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川西大環線——穿行于高原平川之間

南極仙翁

<h3>川西高原,為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地面海拔4000-4500米,分為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山地兩部分。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的分界線便是今雅安的邛崍山脈,山脈以西便是川西高原。</h3><h3><br /></h3><h3>曾經于2015年國慶期間,由成都經318國道一路到拉薩,一直被這一路旖旎而險峻,奇特而神秘的風土人情而吸引,又安排了一次2016年10月中下旬的大香格里拉路線游,遺憾的前兩次都是人車同租,而司機恰又不很熟悉沿線人文地理,一路只顧悶頭開車,所以這次決定租車自駕,多了疲憊,但少了羈絆。</h3><h3><br /></h3><h3>恰巧女兒今年小學畢業,她有個出行愿望,看雪山和喇嘛寺,吃牦牛肉,算下來時間不夠去西藏的,那就決定去川西,大致算了下時間路程,應該可以在一周左右時間完成,而且可以避開40攝氏度下煎烤的上海來避暑。</h3><h3><br /></h3><h3>最終的行程是2965公里,由成都至宜賓,再回到雅安沿318國道至康定和新都橋,沿303省道至甘孜縣,轉甘白線到目的地亞青寺,然后沿317國道途經甘孜縣,爐霍,馬爾康,理縣,汶川轉南到樂山,再回到成都,雙流機場租還車。</h3> <h3>根據百度地圖做的路線圖。</h3> <h3>Day 1,真正的長途跋涉應從宜賓(之前從成都雙流機場租車前往宜賓,參觀了龍華古鎮,五糧液景區)算起,早9點離開賓館,原目的地是新都橋,但到達康定時已是晚9點。在下午1點半左右在雅安一處小館子吃了碗抄手,看著百度地圖說晚6點過可以到新都橋,那時天色未黑,可以看到日落景色,而第二天又可以看到日出。。。計劃總是很美好。</h3> <h3>途經雅安吃的抄手。</h3> <h3>沒成想在318國道上,自進入天全就開始不斷擁堵,掛著各地號牌的大小車輛爭先恐后,不太遵守秩序的搶著擠著,很快就在窄窄的國道上堵了起來,最長的一段路上車停了有一個多小時紋絲不動。</h3> <h3>過了二郎山隧道,還不到瀘定縣時,已經接近晚7點,天開始蒙蒙黑了。百度地圖更新過后顯示抵達新都橋預計是晚上12點左右,因此修改計劃到康定入住,在50公里不到的318,預計也要花3小時。在距離康定不到25公里地方,百度顯示路線已是深紅色,這段路開了近2小時。</h3> <h3><p>晚9點多,進入康定市,這時晚飯還沒吃,就地找旅店修整。女兒找了處客棧,是由街邊居民樓改造而成,樓梯窄小,提著大行李箱比較吃力,室外氣溫此時已降到18度,比較涼爽了。</p><p><br></p><p>小小的康定市,夏天這樣的旅游旺季停車位難求,我們把車停到外面的公共停車場,頂在幾部車頭,服務人員告知明早8點可能需要挪車,不得不答應。晚飯一湯二菜,多得吃不完,咸得像腌菜。。。</p></h3> <h3><p>Day 2,在康定睡得晚醒得早,時刻記住要8點挪車,把女兒叫醒收拾了東西就準備出發,今天目的地新都橋鎮。才離開市區,又開始堵車,盤山公路開始變得像停車場。這一段上山路需要翻越折多山埡口。</p><p><br></p><p>折多山最高峰海拔4962米,埡口海拔4298米,與康定市的海拔落差達1800米,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高山埡口,因此有“康巴第一關”之稱,折多山既是大渡河、雅礱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漢藏文化的分界線,翻過了折多山,就正式進入了康巴藏區。“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寫成漢語就是"折多"二字。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br></p></h3> <h3>最佩服的就是這些騎自行車的驢友,從康定至埡口的1800米的落差,遇到坡度陡的地方要么推車,要么就小牙盤大飛輪慢慢騎上去。<br></h3> <h3>女騎手體力不足,在大多數司機和游客們驚嘆的注視下,推車沿坡上山。</h3> <h3>康定市區到折多山埡口約40公里,早10點左右經過4298米的埡口,此時天色尚好,問丫頭要不要下車看看,她懶懶的回答沒啥興趣,于是踩了油門,駛離觀景臺。康定機場則位于折多山的斯木措,海拔4290米。</h3> <h3><p>中午12點多來到新都橋,找了家去年住過的賓館,那里距貢嘎雪山觀景臺非常近,爬到觀景臺只要30分鐘不到的路程。跟老板說去年住過,就給了些優惠,午飯在賓館用過后,跟丫頭在賓館睡個回籠覺。</p><p><br></p><p>3點半左右被打到窗玻璃的雨聲叫醒,關了窗,問丫頭要不要出門去四處看看,回說要繼續睡覺不出門了,囑咐其鎖好房門。出了房門發現外面淅淅瀝瀝的飄著雨,取車前咨詢了賓館的藏族服務員妹子,也就只能去參觀建筑物了,露天的景點都不太合適去。妹子講可以去居里寺看看。</p><p><br></p><p>居里寺因地得名,是距離新都橋最近的藏族寺廟,也是當地最有威望的喇嘛寺。其歷經47代堪布和三代活佛,第二任堪布阿旺多丹為第七世達賴喇嘛的帝師。</p><p><br>寺內最經典的收藏,是有上千余年歷史的手抄本《甘珠爾大藏經》108卷,這在全世界僅存三部;還珍藏著法海活佛法骨變成的18顆海螺狀舍利子。還有保存六七百年堪稱國寶級的壁畫,以及獨具特色的酥油花、法海活佛的靈塔都值得一看。</p><p><br></p><p>此地收門票:15元/每人。<br>一座天葬臺。天葬一般早上進行,但不允許人參觀。我個人沒有對此興趣不大,參觀完寺廟就沒去。</p></h3> <h3>居里寺占地面積不大,在冊僧侶約130人。喇嘛們很有禮節,目光交錯,我們互相以扎西德勒致禮。</h3><h3><br></h3><h3><br>此處為藏經閣。</h3><h3><br></h3> <h3>安靜的內院,幾乎沒有什么游客。</h3> <h3>寺內隨處可見的白塔,也叫藏經塔。</h3> <h3>不大的居里寺很快就轉完了,告別了一路遇到的喇嘛回到了車上。這時雨停了,回想起上午過來時的318沿路有一條河,不少村子沿河而建,心想有沒有可能拍些照片。</h3><p><br></p><p>回到318開了一段后,看到有條小路指望江巴,覺得可以挑戰下DS6的性能,或許遇到更漂亮的風景,就轉彎上了小路,結果發現是一條坑坑洼洼的搓板路。</p> <h3>搓板路左邊一處不知名的藏民家。</h3> <h3>水泥路面結束,是沙石路面的搓板路,10分鐘后果斷調頭轉回318。</h3><p><br></p><p>這里說說百度導航上不斷提示的滬聶線,也就是318國道,起自上海人民廣場,止于西藏日喀則的聶拉木,全長5302公里。318又稱是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而由成都到拉薩就是鼎鼎有名的川藏線,是其精華,是有車一族心目中今生必自駕一次的線路。它囊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觀、江南水鄉文化、四川盆地文化、西藏藏密人文景觀。。。</p><p><br></p><p>318國道穿越了漢、羌、回、滿、蒙、門巴、絡巴、藏族(嘉絨、木雅、康巴、衛藏)等50余個民族的居聚區,是一條民族交融的大道。<br></p><p><br></p><p><br></p> <h3>小雨還在下,就近找了處觀景臺,對岸就是一個不知名的藏寨,側方可以看到折多山方向。</h3> <h3>天色陰沉,烏云密布,折多山只能看到云層下的山體輪廓。</h3> <h3>云從山腰間飄過,此時小雨已轉毛毛雨。</h3> <h3>觀景臺帶著雨滴的秋英(波斯菊),由花伴侶app告知。</h3><p><br></p><p>雨點忽大忽小,厚厚的云壓在山谷上,看不到一絲縫隙,不見雨停的跡象,啟程回賓館。</p><p><br></p><p>丫頭仍睡在床上,不想起來吃晚飯,給她要了個香菇雞味的泡面,簡簡單單吃完接著睡覺,但開始噴嚏流涕,新都橋海拔3300左右,感冒流涕不是好跡象,趕緊到餐廳叫廚房給煮了生姜可樂,拿回房間叫丫頭趁熱喝完。如果明天沒有好轉跡象,那就只能回到平原,高原得感冒不可輕視。</p> <h3>Day 3,毯子給了女兒,新都橋的晚上還是比較冷的,只能和衣淺睡。漆黑的夜里翻身醒過來,居然發現丫頭還躲在被窩里看手機。。。看起來沒多大事,待早上再觀察一下。</h3><p><br></p><p>又淺淺地睡到天明,叫醒了丫頭,說是沒有噴嚏和流涕了,但也不敢輕視,決定從新都橋北上爐霍,如果有好轉就沿317國道向西前往目的地,反則向東回平原。</p><p><br></p><p>兩人早起都沒有食欲,退房離開新都橋,看著陰陰的天空,可惜了昨晚的日落和今早的日出,而且在距離觀景臺這么近的賓館。</p><p><br></p><p>前往爐霍的303省道上,車輛很少,一路順暢。天上的云層漸漸變薄,淡淡的藍透了出來,希望丫頭和天氣都轉好。</p><p><br></p><p>沿路旁的青稞麥田黃綠相間,估計不長時間就會到收割季節。我們拐進一條小路,順手拍了麥田。</p> <h3>沿路經過塔公寺、塔公大草原、龍燈大草原、八美石林這些景點,丫頭既沒興趣,也就沒有下車去拍(去年入住過的賓館處和晚上出來拍銀河的藏民家門口,用手機拍了幾張留念)。</h3><h3><br></h3><h3>午飯在道孚縣吃的,我吃面,丫頭吃蛋炒飯,滿滿一碗,吃的干干凈凈,這樣子應該是身體沒啥問題了。</h3><p>317國道的路況要比想象中的好,車輛也少,90公里的路行車大約2小時就到了甘孜縣,這時下午2點不到。根據導航指示,離開甘孜縣城不遠處左轉南下,改走甘白線(甘孜至白玉),120公里的路需要行車3小時20分鐘,估計是不大好走。</p><p>甘白線至桌卡拉山腳下都是路況不錯的水泥路,卓卡拉山隧道正在施工,只能沿老路盤山而上,山路崎嶇蜿蜒,坑坑洼洼,不時需要繞開一些坑,很難超車和錯車。 <br></p> <h3>卓卡拉神山腳下的甘白線,一路顛簸上到一個觀景臺,風很大,氣溫已降到10度不到,不是來避暑,而是過冬的感覺。</h3> <h3>果不其然,到亞青寺時大約5點半,符合導航預計,因打算在此過夜,也沒把車停到停車場,開車先繞著居住區走。</h3><p><br></p><p>這時有不少覺姆繞著河邊的轉經筒按順時針轉山,光線不算太好,拿出相機先拍幾張。</p><p><br></p><p>亞青寺始建于公元1985年,由大圓滿龍欽、龍薩兩大清凈傳承祖師 喇嘛阿秋仁波切修建主持,</p><p>  </p><p>喇嘛仁波切圓寂后現由眾生怙主: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住持,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縣昌臺區阿察鄉境內 。</p><p><br></p><p>亞青寺與五明色達佛學院都屬于寧瑪派寺院,都坐落在川藏公路北線之上。</p><p><br>紅教(寧瑪巴)簡介:從七世紀佛教傳入西藏一千多年以來,藏傳佛教自成獨特一支。通過自身發展和融合,到今天已經發展為五個分支教派。分別是:格魯巴(黃教)、寧瑪巴(紅教)、薩迦巴(花教)、噶舉巴(白教)、噶當巴(格魯同支)。其中黃教發展最為壯大,其中拉薩近郊的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甘南的拉卜楞寺統稱黃教六大寺。——紅教在康區發展大。</p> <h3>河邊轉山念經的覺姆。</h3> <h3>河灘上的兩個覺姆。</h3> <h3>小我。</h3> <h3>自修。</h3> <h3>下課了。</h3> <h3>追隨。</h3> <h3>四處可見,席地而坐的覺姆繼續讀經。</h3> <h3>這三個覺姆在練習吹法器。</h3> <h3>昌曲河邊繞山沿河建有很多轉經筒。</h3> <h3>問丫頭晚上要不要住在亞青寺(有一處亞青寺),很堅決的回答不要。看著車廂里約1/4的油量,不太敢直接回甘孜,這時已是晚6點過,到卓卡拉山口估計在晚8點左右,會比較危險。</h3><h3><br></h3><h3>導航附近有個亞青寺所屬的阿察鄉,有加油站,或許還有住宿,那就出去先加油再找住宿地。</h3><p>阿察鄉的集鎮上沒有找到住宿地,而飯店門口環境也非常不好,加油站的藏族漢子說的話藏味太濃,不太容易聽懂,大約就是油品正宗之類的,抬頭一看油表,原來要比平原上貴出5毛錢一升,可能是解釋給我聽的吧。</p><p>既然不吃不住,那就趕緊動身往甘孜縣跑。到卓卡拉山未開通的隧道前天已黑了,路上飆著80公里以上的速度幾乎看不到別的車輛。山上的搓板路約有20公里,一步一小心,急彎很多,若不是當天走過,絕不會冒黑走第一次。等下到山那一邊開上水泥路,心里才踏實下來。回頭望著大山,盤山公路上還有車燈亮著,也還有幾部車跟著下山。</p><p>開著大燈,沿著路上大卡車留下來的濕車輪印跡,一路到了甘孜縣,這時已是晚上9點。去程白天走了3個半小時,回程黑夜走了3小時。丫頭一路無聲,她并不知道山路黑路的危險,但知道我因此的擔心。</p><p>這一天是2017年8月8日,在大街上找了處賓館,停好車就出門吃晚飯,從爐霍的午飯起餓了約十個小時,喝了啤酒給自己壓壓驚,也有機會看看手機,發現不少朋友微信來問地震情況,有些詫異,問起菜館服務員妹子,也是一臉懵懂。。。</p><p>打開手機新聞,這才得知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也就是我抵達甘孜縣的同時,但這里沒有一絲絲震感,可能跟距離800多公里有關。吃完晚飯,在行程里最好的酒店美美的睡了一覺,這一天570公里13小時,太累了。</p> <h3>Day 4,周三,距周日回上海還有四天時間,還想再跑一次亞青寺,昨天太匆匆,沒有停車細看。可能丫頭有些想彌補我昨天的勞累,也同意再去一次。早9點出發,預計往返,再去到爐霍住宿,應該來得及,何況也知道路況了。</h3><h3><br></h3><h3>等退了房,上到車,才啟動,就有人指著右前輪沖著我大聲說,車胎癟了。下了車仔細一看,果然不錯,簡直是一點氣都沒有。想起昨晚由甘白線轉到317時聽到的絲絲聲,那就是路上被什么鋒利東西給扎了,有些后怕,如果發生在卓卡拉山上,那就麻煩了,趁黑起千斤頂在盤山的搓板路上換胎?沒再想下去。問了大街上執勤的協警,好在酒店旁不遠處就有一家修車行。把車停在路邊,讓師父過來先打氣,再開到修車行換胎,區區100米不到的地方。車胎上的洞不小,開過去就漏氣到車身已歪。</h3> <h3>租車時沒有買全保險,一個新胎800大洋,不侃價。這是換下來舊胎里的粉末,由輪轂從橡膠胎上刮下來產生,等把膠胎磨完了,輪轂直接上路很快就報廢,估計大幾千少不了。</h3> <h3>新胎換到了左后輪,左后輪的舊胎換到了右前輪,這樣好平衡些。</h3> <h3>修車行停了不少直接報廢的車輛,付錢取車已到11點,再去亞青寺時間上也會很趕,等下一次走317進藏時再去,屆時希望能從卓卡拉山隧道走,可以節約一個小時左右。</h3><h3><br></h3><h3>從甘孜縣到成都慢悠悠開,700公里,兩天即到。當晚決定停宿馬爾康,還是沿317國道走。</h3> <h3>甘孜317國道充古鄉的卡薩湖。</h3> <h3>這種大貨車能走的路線,想必不差,云很有氣勢。</h3> <h3>中午時分,又來到爐霍的那家重慶飯店(不知為什么,等飯上桌時,不斷的有當地小孩來討錢,也有帶著小孩的大人),兩碗臊子面加一個空心菜吃的干干凈凈。</h3><h3><br></h3><h3>爐霍往東繼續走317國道(又稱川藏北線),這時太陽高照,刺得眼花。</h3> <h3>甲學鄉的高原油菜花開了,吸引了不少自駕族,這個村子有些民宿,但限于村子太小,住不了多少人。</h3> <h3>下午飯后有些困,為安全計,還是得找地方停車調整一下。這只藏狗遠處沿公路小跑過來,停在車頭前趴下,就這么靜靜地看著我們,神態自若。</h3> <h3>觀音橋鎮后的路段比較窄,前方有落石毀路,又堵了一個多小時,期間由部隊開著工程車把路簡單鋪平,然后單邊放車通行。</h3> <h3>到馬爾康時天還沒完全黑下來,在鬧市區找了家評分相當不錯的酒店,非常狹小的巷子中進去,會車時只能對方倒車讓我上去。</h3><h3><br></h3><h3>馬爾康是阿壩自治州府,而康定則是甘孜自治州府,兩者城市布局類似,市中心有河穿過,建筑沿河排列。入住的酒店原本沒房,安排住著來馬爾康參加格斗比賽的選手,因昨天九寨溝地震,比賽延期,而選手們前赴九寨溝馳援。酒店也被這臨時的大批退房搞得手足無措,拿到房卡同時被告知9點后房間才能準備好,那就正好先去吃飯再取行李回房間。</h3><h3><br></h3><h3>梭摩河很窄,離開酒店幾分鐘就到了對岸的一家火鍋店,重慶口味,比較地道。可惜牦牛肉買得快,沒能實現女兒的愿望,點了一份肥牛替代,真的是肥,她就挑瘦一點的燙了吃。</h3><h3><br></h3><h3>這是九寨溝震后的第二天,死亡統計人數在慢慢上升,除這次震級輕過2008年汶川的8級外,我們大幅提高的救災能力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回到酒店,問起昨日距離九寨溝只有400公里的馬爾康有沒有震感,也是回答說沒有。但住在半山腰5樓的房間里,覺得并不是很安全,明天還是早些退房,爭取住到平原的底樓層去。</h3> <h3>Day 5,在酒店用過早餐,9點出發。行車11公里處有個卓克基土司官寨,出名是因為跟紅軍有關聯,現屬于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h3><p><br></p><p>寨子始建于1718年清朝乾隆年間,為四層碉房,1936年毀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觀贏組織人力進行重建。1935年7月,毛澤東及中央機關長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卓克基土司官寨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以及豐富的旅游資源。</p><p><br></p><p>進入官寨參觀需要購買門票,60元/位。我們沒有進入官寨而去旁邊拜山神的觀景臺俯瞰官寨和緊挨的西索民居。</p><p><br></p><p>現今的西索民居在土司歷史時期被稱為卓克基趕槍巴(即卓克基街之意),當時居住此地的人多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間手工藝者,時下居于民居中的村民多為這些人的后代。</p> <h3><p>參觀西索民居并不收費,里面的民宿可提供住宿、餐飲、篝火晚會、烤全羊等接待,大部分有洗澡設施、房間布局為嘉絨特色的坐床、漢式睡床。</p></h3> <h3><p>村子里游客不多,但有一些高校美術系學生在此寫生。</p><p><br></p></h3> <h3>西索民居和土司官寨之間隔著一條叫做納足溝的溪流,這是小溪上的轉經橋。</h3> <h3>寨子中直來豎往、彎來拐去的青石板小道,把圖案的線條展現的非常清晰。這些線條分明,棱角突出的石頭建筑,與周圍險峻的山峰,陡峭的崖石等自然環境渾然天成。幾乎家家門口、窗臺和樓上曬臺都種著花,屬于推薦住宿并體驗藏族生活的一地。</h3> <h3>在野韭菜花的小蜜蜂。</h3> <h3>向日葵并不每個花盤都向日。</h3> <h3>到處可見的虞美人(罌粟花?)。</h3> <h3><p>走在青石板小路上,腳步聲在高聳的石壁間回響,在細長的小道中延展,給人一種曲徑通幽的瑕想。</p><p><br></p><p>村子不大,個把小時就轉完了,女兒沒有隨我去參觀,擔心她在車上等我太無聊,就回到停車場。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今晚趕到樂山,坐第二天的嘉陽小火車。</p></h3> <h3><p>離開西索民居,一路沒有停留,途徑米亞羅、畢棚溝、理縣到了汶川,這時下午2點半。</p><p><br></p><p>汶川素有“大禹故里、熊貓家園、羌繡之鄉”之稱,是華夏始祖大禹的出生地,是全國四大羌族聚居縣之一,是國家羌文化生態體驗區。</p><p><br></p><p>汶川的建筑很新,街上很干凈,可能2008年地震后重建的原因,大街上不能隨便停車。找了一處可以停車的地方,和女兒吃了碗重慶小面,問了老板娘,地震紀念館在映秀鎮,距離汶川50多公里,算計了下時間,還是不去了,直接去樂山。</p><p><br></p><p>離開汶川時,發現有一個姜維雕像,三國的姜維是甘肅天水冀縣人,也是羌族。是三國時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優秀干部”之一。后百度,才知道汶川中學后山上有姜維城遺址,這是岷江上游一處極具代表性的重要遺址。</p><p><br></p><p>在汶川離開317國道(成那線,四川成都至西藏那曲)而轉都汶高速、成都繞城六環高速、成樂高速、樂宜高速,出犍為出口,摸黑一直趕到嘉陽小火車站的一處酒店,晚8點半入住,9點晚飯。<br></p></h3> <h3>Day 6,9點退房把行李放到車上,又在街上吃了碗宜賓燃面(我和女兒都喜歡吃),等著上10:30出發的蒸汽小火車。</h3><p><br></p><p>嘉陽小火車,是運行在四川南部的小縣城——犍為縣城西20公里處” ,始建于1958年的芭石鐵路全長19.8公里,軌距762mm,隧洞6座(總長905米),弧線109段,最大坡度36‰,是目前國內乃至全世界唯一還在正常運行的客運蒸汽小火車。有“工業革命的活化石”,“工業革命的絕版景觀”,比大熊貓還要珍貴的國寶之美譽。 景區獲得有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綠色礦山公園。</p><p><br></p><p>全長約20公里的線路,單程票價有些貴,80元/人。返程沒有優惠,仍是80大洋。</p> <h3>小火車在蜜蜂巖站采用詹天佑先生發明的“人字形”調頭的方式,將小火車改變方向后,往另一個方向前行。“人字形”調頭的設計,同時解決了坡度大機車牽引力不夠和轉彎半徑不足而需要架設橋梁的問題。</h3><h3><br></h3><h3>2012年下半年,嘉陽國家礦山公園通過對蜜蜂巖短途專列中轉站的打造,蜜蜂巖站已形成了以火車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露天機車博物館。展館通過火車文化長廊文字圖片展示和陳列機車觀看體驗的兩種展覽方式,向游客介紹和展示了世界火車的發展歷史和嘉陽小火車的獨特文化。</h3> <h3>菜子壩站可以下車,菜子壩因這里一到春天遍地種滿油菜花而得名,此時8月,只能看到荷花、美人蕉和其他野花了。</h3> <h3>菜子壩上的秋英(波斯菊)。</h3> <h3>亮水沱站,游客下來,小火車倒退再前進來表演鳴笛、噴蒸汽。</h3> <h3>芭蕉溝車站。芭溝古鎮是上世紀30-80年代嘉陽的礦區,是嘉陽的搖籃。著名景點:嘉陽國家礦山博物館、東方紅廣場、中福場中英老街、蘇式民居、五一排樓、英式小閣樓、芭溝大禮堂、芭溝電影院、情人榕、逃難井等。</h3> <h3>一個車頭,一個司機,一個司爐,機車廂里溫度高達50多度,車停后,司機補水。</h3> <h3>相對于標準軌距1435mm,嘉陽采用的是762mm的軌距,又稱窄軌。</h3> <h3>芭溝鎮中的小溪。</h3> <h3>溪流上的小水泥壩。</h3> <h3>芭溝鎮留下的基本是老人。</h3> <h3>老屋。</h3> <h3>老街道。</h3> <h3>難得見到游人。</h3> <h3>一座蘇式風格的老舊辦公樓被改建成了嘉陽國家礦山博物館,并成為了中國煤炭博物館的分館。</h3> <h3>東方紅廣場上的食堂,有著老時光的味道。</h3> <h3>東方紅廣場的舞臺幕墻。</h3> <h3>昨晚吃飯巧遇了景區的一個服務員,聽取了她的介紹,觀光車進,80大洋一位,普通車出,收費5元/站,6站到底共30大洋,可以省去50,二人節約出100。</h3><p><br></p><p>普通車沒幾個座位,大家只得站著,鼻子里聞著前方機頭吹來的煤味,胳臂上粘著隨著熱風吹進來的細小煤屑,這是3-40年前坐火車的紀念,夏天坐火車后,頭發里可以抖出不少煤屑出來。<br></p><p><br></p> <h3>普通車廂沒有觀光車廂的空調,所以窗戶是開放的。</h3> <h3>開放的車窗允許伸出鏡頭去拍攝。</h3> <h3>4點半離開嘉陽,計劃晚上去黃龍溪古鎮,路上在樂山停留了一下,要看一看樂山大佛。</h3><p><br></p><p>我們在對岸觀景臺,角度不佳,只能夠看到大佛的側面,適逢陰天,也出不了好照片,如果要拍正面,可以做游輪,在江面上正面取景。這會晚6點多了,游輪服務已停,反正興趣不是很大,取車就走。</p><p><br></p><p>樂山到黃龍溪的距離約120公里,一個半小時就到,在景區門口找了個農家樂,食宿一起解決。</p><p><br></p><p>這天是周五,女兒匆匆吃了晚飯,先回房間去看她喜愛的“中國新歌聲”。</p> <h3>Day 7,早7點被店老板的拍門聲驚醒,要把停在店門口的車挪走。洗漱完畢,把車移到了景區公共停車場,這時車位已不多,還有絡繹不絕來的大小車輛。預計人不會少,這天是周六。</h3><p><br></p><p>早上的天氣已經很熱了,氣溫約已升至34度,待走到古鎮中心穿城而過的黃龍溪邊,已是人聲鼎沸,人山人海。淺淺的溪流里,大人小孩拿著水槍、水盆、水桶在打水仗,街邊的游客們得不時躲著飄來的水滴。沒有功夫細停觀看各式店鋪,這和全國各式古鎮開的店鋪沒啥兩樣,小吃、日用品、旅游紀念物等等。</p><p><br></p><p>順著人流,走到一條稍微安靜的街道,恰好遇到有畫人像的一個店鋪,叫女兒坐下來給她畫了幅人像。</p> <h3>付錢取了人像畫,再帶女兒去做親親魚療(小魚足療),她的抗癢忍耐力明顯不足,好久才把蜷起來的腳趾頭舒展開。。。</h3><p><br></p><p>時近中午,景區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繞行一圈,實在擠得的不想走,決定馬上離開。</p> <h3>玩滑翔傘的。</h3> <h3>戲水的人們。</h3> <h3>看著像潑水節。</h3><p><br></p><p>匆匆逃離古鎮,趁下午還有時間又跑去崇州市三郎鎮的九龍溝,聽朋友講可以去漂流,山清水秀之處。開了一陣子山路,發現又開始堵車,各式的農家樂、停車場已沒有什么車位可以停車下來看景休息,果斷回頭導航回成都,找市中心酒店住下。</p> <h3>離開成都前,在酒店附近,根據前臺妹子的介紹,去袁老四老火鍋體驗,吃了一多半才想起拍,殘湯剩羹不好看。</h3> <h3>Day 8,想睡懶覺沒睡成,在酒店里磨磨蹭蹭待到1點退房,下午2點去租車行還車(滿油借還),看了咪表,行程一共2965公里,DS6性能在平原和高原表現相當不錯。原想借的標致3008因店里沒有而換的DS6,性能上去了但租金不變。</h3><p><br></p><p>租車行的小哥把我們送到了雙流機場,3點左右我們便進入到機場貴賓廳等5點起飛的航班回上海。</p><p><br></p><p>這一天很悲催,坐在貴賓室里長達5個多小時,航班最終在晚9:25才起飛,第二天凌晨12:15降落浦東機場,對于東航來說,這是常態。。。</p><p><br></p><p>這次一人長途自駕,增強了走新疆西藏的信心,待聯絡到同行好友后做計劃走317進藏、新藏線出藏、由連霍高速回來的更大環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年辖:市辖区| 湘西| 监利县| 旺苍县| 新泰市| 卓尼县| 霞浦县| 曲沃县| 临澧县| 平潭县| 昌乐县| 都江堰市| 西平县| 象州县| 怀柔区| 房产| 临桂县| 康保县| 兴宁市| 饶河县| 准格尔旗| 都匀市| 赣州市| 麦盖提县| 望城县| 万全县| 平江县| 那坡县| 连城县| 濉溪县| 双峰县| 华亭县| 靖宇县| 扶余县| 榆树市| 元朗区| 潢川县| 顺义区| 慈溪市| 怀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