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幾年跟團游捷克、奧地利時,聽導游說起歐洲人骨教堂的風俗,當時既覺得驚悚又勾起了我的獵奇心。</h3><h3> </h3> <h3> 在奧地利哈爾施塔特小鎮上,就有一座人骨教堂,導游介紹說教堂里的頭骨都屬于小鎮居民,人去世之后先在墓地里埋幾年,然后把頭骨遷移到教堂,這是當地的風俗。</h3><h3> 后來慢慢了解到,哈爾施塔特鎮的居民60%以上是天主教徒,天主教視死亡為神圣的事,死后將尸身獻給上帝,象征無上的贊美。而且哈爾施塔特四周群山環繞,面對大片湖水,土地面積有限,墓地面積更有限,這樣做就可以讓先人為后人騰地方。</h3><h3> 那次我猶豫了一下沒敢進去,讓兒子進去看了。這次再度來到這里,終于鼓起勇氣進去了??。門票1.5歐。里面真的很小,站在門口就可以看到全部,600多個頭骨很整齊地堆疊在一起,毎個頭骨上都畫有花紋、寫著姓名、生卒年月等。看來后人在安置這些頭骨時把他們都當作藝術品來處理了,這也是對先人一種很虔敬的紀念方式吧。可我在這個有點陰森森的環境里,呆了兩三分鐘就小心臟受不了了,趕快跑到陽光底下。</h3><h3> </h3><h3> 人骨教堂外觀,外面就是一小片鮮花盛開的墓地:</h3> <h3> 奧地利的這個人骨教堂規模很小,而在布拉格以東7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庫特納霍拉Kutna Hora的小鎮,鎮上有一座在歐洲很有名的人骨教堂,我們那天就直接從克魯姆洛夫開車到了這個小鎮。</h3><h3><br /></h3><h3> 一路上盡享捷克農村的田園風光。</h3> <h3> 有時候又像是在森林中穿行:</h3> <h3> 這個人骨教堂的門票是90捷克克朗,相當于27元人民幣。有打印的中文介紹,不能帶走,所以我就拍下來了。</h3><h3> 看了介紹,對這個教堂的歷史就很清楚了。大意是,13世紀時,這里的修道院院長從耶路撒冷帶回一把泥土,撒到了修道院前的墓地上,當時波希米亞和整個中歐的有錢人都希望死后能葬在這里。后來14、15世紀的黑死病、胡斯戰爭導致大量人口死亡,這里的墓地已埋不下那么多人,好多尸骨暴露在外。就有一個修道士開始收拾這些骸骨。</h3> <h3> 再經過一些年,建了現在這個教堂,有一位叫Rint的樵夫將散落的骸骨清洗、消毒,搭成尖塔、皇冠、家族族徽等形狀,讓這些骸骨得到了安放,同時也是天主教徒對上帝的供奉。據統計,這些飾品大約用了一萬具骸骨。</h3><h3> </h3><h3> Rint的名字就用人骨拼在進門右手邊的墻上:</h3> <h3> 這個人骨教堂是可以拍照的。</h3><h3> </h3><h3> 和哈爾施塔特鎮的人骨教堂不同的是,這個教堂比較大,光線較明亮,參觀的人略微多一些,所以我就不覺得驚悚了。更有意思的是,教堂的門口除了賣各種以骷髏頭為主題的紀念品外,還有骷髏頭賣,我們研究了半天,認為是假的。??</h3> <h3> 這個就是收購這家修道院的家族的族徽:</h3><h3><br /></h3> <h3> 枝形吊燈:</h3> <h3> 有一些擺放在玻璃罩子里的頭蓋骨上有小洞、裂縫,明顯是戰爭中被箭、刀所傷。</h3> <h3> 教堂外面,一群工程師正在討論建筑的修復。教堂太老了,從外面看,已經向一邊傾斜。</h3><h3> 教堂外面的考古現場,居然還挖出了骸骨:</h3> <h3> 走出教堂,外面是耀眼的陽光和灼熱的空氣。</h3><h3> 此次歐洲之行,終于鼓起勇氣看了兩處人骨教堂,了解了天主教文化的一些皮毛。不同文化對生命的理解不同,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是對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對信仰的執著,心里不由生起了些許感動。</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沙|
舟曲县|
台东市|
铜梁县|
喀喇沁旗|
盐边县|
石柱|
高清|
勐海县|
宜章县|
中超|
商丘市|
无极县|
泸定县|
河曲县|
湖南省|
阜南县|
娱乐|
吴旗县|
阜阳市|
栾川县|
德钦县|
凌源市|
新丰县|
隆林|
本溪市|
黄冈市|
稻城县|
翁牛特旗|
壶关县|
绍兴县|
寻乌县|
绿春县|
称多县|
青铜峡市|
阜平县|
精河县|
视频|
革吉县|
子洲县|
宜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