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一期的爵士樂入門欣賞已經和大家簡略介紹了爵士樂的基本結構以及較為著名的管樂器演奏家。本期將介紹我最為熟悉的鋼琴篇,我選取了一些我個人非常喜愛的爵士鋼琴家,希望對同樣喜愛爵士樂的你有所幫助。</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b>Bill Evans 爵士界的德彪西</b></h1><h3><b>音樂類型:酷派爵士、后波普、第三潮流</b></h3><h3>我在爵士鋼琴啟蒙時期接觸了他的作品,他在印象派和聲的使用帶有一些德彪西的影子,而他對傳統爵士樂曲目(Jazz Standard)的創造性詮釋,以及他最著名的歌唱性獨立旋律線,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爵士鋼琴家,例如之后我會提及的Herbie Hancock、Chick Corea、Keith Jarrett、Elaine Elias。</h3><h3><br></h3><h3>五零年代晚期,Bill Evans開始在樂壇嶄露頭角,出道不久,便與Miles Davis同赴新港音樂祭,六九年合作了<Kind of Blue>,更使他很快就打響了名號。在此輯中,他參與了錄音及制作,也擔當主要的鋼琴手。我們可以說因為Miles Davis的大膽而開啟了調式音樂在爵士樂的實踐,但在首場實驗性的錄音中,卻是由Bill Evans擔當主要的旗手。</h3><h3><br></h3><h3>除了與Miles Davis的合作之外,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三年間,Bill Evans在河岸唱片留下了十多張的唱片,也是重要的史料,記錄著伊文斯的摸索,實驗以及成熟。一九五六年,伊文斯加入河岸唱片,錄制了他的第一張商業發行:《爵士新概念(New Jazz Conceptions)》,在這張專輯中,伊文斯雖然是首度嘗試商業發行,卻毫不退縮地展現他想要帶給世人的爵士新概念。他將德彪西、拉威爾的演奏風格帶入爵士樂的領域,展現了印象派的朦朧與神秘,卻又不失爵士樂的搖擺感受以及即興精神,相當神奇地將兩者合而為一,并且悅耳動聽。</h3><h3><br></h3><h3>Bill Evans的音樂專輯大多是以鋼琴為主伴以鼓及貝斯的三重奏為主,也是因為它的表現是如此不凡,這樣的三重奏才能受到樂迷所喜愛。 Bill Evans的個性沉默冷靜,他的音樂也是如此,也許不是很喜歡他的人會覺得他的音樂缺乏熱情,但是他的琴音還是像詩一般的美,值得您靜靜來聆聽,由其它擅長于讓他的音樂充滿感情。 Bill Evans在爵士樂鼎盛的50年代竄起,并成為影響當代極大的鋼琴大師。他的演奏沒有swing的歡愉與bebop的剛烈,是屬于內斂自省的風格。 1959年,脫離 Miles Davis 之后,Bill Evans 以個人為名的三重奏樂團,在爵士樂壇上立下穩固的地位。</h3> <h3>推薦專輯:Waltz for debby</h3><h3>演出者:Bill Evans Trio</h3><h3>發行時間: 1961年</h3><h3>唱片公司: Riverside Records</h3><h3>推薦理由:在<Waltz for debby>的曲目包括了數首情歌例如〈My Foolish Heart〉,〈Waltz for Debby〉以及〈My Romance〉,都是比爾伊文在他的演奏生涯里常演奏的曲子,而本張專輯里的版本,可以算是當時最成熟的版本,與日后的許多詮釋相較,也都算是相當好的版本,例如標題曲〈Waltz for Debby〉曾在五六年的《爵士新概念(New Jazz Conceptions)》專輯中有概念性地演出過,而在這張專輯中的現場版本,則比之前的錄音室作品成熟許多,結構已達完美,日后許多版本都不及這個版本的完美。<br></h3> <h1><b>Duke Ellington 不是貴族勝似貴族</b></h1><h3><b>音樂類型:拉格泰姆、搖擺樂</b></h3><h3>艾靈頓公爵原名Edward Kennedy Ellington, 出身于華府黑人中低階級的艾靈頓從七歲開始學琴,但是幼年時對于棒球的興趣勝過音樂,所以真正要到青少年時期,年輕的艾靈頓才開始正式發展音樂天賦。</h3><h3><br></h3><h3>艾靈頓相當有生意頭腦,擅于領導音樂班底,對于自己的舉止、談吐和打扮都非常的重視,因著貴族氣息在樂界贏得「公爵」的綽號。</h3><h3><br></h3><h3>風格而論,艾靈頓公爵并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他的音樂知識大部分是自學而來,其中有很大一部份源自他領導樂團的經驗,熟習各種樂器的音質特色,并在排練音樂的過程中慢慢琢磨出每一個音符。在他的想像中,每一名樂手都是獨具特色的音樂靈魂,他們各自獨立,可表演杰出的solo,但是這些風格秀異的樂手, 彼此之間作適當的組合,演奏音樂所爆發的想像空間與魅力,卻不是同期的搖擺大樂團可以相比擬的。雖然這些樂團在當時的受歡迎程度可能都比艾靈頓樂團高(如Glenn Miller 所領導的樂團),但是卻只有非常少數的大樂團錄音為后人視為珍寶, Duke Ellington是少數的其中之一。</h3><h3><br></h3><h3>在作曲的過程中,艾靈頓公爵勇于實驗樂器的音質音色,又頗能巧妙地將彈奏經驗與許多黑人的都會生活相結合。以大家耳熟能詳的「 Take the A Train 」為例,如果你一邊哼唱,一邊想像吹奏這首曲子的熱鬧景致,就會佩服艾靈頓公爵的功力,可以在音樂中刻劃了城市生活的熙熙攘攘,又保留了雋永的搖擺樂韻律,與充滿想像力的和弦。</h3> <h3>推薦專輯:Duke Ellington & John Coltrane</h3><h3>演出者:John Coltrane, Duke Ellington</h3><h3>發行時間:1963年2月</h3><h3>唱片公司: Impulse! Records</h3><h3>推薦理由:Duke Ellington身兼作曲、編曲者及樂隊領班,以無限的才華寫下無數的經典,并創下樂隊50年的榮景。而Coltrane則是以優雅充滿靈性的薩克斯風聲響,不斷超越自我并以豐富的作品建構成音樂版圖的爵士樂巨人,一舉改變人們對爵士演奏的人認知。</h3> <h1><b>Oscar Peterson 爵士巨人</b></h1><h3><b>音樂類型:波普、硬波普、爵士藍調、第三潮流</b></h3><h3>曾經有一次,Oscar Peterson對爵士作家Len Lyons說到:"技巧是用來使你的想法變得值得一聽的途徑,學會使用樂器,你就掌握了音樂的語句,再通過練習讓你的技巧達到能夠表達自己想法的水準,這取決于你的想法有多深刻。"</h3><h3> </h3><h3>這句話簡直可以作為Oscar Peterson對自己的神總結,很明顯Oscar Peterson想表達的想法從來就沒有那么的深刻和晦澀,他只想通過他的琴鍵彈奏出歡樂、搖擺、浪漫的節奏和旋律,什么生命的真諦啊、人類的命運啊、種族的抗爭、宇宙的奧秘啊,他統統沒有想過要在音樂中表現出來。</h3><h3><br></h3><h3>相較于那些喜歡把自己的政治觀念雜糅在音樂里強加給樂迷的音樂家來說,他的單純不僅體現在他的演奏技巧上,更難能可貴的是體現在他對音樂的理解上,音樂不就應該是簡單快樂的事,不是嗎?甚至,這位身高1米9的巨人連嗓音都是溫柔且無害的,聽起來與歌手Nat King Cole的聲音非常相似——溫暖而友善。</h3> <h3>推薦專輯:Ballads, Blues & Bossa Nova</h3><h3>演出者:Oscar Peterson Trio</h3><h3>發行時間: 2008 年</h3><h3>唱片公司: Universal Jazz</h3>推薦理由:Oscar Peterson中前期三重奏作品的精選集,主要以輕柔浪漫的標準曲為主,是一張非常適合入門的爵士鋼琴三重奏唱片。 <h1><b>Erroll Garner 無以倫比的優雅風范</b></h1><h3><b>音樂類型:波普、浪漫流行歌謠(ballad)</b></h3><h3>看著照片中笑起來有點天真有點萌的Erroll Garner,怎能想到一曲妙若天音的Misty竟是出自他手。和Oscar Peterson恰恰相反,Erroll因身材五短,素有 "The Little Man" 的外號。Erroll擁有非凡的琴技,但是不同于其他人的是他不僅沒上過鋼琴課,樂譜更看不懂。聰慧的聽覺和敏銳的耳力,使他的演奏突破這些障礙,化為最迷人的音樂。</h3><h3><br></h3><h3>1954年從紐約前往芝加哥,在機上望著窗外云霧的Erroll Louis Garner,突然靈感來了,但是卻礙于自己本身的鋼琴演奏技巧是無師自通的,因此并不懂得如何將樂曲書寫成樂譜,無法記錄的他便一路上一直反覆琢磨此曲。直到下飛機后直接飛奔飯店,借用飯店的鋼琴以及臨時借來的錄音機,才得以把這首難得的曲子留下。事后其友人聽了這首曲子,深覺如入迷霧之中伸手不見五指,因此替其取名- Misty。</h3> <h3>推薦專輯:Erroll Garner plays Misty</h3><h3>演出者:Erroll Garner</h3><h3>發行時間:1961年</h3><h3>唱片公司:Mercury Records</h3><h3>推薦理由:雖然被公認為是波普樂手,但與Bud Powell和Thelonious Monk等波普鋼琴手相比,Erroll走的是較為中庸的路線。他的鋼琴演奏有一種浪漫的演繹方式,優雅的琴音似霧般迷離,卻又細致動人,他的彈奏永遠閃爍著一種美感,襯托出這位爵士天才的與眾不同。</h3> <h1><b>Red Garland 優秀的伴奏</b></h1><h3><b>音樂類型:波普、硬波普</b></h3><h3>說起爵士鋼琴三重奏,Red Garland是不能不提到的一位人物。他是一位優秀的伴奏者,曾在Miles Davis的五重奏中擔任鋼琴手,而他在Prestige旗下錄制的一系列鋼琴三重奏專輯,則是我心目中的經典鋼琴三重奏。</h3> <h3>推薦專輯:Red Garland's Piano</h3><h3>演出者:Red Garland Trio</h3><h3>發行時間:1957年</h3><h3>唱片公司:Prestige Records</h3><h3>推薦理由:這張專輯中,其中有首"If I were a bell"的曲子,Paul Chambers雖然出了錯,卻一點都不會影響這張專輯音樂的水準,或是音樂的美。這是一張誠實的錄音,樂句中充滿了三位團員真實情感的流露,三位樂手都是大師中的大師。真正的大師,他演奏出的音樂是誠實的,聽眾也會很容易感受得到,并在心中產生共鳴。</h3> <h1><b>Keith Jarrett</b> <b>邊彈邊哼的藝術</b></h1><h3><b>音樂類型:古典、融合爵士、自由即興</b></h3><h3>Keith Jarrett無論彈奏慢板或快板、或任何的自由即興,每一回只要從頭一聽,總是能強烈地給予焦點凝聚。他于演奏時的整體音樂構筑,常常只是以單音的線條來呈現而已,卻能使整個氣氛由零至頂點,或者他從不吝嗇地讓樂句出現些許時間的休止及長音延續,但仍然可以感覺得到有即興的線條存在。在和聲的色彩創造上,Keith Jarrett絕對是屬于極簡派。尤其他的左手Comping總是該少就少、該多就多,輔佐右手的即興樂句;有時在鋼琴的中低音部位吟唱,讓另一邊的右手以短句回應,因此Keith Jarrett即興時的“哼唱”也成為一個「必聽必有」的著名音效。</h3> <h3>推薦專輯:Keith Jarrett The Koln Concert</h3><h3>演奏者:Keith Jarrett</h3><h3>發行時間:1975年</h3><h3>唱片公司:ECM Records</h3><h3>推薦理由:江湖傳聞,Keith Jarrett踏上舞臺之后,也不確知自己究竟要彈些什么,一人一琴,和滿坑滿谷,安安靜靜的聽眾"對峙"了一段時間,終于他按下了琴鍵,在完全即興的狀況下,演奏出廣受評論界與樂迷的推崇,堪稱現代爵士經典的"科隆音樂會" ,一個多小時的優美鋼琴旅程,奠定了杰瑞特大師級的巔峰地位,也開展了之后新世紀鋼琴家一窩蜂的模仿學習。 Keith Jarrett的手指創下了陽光般的奇跡,明亮清的旋律自然涌現,使人仿若置身于當天科隆音樂會的現場,感染著現場的輕松即興的氣氛。</h3> <h1><b>Herbie Hancock 放克大師</b></h1><h3><b>音樂類型:酷派、硬波普、融合爵士、放克、靈魂樂、藍調、電子</b></h3><h3>1963 年Hancock 參與Miles Davis 的第二支五重奏樂團,協助該樂團重新定義爵士旋律,成為『后咆勃』樂風先驅,后來更將合成器與funk 元素融入音樂,透過馬不停蹄的實驗,產生優美旋律且受到樂迷肯定,他有許多歌曲跨越曲風藩籬,在流行樂壇獲得廣大回響。</h3> <h3>推薦專輯:Head Hunters</h3><h3>演出者:Herbie Hancock</h3><h3>發行時間:1973年</h3><h3>唱片公司:Columbia Records</h3>此專輯被視為25年來最有影響力的專輯之一,融合爵士(Jazz)與放克(Funk),使用樂器包括鋼琴、鍵盤、電子合成器,雖開創新風格,在當時卻飽受正統爵士派的批評。 <h1><b>Chick Corea 凌亂中有系統,系統中有創意</b></h1><h3><b>音樂類型:融合爵士、古典、后波普、拉丁爵士、前衛爵士、前衛搖滾</b></h3><h3>不得不說Miles Davis團隊真的孕育了許多爵士鋼琴大師,繼Herbie Hancock后,Chick Corea也加入了Miles Davis團隊,他的加入更催化了融合樂的誕生。</h3><h3>他的作品繁多,從六零年代的Blue Note經典之作,到七零年代的融合風、八零年代的ECM,九零年代的GRP原音與電子團體,到近年來的回歸傳統編制創作等, Chick Corea是個真正的藝術家、樂團領導者,也是獨一無二的爵士鋼琴巧匠。</h3> <h3>推薦專輯:Return to Forever</h3><h3>演出者:回到永恒樂團</h3><h3>發行時間:1972年</h3><h3>唱片公司:ECM Records</h3><h3>推薦理由:回歸永恒樂團,是融合爵士樂史上最重要的團體之一,專輯"輕如鴻毛"結合了爵士樂與巴西音樂元素,輕盈如詩的樂風,在發行時就引起樂迷熱烈的反應,對當時的音樂界產生巨大影響,可以說是幫助融合爵士確立方向面貌的里程碑。</h3> <h1><b>上原廣美 </b><b>跳躍的精靈</b></h1><h3><b>音樂類型:融合爵士、后波普、古典</b></h3><h3>乖張的外形,高高的爆炸馬尾,是我對上原廣美的第一印象。上原廣美演奏鋼琴時本來就具備了鮮明的節奏特質(percussive nature)。而她驚人的技巧和繁復的旋律,則令人想起另一位天才型的盲人鋼琴手Art Tatum。然而,她的作品反映的是亞洲年輕人的率直、純真的感情和力爭上游的決心。上原擅長將電子樂器巧妙地融入原音鋼琴的演奏,讓爵士樂多了點搖滾樂的搞怪和歡樂,卻又保留了層次分明,言之有物的即興演奏。精力無窮的她,演奏的每一個音符都是清清楚楚,毫不含糊,每一段樂句配合著電貝斯和鼓群的節奏,蘊含律動的音符仿佛是要往上飛揚,回旋,彈到激昂之處,上原還會以手肘重擊琴鍵!</h3> <h3>推薦專輯:Another Mind</h3><h3>演出者:上原廣美</h3><h3>發行時間:2003年</h3><h3>唱片公司:Telarc </h3>推薦理由:雖然是一張爵士樂專輯,Another Mind想走的音樂風格卻絕不傳統,它完全反映了上原廣美對于不同音樂元素的吸收和包容,所以她的作品有點放克、有點搖滾,又帶著點前衛。最重要的是,上原廣美絕佳的演奏技巧以及訴諸于直覺,卻又能不落俗套的即興概念,讓《Another Mind》獲得很好的評價。 <h1><b>Elaine Elias 女神!女神!女神!</b></h1><h3><b>音樂類型:古典、拉丁爵士、波薩諾瓦</b></h3><h3>出生在巴西,從小在媽媽的古典鋼琴家的影響下、與家里的爵士音樂氛圍中長大,讓她17歲就開始了演奏與創作的生涯。之后進到了茱利亞音樂學院,奠定她的古典音樂基礎;同時她在爵士樂中展現的好身手也被受到的注目,在她23那年,與Eddie Gomez的樂團(他可是Bill Evans的貝斯手)一同錄制專輯,正式宣示她將在爵士樂中的不可限量。</h3><h3>其實要能跨足古典與爵士兩個音樂的領域本來就有難度,它們在先天上的目的、要求、思考邏輯就不同,Eliane Elias愿意嘗試這樣的挑戰還真能打破兩者的框架,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加上流在血液中的拉丁因子,還有一副天生的好歌喉以及出色的容貌,這樣一位才女怎么能不讓人心動呢?</h3><h3><br></h3> <h3>推薦專輯:Eliane Elias Plays Jobim</h3><h3>演出者:Elane Elias</h3><h3>發行時間:1990年</h3><h3>唱片公司:Blue Note</h3><h3>推薦理由:Elaine從Steps Ahead樂團單飛后,回到故鄉巴西做波薩諾瓦音樂的探究,有系統的重新詮釋巴西的音樂教父Jobim的音樂,可謂是一張非常珍貴的專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轉載請注明出處。</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關于作者Luce:</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樂教育碩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港注冊教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國際文憑課程(I.B)學校音樂教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鋼琴導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爵士歌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力將國際三大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中,并積極推廣兒童爵士樂鑒賞,汲取美國兒童爵士樂教學理念。現正研究創編適應亞洲兒童文化背景的爵士樂課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睢宁县|
康平县|
东兴市|
双桥区|
永修县|
岳普湖县|
洪泽县|
修武县|
临沂市|
武宁县|
库尔勒市|
平南县|
四会市|
满城县|
虹口区|
崇仁县|
达拉特旗|
正镶白旗|
高雄市|
潍坊市|
叶城县|
祁东县|
常熟市|
确山县|
佛山市|
沂源县|
册亨县|
龙岩市|
安西县|
诸暨市|
吉隆县|
镇康县|
婺源县|
泸溪县|
安庆市|
关岭|
南丹县|
淅川县|
蓬溪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