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廣東省韶關市湞江河邊的東河壩,是我們求學夢開始的地方,那里有我們兒時的玩伴和鄰居,一條沿著湞江河從鵝坑橋到東河發電廠不足兩公里的小街,每天上學碰到的不是同學就是街坊鄰居,雖然小學畢業到現在已有五十多年時間,但只要你到現在的菜市場走走,或多或少都會碰到從前的老街坊、老同學,雖然名字不一定記得起來,但彼此都似曾相識,起碼知道你是東河壩的老街坊,你看這兩位東河新村的老街坊老同學,久別重逢確實太高興了!左起潘喜、陳鏡玉同學。</b></h1> <h1><b>與分別五十多年的東河新村老街坊老同學重逢,大家都笑得見牙不見眼!前排左起葉韶英、陳鏡玉,后排左起潘喜、張韶英。特別提示!請你認真仔細看完后面的所有解說文章,因為里面有十分感人的老街坊、老同學相互關心的動人故事!記得不要光顧著看照片中的帥哥美女而忘了看解說文章哦!哈哈!</b></h1> <h1><b>這五位都是小時候居住在東河新村的老街坊老同學,分別數十年第一次相聚,個個心情激動得開懷大笑,大家回憶起五十多年前,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普遍都很差,為了省錢,整個夏天上學都是不穿鞋子光著腳板,個個都是赤腳大仙,小小年紀就要和小伙伴在家里幫工廠糊火柴盒子,把碎布用夾毛鉗一點一點抽成紗狀,賺取加工費幫補家用,除此之外,到東河發電廠挑煤灰回家打成煤餅用作煮飯燃料,還不時到木材廠剝柴皮、上山砍柴,那時生活雖艱苦,但街坊同學感情很好,經常相互串門聊天玩耍,很快樂!不像現在的孩子相互老死不相往來,每個人都很孤獨,以個人為中心,缺少與同伴相互關心、友愛相助的精神,由于大家分別時間太久,相互要說的心里話太多,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恨不得把一天拉長為一年,把老街坊、老同學相互牽掛了幾十年的感情和心里話全部傾訴出來,老同學久別重逢相聚這一天,是一年中最開心、最快樂、最幸福的一天!前排左起陳鏡玉、葉韶英、羅麗娟、潘喜、張韶英</b></h1> <h1><b>他們都豆腐社的職工子弟、東河壩的老街坊,地方國營韶關付食品加工廠經營豆腐、米面制品,當地人俗稱豆腐社,后來將豆腐業務劃歸市蔬雜公司,單純制作米面產品,廠名改為韶關市米面制品廠,后劃歸市糖果餅干廠管理,平時以制作切粉、面餅、面條為主,每到中秋節前就會抽出部分車間和人員,幫總廠加工制作中秋月餅所需的半成品原料,如蓮蓉、瓜仁、枧仁、豆蓉等,以前制作月餅的廠家不多,以市糖餅廠為主,因為糧食不是自由流通商品,私人想做月餅也買不到面粉,每到中秋節前的七、八月,剛好是學校放暑假,我也和其它職工子弟到廠里做學生工,賺點學雜費,幫補家庭,我們那時對這樣的勞動一點不覺得累,反而為小小年紀就能掙錢幫助家庭經濟感到高興,由于湞江河時有洪水發生,所以該廠專冂配備一條小木船,閑時放在湞江河邊,(那時社會風氣很好,不用擔心被盜走)到洪水來臨時用來轉送物資,把地勢較低車間的大米等物資運往高處車間,每到暑假,我都會和米面廠的小伙伴在湞江河劃著廠里的小船游泳,釣魚,玩得很開心,由于長年在河里游泳,身體素質也很棒,經常會和小伙伴橫渡湞江呢,兒時快樂玩耍的情景是很值得留戀的,現在的小孩不可能有我們那樣的天真快樂生活了。這幾位同學都是豆腐社職工的子弟和東河壩老街坊,左起羅紹文、黃永雄、師月華、范茂昌、張定坤、張東炳,除了這幾位同學,還有馮坤林、鄭珍嬋、林水蓮、林水強、溫則明、劉杞國、王芬國、王芬明、王芬超、王芬富都是米面廠職工子弟。</b></h1> <h1><b>我們同學的父母基本上都是普通老百姓,干的都是辛苦的體力活,六零年以前出生、并一直在東河壩居住的人,應該都很清楚地記得在原東河柴倉(現在的電訊長途線路站)對面有一間打鐵鋪,平常就是為街坊打制鋤頭、菜刀還有建磚木結構房屋用的馬釘、造木船用的四方釘等日常生活所需的鐵制品,以及修理汽車用的鉚釘等五金配件,打鐵鋪的鐵匠就是潘偉良同學的父親,就是靠著父親每天對著紅紅的爐火,汗流夾背地一錘一錘地打鐵,掙取不易得來的辛苦費,養育了一大家子,因為偉良是長子,有時放學回家,顧不得復習功課做作業,小小年紀就要掄起鐵錘與父親一起進行打鐵工作,由于個子不夠高,還要在地上墊個木箱站在上面打鐵,我也經常在他家打鐵鋪看他們父子倆打鐵,看到他們對著高溫爐火汗流夾背的揮起大錘打鐵,當時覺得很有趣,但現在回想起來,心里就很心酸,為了家人的溫飽,父子倆太辛苦了,這樣的經歷對現在的小孩來說,根本難與接受。左起潘偉良、張巨財、范茂昌。</b></h1> <h1><b>遠在廣東中山市的葉韶英和羅麗娟、張韶英、潘喜、任少祺、甘玉卿、陳鏡玉、蔣文玉、黃玉瓊、黃碧雲、李燕鴻等同學都是小時候居住在東河新村的老街坊,兒時玩伴,每天一起上學,放假時一起玩耍,一起到木材廠剝樹皮(那些準備加工的木頭身上的樹皮,允許人們剝下來拿回家做燃料)、上山砍柴、幫火柴廠糊火柴盒子賺學費,童年生活雖艱辛,但她們卻覺得很快樂!葉韶英這次回韶關,就是想和以前的老街坊、老同學一起見見面,共同回憶久遠的童年往事。前排左起葉韶英、羅麗娟、范茂昌、潘喜、張韶英、陳鏡玉。</b></h1> <h1><b>左起黃潤顏、駱有娣、鄭珍嬋,這幾位同學和馬興明、華文程、王玉卿、王玉杏、王麗先(東河小學的老師)都是居住在湞江河邊的老隆街,市六小有個后門可以通向老隆街,老隆街和市家俱廠相鄰,家俱廠也有不小職工子弟是東河小學的同學,如范榮貴、楊英菊、譚韶光、張細妹等,同學們在每天上學的路上都會相互見面打招呼,彼此十分熟悉,因為大家既是鄰居街坊,又是東河小學的同學。</b></h1> <h1><b>蔡潔珍、岑妙燕、鐘素英、黃綺霞等同學,小學時期都在鵝坑橋附近的地方居住過,從啟明南路的鐵道立交撟至鐵路醫院這段路在八零年前統稱為鵝坑橋。左起蔡潔珍、岑妙燕、鐘素英</b></h1> <h1><b>這是潘喜和張韶英、鐘老師在楓灣游的留影,看到潘喜臉上的笑容就知道她內心有多高興!左起鐘老師、潘喜、張韶英</b></h1> <h1><b>東河小學的同學基本上都是在東河壩居住的老街坊!</b></h1> <h1><b>當大家看到這張集體照片,肯定有的同學會問,為什么潘喜同學會出現在照片中,她本是六六屆同學,照片里除了還有一位是潘喜學校的鐘老師外,全部都是東河小學六七屆的同學,告訴大家,這里面有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葉韶英和張韶英、潘喜、蔣文玉、羅麗娟、陳鏡玉、甘玉卿、任少祺、黃玉瓊等同學都是兒時玩伴老街坊,小時候同在東河新村居住,加上又同在東河小學讀書,彼此都有著很純真的友情,幾位同學參加工作各自成立家庭后,相互的居住地點發生了很大變化,東南西北都有,有些已遷往外市,加上當時通訊也不發達,家庭也沒有電話,逐漸都斷了聯系,直到今年六月,遠在他鄉中山市的葉韶英和身處廣州市的張韶英在多位同學的幫助下恢復了電話聯系,接著又和潘喜、黃玉瓊、羅麗娟、陳鏡玉等同學恢復了通訊聯系,恢復聯系后,張韶英才知道潘喜同學因病出現了視力障礙,平時外出較少,因而與同學朋友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比我們少很多,為了讓潘喜能盡可能多點機會出門走走,散散心,與更多的同學面對面交流敘舊,享受與同學相聚時的快樂,她只要從廣州一回到韶關,首先要辦的事就是相約幾位老同學,叫上潘喜一起相聚,好讓她也能享受與同學們相聚時的開心快樂,而每次相聚都是親自到潘喜家迎侯潘喜,一路小心陪伴,一點都不覺得這樣做太麻煩自己,前幾天六七屆同學準備結伴去楓灣旅游,潘喜得知消息表示也想參加,張韶英和成紹海等同學得知后也很樂意表示同意她一起去,活動當天不怕麻煩一路陪伴潘喜和其他同學在楓灣景區玩了一天,讓潘喜也開心快樂了一整天,從集體照片潘喜的笑臉中也知道她心情有多愉快,告訴大家,潘喜還是成紹海兒子在九中念書時的班主任呢,從張韶英和潘喜之間發生的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張韶英為潘喜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潘喜在生活中感受到同學們對自己的關心,享受更多的快樂,她這種對老同學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和對同學的熱情關心行為令人十分感動,還有陳敏全、羅正香等同學,只要潘喜和溫家榮等行動不便的同學要參加同學聚會,每次都是有求必應,用汽車迎來送往,毫無怨言,除此之外,夏初德、葉韶英等同學在得知潘喜有視力障礙后,經常主動和潘喜聊聊天,讓少出門的潘喜不會再感到自已很孤單,對外界發生的事也有更多的了解,并可讓潘喜知道同學們對自己的關心,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其實以上各位同學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我們的潘喜同學在生活中更加開心快樂!潘喜有張韶英、夏初德、葉韶英、陳敏全、羅正香他們這樣熱心助人的朋友做同學真好!希望各位老同學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互多點聯系、多點關心,因為你我在這輩子只能做一回小學同學,所以大家都要珍惜這份來自不易的同學友情!祝各位老同學好人一生平安!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特別提示!這兩張集體照片是由參加楓灣游的同學所拍和提供的,雖然拍的照片視覺效果不是很完美,但它勝在真實地記錄了同學們對潘喜同學的熱情和關愛,為此向六七屆的同學表示衷心的感謝,謝謝你們讓我們的老同學潘喜與楓灣的大自然美麗風光有了親密接觸,享受了和你們在一起的開心快樂!</b></h1> <h1><b>這是六五屆的老同學,你們還叫得出他們的名字嗎?</b></h1> <h1><b>他們是六五屆的老同學,這些同學都是我們東河壩的老街坊哦!</b></h1> <h1><b>這些六七屆同學,都是從小在東河壩長大的街坊鄰居</b></h1> <h1><b>老街坊老同學五十年后再相逢!</b></h1> <h1><b>陳國基與老街坊、老同學久別相聚萊斯酒店時留影,左起葉秀英、羅正香、余興妹、楊英菊、林水蓮、曾偉梅、趙志剛、范茂昌,后排左起黃福榮、張東炳、張超民、陳國基、楊就勝、羅紹文、譚志銳</b></h1> <h1><b>左起劉秋葵、王玉卿、張韶英</b></h1> <h1><b>與老街坊、老同學陳國基在萊斯酒店相聚,左起余興妹、楊英菊、范茂昌、張東炳、陳國基、楊就勝</b></h1> <h1><b>左起岑耀漢、黃玉瓊、歐桂鳳、張韶英、陳玉先</b></h1> <h1><b>2017年11月,夏初德、林紹靈、葉韶英、黃潤顏、張韶英和東河壩老街坊曹錦珍,一起前往順德,與同學李耀彬夫婦相聚,并一同游覽美麗的順德水鄉。</b></h1> <h1><b>左起夏初德與同學的合照。</b></h1> <h1><b>兩位發小親如姐妹!左起葉韶英、張韶英</b></h1> <h1><b>分別五十多年的小學同學又相聚!羅植培、陳敏全和師月華三位同學還是兒時的老鄰居!前排左起羅植培、陳敏全,后排左起師月華、范茂昌、潘偉良。</b></h1> <h1><b>左起吳秀英、張韶英、鐘素英、李婉蓉</b></h1> <h1><b>兩位女同學與老同學分別數十年首次相聚,你看他們笑得多開心!前排左起李婉蓉、葉韶英,后排范茂昌</b></h1> <h1><b>左起葉韶英、潘喜</b></h1> <h1><b>遠在廣東中山市居住的葉韶英與分別五十多年的陳鏡玉、羅麗娟、潘喜是東河新村的老街坊,也是東河小學的老同學,久別重逢,場面十分感人!這是一段隨手拍的視頻,是第一次用手機拍的,沒經驗,視覺效果不是很理想,但勝在真實,都是老街坊、老同學的真情流露。點擊左下角的播放按鈕就可觀看,打開視頻后,接著點擊右下角的雙箭頭全屏播放按鈕就可全屏觀看,看視頻前可先關閉相冊首頁的背景音樂播放,就能聽清視頻里的人物對話。</b></h1> <h1><b>這兩位同學怎么看起來有點像親兄妹?左起陳敏全、鐘素英</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葉韶英、張韶英</b></h1> <h1><b>左起蔡潔珍、夏初德、鐘素英</b></h1> <h1><b>前排左起蔣文玉、潘喜,后排左起張韶英、范茂昌</b></h1> <h1><b>左起葉韶英、張韶英</b></h1> <h1><b>左起羅麗娟、潘喜。</b></h1> <h1><b>左起夏初德、陳麗先、岑妙燕、陳素絹</b></h1> <h1><b>前排左起張韶英、潘喜,后排左起蔣文玉、范茂昌</b></h1> <h1><b>左起夏初德、楊英菊、黃蘇女</b></h1> <h1><b>左起潘喜、羅正香、李婉蓉</b></h1> <h1><b>五十多年第一次與老同學相見肯定很開心,左起李婉蓉、陳敏全</b></h1> <h1><b>左起鐘素英、范茂昌、蔡潔珍</b></h1> <h1><b>左起蔡潔珍、鄭珍嬋、鐘素英</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夏初德、范茂昌、羅正香</b></h1> <h1><b>左起陳麗先、陳素絹</b></h1> <h1><b>左起馮坤林、蔡潔珍、陳敏全</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夏初德、范茂昌</b></h1> <h1><b>左起李婉蓉、林紹靈</b></h1> <h1><b>左起楊英菊、陳麗先、鐘素英、蔡潔珍、陳素絹</b></h1> <h1><b>左起黃蘇女、陳素絹、林紹靈、陳麗先</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鐘素英、楊英菊、吳秀英</b></h1> <h1><b>左起李婉蓉、馮坤林</b></h1> <h1><b>倆位兒時的玩伴老同學</b></h1> <h1><b>蔡華保和駱有娣這對夫婦為人大方熱情,是一對風趣幽默的開心果夫妻!左起駱有娣、蔡華保、范茂昌</b></h1> <h1><b>左起夏初德、岑妙燕</b></h1> <h1><b>左起鐘素英、黃蘇女、陳素絹、馮坤林、陳麗先</b></h1> <h1><b>左起李婉蓉、張韶英、鐘素英</b></h1> <h1><b>這是小學時的同桌吳以堅與葉韶英同學</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岑妙燕、張韶英、林紹靈、馮坤林</b></h1> <h1><b>左起馬興明、范茂昌</b></h1> <h1><b>左起黃潤顏、蔡華保(駱有娣丈夫)、駱有娣、鄭珍嬋</b></h1> <h1><b>前排左起潘喜、成亞女、成紹海,后排左起張韶英、張玉堂、范茂昌、岑耀漢</b></h1> <h1><b>左起陳紀芹、夏初德</b></h1> <h1><b>前排左起羅麗娟、夏初德、羅正香、陳鏡玉,后排左起潘喜、張韶英</b></h1> <h1><b>左起蔡潔珍、張韶英</b></h1> <h1><b>這是我們小學時的班長夏初德和葉韶英同學</b></h1> <h1><b>左起潘喜、李婉蓉</b></h1> <h1><b>左起岑妙燕、范茂昌</b></h1> <h1><b>左起潘喜、羅正香、李婉蓉</b></h1> <h1><b>左起鐘素英、張韶英、岑妙燕</b></h1> <h1><b>左起陳紀芹、黃潤顏、羅紹文</b></h1> <h1><b>左起林紹靈、岑妙燕</b></h1> <h1><b>左起張韶英、蔡潔珍</b></h1> <h1><b>左起夏初德、楊英菊、黃蘇女</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鐘素英、楊英菊、吳秀英</b></h1> <h1><b>左起潘喜、溫家榮</b></h1> <h1><b>前排左起夏初德、潘喜,后排左起羅正香、張韶英、黃蘇女、李婉蓉</b></h1> <h1><b>左起蔡潔珍、鄭珍嬋、鐘素英</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夏初德、范茂昌、羅正香</b></h1> <h1><b>左起馮坤林、蔡潔珍、陳敏全</b></h1> <h1><b>左起林水蓮、蔡潔珍、李婉蓉、陳紀芹</b></h1> <h1><b>左起陳麗先、陳素絹</b></h1> <h1><b>左起蔡潔珍、岑妙燕、鐘素英</b></h1> <h1><b>前排左起羅麗娟、夏初德、羅正香、陳鏡玉,后排左起潘喜、張韶英</b></h1> <h1><b>左起蔡潔珍、陳敏全、鐘素英</b></h1> <h1><b>左起羅植培、范茂昌</b></h1> <h1><b>兩位美女與花爭艷!左起鐘素英、蔡潔珍</b></h1> <h1><b>左起林水蓮、馮坤林、林紹靈、楊英菊</b></h1> <h1><b>前排左起潘喜、成亞女、成紹海,后排左起張韶英、張玉堂、蔡華保、岑耀漢</b></h1> <h1><b>左起馮坤林、馬興明</b></h1> <h1><b>前排潘喜,后排左起張韶英、蔣文玉</b></h1> <h1><b>左起林紹靈、范茂昌</b></h1> <h1><b>前排左起張韶英、潘喜、葉韶英,后排左起羅紹文、蘇庚紅</b></h1> <h1><b>左起潘喜、李婉蓉</b></h1> <h1><b>左起蔡潔珍、鐘素英、岑妙燕</b></h1> <h1><b>如果你看到連續三幅照片的背景是相同的,而集體照片中人員由三位、四位、五位不斷增加,肯定會認為是在十分鐘之內分別拍成的,事情的經過卻是你想不到的,等我慢慢告訴你吧,那天張韶英從廣州回韶約了潘喜和我到李福記酒家小聚,我和潘喜兩人與張韶英同學分別數十年都沒見過面,早上六時多我就趕到李福記酒家,剛上二樓就碰上我的親友幾家人,他們問我怎么知道親友今天一起在這里小聚的,我說不是,只是碰巧,我是與同學有約才來的,和潘喜、張韶英剛座了一會,由于我和潘喜與張韶英分別數十年第一次相聚,肯定少不了拍照留念的,我們三位老同學馬上在我親友幫助下拍了第一張三人集體照,雖知拍完這張照片不到二十分鐘,又看見蔡潔珍同學與家人來酒家,她和張韶英也是幾十年沒見過,既然如此,我們四位老同學在剛才拍照的地方又拍了四人在一起的集體照,本以為今天碰到一位同學已夠巧的了,誰知過了一會,楊英菊同學又向我們走來,看到她,我們幾位同學都不由自主地感嘆,今天是什么日子,短短時間就碰到那么多親朋同學,太不可思爾了,沒辦法,還是再拍一張五人的集體照片吧!結果在一上午的時間里,我和同學在同一背景下、在不同的時間里分三次拍了人數不等的三張集體照,這下你可明白了吧!這件趣事也說明我們同學之間的緣分太好了!在韶關不論走到那個地方,都有可能遇到自己的老同學!哈哈!前排潘喜、張韶英,后排范茂昌</b></h1> <h1><b>前排左起潘喜、張韶英,后排左起蔡潔珍、范茂昌</b></h1> <h1><b>前排左起潘喜、張韶英,后排左起蔡潔珍、楊英菊、范茂昌</b></h1> <h1><b>相聚總有一別時,只要我們同學有緣,相聚何愁無時,時間不分長短,總有相聚的那一天!祝同學們身體安康!天天開心快樂!</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通渭县|
荔波县|
沂南县|
潞城市|
黑龙江省|
新平|
扶风县|
梓潼县|
莒南县|
峨山|
邵东县|
廊坊市|
四平市|
柯坪县|
云和县|
防城港市|
浦县|
马边|
宿松县|
观塘区|
青铜峡市|
灵川县|
盐亭县|
云南省|
龙陵县|
澄城县|
建昌县|
昌邑市|
县级市|
天津市|
和平县|
航空|
葵青区|
雷波县|
革吉县|
永川市|
金寨县|
柳林县|
榕江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