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嘮起沈陽的老電影院,上點年紀的人都會提到東北、光陸、亞洲、群眾、民族、利群……其實,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卻是久負盛名的天光電影院(以下簡稱“天光”)。五、六十年前,我和我的兒時伙伴以及小學、部分中學同學,在天光大院相識,在天光周邊居住、學習、成長,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有趣故事,常常引起我幸福和美好的回憶……</h1><h1> 天光坐落于沈河區大西路中段路北,地處商業繁華地段。大西百貨商店、大西副食商店、市少兒圖書舘、迎春飯店、香園飯店、大陸冰果店、鳳凰理發店、糧站、衛生院麟次櫛比,一片興旺景象。到天光看電影,須從臨街的市少兒圖書舘二樓下方的方形門洞通過。過了門洞,就是一條二十余米長十余米寬的直達天光大院的過道。過道左手方是影院售票處,右手方是長長的電影海報畫廊。再往前走就是天光小廣場了(俗稱天光大院)。天光大院很寬敞,有2個籃球場大小。南、北兩側豎有高大的電影宣傳廣告,北側邊緣有一直通月窗里的胡同,也稱天光后門;西側是老戶住宅和影院獨身宿舍;東側即為天光觀影大廳。觀影大廳莊嚴、偉岸,門臉用淺黃色瓷磚罩面。登上六磴臺階,迎面是三扇對開的拱形門,3名威武的檢票員分立門邊。大廳兩側山墻還設有安全通道(即外樓梯),電影散場或有緊急情況,以備觀眾疏散之用。</h1> <h1> 我的兒時發小,無一例外地都住在天光附近,也就是大西路二段臨街平房或天光周邊的月窗里、天光里、晨光里一帶。因離天光近且天光大院寬敞平坦,父母常帶自己的孩子到那里玩耍。我們忘情地拍小皮球、吹肥皂泡、擲紙飛機……在天光大院邂逅了一大幫小屁孩,大家在一起嬉戲耍鬧,樂不可支。電影大廳不時傳來歡聲笑語,花花綠綠的電影海報也常叫我們抓耳撓腮。可我們這群小伙伴,誰也沒進過觀影大廳,一次都沒有。那時的孩子們,是那樣的無助、無欲,電影院雖近在咫尺,看電影卻遠在天涯。</h1> <h1> 到了上小學的年齡,我的部分兒時伙伴和我一起進入了天光不遠處的大西三校,并且成了同班同學。那個年代的小學生,學習壓力不是很大,每天上午在學校上課,午后到家庭學習小組自習和寫作業。我所在的學習小組就在天光后面月窗胡同的大雜院,老師布置的功課完成后,同學們如出籠的小鳥,飛一般的來到天光大院,盡情地歡樂。男生踢毽子、撞拐、彈玻璃球;女生則選擇跳皮筋、踢口袋……我們蹦啊,跳啊,縱情忘憂般地享受少兒時光的美好,天光大院已成了我們這些初入學的孩子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除了自己的家、學校,就屬它了。</h1> <h1> 期中考試結束后,學校組織到天光看電影。這是入學后第一次,也是人生第一次進影院看電影。到了門口,老師出示團體門票收據(學生門票每人8分錢),經檢票員認真核對人數放行后,同學們爭先恐后,魚貫而入。經過過道候影廳,我們驚喜地看到,兩側墻上掛滿了電影明星的大幅照片:趙丹、張瑞芳、白楊、孫道臨、王曉棠、王丹鳳、祝希娟、王心剛、于藍、于洋等。我們來不及細細欣賞,匆匆涌進了觀影大廳。嗬!電影廳真高真大呀!觀眾席分為一樓、二樓兩層,能容納一千多位觀眾。正面舞臺的上方懸掛著鑲著窄窄黑邊很大很大的銀白色電影幕布;大廳四周是照明壁燈和彩色提示燈;高高的穹頂由無數小燈泡匯成巨大的五角星。高大的空間、耀眼的燈光,叫人有些目眩。同學們喜不自禁,交頭接耳,像喜鵲又像雞雛,唧唧喳喳,響成一片。突然,大廳里響起了開演的預備鈴聲,此起彼伏的嘈雜聲頓時靜了下來。大約又過了十幾秒鐘,當第二遍正式開演的鈴聲響起時,大廳內幾乎所有的燈光都瞬間熄滅了。只剩下安全門的綠色,男、女廁所的紅色指示燈還眨著不算明亮的眼睛。在一片漆黑中,除了能隱約看到前排同學的頭形,別的什么也看不清了。我屏聲靜氣,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大銀幕,興奮的手心直冒汗。當天上映的是國產兒童故事片《祖國的花朵》,影片講述的是首都少年兒童學習、成長的故事。我們不僅為影片動人故事情節深深吸引,更被這部片子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漿”撥動了心弦。影片觀后不久,這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很快就傳遍校園,紅遍全國。六十年過去了,歌曲歷久彌新,已成永恒的經典。</h1> <h1>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新中國電影業蓬勃發展的時期,每年生產的大量新聞紀錄片、動畫片暫忽略不計,僅國產故事片就達100多部,平均每周有一、兩部新片上市。在“德、智、體全面發展”教育方針指引下,有計劃、有選擇地組織觀看影片,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開展爰國主義、國際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是非觀念和理想前途觀念方面會起到積極地引領作用。大西三校每個學期都會組織幾次這樣的觀影活動。不僅如此,每個學年的開學典禮或結業儀式也多在天光舉行。學校開展的這些活動,深受同學們的歡迎,因為大型活動結束后,總會有電影盛宴相伴。</h1> <h1> 電影品種、內容的多樣化和優秀影片的大量涌現,帶動了電影票房的空前高漲,佳片、首輪片更是一票難求。天光售票處門前,人頭攢動,比肩繼踵,買影票的隊伍排起長龍。那時候的天光每天至少安排5場演出(上午1場、下午2場、晚六點以后2場),遇到“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五片連映的“通宵電影”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天光的所有工作人員,售票員、放映員、檢票員、串片員……都很辛苦,但累并快樂著。因為票房好,演出場次多,除正常工資外,獎金也不少,天光成了不少人羨慕的熱門職場。記得有一次老師在課堂上問:“同學們都各有什么樣的理想?”,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說什么的都有。這時后排的一名高個男生嚯地站起來,大聲地說:“我到天光干什么都行。”“說說理由?”“能天天看電影還不花錢!”哄……的一聲,把全班同學都逗笑了。</h1> <h1> 幾年后我和我的部分小學同學一起考入沈陽市第十中學讀初中,學校就在天光馬路對面巷子內,我的天光情緣更深了。與小學相似的是,十中也把天光當成自己的家,組織師生看電影、召開全校師生員工大會,都在天光。我從內心歡迎學校的這些舉措,樂見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在天光得到完全的釋放和揮灑。那些年(小學和初中階段以及知青回城后),我在天光看了不下五、六十部影片,包括:《紅孩子》、《黨的女兒》、《鋼鐵戰士》、《突破烏江》、《萬水千山》、《紅色娘子軍》、《洪湖赤衛隊》、《趙一曼》、《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雞毛信》、《狼牙山五壯士》、《東進序由》、《51號兵站》、《撲不滅的火焰》、《沖破黎明前的黑暗》、《地道戰》、《地雷戰》、《三進山城》、《回民支隊》、《南征北戰》、《渡江偵查記》、《戰上海》、《戰火中的青春》、《智取華山》、《林海雪原》、《董存瑞》、《寂靜的山林》、《柳堡的故事》、《烈火中永生》、《永不消逝的電波》、《神秘的旅伴》、《邊寨烽火》、《箭竿河邊》、《山間鈴響馬幫來》、《沙漠追匪記》、《云霧山中》、《天羅地網》、《斬斷魔爪》、《英雄虎膽》、《虎穴追蹤》、《前哨》、《羊城暗哨》、《冰山上的來客》、《鐵道衛士》、《秘密圖紙》、《海魂》、《國慶十點鐘》、《古剎鐘聲》、《英雄兒女》、《上甘嶺》、《打擊侵略者》、《奇襲》、《雷鋒》、《霓虹燈下的哨兵》、.《我們村里的年輕人》、《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劉三姐》……這些影片,用電影語言和特有的藝術形式,形象地告訴我們應該愛什么,恨什么;哪些是高尚的,哪些是不齒的;進步取代落后,光明戰勝黑暗,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影片給了我們無窮的信心和勇氣,也賦予了我們無盡的智慧和力量。我永遠真誠地感謝這些好影片,感謝天光對我們的啟蒙教育和形象教育,讓我們那一代人終生受益。</h1> <h1> 從兒時起到長大成人到成家立業,我一直在天光附近廝守,未曾遠離(上山下鄉當知青除外)。直到84年單位福利分配住房,我才戀戀不舍地告別了那片“熱土”。我的兒時伙伴、小學、中學同學也陸陸續續揮別天光,各奔東西。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這座有著六、七十年光榮歷史的老字號電影院,也無可避免地消失在老城區改造的塵埃里。聽說天光拆除了,我急三火四地趕往那里。站在昔日天光大院的舊址,望著磚頭瓦礫的大片廢墟,聽到推土機“嘟嘟嘟”惱人的轟嗚,我一屁股坐在土堆上,無奈、傷感、懊惱、無助一起涌上心頭,任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別了,親愛的天光!別了,親愛的伙伴!實體形態的天光已隨風遠去,心底的天光,依然巍然屹立,直至永遠!</h1> <h3> (現今的大西路天光原址)</h3> <h1> 本文寫于2017年7月,至今已快三年了。承蒙各位認識或不認識朋友的厚愛,閱讀者已達3.5萬多人次,留言或寫評論的朋友二百多人,還有更多的朋友給小文點贊,真的叫我始料未及。本人在《美篇》發表文章、詩歌、攝影作品六、七十篇,還沒有任何一篇能有這篇文章影響這么大、傳閱這么廣。其根本原因在于天光電影院在朋友們的心中印象太深刻了,童年的記憶太美好了,而非文章本身有多么“高、大、上”。本人上個月剛過70周歲生日,是百分之百的古稀老人。我相信,我的讀者朋友絕大多數都是我的同齡人或是兒時生活在“天光”周邊的老鄰居、老街坊。感謝天光電影院把我們聯系到了一起。人老了都有懷舊情結,童年的一切總是揮之不去,而天光就成了我們懷舊最現實的標的物,一想到當年的天光,就感到親切、感到真實、感到看得見摸得著,愛屋及烏,就喜歡上了寫天光的文章。</h1><h1> 聽一些朋友講,時常有小時候在大西三、沈陽十中讀過書的朋友在打聽文章作者是誰?直到最近還有人問“微海拾趣”是哪位鄰居或校友?其實,在下王繼忠,就是兒時生活在大西路街邊平房的一個小男孩,如今已垂垂老矣。</h1><h1> 添加幾張讀書時和現今的照片吧,愿我們都能成為好朋友!</h1><h3><br></h3><h1> 微海拾趣</h1><h1> 2020.2.28</h1><h3><br></h3><h3><br></h3> <h1> 當年天光電影院放映大廳,新近收集到的。</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德江县|
遂平县|
鹤峰县|
通化县|
宝坻区|
江永县|
安泽县|
玉环县|
烟台市|
湖南省|
灯塔市|
漠河县|
冀州市|
浮山县|
绥江县|
曲靖市|
璧山县|
高雄县|
夏津县|
都昌县|
溧阳市|
扎赉特旗|
永安市|
牡丹江市|
阜新市|
自治县|
涪陵区|
榆社县|
广河县|
金堂县|
闽侯县|
呼和浩特市|
通辽市|
墨玉县|
四会市|
江山市|
九龙城区|
武隆县|
任丘市|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