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br></b></h3><h3><b>廣州地鐵開通已20年了,從無到有,從傳統到現代,從1條線到現今運營的10條線308.7公里,日均載客量超700萬人次,成為市民出行的首選和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它承載著市民的夢想,見證著廣州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地鐵卡,作為乘坐地鐵的支付憑證,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演變。小小卡片,蘊藏著大量豐富的信息,從一個側面記錄了廣州地鐵的成長軌跡。在此,將收藏的部分地鐵卡曬曬,與感興趣的親們分享。</b><br></h3> <h3><b><br></b></h3><h3><b>1997年6月28日是一個值得記念的日子。這天廣州地鐵通車,市民祈盼已久的夢想實現了!</b></h3> <h3><br></h3><h3>當年,為得到這兩張首次發行的地鐵卡,人們通宵守候,先睹為快,盛況空前</h3> <h3><b><br></b></h3><h3><b>1999年6月28日地鐵一號線全線運營,標志著地鐵整條線路投入使用,線路建設邁出新的步伐</b></h3> <h3><b><br></b></h3><h3><b>2005年地鐵三號線、四號線(新造至黃閣段)開通,標志著地鐵從城區向周邊延伸發展</b></h3> <h3><b><br></b></h3><h3><b>2009年五號線的開通,標志著地鐵多條線相互銜接循環發展,精彩連城</b></h3> <h3><b><br></b></h3><h3><b>2010年廣佛線的開通,標志著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建設邁出實質性的步伐</b></h3> <h3><b><br></b></h3><h3><b>而珠江新城旅客自動輸送系統(APM)的投入使用,側標志著地鐵向著智能化方向邁進</b></h3> <h3><b><br></b></h3><h3><b>地鐵卡按類別可分為紙質票、碰卡票、ⅠC卡票</b></h3><h3><b><br></b></h3><h3><b>紙質票:</b></h3> <h3><b><br></b></h3><h3><b>磁卡票</b></h3> <h3><b><br></b></h3><h3><b>ⅠC卡票</b></h3> <h3><b><br></b></h3><div><b>地鐵卡設計精美、獨具匠心,分類眾多、內涵豐富。有:通車紀念、節慶紀念、生肖記念、名勝記念、專用票等</b></div><div><b><br></b></div><div><b>通車記念</b></div> <h3><b><br></b></h3><h3><b>節慶紀念</b></h3> <h3><b><br></b></h3><h3><b>生肖紀念</b></h3> <h3><b><br></b></h3><h3><b>名勝紀念</b></h3> <h3><b><br></b></h3><h3><b>專用票</b></h3> <h3><b><br></b></h3><h3><b>中國郵政為廣州地鐵建設發行了多枚首日封、明信片</b></h3> <h3><b><br></b></h3><h3><b>地鐵建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籌資渠道多種多樣。政府投入、銀行貸款、融資等就不表了。地鐵公司曾于1995年向社會發行地鐵建設特別債券,但在史料上卻被忽略了,就算在地鐵博物館也難尋蹤跡</b></h3> <h3><b>哈哈哈,作為持有地鐵債券的債權人,我是不會追債的,但這張債券不知能否收入地鐵博物館呢?</b><br></h3><h3><b><br></b></h3><h3><b>謝謝觀看!</b></h3><h3><b><br></b></h3><div><b> (2017年7月29日初稿)</b></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耒阳市|
海伦市|
松桃|
湘潭市|
临清市|
中卫市|
宁波市|
饶阳县|
烟台市|
沙田区|
余干县|
云南省|
永州市|
白银市|
平湖市|
怀集县|
新和县|
耿马|
东台市|
诏安县|
大邑县|
张掖市|
临洮县|
红桥区|
出国|
通许县|
咸宁市|
大新县|
全州县|
南澳县|
政和县|
临沭县|
濉溪县|
张家川|
双流县|
宝应县|
榆林市|
深圳市|
班玛县|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