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愛在沒有盡頭的路上!我尋找那一路的美麗!在我腦海里,總浮現出你的身影!在我心中里總在一遍又一遍呼喊著你的名字!你那安靜的神形,是那么的生動,生動的擾動著我的心神!高原、雪山是那么雄渾和巍峨!湖泊,是那樣清澈、透明,藍得使人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戈壁、沙漠是那么蒼涼、寂寞!還有那的草原,陽光下的柔美和遼闊!那一路的美麗,無法用語言表達。它一次又一次激發我對你的熱忱,那一路刻骨銘心的痛,在我心底凝結,凝結成欲罷不能愛的深情!那因痛而生的愛,讓我一次次整理行裝,一次次踏上新的征程!</h3> <h3>人生可以后悔,但不可以有遺憾,騎行是一種精神,堅持是一種信仰,努力是付出每一滴汗水。再難也要堅持!沒有借口,只要堅持下去,才會發現更多最美的風景,所有的蜿蜒曲折、所有的坎坷,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向前走,哪怕你不知方向。從旅途的一端到另一端、追求著自己的方向,朝著自己的目標,不為任何,只是向前,這就是信仰!</h3> <h3>從拉薩回來一個多月了,我想應該為這次終身難忘的騎行寫點什么?不為別的,只為留點回憶,來紀念這段刻骨銘心的日子……但又不知從那說起,那三千多公里的艱難與辛苦、孤獨與寂寞不是能用文字全部表達出來的!</h3> <h3>首先,十分感謝一路關心、鼓勵、支持、幫助、我騎行這段艱難、難忘路程的騎友、朋友、好友,沒有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我未必有勇氣騎完這條兇險艱難的路。特別是在我出現嚴重高反、信心動搖的時候,是你們給我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勵!使我騎完這條艱辛的路程,謝謝你們!</h3> <h3>我不知道該怎樣去描述這段難以忘懷的路?也不知道從那說起?從喀什到紅柳灘是和騎友一起騎行的,我要說的是謝謝你們,在路上的關心、照顧,陪伴我騎完新疆最難騎行的三個冰雪達坂。</h3> <h3>正如下面這段總結,每一個還沒有去過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會踏上這片土地,每一個離開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還會回去。我亦如此,在兩年內,兩次騎行在這片熱土上。2016年5月2日從成都出發到拉薩川藏線G318。2O17年6月1日從喀什出發到拉薩新藏線G219。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喜歡在藍天白云下、在白茫茫的雪山中穿行,在淡藍色的湖泊邊上騎行。我喜歡騎行在那高山、峻嶺、峽谷里!我喜歡具有挑戰性的騎行路線。也許以后我可能還會再一次騎行在這條荒蕪、空曠的雪域高原,戈壁、沙漠不為別的,只因為我喜歡而已!</h3> <h3>我喜歡這句話,飛的高是自信,飛的遠是堅持!歷時30天的新藏線上的騎行、騎行2887公里,其中一個人單獨騎行24O1公里。翻越海拔5000以上的達坂(山口)10座,4500米以上的達坂(山口)17座。于2017年6月3O日平安、順利、抵達拉薩。在長達3O天的騎行中有惡劣的天氣、有艱難曲折的路、有興奮、有喜悅、更多的是有累、有苦、有汗水、有孤獨、有寂寞、有恐懼(因為,從紅柳灘到獅泉河一帶,聽說有狼)、有酣暢淋漓還有更多的精疲力竭和無奈……</h3> <h3>新藏線G219這條路是這么形容的,新藏線,堪比蜀道難。庫地達坂險,猶如鬼門關,麻扎達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達坂旋,九十九道彎,界山達坂彎,伸出可摸天。這條路是最艱苦、最考驗毅力、環境最惡劣、人煙最稀少的極限騎行線路,難度是川藏線的兩倍。</h3> <h3>這是一條最難走的路、這是一條人跡罕見的路、這是一條最神奇的路、這是一條荒涼到極致的路,這是一條最美美到極致的路,這是一條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路,這是一條道路最兇險的雪域高原的路。</h3> <h3>這條路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海拔500O米以上的路段200多公里。它穿越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岡底斯山、喜馬拉雅山。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達坂9座,翻越海拔4500米以上行的冰雪山達坂16座,穿越44條冰川河流,這條路曾經被譽為死亡之路!</h3> <h3>全線經過的路段大部分為無人區。一路上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戈壁和常年積雪的高山峻'嶺,年平均氣溫-9度,氣候多變。翻越一個又一個達坂,可能要經歷高海拔缺氧和冰雪的暴虐。</h3> <h3>那一座座潔白的雪山,讓你肅然起敬,那一個個翡翠寶石般的湖泊,讓你雜念盡消。一望無際的荒漠、戈壁常年積雪的高山峻嶺,不見人煙荒涼的無人區,讓你疲憊不堪,卻又讓你熱血沸騰。班公湖里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里睡過覺。當地人認為只要騎行新藏餞上,做完這三件事,才能稱為真正的勇士。</h3> <h3>從葉城到阿里,這一段幾乎所有的路段為高寒缺氧。無人區沿途橫臥著千公里的荒漠戈壁,永凍土層常年積雪的崇山峻峭。這段路上,無論是開門的三個冰雪達坂,還是蒼涼壯觀的喀喇昆侖山走廊,荒蕪寂靜的阿克賽欽盆地,或是古老神秘的阿里高原,它們都毫無保留的向騎行在路上的車友們展現自已獨特的魅力,也都無一例外的用自已高海拔的嚴苛檢驗每一個來訪者的體能,考驗著騎行者的意志!</h3> <h3>在喀什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象前宣誓,一定要順利、安全到達拉薩,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要堅持到底!</h3> <h3>6月1日早上,我和董哥、譚大哥、胡歌、茄子從喀什老城區青年旅舍出發。喀什到葉城騎行兩天。第一天,喀什莎車縣,195公里。騎的比較辛苦,譚大哥自行車壞了,做車到喀什重新買自行車去了。中午在一個服務區吃了一碗面,兩個年輕人胡歌和茄子早都跑遠了。到莎車縣城已經晚上11點左右。茄子早已訂好了旅館,也買好了晚飯。6月2日,莎車縣到葉城縣,90公里。我和董哥起床收拾完先走,因為董哥要修理自行車腳撐,修理好我倆開始上路,天氣特別熱,高速公路上沒有樹蔭。中午我倆在高速路邊的樹蔭下吃自已帶的干糧。下午4點左右到達葉城。原準備先到零公里處拍照留念,但車輛太多,很不安全,所以我倆又來到白云賓館。6點左右到超市買路上所用的、吃的買了一大堆,晚上又一起吃了晚飯……</h3> <h3>6月3日,葉城,海拔1365米,到南京礦,海拔2650。葉城零公里,在零里程碑拍照留念,從葉城出發,一路枯燥乏味,中午在柯克亞鄉吃了一碗肉絲面,繼續趕路,一路戈壁沙漠,到南京礦山不接待,又繼續騎行到阿肯米其特村,在村的舞臺上搭帳篷,露營。晚飯煮方便面,因為村里沒有餐館。今天的天恢蒙蒙的,藍天不藍,白云不白,由于昨天準備的太多,所以負擔過重,其實途中也能買到路上所需要的所有物品。一路上人煙稀少。</h3> <h3>6月4日,阿肯米其特村,海拔2700米到庫地,海拔2950米。路程63公里。天剛蒙蒙亮,大家都起來做好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從阿肯米其特村_出發,今天要翻越新藏線上的笫一個冰雪達坂,庫地達坂,海拔3276米。庫地達坂維吾爾族語賽皇亞克達坂意為(猴子也爬不上去的山崖)。從此就進入了昆侖山的懷抱。出阿肯米其特村2公里開始爬坡,7公里的盤山大坡到達埡口,庫地達坂,海拔3286。椏口風很大,這是新藏線上第一個冰雪達坂。因地勢險要而得名。</h3> <h3>庫地達坂的盤山路</h3> <h3>庫地達坂非常兇險,也是最陡,最險的長坡,只所以兇險是因為公路邊沒有護欄桿,腳下是萬丈深溝,讓人膽戰心驚。正因為兇險,庫地達坂的景色非常雄奇險峻,氣勢磅礴……</h3> <h3>過庫地達坂埡口后,15公里的下歧,比72拐更拐、更陡、更險,所以也更刺激……</h3> <h3>6月5日、庫地到2O4道班,海拔4572米,路程46公里。今天的路程不算長,但比較堅難。早上吃完早點,準備出發,董哥的山地車腳撐壞了,要修理,其他人已經走了,我等董哥修好了自行車腳撐以后我倆才起程。今天沿著葉爾羌河支流、。哈拉斯坦河繼續逆流而上,明天會到她的源頭麻扎達坂。庫地出來后就一路緩上坂,在哈拉斯坦山谷里曲折的騎行。董哥出現了嚴重高反,所以騎行的非常辛苦。.這時候天氣變臉了,一會是雨,一會是雪,一會又是冰雹,在k169橋后坡度加大,上完坡沒有平路,沒有下坡,迎接你的是更大一個坡。騎行的非常艱難、辛苦,由于董哥一天吃不盡去食物,所以也沒有力氣,董哥實在騎不動了,只有搭車去前面了。這46公里騎行了近10個小時……今天要在2O4道班搭帳篷,這是笫二次搭帳篷。</h3> <h3>6月6日,204道班到290道班(黑卡道班),海拔4076米,路程85公里。早上起來,外面已經是白茫茫的一片,不過公路上沒有積雪。麻扎在維吾爾語中是墳墓的意思。這以為著今天的騎行,要格外當心。麻扎達坂是新藏線上最長的達坂,從127道班算起90公里的長坡。隨著海拔不斷上升,我不由自住的喘氣,麻扎達坂埡口位于K217kM里程碑過后大約2OO米,海拔4969米。</h3> <h3>麻扎達坂尖,徒升五千三,麻扎達坂高,山陡峭入云天。到處是寸草不生和怪石嶙峋的山崖。這兩天,我好像有點昏沉沉的,騎不動的感黨,老是落在騎友的后面。</h3> <h3>麻扎達坂下坡大約24公里,一路爽坡,回頭彎比較大多,時速55公里還是有些快了,迅速把速度降下來,沿途風景還不錯,下到一個小河谷,這是葉爾羌阿的一個小支流,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喬戈里峰。下坡到了谷底,即是新藏公路和進喬戈里峰的邊防公路的三叉路口,在這里一家山東開的飯店吃飯,一碗面。飯后繼續沿著葉爾羌河向東逆流而上,一路起伏基本上是慢上坡50公里左右。在K290處有兩排并例的房子,一排民工占用,一排已經廢棄了,這應該是攻略上說的黑卡道班了,進去一看,簡直就是拉圾堆。只所以沒有拍照,是因為大家看了還以為在拉圾旁邊睡了一晚上呢。,</h3> <h3>6月7日,黑卡道班到賽圖拉鎮(三十里營房),海拔3682米。早上,煮了兩包方便面,吃完告別了204道班,前行2公里左右離開葉爾羌河,開始進山,坡度開始加大、加陡比較辛苦。過了K301坡度依然很陡,這里海拔已經是4265米了。發卡彎道一個接著一個,坡度依然再加大。K303到k309是新藏線上最爛的路,6公里的爛碎石土路,官方說是冰凍土層無法鋪柏油,塵土飛揚,特別是大貸車經過的時候,你可能什么也看不見,所以每當大貸車經過,我都要停下來讓。坡度還再加大,馬上就要崩潰了,K309到埡口,遠眺黑卡道班的蛇形路……</h3> <h3>經過皮城縣和葉城縣的交界,開始進入峽谷,沿河而下,不幸的是遇到了逆風異常艱難向前騎行著,爬了幾個陡坡后,周圍都是黃沙,此時我有一種感覺我在火星上騎行著。又是一片空曠的鹽堿地、荒涼、極度的荒涼!下到坡底即是喀什喀爾河,這個三叉路口,也是賽拉圖哨所的遺址所在。沿河而上,起伏到達三十里營房。</h3> <h3>黑卡達坂旋,九十九道彎。眺望走過的路,真不敢相信這樣的土石、碎石搓板路是怎樣騎上來的。下山2公里的爽坡后有所減綬,k347KM開始進入峽谷,沿河而下,接近賽圖拉哨所遺址前的一段路,還有幾個陡坡要爬。而且周圍都是黃沙,一個人在這條路上騎行,有種在火星上騎行的感覺,荒涼、極度的荒涼!在三十里營房遇到了,在麥田青年旅館住在一個房間的阿剛,王釗和小潘。正因為沒有和他們一起走,那是他們的體能太強悍了,我害怕跟不上,成為別人的負擔……今天但不幸了,下坡時,光顧看碼表時速,沒注意路面有一條溝,把后衣架羅絲弄斷了,沒辦法拿鐵絲先捆綁一下了……</h3> <h3>6月8日,賽拉圖鎮到紅柳灘,海拔4200。路程126公里。出賽拉圖鎮,山坡上開始出現解放軍宣傳標語,翻一個大坡,沿河谷一路緩上。三十公里后,公路兩邊開闊的荒原上,隱約能看見地下軍事設施(有天線、車轍、坑道的痕跡等等)。延續幾十公里,這里可能軍事演習場所……40公里后開始爬康西瓦達坂,10公里到達埡口,海拔4250米,這可能是進入新藏線上以后,最溫柔的一個達坂。有點像川藏線的安久拉埡口,不知不覺騎完了。埡口拍照留念后,開始下玻,10公里下到烈士陵園入口處,這是每個騎新藏線上必去的地方。從烈士陵園出來一直起伏、緩上,20公里左右到達紅柳灘。一路上,阿剛、小潘、老潭見我落后,不時過來問長問短,王釗見我行李太多,更是拿了部分放在他車上,我在這里說聲謝謝了!</h3> <h3>6月9日,紅柳灘休整一天,從喀什出來一直沒有休整。由于看孫女近9個月沒有騎車了,體能下降,路上不斷追趕,可能出現高反了,當時沒注意,但老覺得力不從心,渾身乏力,己經疲憊不堪的我急需休整一天。車子也該好好保養一下了……</h3> <h3>6月10日,這是一個讓我終身難忘的日子,也是從這個有紀念意義的日子那一刻起,真正上演了現代版的千里走單騎。</h3> <h3>6月10日,紅柳灘到甜水海兵站,海拔4890米。今天的強度雖不如麻扎達坂,但實際情況是,今天一直在海拔超過4500米以上騎行,我已出現嚴重高反。早上吃完早餐,從紅柳灘出發,一路慢上坡,騎得非常辛苦,騎行大約小時后,突然發現流鼻血,呼吸也比較急促,可能是高反加劇。只能停下來休息,給騎友打個招呼,讓他們先走,如果得不到緩解,很有可能搭車到前面。騎友也勸說,讓搭我車到前面,這樣也可以緩解一下高反。騎友的擔心,因為前面是一段高海拔無人區,海拔大部分都在5000米以上,害怕出現意外……</h3> <h3>說句實話我也希望和他們一起騎完這條艱難而辛苦的路,老潭、阿剛、王釗、小潘他們都是挺不錯的人,但我也不能為自已而連累他們。我追趕著他們,我也覺得很累,特別是他們停下來等我的時候,讓我感到愧疚,同時讓我也感到了壓力和負擔,這樣也更容易導致高反……</h3> <h3>休息了一個小時,又吃了兩支藿香正氣水和兩支葡萄糖注射液,又休息了一會覺得有所好轉,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向奇臺達坂騎行。一個人騎行在這荒漠、空曠的峽谷里,不知道前面等待我的是什么?也許是自己近一年內沒有騎行,體能下降,跟不上騎友落在后面,老是讓人等,心里有點過意不去,所以拚命的追趕,而造成心里壓力大、負擔重……一個人騎,不用追趕,沒有了思想負擔,也就輕松了。海拔在不斷上升,特別是到達奇臺達坂的最后3公里,坡度很陡,在達坂上,前方就是阿克賽欽盆地,騎行得非常辛苦。再辛苦也要堅持!最幸運的是甜水海兵站收留了我,住宿費100元、晚飯50元。不用擔心露營地挨凍、主要是不用擔心露營野外被狼吃掉…… </h3> <h3>一個人騎行在這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無盡的荒涼,難以忍受的寂寞、孤獨,騎行半天見不著人影,有時候我會懷疑,在這高山峽谷、戈壁沙漠里,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如果不是在綿延不斷的雪山、和藍天白云的陪同下,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堅持下去嗎?</h3> <h3>6月11日,甜水海兵站到泉水湖,海拔5118米,路程93公里。今天是單獨騎行的第二天,從今天開始,起早不貪黑,早餐基本上是方便面,在這個地方一般餐館、商店營業都到9點以后了,為了能多趕的路,只有如此了。早上吃完方便面,從甜水海兵站出發,今天的騎行都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所以今天騎行難度不是很大。一路慢慢向前騎行,最后的幾個長坡雖然很緩很緩,但騎得也非常辛苦。在離泉水湖(死人溝)500米的地方,有個廢棄的板房可以搭帳篷住宿,所以就在那里搭帳篷,這是第四次搭帳篷了。</h3> <h3>據說甜水海地區地質狀況比較復雜,氣侯變化比較快,經常上午晴天下午就開始冰雹大雪胡亂下一番,喜怒無常。該地為沉降地形,含氧量低,容易導致重度的高反癥狀……</h3> <h3>在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在這里住了一晚上,安然無恙,這讓我感到一絲的安慰。</h3> <h3>身在這個荒涼如外星球的世界里,已出來近二十天了,對親人、對昨天發生的一切一恍如隔世,我忽然充滿無盡的懷念和感動……讓我感動、感激、愧疚的是我的親人們,我不知道有沒有勇氣在回家見面那一刻,對你說聲'對不起'……想到這些,不禁潸然……</h3> <h3>6月12日,泉水湖松西鄉,海拔5218米,路程58公里。這天我起來的比較早,收拾完行李,悄悄地出發了,在泉水湖經過檢查站時,讓你填一張表,然后在以后的每一個檢查站都要在這張單子上蓋章。今天58公里的路程,是整個新藏線上海拔最高的一段,全程在海拔5150米以上騎行,對于我還處在高反中來說,難度可想而知,而且翻越兩個達坂,界山達坂和松西達坂,不過兩個達坂加起來的強度,也不如新疆境內的一個達坂的強度。所以今天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輕松的一天,而我依然在延續著疲憊和煎熬。我的騎友們就在前面,我感覺和他們在一起,我的負擔比較重、壓力比較大。因為害怕落在后面,害怕讓大家照顧我,雖然我一個人,孤獨、寂靜,但我不用拚命追趕,再一個,我一個人快、慢都有自己掌握,感覺比較輕松。</h3> <h3>臨出檢查站時,檢查人員還特別對我說了一句,注意安全,天已經蒙蒙亮了。出死人溝便是上坡,因為高反和疲勞,騎的非常吃力??粗h處即將翻越的界山大坂,心里有些忐忑發愁,界山達坂海拔5347米,是騎行新藏線以來海拔最高的,沒有想像的那么艱難。界山達坂是新疆和西藏以昆侖山為界,終于爬上了界山達坂。要把新藏線上笫二個重要事情完成了,界山達坂撒泡尿,撒完尿之后,把自拍三腳架拿出來,拍兩張,手機安上,剛拍了兩張,三腳架卻被風吹倒了,看來老天爺不允許在這拍照,收拾好準備下山。</h3> <h3>過界山達坂,是8公里的急下坡,很爽、卻很冷……下山后,幾個回頭彎到頂過一個無各埡口就可以看到龍木措了。新藏線上笫一個大湖,真是峰回路轉,龍木措,據說是個鹽湖,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西藏把湖叫措。藍色的天、白色的雲和雪,碧綠的湖,多彩的山體。</h3> <h3>界山達坂海拔534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這座高山把兩個民族北面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南面是信仰佛教的藏族。</h3> <h3>松西達坂相對高度其實很低,但我騎得非常辛苦,到了松西達坂的頂端,看著連締不斷的山峰,橫直山口巍峨壯麗,動人心魄公路左側樹立一個叵大界上寫著松西達坂一海拔5248米,不遠處還有石頭堆起的瑪尼上面豎著木樁,彩色的經幡在風中絢麗飄揚。</h3> <h3>從康西瓦、大紅柳灘、奇臺達坂、泉水溝、甜水海、界上達坂,都處于阿克塞欽區域,有的是盆地,有的是山地。一路過來數百公里無人區大部分都在阿克塞欽區域,阿克塞欽地區位于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之間,面積有3萬多平方公里,是半封閉式的山間盆地,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h3> <h3>松西村,意味著無人區的結束,但對我的意志和身心的考驗,更加嚴酷。這里的海拔5218米,是整個新藏線上海拔最高的居住點。松西村地處一片開闊的草原上,寒風刺骨,四周雪山延綿……</h3> <h3>6月13日,松西村到多瑪鄉,海拔4400米,路程100公里。早上早早起來,發現雙腿和手臂也腫起來,想起我看過一遍游記,里面講述他在新藏線上騎行第八天的時候,出現了全身浮腫,不得不終至了新藏線的騎行。而今天,我也全身浮腫,是否考慮后撤呢?今天將走出無人區,從此條件會慢慢的好起來,自己安慰自己了一番。煮了兩包方便面外加兩個鹵蛋,吃完飯檢查行李,天剛亮就很無奈地拖著疲憊的身子,又踏上了征程。雖然有些吃力,但很順利的爬上了新藏線上最高的達坂一紅土達坂。</h3> <h3>翻越紅土達坂后,幾公里下坡后,沿著河邊的山腰起伏而下。平直的公路穿過盆地,轉彎貼著左邊的山腰騎行,繞過一座山后到達多瑪。風吹草地見牛羊,終于又見到羊了,多瑪鄉在一片濕地中……80公里后到達多瑪鄉,海拔4400米,在318上這是一個讓人感到恐懼的數字,但在219上,尤其是從海拔5000米的無人區下來以后,4400米是一個讓人放心的數字。隨著海拔的下降,身上的浮腫逐漸消失。多瑪鄉,是一個相對漂亮和繁華的小鎮,四周奇特的群山環抱,一條清水河穿鎮而過,流向西北的濕地……滿街道上的漢人面孔、漢人商店、還有小橋流水,感覺又回到了人間。</h3> <h3>6月14日,多瑪鄉到日土縣城,海拔4250米,路程105公里。如果把騎行無人區比作是地獄的話,那么今天的騎行則是在天堂之旅,之所以稱為天堂之旅,是因為這樣幾個原因:1、是今天的路況極好,沒有大起大落,雖然有十幾公里的長坡,但坡度很緩,強度遠沒有新疆境內和無人區那么大。2、是主觀感受。經過無人區的折磨,回到低海拔(其實也不低,一直在海拔4300米左右)區域,身體狀況到恢復,吃住條件將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感到輕松愉快。3、是風景。最能體現'天堂'一詞的含義,今天的風景有川藏線上我們熟悉的風景,而更多的是川藏線不曾有過的風光。如延綿十多公里的多瑪濕地,濕地里各種珍惜鳥類,一路聆聽它們的叫聲,欣賞平坦寬闊的沼澤地在朝陽下,充滿了生機,讓人感到心曠神怡。</h3> <h3>今天最美的風景,也是最大的收獲是班公措湖(大約25公里),但感覺非常有意義。今天也有延綿不斷的荒山,但與新疆境內的山不同的是,這里的山呈現出的是五彩繽紛的顏色,據說西藏的傳統染料,都取材這些天然的大理石。這些山最大的特點,是大多看到非常明顯的巖石斷層,重重疊疊,呈現出夸張而美麗的曲線,因為這些特點,這里的山更加高貴,也更加夢幻。這是班公措湖的正門。</h3> <h3>美麗的班錯,平靜而湛藍的湖水,我被這美麗的風景迷住了……</h3> <h3>深藍色的湖水,遠處白皚皚的雪峰。新藏線上第三件事,班公湖里洗個澡,洗澡我不敢,沒有那么大的勇氣,洗個臉的勇氣還是有的。</h3> <h3>這是朕的坐騎,騎著它新藏線的意義,從今天開始,將更能得到充分的體現,后面的路全靠它了。班公湖風光無限,湖光山色,美不勝收。</h3> <h3>臭美。有點德意忘形了,騎得好好的,摔了一跤,起來檢查了一下,還好,身體沒什么。后衣架連接后座那個部位一個鐵片斷了。這如何是好,鴕包也爛了,打開鴕包找到一根電線捆在后座桿上,繼續向前騎行……</h3> <h3>6月15日,日土縣城到獅泉河,海拔4250米,路程127公里。日土縣城是個不錯的地方,昨天忙著買補給,忘了看攻略(幸虧沒看。如果看了會增加格外的心里負擔)。只知道要翻一個達坂,以為4600左右,而今天實際爬上拉梅拉達坂,才知道海拔有5191米,也就是說今天又爬了近干米的高度。加上今天騎行距離達127公里,90公里的上坡,而且后60公里的逆風……</h3> <h3>清晨的日土縣城像一泓清水般清澈和通透,天空和城外的雪山顯得格外純凈。街道上沒幾個人,因為這里的正常作息時間是從上午9點開始的。1000公里的里程碑,這種零公里里程不斷增加信心,過千公里路碑20公里后,開始翻越拉梅拉達坂,5公里陡坡加逆風。經過一個邊防檢查站,登記身份證。電話號碼、收走自行車隨行單。</h3> <h3>到了獅泉河鎮陜西街一家旅館,來不及吃飯,先到獅泉河醫院,把我的癥狀向醫生說明了,醫生告訴我,第一次沒有高反,并不等于第二次沒有,不要過于緊張,要放松,流鼻血只是高反最嚴重的一種,掛了兩瓶鹽水就沒事了。聽完醫生的話,我才稍稍放心了一點,心情也好了許多,也輕松了許多。阿剛、老譚他們打電話過來詢問我的情況……在這里我對他們的關心表示謝意!掛完吊針,來到陜西街一家面館里吃了一大碗西紅柿雞蛋面,又到商店買了些明天路上必須品……</h3> <h3>獅泉河鎮,因他處印度河上游獅泉河旁,所以叫獅泉河鎮。這里以前也是一片荒涼的紅柳灘。1966年,阿里地區行政公署從噶爾昆沙遷來此地,19988年,噶爾縣也將政府所在地遷到這里。噶爾意為帳篷、營帳,因歷史上曾作為兵營駐扎此地而得名。海拔4225米。</h3> <h3>6月16日,獅泉河到巴爾兵站,海拔4700米,路程136公里。今天的路程是攻略上的一天半的路程,按攻略上應該騎到76公里的那木如村住宿,在陜西面館吃飯時,老板建議到巴爾兵站。說是那木如村住宿靠不住。今天的路程中要翻越獅泉河達坂海拔4785米,和雅切拉山口海拔4636米。所以5點起床做好出發前的準備工作。天剛蒙蒙亮從獅泉河出發了。</h3> <h3>非常不幸的是,在爬雅切拉山口時刮起了5、6級逆風和側風,而且越刮越大,使最后的30公里騎行變得非常困難,大風把自行車吹的左右搖晃,被吹到一次,差點摔下路基,最后的30公里騎了3個小時。</h3> <h3>6月17日,巴爾兵站到塔爾欽村海拔4650米,路程117米。對于我一個人騎行的原則是早出發,從死人溝一直堅持到現在,已經成為我的鐵律了。由于昨天有點累了,所以今年起晚了一個小時,7點從巴爾兵站出發,騎行近7個半小時。攻略上只是輕描淡寫,實際上是很有些難度,感覺一直在上坡,但很緩,只是到了最后才有20公里的緩下坡,今天全程都是在4600米以上騎行。</h3> <h3>攻略上說今天的騎行路段是新藏線以來最美的景色,因為趕路沒太注意(或許是審美觀疲勞了)風景,到了最后20公里才注意到公路兩邊遠處的雪山,右邊是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左邊是雄偉的岡仁波齊……</h3> <h3>6月18日,轉山,凌晨4點鐘被轉山的向導叫醒,吃了兩包方便面,收拾行李。5點打著手電出發,兩小時后,到達山門入口處,跟著向導走進神山的峽谷里,沿著溪水逆流而上,時而河灘,時吊涉水,而更多的是亂石路,極其難走……20多公里左右,開始爬海拔5630米的埡口,很陡、很長,在亂石堆穿行……爬埡口的過程,非常漫長、堅難和痛苦……大約在12點左右爬上埡口,海拔5630米,空氣稀薄,環境極其惡劣,風景很好,非常疲勞。埡口的亂石堆上午餐,我和向導一人一碗的自熱米飯,飯還沒吃完,下起雪來了,不是很大,但有點冷,還是陡玻,亂石堆,還要經過冰川,下得很艱難……下到山谷,有一個補給點,有吃有住。剛出補給點,又下起了雨夾雪,不是很大。6</h3> <h3>我用一天了時間徒步走完兩天的路程,是個嚴重的失誤,因為實在太累!太累!</h3> <h3>岡仁波齊是中國岡底斯山脈的主峰,中國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山頂最高峰海拔6656米,是岡底斯山脈的第二高峰,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普蘭縣北部。藏語意為神山之山,以冰斗冰川和懸掛冰川為主。岡仁波齊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岡仁波齊一周51公里峰形識似金字塔,藏民稱象,石磨的把手。四壁非常對稱。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志:由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一橫向巖石層構成的佛教方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標志,意為佛法永存,代表著吉祥護佑。</h3> <h3>苯教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等等幾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祭壇一瑪尼堆。也被稱為"神堆"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型、各種吉祥圖案?,斈醽碜澡笪姆鸾?#x27;六字真言經',因為石頭上刻有'瑪尼'而稱一瑪尼堆。</h3> <h3>從早上5點,到6點,歷時13個小時,我走了一生中最長的一段路,一生中最難走的一段路,一生中海拔最高的一段路,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段路。</h3> <h3>朝拜神山一岡仁波齊。佛光閃閃的高原,踏進一步是凈土,如果不是親自踏上過這片神圣的土地,永遠不會明白,為什么這方土地被稱為心靈上的凈土……仿佛是前世的約定就是這樣,一次次的前往西藏層疊的山巒,流動的白云,飄揚的經幡和寫滿愿望的瑪尼石,以及岡仁波齊神山磕長頭的人們……只有自己走過,才知道什么是栗且驚秫的美歡歌笑語,艱難困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h3> <h3>轉山,是騎行新藏線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目的,轉山,在許多人心中是神圣。我轉山的目的,就是祈求神山保佑我和我的親人以及我喜歡的人和喜歡我的人,一生平安、幸福!這就是我轉山的唯一目的,我所付出的一切,足以讓我銘記一輩子!</h3> <h3>虔誠的朝圣者,對于他們來說,能翻的山,不叫高度。能達到的地方,不叫遠方,能實現的,不叫夢想……</h3> <h3>從最低旅館海拔4650米,一直走到最高點海拔5700米,然后再回到旅館。九十點九十度,所以上陡坡不得不踮著腳尖……爬埡口的過程非常漫長,艱難和痛苦……大約兩點鐘爬上埡口,海拔5630米,空氣稀薄,環境極其惡劣,但風景極好,非常疲勞。</h3> <h3>6月19日、塔爾欽村到霍爾鄉,海拔4620米,路程53公里。今天全部是平路,是新藏線上強度最小的一段路,我想可能是轉山太累的原因,再一個就是有半天的時間可以游覽三大圣湖之一的瑪旁雍錯。今天的路段是新藏線上最美的景觀大道之一,左邊是岡仁波齊神山傲然聳立在眾多的雪山之中,右邊是冷艷矜持的納木那尼雪峰,在白云中欲抱琵琶半遮面,雪峰下是碧綠的瑪旁雍錯。</h3> <h3>今天的風景,是新藏線上最美的路段之一,左邊是岡仁波齊神山,傲然屹立在眾多雪山之中,右邊是冷艷矜持的納木那尼雪峰,在白雲中欲抱琵琶半遮面,雪鋒下是碧藍如玉的瑪旁雍錯。</h3> <h3>瑪旁雍錯,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h3> <h3>瑪旁雍錯被云霧籠罩著,納木那尼像是懸掛在天空中的海市蜃樓。</h3> <h3>納木那尼峰在晚霞的陽光照耀下,金碧輝煌、如夢如幻。納木那尼雪峰,被藏民稱之為神女峰,海拔7694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西段,與海拔6638米的神山一岡仁波齊峰遙遙相對。</h3> <h3>瑪旁雍錯湖邊上的經幡。據說瑪旁雍錯是最圣潔的湖,是勝了大尊與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中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h3> <h3>雍仲本(象雄大藏經,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瑪旁雍錯。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瑪旁雍錯一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h3> <h3>6月20日、霍爾鄉到馬攸木拉檢查站,海拔4900米,路程117公里,其中要翻越馬攸木拉達坂,海拔5225米。由于此地平均海拔就很高,根本感覺不出她有什么特別之處?;蛟S大家沒有注意到,西藏的每一個埡口,名字的最后都有(拉),其實這就是藏語的說法。拉就是表示對神靈的敬畏,在藏人心目中,每一座山、每一條河、一草一木都擁有生命,都是天地賜予他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這是因為他們世世代代生存于環境惡劣的地區,相比之下對于自然界的依賴程度更高所致。</h3> <h3>今天全程以起伏路段為主,最長的坡是爬馬攸拉山口,坡長14公里。今天比較幸運,天氣特別好,藍天白云。今天這段路程也算新藏線上最美路段之一。左邊是神山岡仁波齊、右邊是納木那尼雪峰、雪峰下是圣湖瑪旁雍錯。早上的巴嘎爾大草原美極了……</h3> <h3>6月21日,馬攸檢查站到帕羊鎮,海拔4600米,路程105公里。今天確實如攻略所說的最輕松的一天,全程基本上是平路,走新藏線以來,第一次達到平均20的速度,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如果不是遇到40公里的逆風,可能會快很多。前60公里風平浪靜,還有一點點小順風。從60公里處休息,煮了兩包方便面后開始,便刮起了逆風,先小后大,一直到帕羊鎮,騎行的非常艱難、非常辛苦!</h3> <h3>6月22日、帕羊鎮到老仲巴,海拔4580米,路程90公里。今天的路段大部分是起伏路段,而且還要翻越朔格拉山口,海拔4770米。理論上講比昨天騎的輕松。今天的運氣不好,一出門就是逆風,偶爾也有側風,一直持續到快接近終點站,使今天的騎行強度大大增加。但我感覺比昨天騎得輕松了許多。1、是今天知道強度較大,沒有可能趕到目的地吃午飯,索性就不趕了,全程慢悠悠,休閑式騎行。2、是每天上午急著趕路,怕遇到逆風,盡可能多趕點路。而今天早上就開始刮風,已沒有搶時間的必要了,倒不如慢慢騎,說不定還會遇到順風。沒想到這個假定會變為現在,過新仲巴縣城后不久,居然有上十公里的順風。。</h3> <h3>6月23日、老仲巴到薩嘎縣城,海拔4500米,路程146公里。今天一天騎行兩天的路程。145公里如果按兩天來完全的話,我覺得有點浪費時間了。用一天來完成,雖然有點累,但對于我目前狀況也不是太難的事。老仲巴的海拔4650米,突擊拉山口海拔4720米,上升370米。早上5點起床,做好出發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天剛蒙蒙亮就出發了。預計12點到拉藏鄉,結果11點就到了,拉藏鄉漂亮繁華,比老伸巴好得多,找了一家漢人開所餐館,吃了一大碗肉絲面,順便又買了十袋方便面。拉藏鄉到薩嘎縣城本來強度不算大,只有86公里,但用半天的時間來完成,就有點壓力,所以下午還是要以趕路節奏騎行。這一天因為趕路,基本上沒多少時間和心情欣賞風景。'</h3> <h3>突擊拉山,海拔4720米,9公左右里緩上坡,4公里左陡坡,站在山口上,回頭看一看爬過的坡,很有些成就感。在下午5點左右到達老仲巴,老仲巴縣城已經接近廢棄,規模很小,很冷清。</h3> <h3>6月24日、薩嘎縣城切熱鄉海拔4800米。路程96公里。翻越愧拉山,海拔5089米。薩嘎縣城,北有岡底斯山、南有喜馬拉雅山,中間愧拉山。是一個很不錯放地方。早上仍然是5點起床,做好出發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天剛稍微有點亮,從縣城出發,薩嘎縣城和愧拉山之間,基本上是大起大落的起伏路段。離愧拉山8公里左右比較陡。過愧拉山后,一馬平川,下多上少。非常幸運的是今天幾乎全程順風,接近終點25公里左右,非常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遇到了暴風雨。使我的騎行又變成非常的艱難和辛苦……</h3> <h3>愧拉山口,海拔5089,緩餒10公里左右,陡玻8公里左右,回望爬過的坡,有些己經看不見了。但感覺很自豪。</h3> <h3>幾十公里的荒僻野山,既荒涼、枯燥、又孤單、寂寞。</h3> <h3>6月25日、切熱鄉到桑桑鎮,海拔4570米,路劉主86公里。切熱鄉海拔4800米,而今天要翻越索比亞拉山口,海拔5098米、結拉山口,海拔4936米。早上天蒙蒙亮就出發了,出門4公里左右開始爬索比亞拉山口,坡長7公里左右。昨天晚上睡不著,所以今天不在狀態。好在知道今天的行程只有88公里。翻越山口,下坡路段很,也很爽!非常過癔!在寬闊的草原和荒漠上騎……高原湖泊、濕地、峽谷……在日阿嘎藏布江峽谷,感到一種久違的暢快,最后以上坡的形式離開了峽谷,開始爬今天的第二個山一結拉山口。下了結拉山口,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平擔的草原濕地,一片連著一片,水草豐美,生機勃勃。每一片草原上,都散落著數不清、望不到邊的牦牛群……</h3> <h3>6月26日,桑桑鎮到拉孜,海拔4030米,路程120公里。桑桑鎮海拔4570米、雖然說是翻越4個山口,從攻略上看,強度不是很大,落差只有嘎拉山有200米的落差。但給我的感覺挺累的,起伏路段比較多。而實際并非如此,今天的騎行有一定強度,一路大起大落,居然翻越大小4個埡口。像是有意要給新藏線告別似的我加深印象一樣。今天的我狀態極好,好幾次對翻越埡口,都有一種其待的期待和滿足。</h3> <h3>翻越嘎拉山口、海拔4778米</h3> <h3>翻越幫拉山,海拔4710米</h3> <h3>翻越無名山口,海拔4375米。</h3> <h3>翻越昂拉山口,海拔4517米。</h3> <h3>新藏線砂終點,最后一個公路碑G219、2138。至此,圓滿完成了新藏線的騎行全程實際騎行2163公里(單獨騎行1665公里),翻越大小達坂27個(山口)穿越261公里的無人區,歷時25天,除去一天休整、一天轉山、實際騎行23天。想起新藏線上的苦、累、險,想起我為此流過的汗和淚,也許若干年后,我會汗顏、和無法理解我在新藏線上掉過眼淚,所以我不得不用一句簡單的話還原一下,一個人騎行無人區的狀況,以及一個人騎行在1665公里荒漠、空曠的荒山野嶺,到了生死邊緣的時候,難道不特別想念家人?想起每一位親人都會梗咽不止……</h3> <h3>6月27日,拉孜到日喀則154公里。今后的幾天是騎行在G318國道上,出拉孜騎行不到20公里,開始下雨,在雨中騎行了15公里左右,開始爬措拉山口,海拔4540米,坡長15公里左右,先緩后急。到山口,回望爬過的訴,有些成就感。山口很冷,雨越下越大。過山口,一路下坡,先急后緩,20多公里,到達G318國道5000公里紀念碑時天已經快黑了。過了紀念 碑,開始刮起了逆風,騎得非常辛苦。過了吉定鎮后,逆風更加肆虐,騎行速度一直在10碼左右,堅持每騎行20公里才能休息一次,而最后一次騎行了40公里……</h3> <h3>6月28日喀則一江孜、93公里。出日喀則,柏油路,一路平坦,平均時速可上20碼,不斷有村莊,路邊是莊稼,田園風光無限,50公里到白郎縣,下午6點左右到達江孜縣。江孜還被稱為英雄城,因為這里曾經上演了一幕江孜人民英勇抗擊英國侵略者的英勇事跡,至今此處仍保留著1904年江孜軍民保衛祖國領土的抗英炮臺。</h3> <h3>6月29日,江孜到浪子卡。今天騎行107公里,其中要翻越卡若拉山口,有73公里的慢上坡,一個滿拉山口,海拔4352米,還有個卡若拉山口,海拔5039米,強度不小。</h3> <h3>從江孜縣城出來,一路沿著307省道騎行,可以看到美麗的雪山一寧金抗沙峰,但一直慢上坡??ㄈ衾ㄎ挥谖鞑厣侥系貐^浪卡子縣和江孜縣交界處,距江孜縣城約71公里,是西藏三大大陸型冰川之一,為年楚河東部源頭。</h3> <h3>爬坡時就我一個人,路上也沒有來往的車輛,山里安靜的讓人發怵,偶爾看到有拉土石沙礫的貨車經過,我都欣喜若狂,證明這山里不只是我一個人,說實話有點冷還帶點怕。都說是神山,我騎不動的時候就仰望雪山,希望能給我增加一點點動力。還希望它能帶給我信心??ㄈ衾ū晨课鞑厮拇蟾叻逯坏哪藲J康桑峰(7191米)南坡,離公路只有三百米。</h3> <h3>我以龜速挪動達坂的時候已經是8點半了,此時天光昏暗,偶爾一道金光曬在山頭上,好美好神奇。這個山口海拔5039米,翻過還有一個崗巴拉山口,海拔4878米,就再也沒有達坂了。</h3> <h3>卡拉山,海拔5039米。山上已經沒有游客,有幾家小店早就打烊了,等待我的是無盡的黑,下坡30公里,其實已經看不清前面的路,和周圍的山體還是懸崖,只有單車公路上的黃線,我順著黃線往下溜。山里靜悄悄的,可以聽到雪水還是泉水在叮咚響,朦朧的月亮出來了,依稀可以看到山體的輪廊,意識到海拔在逐漸下降,依然全程捏著剎車……10點30分到浪卡子縣城,30公里的坡我溜了1小時……</h3> <h3>6月30日、到達羊卓雍錯。羊卓雍錯簡稱羊湖,藏語意為(天鵝之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語中又被稱為(上面的珊瑚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拉薩西南70公里處,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羊卓雍錯面積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從拉薩到羊湖需要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h3> <h3>一下午都在羊湖邊騎行,路邊有村莊,有莊稼,有牛羊,有勞作休閑的藏民,還有藍藍的湖水,那感覺美極了。把時光浪費在這里,太值得了。</h3> <h3>因水平有限,已經詞窮了,我想說的是,這地方在有生之年如果可以再來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每一個角落、每一個高度、每一個轉彎都不想錯過……今天晚上陪伴羊卓雍錯一晚,我</h3> <h3>據說,虔誠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繞湖一圈,騎馬需要一個月左右,這等于他們到拉薩朝圣一次,這樣做,至少(佛會保佑他這一年)吉祥如意。</h3> <h3>據記載,羊卓雍錯形似蝎子,相傳曾為9個小湖,空行母益西措杰擔心湖中許多生靈干死,把7兩黃金拋向空中并祈愿,又把所有的小湖連為一體,涌咒其形似蓮花生的手持鐵蝎。流域內一些地名與蝎子有關,如湖上游熱耶白比吾、熱域曲龍熱耶、熱域為蝎子左右角,指該地正處在蝎子的左右角之位置;居蝎子心臟位置的圓布多島嶼上有一座公元16世紀中葉仁增多俄週乃興建的寧瑪派小寺遺址,寺附近還有蓮花生大師的手印,湖西南還有桑丁寺,故稱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美麗的羊湖,看了又看!</h3> <h3>7月1日,早上,早早起來想看羊湖的日出,不知道怎么回事,沒有看到。收拾完帳篷、氣墊、睡袋等行李,把氣爐點著燒水吃方便面。把保安扎西給我拿的被子整理好,放在石臺上。這里的保安很好,幫我搭帳篷、送開水、拿被子。要不是扎西昨晚拿兩床被子,非凍慘不可,半夜風刮的呼呼的。</h3> <h3>告別了保安扎西,依依不舍離開羊湖,下山了,35公里的下坡太爽了,同時也太危險了,全是發卡彎道,控制好車……</h3> <h3>當我騎到拉薩布達拉宮那一刻時,那熱淚情不自禁……拉薩,你好,我又來了!還是騎著這輛單車,只是所走的路不同,還是風塵仆仆的我,兩千八百里征塵,你在我心中不曾褪色。三十天的旅程,有苦、有累,我不說,因為,你是我一生唱不完的歌!</h3> <h3>我順利,那是因為有大家的祝福!我堅強,那是因為有大家的鼓勵!我勇敢,那是因為有大家的支持!我平安,因為我善良!我強焊,因為我虔誠!你們每一個祝福,都是我的護身符!再次感謝所有支持、關心、祝福我的朋友們!祝大家,扎西得嘞、幸福安康!</h3> <h3>7月2日,拉薩一羊八井鎮,海拔4284米一當雄,海拔4307米,路程170公里。早上,4點起床做好出前所準備工作,天未亮就出發了,出拉薩市區路居然有二十多公里,即使天未亮依然比新藏線的車多得多。從拉薩到羊八井兵,海拔上升600米,全程上多下少,總體是緩上坡,中午11點到達羊八井,在路邊一家四川餐館吃了一碗面,繼續趕路。一路上遇到兩波正騎的騎友,騎青藏線的人不多。出羊八井兵站一路緩上,大約20公里到念青唐古拉山觀景臺,然后一路緩下,起伏……下午6點左右到達當雄。</h3> <h3>7月3日,當雄到納木錯,海拔5196米,路程61公里。早上天蒙蒙亮,從當雄出發,我是反騎在公路的左手方向,有一個不大的路牌上面有一個箭頭指行去納木錯的方問。騎行10公里左右到納木錯景區門票處,一張門票12O元、保險10元。過了景區大門后,一路緩上坡,騎行10公里左右后坡度加大,后面5公里左右陡坡到那根拉埡口,海拔5190。過埡口有5公里左右的下坡到納木錯村,一直順著公路向前騎行,公路兩邊是草原右手方向可以看到遠處一個無名湖,看似平路,卻騎不動,時速13一15碼,騎的非常艱難和辛苦,45公里左右終于來到納木錯的湖邊,一種震撼席卷了我的內心……</h3> <h3>這應該叫大海,太壯闊了,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那深藍色的湖面,清冷、拍打著石子岸的湖水,內心仿佛始終都有一種表達不出來的感情。根本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模模湖湖只記得只是那一瞬間,蒼天好像卷孌我一樣,云開霧散,清楚地看了一下念青唐古拉山巍峨雄壯的真容。西藏的山山水水都有靈性,相傳念青唐古拉山是男性,與其對應的納木錯是女性。</h3> <h3>佛手石才是納木錯真正的象征,兩塊獨立的巖石,長期風化成柱靜靜地矗立在湖邊,其中一塊,兩頭細,中間粗大,外形好似合攏的佛手,因此得名佛手石。佛手石前面立了一塊銘牌標著迎賓石。無論是佛手還是湖邊的山崖上掛滿了,白色的哈達和5色風馬旗。當地的信徒講究轉山轉水即沿著山水順時針方向石磕長頭,也叫朝拜。每年的4月前來納木錯朝拜的信徒會有很多。另外有靈性的納木錯也有自己的屬相(羊),所以每逢羊年成千上萬的信教徒前來納木錯。</h3> <h3>在山崖上掛起風馬旗并給眼前的山水獻上哈達。據說哈達掛的越高說明它的主人品行越好,這就能夠理解我眼前看到的一一切。砩手石上和山崖下還有好多的瑪尼石一刻了經文的石頭整整齊齊的,每一塊石頭都訴說著一個故事。</h3> <h3>7月4日,納木錯到當雄61公里,今天是很不幸的一天,在下那根拉埡口時,由于一直捏著剎車,不知道怎么回事,前剎車突然失靈了,讓我摔在路旁邊的草地里,幸虧沒有車輛通過,車速慢,沒有造成大的傷害……</h3> <h3>這次一共騎行3446公里,單獨騎行2950公里。翻越5000米以上的達坂(山口)11座,45000米以上的達坂17座。4000米以上達坂2座。平安、順利到達拉薩。這次騎行基本上是單獨騎完的,容不得你多做休息,等不得你稍有泄氣,堅強到,讓你自己心疼!努力到,讓你自己的感動!風雨征程自已明!饑餓苦累自己懂!</h3> <h3>船停在又馬頭是最安全,那不是造船的目的;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那不是人生的意義;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過于和一群志同道和的人,騎行在理想的路上。莫過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實踐自己的夢想?;仡^,有一路的故事,低頭,有堅強的車輪,抬頭,有清晰的遠方。把握好每一次騎行,珍惜好每一位朋友,這就是人生,這就是快樂,這就是幸福!</h3> <h3>當夢真正停下來的時候,我該怎樣去生活?未完成的夢,等待也是最艱辛的,因為騎行,我才知道我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學會知足、學會包容、學會原涼,學會面對,別人幫不了你,只能靠自己打拼。我努力,我堅持,我的夢才是最完美的。</h3> <h3>我喜歡西藏,喜歡她高大挺拔,喜歡她驕傲、孤獨和寂寞。喜歡她那份冷冷的堅持和將大愛深深藏于心不輕易言表下了矜持。當我的手輕輕地撫摸布達拉那紫色的宮墻時,我仿佛能聽見千百年來綿延不判的誦經聲,我仿佛能看見布達拉每一個歷史窗口被撕裂的傷痕……</h3> <h3>所有的往事,都寫滿了哀傷,盡管我不知道那厚重的宮墻里有多少盞世世代代從未熄滅的酥油燈,盡管我的心思也曾被佛主慈愛的目光深深的注視過……我依舊知道我不是佛的孩子,我也不是西藏的孩子……</h3> <h3>盡管來過,走過,她對我仍然充滿著神秘、充滿著向往,或許西藏把我對她的熱愛變成了誘惑,所以才給我擦肩而過的距離,所以才會讓我永遠想著、念著、眷戀著。點一盞酥油燈,將西藏珍惜在心里,某年、某月、某一天,我還會再來看你!</h3> <h3>感謝朋友!瀏覽我的這篇美篇,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帶來視覺的沖擊和美的享受……相識是緣,相知是福。雖然您我無緣相過,卻能在美篇里相見,幾行不多的留言,會穿越那千山萬水,簡單真誠地把祝福與思念獻給您:我今生難以晤面的朋友,祝您一生平安幸福、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開心快樂每一天!</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台中县|
仁布县|
灯塔市|
定襄县|
华容县|
柳江县|
腾冲县|
交口县|
淅川县|
大埔区|
龙川县|
策勒县|
德昌县|
南昌市|
英超|
安丘市|
大关县|
玉林市|
阜康市|
香河县|
旌德县|
宁乡县|
凯里市|
甘德县|
乐东|
榆社县|
金山区|
宁乡县|
尤溪县|
青州市|
磴口县|
呼伦贝尔市|
旌德县|
锡林郭勒盟|
嘉鱼县|
安徽省|
商水县|
黄石市|
民县|
吉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