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曾經是個兵

吳剛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ㄔ撜掌瑪z于1986年春膠州照相館,當時膠州名為膠縣,時年21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84年10月,我帶著兒時對軍營的無限向往,帶著美好的從軍理想,帶著獻身國防的追求,帶著無限的遐想與期盼,告別了父母,告別了生我養我的地方,來到無比神圣的軍營地,開始了我的軍旅生涯?!?lt;/p><p class="ql-block"> 曾經當過兵,終身是軍人?! ?lt;/p><p class="ql-block"> 從海軍航空兵部隊轉業到地方工作已有9個年頭,當年戰友的音容笑貌,依然歷歷在目,27年的軍旅生涯更是使我終身難忘。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89年,剛當軍官時的留影,時年24歲)</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軍營中的文化生活雖單調卻樂著,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就是“拉歌”了。新兵連的訓練任務繁重,從早到晚個個累得筋疲力盡。</p><p class="ql-block"> “拉歌”最能提神,最能鼓舞士氣。偌大的訓練場,幾個排有秩序地列好方陣,寒風刺骨的中午,訓練場地冷風嗖嗖,大家席地而坐,冷得渾身發抖。這時候,連文書大嗓門一喊,雙手一揮,全連戰士的情緒就給調動起來,放聲高歌。 </p><p class="ql-block"> “一排的要不要來一個”,嗓音一落,整個新兵連就會爆發出震耳欲聾般“要”的聲音。其他排也不示弱,大家爭先恐后,你方唱罷我登場,從《團結就是力量》一直唱到《打靶歸來》。此時此刻,領隊指揮是關鍵,氣勢很重要。歌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  </p><p class="ql-block"> 緊張而充實的新兵生活在三點一線的作息和立正、稍息,齊步、正步、跑步的隊列訓練中結束。當連長為我們每個新兵掛上紅領章,帶上紅五星的棉帽,我才真正的體驗到肩上責任的沉重。 </p><p class="ql-block">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過得好快??!從青島流亭機場當兵,到膠州(膠縣)機場飛行大隊入黨提干結婚,再到煙臺萊山機場師部機關任職,又返回青島到軍部擔當大任,一晃,數十年過去了…… </p><p class="ql-block"> 軍營,我把生命中最壯麗的青春留給了你,卻把成長中最美好的時光鐫刻在了心間。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四月,最美的季節,應戰友之約,我們來到惜別了多年的軍營尋舊。 </p><p class="ql-block"> 無論是到青島流亭機場,還是到膠州、煙臺機場,最大的感受是營區內外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寬敞曠達的機場跑道,氣派非凡。從機場出來,車子飛馳在寬闊平坦的公路上,一路華燈,花草磬香,細柳如絲,樓群林立。道路兩旁和道路中間的隔離帶,造型不同的花壇和長著玫紅葉子綠色葉子的樹木交相輝映,大氣孕大美,有著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意境,感覺到比青島海邊東西道路上的綠化要美得多。坐在車里我在想,如果我是畫家,我會用黃河之水研墨,如櫞之筆去描述、繪制那至真至美麗的瞬間。 </p><p class="ql-block"> 當車子開到軍營大院時,我們下來。感謝時間的巨手,已完全把軍營的舊跡抹消殆盡。院子變得比花園還美,退伍及轉業在流亭、膠州、煙臺的戰友們一直陪著我們,講述著營院的變化。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85年1月,3個月新兵連軍訓結束后的留影,時年20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剪一段時光作序,臨風懷想,遐思悠悠。數十年前的軍營,曾揚起我們生命的風帆——如果說在我的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光是在哪里度過?那一定是在綠色的軍營里。 </p><p class="ql-block"> 花季的十九歲,清純、帥氣。 </p><p class="ql-block"> 如果說在我的一生中最值得回憶最幸福的日子是在哪里度過?那我一定會說,是在綠色的軍營里。 </p><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名男兵,以有如日月一般的韻律豐盈著綠色軍營。在歲月不朽的晨光中,他們合奏著曲曲欣欣向榮威武雄壯的旋律,一股動力從腳底升騰。</p><p class="ql-block"> 結束新兵連三個月的艱苦訓練后,和我一起來當兵的40多個同鄉都分配到營區的各個部門。我則分到了飛行團,當上了傘兵。從事為飛行員包裝降落傘的工作。這個工作枯燥乏味,不過有點好處就是空余時間多。不甘寂寞的我,只要有空,就專心致志學寫新聞報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就在《人民日報》、《人民海軍》等報刊上發表文章29篇,年底因利用業余時間采寫新聞報道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從這年開始,寫作便成為我一生的愛好。特別是在部隊的27年,從未離開過寫。讓我的人生從寫中得到了快樂幸福。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87年冬季在海軍航空兵第五師膠縣場站營區與海軍航空兵第五師獨立大隊保傘室全體人員留影。上圖為我,下圖前排左一為我,時年22歲)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再問自己,如果說我這一生最莊嚴的時刻是在哪里?那我還是會說,是在當兵的歲月里。 </p><p class="ql-block"> 當了兵,就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那時想要入黨,難啊!因為毛主席去世沒幾年,華國鋒剛下臺,說心里話,那時的部隊風清氣正,沒有想過要巴結誰要討好誰,亦或要讓什么人來給單位說一下才能入個黨,全靠自己的努力追求上進。</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年代,入黨就是一種崇高的理想,實現這個理想那就是莫大的光榮。在我當兵的第四個年頭的7月份的一天,機關參謀把我叫去,拿出一份入黨志愿書嚴肅地對我說:“經你所在單位的黨小組的推薦,經機關黨支部研究,根據你平時的良好表現,支委們一致同意吸收你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當然,還要上機關全體黨員大會通過才行。把志愿書拿著,認真填寫吧!”我當時那個高興勁喲,就別提了。苦干三年半,終于看到黨組織向我招手了!我真相信了那句話,只要好好干,黨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著。要知道,由于指標的限制,我所在的大隊機關當兵四年未入黨的有好多。我,一個不善交際,不善言詞的人也能入黨,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 當我趴在宿舍的大通鋪上,認真地用流淌著藍天牌墨水的鋼筆填寫入黨志愿書時;當我在大隊機關全體黨員大會上大聲宣讀我的入黨志愿書時,我感受到了一種自我尊嚴的崇高,感受到了一種自我價值的升華。與生俱來的不平靜和不可躲閃的興奮交織在一起,充盈著我的神經,這確實是我人生中最高興的一件大事情啊,該來的就來了,來得自然,來得讓人夜不能寐。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2000年時任航五師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的我與航五師政治部宣傳科報道組成員一起研究新聞稿件。中間掛海軍少校軍銜的是我。)</b></p> <p class="ql-block"> (五)</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當兵是吃苦,是流汗,是流血;當兵是忘我,是犧牲,是奉獻;當兵是遼闊大海里的浪潮,一排排,卷起無比壯闊的巨瀾...... </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離開軍營整整八年的日子里,我依然難忘,通往軍營的小路上,穿梭著我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在軍營環繞操場的跑道上晨跑,“一、二、三、四”的口號聲刺破寂靜的天穹;忘不了,新兵連、大隊機關集合時從戰友們不同嗓音里唱出的嘹亮軍歌;</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營區寬曠的操場上,戰友們青春飛揚的矯健身姿;</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我們坐在送傘車里,盡情享受“風馳電掣”,穿過營區公路,到機場跑道旁包裝一具具飛行阻力傘;</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在晾傘樓里包裝的一具具雪白的降落傘:;</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營區大樓的陽臺上,膠片留住的青澀稚嫩的臉龐;</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啊,月上梢頭,宿舍里亮起的柔光,我們在讀《紅樓夢》、《西游記》、《簡愛》、《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名著,還有唐詩宋詞…… </p><p class="ql-block"> ……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1987年海軍航空兵第五師獨立大隊機關全體官兵合影。前排左二是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經當過兵,那是人生一種特殊的經歷,是一種生命深處的眷戀,是一段無怨無悔無愧的歲月,是一曲同生共死的和弦。 </p><p class="ql-block"> 我驕傲,我曾經是個海軍航空兵……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一一寫于2017年7月31日家中書房,2020年6月11日被全國美篇加“精”。)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1990年9月海軍航空兵第五師獨立大隊機關官兵在煙臺萊山機場合影。后排右二為我,時年25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2006年5月30日,海軍北海艦隊蘇士亮司令員與北海艦隊航空兵(軍級單位)機關處長以上干部合影。后排右三是我,時年41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簡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海之藍,真名吳剛,曾用名吳緒承,軍人出身,湖北監利人氏,客居山東青島,自由撰稿人,軍旅警營作家。閑暇時喜歡讀書寫字,舞文弄墨。常行走于文字間,掬一捧清泉,擷一朵浪花,品一壺茗茶,捧一卷好書。享受生活之淡美,感悟人生之真諦。用書的馨香來滋養孤寂的靈魂。喜歡寫一些通訊,散文,詩歌,隨感。數10年來,有3000余篇作品散見于軍內外報刊雜志、廣播電臺及微信平臺。其中有百余篇獲軍內外新聞獎、優秀征文獎。 著有《海天壯歌》、《警營隨談》等多部文集。</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广饶县| 山阴县| 贵溪市| 日喀则市| 岳池县| 阜宁县| 旌德县| 香河县| 南充市| 三河市| 布拖县| 邵武市| 乡宁县| 新丰县| 北京市| 德化县| 定西市| 弥勒县| 民权县| 陇川县| 合川市| 巴林右旗| 南昌县| 曲靖市| 隆化县| 铜山县| 自治县| 台北市| 武安市| 农安县| 山东省| 峨眉山市| 微博| 北票市| 杭锦后旗| 林西县| 玉树县| 加查县| 琼结县| 平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