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將溫莎城堡游記作為我的十一天英國愛爾蘭之游的首篇,一是緣于游程安排,二是由于我在年輕時代就對英國溫莎盛名遠揚的一段愛情故事有著特別深刻的印象。</h3> <h3></h3> <h3> 超凡脫俗的溫莎,在一代代演繹權勢和奢華的同時,也曾演繹過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1936年元月,愛德華八世繼位。繼位不足一年,他向王室宣布要和離異兩次的美國平民女子辛普森夫人結婚,這個決定遭到了朝野強烈的反對,人們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一個結過兩次婚的女人成為這個偉大的日不落帝國的王后。愛德華八世為此毅然宣布退位。他的弟弟喬治六世繼位后,授予他溫莎公爵的頭銜。從此這段“愛美人不愛江山”動人愛情故事廣為流傳。在數不勝數的王室故事變成一頁頁枯萎的樹葉而凋零,人們卻還記得有一個國王為了愛情而放棄了一切這個匪夷所思的故事。而他“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情佳話在使古堡名聲遠揚的同時,也為溫莎平添了幾分纏綿浪漫的色彩。</h3> <h3></h3> <h3> 溫莎城堡位于英格蘭東南部溫莎鎮,距離倫敦市中心約32公里,這個城堡是征服者威廉于1086年建成,占地10.5公頃。溫莎城堡是使用時間最久最古老的皇家宮苑,它也是英國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也是當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個。如今的溫莎城堡仍然是伊麗莎白女王最鐘愛的地方,她經常于周末回來居住,并經常在此舉行國宴和外事話動。</h3> <h3>網圖</h3><h3></h3> <h3> 穿過小鎮,沿著坡道上行,抵達溫莎古堡的入口處。參觀一開始就遇到些周折,一是參觀者特多,等待進入的隊伍在狹窄彎曲的城堡外的小路上連綿蜿蜒數百米,化了近一個小時排隊,二是輪到我們領取免費講解器時突然供應斷檔,又白白化了近半小時焦急的等待,這讓本來就緊張的參觀時間更加捉襟見肘了。心中難免有些不快,但進得城堡,期待中的神秘莊嚴而古樸的城堡風光撲面而來,心頭的那一絲陰云頓時消散。</h3><h3><br></h3> <h3></h3> <h3> 溫莎城堡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全部用石頭砌成,有近千個房間。整座城堡分為上區、中區和下區三個部分。</h3> <h3></h3> <h3></h3> <h3> 在前往上區的途中,路過“國家外交廳”,這是王室和女王接待外國首要,舉行重大活動的重要場所。2014年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就是在這里接見來訪的李克強總理。這里并不對外開放,只能在鐵柵門外拍拍照。</h3> <h3></h3> <h3> 城堡上區有九百多個房間(包括走廊和樓梯),其中225間是臥室。主要有瑪麗皇后的玩偶屋(陳列了各式各樣的玩偶),女王的餐廳、交誼廳、覲見廳、客廳、滑鐵盧廳等,</h3> <h3></h3> <h3> 城堡里的一切,無不彰顯著皇家莊嚴高貴氣質。經過千年的積淀,這里每一個房間每一件展品幾乎都有一個久遠而生動的歷史故事。可惜我們幾乎就是一個英國歷史盲,大多只能像個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為這些物品的奢華精美而嘖嘖驚嘆。</h3> <h3></h3> <h3> 可惜室內都不能拍照,但是每人配備的中文語音導覽器非常方便,在播放器上輸入與景點對應的號碼就可以聽到詳盡的中文講解。</h3> <h3></h3> <h3> 中文講解詞寫得很地道,發音也標準。將那些浩繁的英國歷史事件和人物與眼前的展品關聯起來,生動而形象。仔細地聆聽著講解器娓娓道來的歷史故事,腦海里不斷地閃現各種歷史的片段和場景,讓人有一種在歷史長河中暢游的奇特感受。</h3> <h3></h3> <h3> </h3><h3></h3> <h3> 可惜我們時間不夠,在排隊等候入場和領用免費講解器時,耗費了太多的時間。沒有充裕時間按講解器的序號一一對應地參觀了,許多廳室就匆匆走過,如玩偶室的參觀就舍棄了。</h3> <h3></h3> <h3> 這里順便說一句,從上海浦東機場起飛,一個連續十五個小時飛行到德國慕尼黑轉機,加上候機又是五小時才到倫敦希思羅機場,又從機場直奔溫莎,頭腦有點發木,反應和記憶力已嚴重下降。大量的精美展品和那些栩栩如生的歷史故事無法一一記住,</h3> <h3></h3> <h3> 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出之于大家之手的著名人物和記錄歷史事件的油畫和各式精美的收藏品,如巨大的非洲烏木柜、巨大的純銀桌子、金銀制作的豪華餐具。</h3> <h3>網圖</h3><h3></h3> <h3> 印象深刻的還有 滑鐵盧廳,這是為慶賀滑鐵盧戰役勝利而建。滑鐵盧戰役是歐洲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最終決定了拿破侖及其帝國的命運,對歐洲的國家關系和歷史演進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寬敞高大的長方形大廳墻壁上,掛滿了在滑鐵盧戰役中立下戰功的英國戰將的肖像,特別是惠靈頓元帥的巨幅畫像,它是英國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h3> <h3>網圖</h3><h3></h3> <h3> 還有一個專廳陳列了各式冷兵器時代的刀槍、盔甲,陳列在展柜或掛在高大的墻壁上,好生威武,讓人置身于古代戰爭大片的戰火紛飛,戎馬倥傯的氛圍之中。還有英王為騎士或有功者頒授爵位和封號的覲見大廳,墻上布滿了騎士勛章。</h3> <h3>網圖</h3><h3></h3> <h3> 整個城堡的內部裝飾金壁輝煌,華麗堂皇,王室數百年來收集的名家繪畫、金銀器具、精美瓷器等無一不是巧奪天工、奪人眼球。</h3> <h3>網圖</h3><h3></h3> <h3> 高大的墻上莊飾著的刀、劍、戰旗擺以及虎頭、王冠、權杖,顯示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的莊重威嚴和十足的霸氣。</h3> <h3>網圖</h3><h3></h3> <h3> 1992年時,溫莎城堡的王室宮苑大樓曾經遭遇過一次大火,燒毀了9間主要的大廳,許多貴重的藏品付之一炬,損失慘重。其后英國王室花了五年時間和數千萬英鎊重建,如今這些大廳已經修茸一新。不過細心的參觀者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痕跡。特別要提的是這筆巨款是由英國王室籌集,沒有動用國庫。部分過火的地板在修繕時都用上了。</h3> <h3>網圖</h3><h3></h3> <h3>網圖</h3><h3></h3> <h3>網圖</h3><h3></h3> <h3>網圖</h3><h3></h3> <h3> 中區最明顯的標志是以玫瑰花園圍繞的圓塔為主的景區。玫瑰花園是2002年伊麗莎白女王即位50周年慶,當局特地建造一座新穎的紀念花園,為城堡注入新時代元素。</h3> <h3></h3> <h3> 圓塔在1086年建造之初是木質的,到了1170年,亨利二世用石頭重建才成了今日的模樣。1660年以前,圓塔里曾經是關押王室政敵的監獄,如今是保存文獻的地方。而今,每當女王來到溫莎堡居住或舉行典禮活動,圓塔上便會升起英國皇室的旗幟。我們參觀城堡的這一天,女王肯定不在城堡,圓塔上飄揚著一面英國國旗。</h3> <h3></h3> <h3> 圓塔巍峨的冠頂成為了古堡內最高的建筑。居高臨下視野開闊,登上塔頂,可以觀看到整個溫莎鎮和城堡內的美景,可惜我們時間不夠,只能忍痛割愛。</h3> <h3></h3> <h3> 從中區往下走便進入城堡的下區,下區主要有圣喬治禮拜堂、艾爾伯特紀念禮拜堂等建筑。</h3><h3> 圣喬治教堂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藝術成就在英國僅次于倫敦市區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國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里。自18世紀以來,有十位英國君主死后都埋葬在這里。此外,還有許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員的陵墓。這個教堂還以細致艷麗的彩繪玻璃著稱,我們也因時間關系放棄了參觀。</h3><h3> 艾伯特紀念禮拜堂緊鄰圣喬治禮拜堂,建于1240年,為晚期垂直式樣的哥特式禮拜堂,在1863年改建為愛伯特王子的紀念禮拜堂。</h3> <h3></h3> <h3> 溫莎城堡區內站崗的皇家侍衛步兵團衛兵頭戴黑色高帽身著紅色制服,每天定時換崗。可惜我們錯過了換崗的時間,只見到幾位站崗、巡邏的衛兵。我很幸運,在莫斯科紅場烈士紀念碑,在丹麥哥本哈根王宮和挪威奧斯陸王宮,我都拍攝到衛兵換崗的儀式場面,發在網上,贏得很高的點擊率。</h3> <h3></h3> <h3> 英國皇家衛隊專為王室安全效力的一支“御林軍”,一直保持著幾百年不變的傳統、服飾、禮儀和作風,英國皇家衛隊還參加了多次戰爭,戰功彪炳。所以在大多數英國人眼里,皇家衛隊是英國優秀傳統的象征,同時它也是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長治久安的象征。</h3> <h3></h3> <h3> 參觀完城堡,來到溫莎小鎮,城堡和小鎮完美地融為一體。小鎮位于伯克郡的泰晤士河畔,游客參觀城堡必須經過小鎮,所以溫莎小鎮也就變成了游客到訪最多的英國小鎮之一。人們習慣將溫莎堡所在的小鎮稱為“王城”,這座小鎮的歷史比城堡的歷史要悠久得多。最早建造于羅馬人統治時期,那時這里曾一度被稱為“Winding Shore”,幾經演變才演化成今天的溫莎。</h3> <h3></h3> <h3> 走進小鎮.小鎮內兩條主要街道環繞著城堡.泰晤士河的對岸就是著名的伊頓鎮(著名的伊頓公學就在這小鎮上)</h3><h3> 溫莎小鎮的建筑古樸莊重,風格特點與古堡融為一體,十分和諧得體。這里的街巷在城堡開放之日經常被四方來游客擠滿。順著山勢彎曲有致的街道兩邊布滿了各種商鋪,店面都不大,但店內的裝飾則精美別致。</h3> <h3></h3> <h3></h3> <h3> 小鎮上 咖啡館及古董店居多。最令人心儀的是出售老物件的小店。鐘表,白銀制品,各式擺件飾件琳瑯滿目,絕非”MADE IN CHINA",而是正宗英國老東西,明碼標價,價格也不離奇,在英國買東西討價還價是一件不上臺面的事情,“契約精神”是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看家寶,看準了直接付錢就對了,被黑的例子很少見。我看好一件銅擺件,但考慮到這才是旅程的第一天,一路帶著麻煩,說不定下面還有更好的,猶豫了一下,機會就這樣失去了。</h3> <h3></h3> <h3> 都說法國人浪漫熱情,英國人斯文沉靜,成年人彬彬有禮,紳士風度。可孩子們還是保持著天生的活潑和熱情。這群孩子很樂意與我合影,個個臉上綻放著善意的笑容。</h3> <h3></h3> <h3></h3> <h3> 小鎮周邊環境優雅而靜謐,到處是參天古木,綠草茵茵。孩子們在草地上追逐游戲,悠閑的白發老人們在打門球,陽光下盡享寧靜、平和、閑適的生活。</h3><h3><br></h3> <h3></h3> <h3> 古建筑是一個國家的歷史見證,就如長城、故宮,但溫莎城堡作為英國乃至世界上最有名的城堡,不僅因為它的歷史悠久,更主要的是它現在仍然是英國女王的行宮,是當今英國許多重要國事活動的地方。溫莎城堡不僅是近千年的英國歷史連續劇的縮影,而且這本連續劇還在這里繼續上演。正因為如此,才顯得這座城堡如此的與眾不同。走進這個城堡,不僅是走進歷史,而且也走進正在演進的現實。溫莎城堡是一部英國活著的歷史。</h3><h3> 活著的歷史建筑不只溫莎城堡一處,如今俄羅斯的普金還在克里姆林宮上班,捷克總統還在布拉格城堡辦公,這兩處我都有幸見識過。非常想在有生之年進神秘的中南海逛逛,看來這只是個奢望。</h3> <h3></h3> <h3> 溫莎是一個溫婉而秀美的名字,讓善于望文生義的中國人對溫莎城堡產生了出許多美好的想象。溫莎公爵動人的愛情故事很容易使人把溫莎城堡與中國人非常熟悉的茜茜公主住的美泉宮聯系起。未到溫莎時,我也是這么想的。然而錯了,溫莎城堡就是一部厚重的英國的歷史。溫莎公爵的故事只是漫長歷史中無足輕重的一頁。</h3> <h3></h3> <h3> 溫莎城堡從公元1066年征服者威廉的“諾曼征服”開始,到金雀花王朝和大憲章的制定,到公元十五世紀的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再到都鐸王朝的肇始,歷經了五百年。在此后的500年里,溫莎宮城堡里又出現了英國三個名氣最大的女王。她們就是縱橫捭闔、聲威遠播的伊麗莎白一世,王氣逼人、生逢盛世的維多利亞女王和力挽狂瀾、煞費苦心的當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這一路走來,一千年過去了,溫莎城堡見證了大英帝國的發韌、崛起,見證了帝國如日中天的顛峰期,更是無奈地伴隨著地帝國的衰落。</h3> <h3></h3> <h3> 曾經霸氣的日不落帝國式微了,但英國還是作為一個大國活躍在世界舞臺上。與她的歷史緊密相連的”大憲章“、”光榮革命”、“君主立憲”、"三權分立“、”工業大革命“等等概念如今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了解。據說有近四億中國人學習英語這個事實上的世界語言,英國是不是像國內的某些媒體所宣傳的那樣不堪呢?</h3> <h3></h3> <h3> 告別溫莎,帶著夢想實現的滿足和對溫莎未曾期待的美好印象,今生首次造訪,余生不會再來,但已無遺憾。在這里,歷史和現實無縫對接,雄偉的古堡與優雅的小鎮完美融合,大不列顛昔日雄風與動人心弦的愛情故事同樣令人唏噓不已。溫莎之行是美好的,使我十一天的英國愛爾蘭之游有了一個好的開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获嘉县|
山东省|
临武县|
沙坪坝区|
揭东县|
竹山县|
安徽省|
象山县|
高陵县|
孟州市|
富宁县|
昌图县|
饶平县|
紫阳县|
黄石市|
瓦房店市|
白水县|
新沂市|
乌海市|
柳江县|
福建省|
陇川县|
凌海市|
上蔡县|
军事|
莱阳市|
韶关市|
区。|
临沂市|
安塞县|
罗平县|
南昌县|
镇原县|
怀仁县|
吉水县|
龙川县|
武穴市|
米泉市|
定兴县|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