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偉大的“生命之渡”-肯尼亞(三)

歪歪媽

<h3>6月25日,凌晨5點起床,6點出發,早餐打包。<br></h3><h3><br></h3><h3>今天的行程是觀看角馬們的"馬拉河之渡"。</h3> <p>"馬拉河之渡",是馬賽馬拉動物保護區最著名、最壯觀的自然景觀。</p><p><br></p><p>每年的7月下旬~9月,約有20萬名游客來到肯尼亞,除了看動物遷徙,主要目的是看角馬、斑馬過馬拉河。</p><p><br></p><p>(圖片來自網絡)</p> <p>現在是6月下旬,從理論上講,大規模的食草動物遷徙還沒有真正開始。</p><p><br></p><p>但在5天前,我們親眼見證了賽倫蓋蒂大草原數以百萬計的食草動物正在向北部的肯尼亞移動。</p><p><br></p><p>有消息說,今年的氣溫偏高,不但動物大遷徙提前,而且角馬已經開始渡河了。</p><p><br></p><p>(圖片拍自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有圖有真相。)</p> <p>所以今天早起,趕到馬拉河碰碰運氣。(圖片來自網絡)</p> <h3>先梳理一下地理知識。</h3><h3><br></h3><h3>下圖是位于東非大草原的坦桑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肯尼亞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每年的"動物大遷徙"就穿梭于這兩個公園之間。<br></h3> <h3>馬賽馬拉國家公園,是肯尼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占地約1500平方公里。</h3><h3><br></h3><h3>公園建于1961年,由開闊的平原、林地和河岸森林組成,棲息著95種野生動物和450種鳥類。<br></h3> <h3>著名的馬拉河貫穿其中,將馬賽馬拉一分為二。<br></h3> <h3>馬拉河發源于肯尼亞多雨的山區,全長395公里,下游流入坦桑尼亞,最終注入維多利亞湖。</h3><h3><br></h3><h3>在旱季時,馬拉河水位下降,甚至變成涓涓細流;到雨季時,河水泛濫,沖刷著草原每一寸土地。<br></h3> <h3>"動物大遷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然奇觀。但真正的饕餮盛宴是斑馬和角馬冒著生命危險渡過馬拉河。<br></h3> <p>先了解一下"動物大遷徙"。</p><p><br></p><p>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5月,東非大草原的食草動物們生活在坦桑尼亞<b>塞倫蓋蒂</b>國家公園,這里的良草豐美,水源充足,動物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p><p><br></p><p> 5月下旬,塞倫蓋蒂迎來了旱季。草場變得枯萎,水源漸漸枯竭,這時,動物們開始向西北面遷徙,去尋求新的草場和水源。</p><p><br></p><p>6月是食草動物的哺乳期,期間有大量的小角馬誕生,小牛犢剛落地就要經受“動物大遷徙”的嚴峻考驗。</p><p><br></p><p>7~9月,持續的干旱嚴重地威脅了食草動物的生存。它們紛紛來到肯尼亞<b>馬賽馬拉</b>國家公園,橫渡馬拉河,尋找新的水源和青草。</p><p><br></p><p>10月-11月,<b>塞倫蓋蒂</b>大草原重新迎來雨季,在雨水的滋潤下,草場開始返青。此時的<b>馬賽馬拉</b>卻變得缺水短草,所以,動物們又開始重返<b>塞倫蓋蒂</b>。</p><p><br></p><p>12月,動物們在塞倫蓋蒂繁衍后代,為明年的大遷徙做準備。</p> <p>以下是動物的遷徙圖。</p><p><br></p><p>由于氣候變化多端,動物們每年的遷徙時間和路線也會隨之改變。</p> <p>遷徙大軍主要由斑馬、角馬和瞪羚組成。</p><p><br></p><p>斑馬:遷徙數量30多萬頭。</p><p><br></p><p>斑馬喜歡吃草的上端部分,所以總是比其它的食草動物先行一步來到新的草場,是大部隊的排頭兵。</p> <p>角馬:遷徙數量150多萬頭,是最令人矚目的主力軍。</p><p><br></p><p>角馬喜歡吃草的中段部分,所以斑馬吃過的草場角馬緊隨其后。。</p> <p>蹬羚:遷徙數量50多萬只。</p><p><br></p><p>角馬離開后,草地上長出嫩草,正是蹬羚們的美食。所以它們通常尾隨在角馬的后面。</p> <p>角馬因挑食、食量大等原因,比其他遷徙動物要走得更遠,也最艱苦。</p> <p>角馬在長達3000公里的遷徙中,因饑餓、干渴、體力不支或被天敵獵食,會大批地死去。</p><p><br></p><p>有幸的是,大批的小角馬會在途中誕生。新生命的誕生和弱者的淘汰,每年循環往復,譜寫了一曲曲生命的樂章。</p> <p>隨之遷徙的還有大象、長頸鹿等。</p> <h3>野牛也是遷徙大軍的成員。<br /></h3> <h3>難得拍到野牛交配,在遷徙的途中,動物們也忙著孕育新的生命。<br /></h3> <p>當然伴隨左右的還有獅子、豹、鬣狗和匍匐在馬拉河的尼羅鱷。</p><p><br></p><p>遷徙大軍在陸地上要躲過獅子、豹和鬣狗的圍追堵截,過馬拉河還要面臨尼羅鱷的絞殺,可謂一路艱辛。</p> <p>狷羚:不見頭尾的狷羚大隊也是遷徙大軍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p> <p>有資料顯示:"動物大遷徙每年上演,但每年的遷徙路線都會隨氣候的變化而有所偏離。所以,要準確預測某時、某地出現動物大遷徙非常困難,看到大遷徙的概率只有15%。"</p> <p>那么觀看"馬拉河之渡"呢?</p><p><br></p><p>由于角馬們渡河的時間和地點更不確定,所以看到的概率更低。絕大多數來肯尼亞的游客都是"無功而返",落下終身遺憾!</p><p><br></p><p>劉導說今天看到"馬拉河之渡"的概率只有10%。</p><p><br></p><p>朱大爺霸氣外漏,說:哪怕只有1%的機會也絕不放過!</p> <p>司機皮特,從事旅游業十一年,經驗豐富。</p><p><br></p><p>他的座駕配備碗口大小的無線電接收天線,性能優良。</p><p><br></p><p>遼闊的草原上,司機全憑車載無線電臺收發信息。上百個電臺發出的聲音此起彼伏,身臨其境,猶如置身于現代化的戰場。</p> <h3>馬拉河岸集結了越來越多的斑馬和角馬。<br /></h3> <h3>大批的角馬向河岸集結<br /></h3> <p>這時,馬拉河對岸出現了幾頭斑馬。“有戲!”皮特興奮地告訴我們,這是斑馬過河的前兆。</p><p><br></p><p>這幾頭斑馬是來接應大部隊的。它們的出現似乎在告訴對岸大批的斑馬:快過來吧!這里很安全,有肥沃的草場。</p> <p>皮特見識過N次角馬渡河,經驗老道。他的那雙眼睛,就像獵豹一般炯炯有神。別看他胖乎乎的,開起車來敏捷如獵豹。</p> <p>果不其然,一批斑馬慢慢向河岸走來,準備下水。</p><p><br></p><p>皮特告訴我們,斑馬生性謹慎,從不貿然行動。而角馬較魯莽,總是沖在最前面。所以帶頭過河的總是角馬,而斑馬要躊躇半天。</p> <h3>觀望良久,斑馬開始走下河岸。<br /></h3> <p>走到河邊的斑馬開始喝水。</p><p><br></p><p>注意!8點方向出現一條尼羅鱷。</p> <p>尼羅鱷繞到了斑馬跟前,被斑馬發現。</p><p><br></p><p>謹慎的斑馬立刻撤退。</p> <p>尼羅鱷潛入水底,伺機行動。</p><p><br></p><p>斑馬又回到河邊喝水。</p> <p>鱷魚再次出擊,斑馬再次逃離。</p> <p>尼羅鱷又一次捕食失敗。</p><p><br></p><p>它的頭部隱約浮出水面,一會兒又下沉于河底。</p><p><br></p><p><br></p><p><br></p> <p>越來越多的角馬開始向我們這里靠攏,動物過河的征兆已經出現。</p> <p>先前喝水的斑馬又慢慢走下河堤,大批的斑馬緊隨其后,遠處的角馬絡繹不絕地趕來……一場大戲即將上演。</p><p><br></p><p>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p><p><br></p><p>一輛越野車徑直闖進斑馬隊伍,擋住斑馬行走的道路。斑馬天生謹慎,被此車一干擾,立馬掉頭上岸,去尋找新的過河地點。</p><p><br></p><p>等候多時的一場大戲被腦殘車主攪黃,氣得朱大爺直對他們喊:"get out!get out!"。</p><p>那車人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闖了什么禍。</p><p><br></p><p>觀看動物過河,不能將車停在岸邊,而是停在遠處熄火等待。所有人保持沉默,絕對不能打擾動物,讓動物感覺很安全。</p><p><br></p><p>當動物開始過河了,汽車才可以靠近,但也不能擋住動物的隊伍。</p><p><br></p><p>有經驗的司機要做到眼明手疾,在最短的時間將車子開到最佳觀賞位置。所以,在非洲觀看動物,選擇經驗豐富的司機非常重要!</p> <p>"馬拉河之渡"泡湯,皮特帶我們去欣賞"動物大遷徙"。</p> <p>幾天前,我們已經在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大草原目睹了“動物大遷徙”。</p><p><br></p><p>由于肯尼亞馬賽馬拉動物保護區面積比較小,南來的各路遷徙大軍蜂擁而至,在草原上顯得密度很大,非常壯觀。</p><p><br></p><p>遷徙大軍像螞蟻搬家似的一隊接一隊,有組織、有紀律。各路領頭的角馬不斷發出口令,敦促族群的角馬緊跟隊伍,那場景,簡直就像戰爭大片。</p> <p>大場面適合拍視頻,可惜美篇只能編入五段視頻,很多珍貴的視頻無法上傳,著實遺憾!</p> <p>11點25分左右,無線電波傳來消息,有大批角馬集結在河岸邊,有過河跡象。</p><p><br></p><p>皮特發了瘋似地開著陸地巡洋艦,發瘋似的馳騁在大草原,向目的地沖刺。</p><p><br></p><p>(請耐心看完整段視頻,中段鏡頭有些搖晃,是汽車在調整觀看位置。)</p><p><br></p><p>片頭部分:準備過河的動物突然受到驚嚇,紛紛從河邊折返回到岸上,可能發覺河里有鱷魚。</p><p><br></p><p>片中:一頭勇敢的角馬率先過河,其他動物緊隨其后……一頭小斑馬不幸被鱷魚咬住,血染河水……</p> <p>此視頻倍數放大,鏡頭很搖晃,但清楚地記錄了小角馬被鱷魚咬中,拖下河底、血染河面的慘烈場面。</p><p><br></p><p>遷徙大軍渡馬拉河,鱷魚的阻擊是生死之關,所以“馬拉河之渡”又稱“生命之渡”或“天國之渡”。</p> <p>過河只用了3分多鐘。</p><p><br></p><p>怪不得皮特發了瘋似的開車,再晚點,我們又將錯過一次觀看機會。</p><p><br></p><p>我們離去時,不斷有車來到這里。我們告訴他們,一切都結束了!看著他們失望的表情,我們不免有點沾沾自喜。</p> <p>今天終于如愿以償,即看到了"動物大遷徙",又看到"馬拉河之渡",感恩上蒼!</p><p><br></p><p>好像有點意猶未盡?好運氣會不會再次降臨?</p> <p>皮特帶我們來到另一個地方。</p><p><br></p><p>河對岸已經集結了上千頭角馬,皮特說今天它們一定會渡河。</p> <p>至于在哪個位置下河不好說,何時下河更不好說。</p><p><br></p><p>對岸的角馬越集越多,它們來回走動著,看上去很焦慮。</p> <p>這個坡不太陡,貌似可以下來,角馬們試探了一下,又縮回去了。</p> <p>河對面的崖壁上也集結了很多角馬。我們目測了一下,高度至少有三層樓那么高。</p><p><br></p><p>角馬不會從這里跳下來吧?</p> <p>皮特說,角馬不會跳崖。他說他從事旅游業十一年,從沒聽說,也沒見過角馬從崖壁上跳下來過河。</p><p><br></p><p>因為從太高的地方跳下來,角馬容易摔斷腿,或者摔死。</p> <p>某年,中央電視臺的一個攝制組,在馬拉河畔的一處崖壁邊蹲守一星期,希望拍到角馬跳崖過河,結果沒有拍到。</p> <p>此時的崖壁上擠滿了角馬,它們走來走去,邊走邊叫。想從這里跳下來,又沒有帶頭的……就這么僵持著、糾結著……</p> <p>時間一分一分地過去,角馬還是原地不動。</p><p><br></p><p>有資料顯示,角馬可以在河岸邊呆上幾天也不肯過河,什么時候過河完全沒有先兆。</p><p><br></p><p>我們幾乎放棄了,因為下午還有很長的路要趕,時間不夠用。再說,我們已經看到"馬拉河之渡"了,心愿已了。</p><p><br></p><p>皮特說再等等,趕路還有時間。</p> <p>12點51分,奇跡發生了,一頭勇敢的角馬帶頭跳下懸崖。</p> <p>緊接著,一頭又一頭的角馬跳下懸崖。</p> <p>里面不乏剛出生的小角馬。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這么高的崖壁也敢跳。</p> <p>場面十分壯烈</p> <p>這種過河方式叫"斷崖式過河"。</p> <p>這種勇往直前的精神令我們肅然起敬!</p> <h3>一頭接一頭地過了河。<br /></h3> <p>河道里有許多河馬,它們警惕地注視著角馬。</p><p><br></p><p>河馬是食草動物,不會吃角馬,但當它們認為角馬威脅到自己時,會咬死角馬。</p><p><br></p><p>好在今天的河馬沒脾氣。</p> <p>這頭角馬摔傷了腿,它在河中掙扎著想站起來。</p> <h3>另一只受傷的角馬也在努力掙扎。<br /></h3> <p>這只受傷的角馬在自我修復。</p><p><br></p><p>可是,即便它能站立,能行走,在今后的日子里,如何跑得過食肉動物的追殺?等待它的還是死路一條。</p> <p>一只小角馬摔死在崖底。它落腳的地方與崖壁呈90度,也是落差最大的地方。沒有經驗的它最終走向天國。小角馬的母親走到它的身邊,卻再也喚不醒自己的寶貝……</p><p><br></p><p>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生命之渡"、"天國之渡"。</p> <p>小角馬死后,傷心的母親一直在河邊,久久不肯離去。</p><p><br></p><p>也正是小角馬摔死后,崖上的角馬停止了跳崖,可能它們意識到了危險。</p> <p>這段6分11秒的視頻,錄得我淚流滿面。其過程太過慘烈,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唏噓。生命之偉大,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p><p><br></p><p>(整個跳崖過程持續7分多鐘,后面的場面我實在不忍心錄下去了,就在6分11秒時打住。)</p> <p>良久,那頭失去寶寶的角馬媽媽還佇立在河邊。</p><p><br></p><p>有一種新的理論:角馬渡馬拉河,并不純粹為了尋找新的草場。通過渡河,能活下來的都是強壯的,以此優勝劣汰,保證將最強大的基因遺傳給后代。</p> <p>大戲拉上帷幕,曲終人散,離開馬賽馬拉的時候到了。</p><p><br></p><p>但是司機皮特,深信角馬一定會在我們最早來過的河段過河。(被那個腦殘車主攪黃的地方。)</p> <h3>果不其然,1點08分,大幕再次拉開。<br /></h3> <h3>正在過河的大軍<br /></h3> <h3>被鱷魚咬中的角馬<br /></h3> <p>鱷魚緊咬角馬不放。</p><p><br></p><p>這條鱷魚就是上午襲擊斑馬未果的那條。</p> <p>河里只有一條鱷魚,它咬著獵物不放,其它角馬乘機加緊過河。</p> <p>角馬縱力一躍的瞬間。</p><p><br></p><p>其實角馬躍入河水也充滿危險。如果河床布滿嶙峋的石頭,以角馬500斤左右的體重跳下去,很容易傷到腳,甚至折了腿。</p> <p>今天我們在一個半小時之內,看到了三次"馬拉河之渡"。其中摔死小角馬1只,摔傷角馬2只,被鱷魚捕殺的大、小角馬各1只。</p><p><br></p><p>角馬們用生命和鮮血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叫"生命之渡"、"天國之渡"。</p> <h3>今天的經歷,令人終身難忘!<br /></h3> <h3>這一幕幕壯觀的場面<br /></h3> <h3>慘烈的畫面<br /></h3> <h3>強烈地沖擊著我們的視覺<br /></h3> <h3>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br /></h3> <p>在此,再次感謝老天爺的眷顧!感謝施小姐通告角馬過河的消息!感謝朱大爺的英明決策!感謝皮特的堅持!感謝各位旅友擁有的好人品!給我們的"狂野非洲"之旅,增添了濃彩重筆;給我們的肯尼亞馬賽馬拉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p><p><br></p><p>美篇中部分照片和視頻由同行旅友提供,在此一并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突泉县| 万盛区| 辽阳市| 山阴县| 临泽县| 龙游县| 遵义市| 嘉义县| 肥城市| 昌宁县| 巩留县| 通道| 东辽县| 绩溪县| 安阳市| 隆昌县| 阿瓦提县| 邯郸县| 突泉县| 桃园市| 徐水县| 武乡县| 中超| 朝阳区| 江川县| 铜梁县| 平南县| 巨野县| 宁德市| 巢湖市| 浑源县| 酒泉市| 玉林市| 富锦市| 屏东县| 凯里市| 香格里拉县| 临安市| 会泽县| 樟树市|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