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7月25--27日,燈塔中學前三屆畢業生46人在望奎縣城聚會。王鑒宇、王明、唐興珍、張義等家在當地的校友發起并主持了這次聚會。羅士杰、蔡運田、劉麗三位老師應邀出席。特別是蔡老師夫婦以其82歲高齡,從青島專程飛到哈爾濱,又驅車150多公里輾轉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校友們深受感動,本地的積極參與籌辦,家在外地的紛紛從北安、南岔、大慶、哈爾濱、大石橋、鲅魚圈等地趕回來。</h3><h3> 除舉行歡迎宴會外,師生們還游覽了植物園,參觀了林楓故居展覽館和滿族風情園。在座談會上,大家傾訴離別之苦,也暢談奮斗成長歷程。為表達闊別半個世紀又在家鄉喜相逢的心情,有的即席朗誦自己創作的小詩,有的則引吭高歌有的伴舞,更有結成夫妻的五對校友當場獻花表達恩愛之情,把聚會的熱烈氣氛推向高潮。</h3><h3> 本《美篇》作為5集視頻和1集圖片MV的補充資料,主要登載老師和各屆代表的發言節選以及因故未能參加的校友的賀詞等。雖然文字有點兒多,這可都是校友們精心準備的喲!希望你能喜歡。</h3> <h3>望奎縣城東大門牌樓</h3> <h3>縣標及高樓</h3> <h3>位于縣城東門外的雙龍縣標</h3> <h3>參加聚會的全體師生在林楓故居紀念館前合影</h3> <h3>在滿族風情園合影</h3><h3></h3> <h3>滿族風情園內的騎士塑像</h3> <h3>能歌善舞的主持人唐興珍。記憶力超強,脫口演講流利而風趣兒。</h3> <h3></h3> <h3>羅士杰、張書學二位老師</h3> <h3> 尊敬的想念的蔡老師、劉老師及同學們,大家好!</h3><h3> 二位老師風塵仆仆的從遙遠的青島回到了久別的故鄉---望奎。在座的同學們不辭辛苦的從四面八方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鄉---望奎,與多年不見的老師歡聚一堂。這個有意義的難忘的師生聚會是由王明、唐興珍、趙連琴、張義、王鑒宇、侯景太、朱杰等同學不顧疲勞周密安排、妥善布置,為我們師生聚會搭建了這個平臺,這里我為她們十幾天來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謝!</h3><h3> 我已年近八旬,今天能有幸參加這個人數之多,規模之大的師生聚會,我深受感動!這次師生聚會是我今后夕陽路上的加油站,也給我今后的生活增添了動力!今天,我們師生能云集在這里,這說明了我們師生都有健康的身體。我們知道,身體健康就是財富,就是幸福!就是快樂!所以希望在座的各位師生今后要注重養生,加強鍛煉,煥發青春!人活七十古來稀,這是過去的觀念,現在的觀念改了:人活六十小弟弟,七十八十沒問題,人若不到九十怨自己,活到百歲也完全可以!</h3><h3> 最后祝各位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心想事成!</h3><h3> 下面的一首詩送給大家:</h3><h3> 五十余載喜相逢,師生暢談憶舊情。</h3><h3> 身心強健尤重要,夕陽路上攀高峰。</h3><h3>謝謝大家!</h3><h3> 羅士杰</h3> <h3>右側羅士杰老師,中間蔡運田老師。</h3> <h3>右二蔡運田老師</h3> <h3>中間蔡運田老師</h3> <h3>自右至左,依次是張義同學、羅士杰老師、蔡運田老師、劉麗老師、董桂琴同學。</h3> <h3>右側蔡運田老師,左側李景和同學。</h3> <h3>由前而后,依次是蔡運田老師、劉麗老師、王鑒宇同學。</h3> <h3>遠在貴陽因故未能應邀赴會的于福田老師。聚會之前就經常通過微信聯絡,發來照片并表達祝賀。聚會期間更通過微信視頻與時隔半個世紀的現場師生進行了短暫的交流。</h3> <h3> 六三屆畢業生王鑒宇。燈塔中學早期畢業生同學會秘書長,也是本次聚會主要召集人。會上代表六三屆畢業生發言并即席賦詩兩首。</h3> <h3>王鑒宇在活動期間的三次發言節選:</h3><h3>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h3><h3> 在這綠遍山原的美好季節,在這美麗的小城望奎,燈塔中學老三屆師生會的全體同學,熱烈歡迎蔡老師、劉麗老師回到望奎,熱烈歡迎羅老師、張書學老師應邀赴宴。我們籌備小組還熱烈歡迎遠道歸來的諸位同學。</h3><h3> 這次聚會,想參加而未能如愿的有遠在貴州的于福田老師,身在福建的劉仁哲老師;遠在深圳歸途中的王振河、杜紅云同學,去山東的張臣和去哈爾濱的楊學研同學等。</h3><h3> 為開展好這次活動,我們成立了籌備小組,對活動的日程、內容和后勤保障等進行了策劃。在此期間王明、唐興珍、于淑芬、張義、張臣、侯景泰、趙連琴等出力最多。她們奔走聯絡,做了大量的具體工作,我要向他們表示感謝。</h3><h3>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h3><h3>今天上午,我們游覽了植物園,參觀了林楓故居和滿族風情園。相信小城望奎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我們的三屆同學,對我們的老師和外地趕回來的同學能參加這次盛會,再次表示歡迎和感謝。</h3><h3> 今天大家能在此歡聚一堂,由衷感謝蔡老師。因為蔡老師惦念學生,學生也想念蔡老師,所以才有今天這么多人的師生盛會。</h3><h3> 蔡老師即使離開燈塔,家在帶嶺,也從未忘記自己哺育過的學子,經?;赝赐㈥P注我們的成長和發展。今年,得知蔡老師在青島的消息,張義、于淑芬我們幾人本打算去山東拜望老師,可是蔡老師掛懷的是更多的學生和同志,以其八十二歲高齡同劉麗老師冒著盛暑,飛回哈爾濱,親自來看望大家。這樣的深情,怎能不令人感動。</h3><h3> 我們還要感謝羅老師和那些培育了我們但未能參會的其他老師。各位恩師的大德,學生永遠銘記于心。</h3><h3> 燈塔中學是培育我們的搖籃。在那里我們曾經孕育過青春的夢想和希望,在那里我們曾經有過無數歡聲笑語和動人的故事。雖然那里現在已是一片農田了,可是每次經過那里,我都要深情而留戀地張望。因為在那里我們曾經度過人生最美好的歲月,在那里我們有無數魂牽夢繞的美好記憶。從建校到畢業,我們老三屆同學曾一起學習,一起生活。我們甘苦與共,三屆同學有很深的感情。我們情同手足,親如兄弟姐妹。友情如老酒越陳越香。五十多個春秋飄然而去,師生同學間的情感卻歷經半個世紀的縈懷和積淀,日久彌深。以往,有的因天各一方,無法交流;有的雖近在咫尺,卻也很少見面。今天我們歡聚一堂,終于可以對酒深情說往事,憑席熱切話今緣了。</h3><h3>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h3><h3> 我們相聚的日子就是抒情寫意的日子,就是快樂幸福的時光,愿這次聚會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記憶。愿我們的友誼與天地同在,久遠悠長。</h3><h3>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h3><h3> 燈塔中學老三屆師生會活動結束了,我們會感到時間很短,那是因為我們意猶未盡很多知心話還沒說完。通過游覽參觀,我們看到了家鄉望奎的巨變。通過座談交流,彼此增進了了解,加深了情感。通過才藝展示,證明我們軀體內還蘊藏著巨大的青春活力,我們還是那樣的天真浪漫。活動時間確實很短,好在后面還有分年級自由活動。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但是真情卻會永遠永遠。厚誼千山攔不住,深情萬水隔不斷。愿老師同學們身心更加快樂康建,我們后年------再相見。</h3><h3><br></h3> <h3> 感懷師恩</h3><h3> 世上有誰情最真?</h3><h3> 人間大愛老師心。</h3><h3> 傳知授業勞心苦,</h3><h3> 教導關懷澤惠深。</h3><h3> 如沐春風蘇草木,</h3><h3> 若經時雨沃苗根。</h3><h3> 平生往事?;貞?。</h3><h3> 難忘我師培育恩。</h3><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王鑒宇</h3> <h3> 送別蔡老師</h3><h3> 青島龍江各一方,</h3><h3> 難得三日好時光。</h3><h3> 匆匆一聚又別去,</h3><h3> 留下相思日月長</h3><h3> 王鑒宇</h3><h3><br></h3> <h3>當年學生會主席,現任群主王明。代表六五屆畢業生發言并宣讀宋輝的賀詞。</h3> <h3>尊敬的各位老師,學友們</h3><h3>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六五屆畢業生,對恩師和學友們的到來表示烈的歡迎,衷心的感謝!</h3><h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半個多世紀彈指一揮間。蔡老師的回鄉促成了燈塔中學三屆校友相聚在望奎。解除了師生思念之苦,圓了老師的夢一一想念家鄉,想念弟子。</h3><h3>我們有幸在燈塔中學相識,結下了永恒不變的純真的同學情。</h3><h3>燈塔中學老師在極端貧困的條件下,耕耘在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老師是您用知識澆灌我們成長,用愛心培育我們前行。燈塔中學是一座燈塔,老師您是燈塔上的明燈,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學生!</h3><h3>我們雖然年過古稀,但忘不了燈塔中學的寒窗歲月,忘不了田徑場上的奔跑吶喊,藍球場的比賽;忘不了師生同演一臺戲;忘不了師生去支農,勤工儉學拾柴禾;忘不了大宿舍的歡聲笑語…</h3><h3>老師對學生關愛幾天幾夜說不完。是師生情,同學誼使分散在各地老師同學歡聚一堂!再次感謝老師同學們!是大家共同努力完成了這次聚會,更要感謝朱杰的辛勤勞動!</h3><h3>最后,祝恩師健康長壽!祝校友們快樂平安,幸福連綿,身心康健!愿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地久天長!</h3><h3> 王明</h3> <h3>前排右宋輝,前排左趙洪彥;后排右唐興珍,后排左王明。</h3> <h3>六五屆畢業生宋輝。因故未能參加,深表遺憾,發來照片和賀詞。</h3> <h3>宋輝、杜紹蘭夫婦</h3> <h3>尊敬的各位恩師、各位同學:</h3><h3>因家有特殊情況,我無法參加這次師生聚會,深感遺憾,借此表達歉意。</h3><h3>師情重于泰山,學友情似“桃園”。離別半個世紀,得此一聚,實屬難得,然不能到場,實為憾事,只能相隔數百里表達歉意。同時衷心祝愿恩師健康長壽,同學幸福安康,聚會圓滿成功,為我們今后美滿生活注入新的活力。</h3><h3>――宋輝</h3><h3><br></h3> <h3>六四屆畢業生朱杰。代表六四屆畢業生發言,也是本次聚會的主要影視資料攝制者。</h3><h3></h3> <h3>各位恩師、學長學姐、學弟學妹:</h3><h3> 我非常榮幸地代表 64 屆畢業生在此發言。</h3><h3> 首先,歡迎并感謝蔡運田、羅士杰和龔勤三位老師參加我們這次規模盛大的聚會!特別是蔡老師,以其 80 高齡,冒著酷暑,從青島專程飛來與我們相聚,實屬不易,讓我們這些弟子不能不深受感動。</h3><h3>其次,我們要感謝王鑒宇、張義、于淑芬和王明等幾位老校友。是他們積極發起并組織了這次橫跨三屆五班的首次大聚會。王鑒宇身在外地,通過網絡參與策劃并臨時調整行程趕回來;張義、于淑芬退而不休,親自動手把大街掃的干干凈凈,用實際行動迎接大家。王明更是與時俱進,發揮其原學生會主席和現任微信群主的兩大優勢,快速而廣泛的和師生們進行了溝通,為聚會做了大量、細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h3><h3> 我們 64 屆只有一個班,上有兩個老大哥班無微不至的呵護,下有兩個小弟班的信任和支持,更有年輕、帥氣、美貌的老師們的關愛,使我們倍感溫暖和幸福。</h3><h3> 當然,有些事真是不堪回首,卻永難忘:怎能忘,老媽起早點燈為我做飯催我起床;怎能忘同學伴我徒步跨過門前的小溪,穿過那沙沙作響的十里青紗帳;怎能忘在墨水瓶做的煤油燈下上晚自習,起早貪黑撿糞、漫山遍野拾柴、爬上高高的校舍繕房。更難忘,多人同睡一鋪大炕,生不逢時,還時不時的餓得心發慌------。</h3><h3> 俱往矣,艱苦的歲月,讓我們更加團結和堅強。有了在校學到的知識,我們才敢鼓起勇氣赤手空拳闖四方。帶著師友們的友情和鼓勵,無論身在何處都干得有模有樣。</h3><h3> 老師們,校友們,有千言并萬語,豈能傾瀉在短暫的時刻?再開心并熱鬧,天下還有不散的宴席?讓我們多聯系吧!在交流中增加我們的幸福。在通話中延長我們的壽命,在信函中找到我們親切,讓互聯網提供我們見面的手段,讓惦記生長在我們的思念之中。</h3><h3> 最后,讓我們的心扉打開吧!暢談到天涯海角。讓我們的眼光飛馳吧,欣賞你那熟悉的面容。讓我們的洪運亨通吧,平安地奔馳在各自的旅程!</h3><h3> 謝謝大家!</h3><h3> 朱杰</h3> <h3>六四屆畢業生周明忱。遠在遼寧盤錦,因故未能參加。事先就發來照片和賀信并積極參加群里活動,關心聚會進展情況。</h3> <h3>六四屆畢業生周明忱</h3> <h3>周明忱夫婦</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情滿校園</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獻給母校師生聚會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貳零壹柒丁酉年, 師生相聚望奎縣。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燈塔中學結情緣, 當年校景浮眼前。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老師精心培育咱, 同窗攻讀勇登攀。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畢業歷歲五十三, 不忘初心再聚歡。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廠長經理院長擔, 科長處長同學間。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工農兵商都具全, 園丁售貨我們干。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家鄉務農譜新篇, 建設新農作貢獻。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師生情意頌不完, 互敬互愛終生伴。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恭祝恩師體康健, 喜祝學友家睦園。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但望常聚常會面, 友誼長存同心愿。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六四屆周明忱</h3><h3><br></h3> <h3>六五屆畢業生趙洪彥。當場朗誦自己創作的抒情詩歌一首《都能活過九十九》,是一個滿懷理想,滿懷希望的陽光老頭兒!</h3><h3></h3> <h3> 趙洪彥現場朗誦的詩</h3><h3> 都能活過九十九</h3><h3> 三屆同學是好友,歡聚三天親不夠。</h3><h3> 時時開心天天樂,都能活到九十九。</h3><h3> 每位同學都在內,盡快聯系敘舊友。</h3><h3> 想方設法聯系上,三屆同學名都有。</h3><h3><br></h3> <h3> 六五屆畢業生王振祥。為未能與會而遺憾,為能隔空參與而高興。在賀信中以“東隅雖逝,桑榆非晚”與眾師生互勉。</h3><h3></h3> <h3>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h3><h3> 我是王振祥,由于身體欠佳,未能赴會,深感遺憾,謹此之際,我向老師和同學們表達最誠摯的問候。</h3><h3> 老師同學們:雖然我們大多數五十多年未曾謀面,但恩師們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仍歷歷在目;同學們在一起學習生活的情景仍記憶猶新,而那一張張充滿青春活力的面龐永遠定格在內心中。那時的我們“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而今人世滄桑,過去了半個多世紀,我們都已經步入古稀之年了,但“東隅雖逝,桑榆非晚”,我們要重在當下,但愿我們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俗話說“老要張狂,少要穩”,張狂而不是輕狂,那就是我們要活得健康,活得快樂,活得瀟灑而又豐富多彩,很想念大家,書不盡言,最后祝這次師生聚會取得圓滿的成功。</h3><h3> 王振祥</h3><h3><br></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同仁县|
河津市|
盐源县|
景泰县|
揭阳市|
东港市|
黄平县|
银川市|
沧源|
泉州市|
佛山市|
梓潼县|
麻阳|
武川县|
安达市|
漳平市|
彭泽县|
仙游县|
长丰县|
海门市|
扎鲁特旗|
镇江市|
北川|
石河子市|
且末县|
敦煌市|
榆中县|
黑水县|
岑溪市|
江西省|
平乡县|
玛纳斯县|
柳州市|
九江县|
山东|
武功县|
盐城市|
南宫市|
昭苏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