍在頓河畔科泛曠野,大敗不敬畏上帝的蒙古馬邁軍隊。此役是中世紀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戰勝的神話。</h3><h3> 從此德米特里大公被稱為“頓河的德米特里”。之后,王子成為修道院的資助人。</h3> <h3> 很長一段時間,修士數量都限制在十二人(因耶穌只有十二個使徒)。傳說,一天晚上謝爾蓋在禱告時,有人呼喚他的名字,很吃驚。打開窗戶來看,只見來自天上的光照耀大地,如同白晝。那個聲音又說:“謝爾蓋!上帝已聽到你為孩子們做的禱告了。有多少因圣三一的榮耀而聚在一起的修士將接受你的點化。”接著看到很多鳥停在空地和圍墻上。那聲音說:“你的修士數量將和這些鳥一樣多,如果他們追隨你,數量永不減少。”</h3><h3> 后來,他的弟子大為擴充,其中有70人成為圣人。他們在俄羅斯中心及東北地區建立了50所修道院。這里成了東正教虔敬與精神教化之中心。有俄羅斯學者認為,謝爾蓋耶夫鎮是俄羅斯東正教中心,猶如天主教之梵蒂岡。</h3> <h3> 傳說,謝爾蓋晚年圣母和使徒彼得、保羅來到他的房間里,在他和弟子面前顯現;圣母允諾將護佑修道院。</h3> <h3> 1392年,謝爾蓋逝世。他的大弟子尼康繼任修道院長。</h3><h3> 基督教的傳播從初期開始,往往依靠奇跡。古典哲學從經院哲學中獨立出來后,對奇跡進行質疑、批判。現在信眾的皈依主要靠精神寄托。</h3> <h3> 先驅圣約翰教堂是為紀念耶穌表兄施洗者約翰,在1693~1699年建造。</h3> <h3> 17世紀末,由于修士人數增多,老食堂不能滿足需要。彼得下令修建一座紀念謝爾蓋的新餐廳,建造于1686~1692年。巴洛克風格,長85米,面積510平方米。</h3><h3> 1746~1748年,伊麗莎白女皇在食堂所在地修建斯摩棱斯克教堂,即現在的齋堂教堂。在其外墻上雕刻斯摩棱斯克圣母像。</h3> <h3> 齋堂教堂現在的入口在圣米赫伊教堂后面。</h3> <h3> 門廳內墻上布滿了宗教畫。</h3> <h3> 繪畫風格還沒有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比較程式化,缺乏生活氣息。</h3> <h3> 大廳里沒有柱子,裝飾得金碧輝煌,穹頂上布滿了宗教畫。</h3> <h3> 鍍金吊燈設計靈巧,做工精美。</h3> <h3> 端部祭壇后面花飾和門上滿貼金箔,顯得富麗堂皇。</h3><h3> 里面正在整修,游客不能入內。</h3> <h3> 但一些構件搬到大廳里維修,我們可近距離接觸。</h3> <h3> 圣三一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羅斯早期白石建筑的藝術典范。</h3><h3> 入口在右邊,進去瞻仰不要排隊;要去親吻謝爾蓋銀棺的必須排隊,看來隊伍不短。</h3><h3> 教堂內很肅穆,不準亂照相,特別是位于圣像屏風右邊的謝爾蓋銀棺處。它是東正教徒的朝圣地。</h3> <h3> 鐘塔建于1740~1770年,是俄羅斯最高的塔樓,五層加頂端的十字架共88.04米。也是俄羅斯最美麗的建筑之一。</h3><div> 十月革命前共掛有42口吊鐘,最重者達65噸;全套鐘于1905年安裝完畢。1930年全被拆下。2003年僅存23口,同年鑄造了兩口新的被掛在第二層。被稱為鐘王的(重72噸)鑄造于2003年。</div> <h3> 沙皇伊凡四世(雷帝)對圣母特別敬仰。在對韃靼人、喀山和阿斯特拉罕王國的戰爭勝利后,于1585年下令建造巨大而華麗的教堂,作為對圣母安息的紀念。是模仿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圣母安息大教堂而造。</h3> <h3> 內部壁畫由35位畫家在1684年用100天的時間創作完成。</h3><h3> 東正教堂內的偶像以繪畫為主,很少有雕像。這是與天主教又一區別。</h3> <h3> 教堂平面呈十字形,加穹頂是典型的拜占庭風格。俄羅斯建筑師把穹頂改成色彩艷麗的“洋蔥頭”,是為了避免寒冬時節雪花長時間在屋頂上堆積。</h3> <h3> 教堂頂的洋蔥頭個數是有講究的:一個代表基督,兩個代表天人合一的耶穌,三個代表圣父、圣子、圣靈,五個代表耶穌和《福音書》的四位撰寫者,七個表示七大圣禮,九個表示天使的等級數,十三個表示耶穌和十二使徒,三十三個表示耶穌在塵世生活了三十三年。</h3> <h3> 洋蔥頭顏色也有講究:金色是耶穌,銀色是使徒,綠色是圣靈,藍色是圣母,黑色是塵世中的修士。</h3> <h3> 大修道院中心廣場中是圣水涌泉的十字形噴池,上面華美的亭棚是1872年修筑的。</h3> <h3> 圣母安息大教堂的右邊是圣源泉小教堂,建于1644年。位于維修圣母安息大教堂門廊時涌出的泉水之上。</h3><h3> </h3> <h3> 修道院除了謝爾蓋有名外,這里的圣水同時很有名,無數朝圣者因泉水疾病得治。第一位是瞎眼的修士,因泉水重見光明。</h3> <h3> 圣靈教堂頂的洋蔥頭按上述規定,應該是綠色的,但它是藍色的,不知何故?</h3> <h3> 經查它是為紀念圣母和使徒彼得、保羅在謝爾蓋和他的弟子面前顯現,于1734年修建。圣母顯靈,當然頂上洋蔥頭應該是藍色的了。</h3> <h3> 沙皇行宮(修道士身后的黃色建筑)建于17世紀末,原專為皇室朝圣者服務。</h3><h3> 經常來拜訪的伊麗莎白女皇于1742年,在東行宮創建神學院。</h3> <h3> 現在這里設有莫斯科宗教大學和神學院。游客可遇到穿黑袍的修士和修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乡县|
东丽区|
攀枝花市|
乌拉特中旗|
永福县|
亚东县|
阿合奇县|
贵德县|
万安县|
六枝特区|
龙川县|
望江县|
财经|
望谟县|
孟津县|
武穴市|
曲周县|
甘孜县|
治多县|
余江县|
塘沽区|
上虞市|
永顺县|
舟山市|
治多县|
博野县|
长岭县|
潼南县|
闵行区|
搜索|
仙居县|
蒙自县|
阜新|
邵东县|
类乌齐县|
进贤县|
扶风县|
房产|
济南市|
陕西省|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