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6日早離開在巴音布魯克縣,先繼續沿217省道行進百余公里,然后在那拉提草原附近向左轉,離開獨庫公路走218省道,本日的目標是特克斯縣,在那里看八卦城和著名的喀拉峻草原。原計劃還準備看那拉提草原,但據比我們早幾天走同樣路線的朋友傳回的消息說,看了喀拉峻所有草原都不用再看了,所以建議我們不在那拉提停留,直接去喀拉峻。于是,我們開足馬力向特克斯奔去。</h3><h3> 說是開足馬力也不過是指目不旁視的心情而已,在新疆你是不可能開足馬力的。整個新疆對交通限制十分嚴格,每條公路都有很多路段是區間限速,規定你一小時走完這段,你59分鐘就走完了,那就等著拿罰單吧。所以我們不管120碼還是30碼都嚴格執行,在行車電腦上設置好定速定距巡航,腳離開油門,等車自己去跑吧。有時在服務區和其他司機聊天,無人不罵新疆交警的嚴格和某些路段限速太低太不合理,被扣12分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我們同行的一個車,跑45碼就被扣了12分。但仔細想想,民族地區,不論是撞了人、畜或其它的什么,那都不是像內地那么輕松的,所以還是悠著點吧。</h3><h3> 一路不停地下來拍照,在新疆你不帶上幾個64G的卡,定會遺憾不已的。離特克斯還有100來公里時,路開始難走了,堵車嚴重,原來在修高速。約百公里至少走了3小時,而且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直到晚10點才到特克斯縣城,賓館人滿為患,好不容易住下來吃完飯又是12點了。</h3><h3> 27日早,游覽八卦城。</h3><h3> 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龍門派教主“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邀,前往西域向大汗指教治國扶民方略和長生不老之道。丘處機歷時三年游天山,被途中的集山之剛氣、川之柔順、水之盛脈為一體的特克斯河谷所動,便以此作為“八卦城”的風水核心,確定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便形成了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h3><h3> 在700余年后的1936年冬,精通“易”理的盛世才岳父邱宗浚調任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后,親臨特克斯查勘時發現了這一雛形,親自設計了八卦城圖,并召集4個千戶長及著名阿訇商議選遷城址大事。1937年春在克孜勒庫熱擇定新城城址,丈量地基,繪制城圖,逐令迅速建設。1938年,各類公私用房開始在縣城動工興建,此值伊犁惠遠人班吉春(錫伯族)任特克斯縣長,他請來俄羅斯水利技術員按圖紙設計測量,打樁放線。由于沒有線繩,班吉春指派專人從商鋪中購來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條,連結成長長的布條繩線,然后再用20頭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雛形。八卦城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城區有10處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和構筑物,他們分別是乾街回族清真寺、坤街維吾爾族清真寺(磚木結構),震街維吾爾族清真寺(磚混結構),艮街哈薩克族清真寺(磚木結構),坤街巴合吉馬提住宅、陰陽魚、八卦門樓等一批建筑物和構筑物,反映了歷史文化的風貌,目前均保護完好。2001年9月八卦城以其“建筑正規,卦爻完整,規模最大”而榮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04年4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自治區歷史文化名城”,2007年5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h3><h3> 特克斯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春秋戰國時期這里主要是塞種人的游牧地。后哈薩克人驅逐塞種人建立烏孫國,漢武帝時已有人口63萬,軍隊188000余人,成為當時西域絕對的最大國家。 公元前一世紀中葉,原居河西走廊的月氏人被匈奴人趕走,一路西遷,來到烏孫山下,見這里水草肥美,即屠滅了烏孫國,建立了大月氏國。烏孫的部分兒童被匈奴人收留,其中有一個小孩叫莫昆,勇而有志。長大后向匈奴單于借了一些兵,大破月氏人,將其一直趕到蔥嶺以西,從而復國做了單于。漢武帝時,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意欲聯盟烏孫牽制匈奴,從而減輕漢朝的壓力。年邁的烏孫王莫昆接見張騫后,認為同國力強盛而富有的漢朝聯姻,也會使烏孫的繁榮得到保障,于是便向漢武帝獻上了1千多匹烏孫駿馬。此前,漢武帝翻開《易經》占卜得到的卦上說:“神馬當從西北來。”得到烏孫駿馬后,漢武帝十分高興,將烏孫馬命名為“天馬”(后來武帝見大宛國進獻的汗血馬更為雄健,遂將烏孫馬更名為“西極”,把“天馬”改賜給了大宛馬。),并把江都王劉建之女劉細君作為公主嫁給了烏孫王。細君公主出生在江南水鄉江蘇揚州,長在長安皇宮,膚色白凈,花容月貌,因此她又被烏孫人稱作過“柯木孜公主”——意為“膚色白凈美麗得像馬奶酒”。烏孫王也在特克斯專門修建的“夏都”宮殿,按烏孫和漢朝習俗隆重迎娶了細君公主。可惜了這么一個美人,嫁到烏孫卻天天獨守空房,以淚洗面,因為莫昆單于此時已經老得賊都沒有了。單于愧疚地對公主說,我不行了,我死以后你就嫁給我的繼承人我的孫兒吧。劉細君堅決不允并飛鴿傳書漢武帝。誰知漢朝說,你就為了國家入鄉隨俗吧。可憐的美人就這樣犧牲了,嫁給了新的單于。真是不如鄰家有莫愁啊</h3><div> 東漢宣帝時,烏孫國歸屬漢朝的西域都護府管轄,隋唐時,屬西突厥,唐統一西域后歸北庭大都護府。元朝時是察合臺(成吉思汗的次子)的封地。明朝時是厄魯特等部的游牧地。特克斯的主要族群是哈薩克族。</div><div> 我們冒著雨看了城中心的八卦城博物館,本應去八卦公園坐摩天輪看八卦城全貌的,但下雨公園不開門,只有留下遺憾了(本圖借用的是網上圖片)。隨即趕往第二個目標,喀拉峻。</div><div><br></div> <h3> 喀拉峻大草原在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縣境內。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過渡地帶。距縣城直線距離約30公里,有簡易公路相通。海拔 1600~2000米。喀拉峻系哈薩克語,意為“黑色莽原”,因為開五種顏色的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命名為“世界五色花高山草甸草原”。喀拉峻東西長89公里、南北寬32公里,總面積達2848平方公里。每年春夏季節,百種牧草在不同時間依次綻放,色彩、形態、香氣各異的花朵被綠茵絨絨的草原襯托得更加絢麗多彩,一溝溝、一片片蒼翠高拔的原始云衫交織在百花草原之間,蒼蒼莽莽,分外妖嬈。山頂是向南傾斜的高臺地貌,猶如一座懸空草場。芳草萋萋,繁花似錦,坡麓平緩,無垠無際,恰似一幅美妙的碧色地毯,一直鋪到冰雪皚皚的高山腳下,望之令人心曠神怡。在一望無際的天然大草原,可以嗅到青草的清新和野花的清香,真正體驗世外凈土、人間仙境。</h3><div> 夏季來到喀拉峻草原,如同步入花的海洋,暑氣頓消。藍天、白云、雪山、草原、冒著裊裊炊煙的氈房、珍珠似的羊群;喀拉峻草原可分為兩部分:東、西喀拉峻主要是松樹、牛群、鮮花、綠色的草甸;闊克蘇是峽谷、郁郁蔥蔥原始森林、嘩嘩作響的河水、美若仙境的臺地草原;喀拉峻有山有河有花有草有林有氈房有羊群有蒼鷹有白云有漂流,有所有草原能有的一切。處處皆是詩情畫意風光,叫人目不暇接,令人心曠神怡,我去過內蒙古和黑龍江幾個著名草原,這次又走過新疆的幾個草原,但喀拉峻確實稱得上是美壓群芳,有了喀拉峻一切草原都不在話下。<br></div> <h3>賣酸奶和馕的哈薩克少婦</h3> <h3>蒙古包里擺滿了哈薩克人的食品,到里面照相要五元錢</h3> <h3>這么美麗的草原你見過嗎</h3> <h3>自古以來養馬就是烏孫人的特長。匈奴騎兵一時稱雄天下,其戰馬主要來源于烏孫馬。喀拉峻是重要牧馬場。這里也是原新疆軍區的軍馬場,騎兵部隊撤編后交給地方政府成為旅游圣地。看看直到現在馬身上都還打有編號</h3> <h3>五彩的鮮花開便了原野</h3> <h3>好像到處都有九曲十八彎</h3> <h3> 原計劃游喀拉峻一天,但還有一個重要景點沒去,只好再增加一天。晚上在一個農家樂吃飯。主人40歲左右是江浙一帶來的地方農場二代,老板娘是四川資陽人,他們花100萬修了一個別墅,辦了農家樂,種了大片果園,有杏,蘋果,梨等。漂亮的女主人在自己的菜園里摘了新鮮有機蔬菜招待我們,菜做得非常好吃。這時正是杏成熟的季節,我們吃了很多,還買了很多杏仁杏干之類。</h3> <h3> 為了拍這張照片我們在喀拉峻多呆了一天,找了一上午也沒找到。問當地牧民得知該景在九曲十八彎附近,并且要用長焦晚上八點以后才能拍到,而且要八月份才可。在牧民的手機里可以用25元買一張。可我們下午就要離開了。又是一大遺憾。這兩張照片是網上找的。當地人叫這個景為美女腰。是喀拉峻的招牌景點。</h3> <h3>草原上各色野花。</h3> <h3>草原上的哈薩克聚集區</h3> <h3>哈薩克兒童穿著民族服裝和游人照相,一次10元。抱在媽媽手上的小孩見我在拍他,高興地說:你要給我錢!小財迷???</h3> <h3>闊克蘇大峽谷的鱷魚灣。像鱷魚嗎</h3> <h3>下午,戀戀不舍地離開喀拉峻,從昭蘇往伊寧。昭伊公路也是新疆著名景點,僅次于獨庫。景很好,路很險,在天山中穿行,彎道連續不斷,一邊高山一邊懸崖,要求精力高度集中。</h3> <h3>公路從山頂通過,一邊是懸崖,沒走多遠就是修路地段,百多公里走了幾個小時。一直到九點多才到伊寧。</h3> <h3>美麗的天山</h3> <h3>彎道懸崖</h3> <h3>遇到好大一片油菜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奉贤区|
噶尔县|
双柏县|
浦北县|
莒南县|
康保县|
楚雄市|
修武县|
库车县|
积石山|
六盘水市|
长沙县|
左云县|
蒙山县|
孙吴县|
理塘县|
桦甸市|
布拖县|
富裕县|
台北县|
余江县|
嵊州市|
大英县|
屯留县|
屏南县|
双桥区|
景东|
长春市|
仙游县|
广汉市|
旬阳县|
财经|
嘉荫县|
万安县|
祁东县|
海口市|
乃东县|
区。|
南涧|
绥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