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從瑞典去挪威,經過一天的長途跋涉,經歷了滿眼的雪山、冰湖、綠樹、瀑布……心中不僅感慨:自然有多壯闊 ,人類就有多渺小!</h3> <h3>這張圖片中的幾處建筑,你能看出違和感嗎?如果我告訴你,上面的這座上世紀初由挪威人蓋的藍屋頂的建筑,在我的家鄉——中國南方的一座古老小城,已經矗立了100多年之久,你會不會大跌眼鏡?</h3><h3><br /></h3> <h3>和挪威,好像總有那么些淵源…</h3><h3>踏入挪威的國土,總感覺眼前有許多熟絡的景象,這尖尖的房頂,還有紅墻綠瓦…這種景象,不是來自于圖片或導游雋永的解說,而是鐫刻在了心的深處…</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于是想起,上個世紀初葉(1904年),挪威傳教士原道明一班子人馬,懷揣他們的信仰,漂洋過海,從北極來到我的家鄉——中國南方內陸的這座古城——湖南益陽,他們修教堂,建醫院,辦學校…很是轟轟烈烈了好多年,抗戰時期,他們和這里的人們一起收治傷員,直至我們"別了,司徒雷登",這些挪威人留下這片別具一格的建筑群,留下了信義醫院,信義學校和一座教堂,灰頭土臉回到了他們的故鄉。</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這里是益陽市一中,世界地圖上是無法找到的。但是,這所在100多年前被稱作"信義大學"的學校,為這個閉塞的中國內陸古城,推開了一扇觀看世界的窗口。</span></h3><h3>因為父親母親后來進入了由新中國接管的信義大學(這時候已改為益陽市一中)教書,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陸續在這里出生,成長…記得小時候,我總是不解的問——這里的房子怎么會與別的房子不同,外婆悄悄告訴我說,這房子是"哪微"人蓋的——很多年,家鄉方言稱挪威作"哪微"。這時候,父親母親會悄悄糾正說,是挪威人。<span style="line-height: 1.5;">當我聽外婆講"哪微"人的時候,我真的不明白,那些"哪微人"到底來自何方,父親母親說的挪威又在何方…</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直至我讀了北歐政治家、北歐部長理事會秘書長、挪威前衛生部長、國家議會前副議長達芬·霍博騰撰寫的《北極光照耀桃花侖——一個挪威家族的中國情》。這位曾經的益陽信義醫院的創辦者霍博騰先生的后代,在書中再現了100多年前,他的外曾祖父約根·愛德文·倪爾生在益陽創辦"信義醫院"(現益陽市中心醫院),在當地救死扶傷的感人事跡。</span></h3><h3>在這里,我讀懂了——愛,是沒有國界的。</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我在這片由挪威人設計的美麗的建筑群中,安然度過了童年,也經歷了因動蕩而輟學的少年時代…直至我父親母親文革后期恢復了教師身份,我和弟妹們才得以重新進入這片留著我們童年夢想的建筑群。</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這是我曾經上中學的教學樓,在這座兩層樓的充滿異國情調的教學樓里,度過了兩年的高中學習生涯。</span></h3> <h3>在那學工學農學軍的歲月里,聽我在這所學校做物理教師的父親講解工業基礎知識。</h3><h3>父親講過的"工基"已然成為逝去歲月長久的記憶。這座挪威人在100多年前蓋的教學樓,在這座已經充滿現代氣息的中國江南小城,也成為永恒…</h3> <h3>真正知道挪威,還得感謝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我不知道挪威人是否也曾去過那座東海的島國布道,要不村上先生何以會對萬里之外的挪威的森林那般情有獨鐘?以致讓我無可救藥的從他的作品中找到了共鳴。</h3><h3>我從村上春樹那里看到了藍屋頂下曾經迷失青春的自己——相信每個人都曾經歷過迷失的年齡,就在生命中的那么一個時段,曾經讀《挪威的森林》讀的如癡如醉,然后到處去找尋那首能激起村上春樹靈感的披頭士的歌曲來聽,去尋找虛幻中的挪威…</h3> <h3>然后在想,書中的女主角直子為什么會每聽此曲,就會覺得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凍的挪威森林…</h3> <h3>讀著讀著,眼前會幻化出一整片一整片的森林…</h3><h3><br /></h3> <h3>留在記憶中的挪威藍屋頂和想象中的挪威森林畢竟是虛幻,當我漂洋過海面對真實的挪威,我已經完全被震撼了——這個<span style="line-height: 1.5;">被稱為峽灣王國的極地國家,每一處風景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span></h3> <h3>卑爾根是挪威第二大城市,也是第一個將我們擁入懷中的挪威城市。這座海濱城市不僅是個海港,她更是挪威重要的文化中心,甚至稱得上是歐洲的文化之都。</h3><h3>卑爾根坐落在挪威西海岸陡峭的峽灣線上,倚著美麗的港灣和七座山頭的半島,依山傍水、絢麗浪漫,被世界各國游客公認為是挪威最漂亮的城市。</h3><h3>卑爾根魅力在于,她處在游覽挪威三大峽灣(哈當厄爾峽灣、松恩峽灣、蓋朗厄爾峽灣)最便捷的起點,也是美麗的卑爾根—奧斯陸鐵路線的終點。</h3><h3>如果說,峽灣是挪威風景的靈魂,那么,卑爾根則是通向那壯麗靈魂的門戶!</h3><h3><br /></h3><h3><br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卑爾根全年有著275天的雨期,就算有點小雨,又怎能阻擋我們徜徉在彩色的小巷。卑爾根露天的魚市和中世紀古老木屋的碼頭區,有美景可看,有美食可品,心情也隨之蕩漾起來……</span></h3> <h3>露天碼頭上的漁市,海鮮實在太誘人,所有味蕾霎時激起…</h3> <h3>從卑爾根去峽灣的路上,各種大美和小美,鏡頭實在難以收全…所以,美景必須身臨其境,美食,必須親自品嘗,道聽途說沒有任何意義…</h3> <h3>沿途小息,在有雪山做背景的公交車站稍事倚靠~</h3> <h3>草地上隨意擺放的休閑桌椅,都會忍不住坐上一坐。6月挪威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5;">暖風柔柔的,撫在臉上和身上,很舒服。一邊欣賞路邊的美景,一邊看來來往往的行人,偷得浮生半日閑啊……</span></h3> <h3>途經貝爾斯湖——世界著名品牌的Voss礦泉水取水地。</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在這個小火車站乘坐經弗洛姆鐵路的迷你專列去峽灣。</span></h3> <h3>弗洛姆鐵路在1940年開通,被稱為挪威國家鐵路的最高杰作,短短20公里內從海拔2米拔升至海拔867米,左右兩旁都是令人驚嘆的美景。</h3> <h3>從那里再坐火車到米達爾,再轉旅游觀光的專列到弗洛姆,一個小時的車程,經過20多個隧道,從海拔866米的最高點到海拔2米的山谷,非常極致的體驗,到山谷住一個晚上,又趕第二天早上的游船從弗萊姆到居德旺恩,如此"海陸空"的大肆周轉,都是為了欣賞挪威的經典雙峽灣——哈當厄爾峽灣和松恩峽灣。峽灣的形成要追溯到冰川時期,由于冰川的侵蝕作用,在陡峭的山谷和崖壁之間形成了很多"U"和"V"字型的山谷,海水流入這些海灣之后,就形成了人們現在所見的絕地美景。松恩峽灣,號稱峽灣之冠,是當今世界?最長、最深的峽灣,240公里長,1308米深,也是四大峽灣中最具有田園風光的一個,翠綠的草地、美麗的海水、五顏六色的森林和童話般的村莊,都能讓我們深切感受挪威人愜意安詳的生活狀態。</h3> <h3>峽灣中的肖斯瀑布,猶如萬馬奔騰從峽灣深處傾瀉而下…</h3> <h3>哈當厄爾峽灣之美,美在群峰競秀,美在碧水藍天,美在飛瀑萬千。山谷、河流、瀑布、高原、冰川全部囊括其中,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兩大峽灣,都可以看到挪威最原始的美景,只是鏡頭記錄不下來這鬼斧神工的清靈,語言的表述也很蒼白,非得身臨其境,才有可能真正領悟到什么是震撼之美。 ?我想,如果有一天,厭倦了這世俗,那么就來挪威的峽灣,按下喧囂世界的靜音鍵……</h3> <h3>坐在游輪中欣賞峽灣,對面駛過的游輪成了互相眼中美景…</h3> <h3>海鷗在我們頭頂盤旋…</h3> <h3>峽灣遠處的風景…</h3> <h3>散落在峽灣中的村莊,猶如人間仙境。</h3> <h3>挪威森林深處的弗諾姆小鎮,美不勝收。</h3> <h3>小鎮上的長鼻子怪叔叔雕像,好像在和我們講述小鎮居民童話般的快樂和恬靜…</h3> <h3>夜宿叢林深處的一家精致無比的小店。</h3> <h3>酒店坐落在一處精致無比的山谷里…</h3> <h3>從山谷叢林走出的那種愜意…仿佛帶回了躲藏在森林深處的精靈。</h3> <h3>酒店的書吧讓我流連忘返…</h3> <h3>我讀不懂一句挪威文,但那情調,那韻致,著實能讓人將迷失的靈魂救贖…</h3> <h3>在酒店外森林中一處小木屋前就這么坐著,遐想著…想起了村上春樹筆下的直子、玲子、渡邊…他們是否正在從迷失中走出來……</h3> <h3>山谷中的一處滑雪場。</h3> <h3>6月已不是滑雪的季節,但五顏六色的滑雪板卻能讓人心生歡喜。</h3> <h3>有點"裝…"的感覺,有木有?</h3> <h3>山谷中小學校的足球場,那草地真是綠啊!</h3> <h3>告別美不勝收的卑爾根和峽灣,到達挪威首都奧斯陸。</h3><h3>尋找諾貝爾和平獎頒發地——挪威市政廳。</h3><h3><br /></h3><h3><br /></h3> <h3><br /></h3><h3>市政廳<span style="line-height: 1.5;">于1950年為慶祝奧斯陸建城900年落成。</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被稱作"雙塔紅磚"的市政廳是這座海洋城市的政治中心,由挪威的藝術家們從1900年至1950年,整整50年不間斷的裝飾和潤色才得以完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它全面的向人們展示了挪威的歷史、文化以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span></h3> <h3>市政廳周圍精美的雕塑,展示了這個城市的文化底蘊。</h3> <h3>很想走進去看一眼那張傳說中的空椅子…可是,這天恰逢市政廳整修,悵然…</h3> <h3>還是有許多的不甘心,從別處找來了一張頒獎大廳的圖圖以饗自己——突然發現,這張圖圖里邊的椅子都是空著的。</h3> <h3>市政廳前的廊柱上鐫刻的和平鴿振翅欲飛,我不知道,它想飛去哪兒…這一刻,我似乎找到了上世紀挪威人漂洋過海去我家鄉辦學布道的真正的答案——<span style="line-height: 1.5;">和平鴿從這里飛出…難怪,諾貝爾和平獎選址在這里頒發!</span></h3> <h3>奧斯陸大教堂是挪威官方教堂,許多國家和皇家重大慶祝活動都在此進行。是挪威國教福音路德派教堂, 是奧斯陸最具規模的宗教建筑,始建于十七世紀末,高聳的塔尖是城市的地標性建筑。</h3> <h3>奧斯陸的各色丁香還有叫不出名兒來的各種花花…更增添了這個世界的幾分寧靜與和平。</h3> <h3>美麗的導游姑娘和我女兒,這一刻已經完全陶醉在花叢中……</h3> <h3>在奧斯陸,正趕上帆船比賽,于是,各種美和震撼~</h3> <h3>挪威人的各種愜意——奧斯陸港灣停泊的無數游艇。</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位于奧斯陸的阿肯修弗斯城堡是中世紀歐洲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挪威喻康五世國王為抵御外來侵略于1300年設計并建造。城堡</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剛建成不久,便不負眾望地成功抵御了瑞典埃里克公爵的進攻,在這以后的歷次戰役中,城堡無一例外地證明了它的堅不可摧。哈康六世還曾將這座城堡作為他的皇家宮邸。</span></h3> <h3>城堡外圍的炮臺,給人留下一抹遐想——這里曾經也有過不平靜的日子。</h3> <h3>和北歐其他城市一般,奧斯陸也是一座愛樂城,建在海邊別具一格的音樂廳,美輪美奐。<span style="line-height: 1.5;">音樂廳于2008年4月啟用后便成為一處奧斯陸的重要景觀。它吸引游人的地方不僅是建筑外觀是一座具有突破性構架的大理石玻璃建筑,這里經常舉辦世界級歌劇和芭蕾舞演出更是讓人向往。</span></h3> <h3>無緣在這里聽上一曲,那就稍息片刻,坐坐吧…</h3> <h3>作為世界著名的滑雪場,在這處留個影好像也是必須滴~</h3> <h3>曾經總是認為,藝術的世界離我太遙遠。在奧斯陸的維格蘭雕塑公園,我終于被藝術了,并深深感悟了一把人生!</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公園的每件作品栩栩如生,寫盡人生百態,諾大的公園仿佛再現了一條人生的旅途——即使沒有任何藝術敏感性的人,置身其中,也很容易就領悟到大師作品中所暗含的意義。</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1909年,曾求教于法國藝術大師羅丹、當年41歲的維格蘭(Gustav Vigeland )大膽向政府提出:給我一片綠地,我要讓它聞名世界。挪威政府真的滿足了維格蘭的愿望。從此,他便吃、住生活在這片綠地中,耗盡余生獨立完成了公園整體規劃藍圖和全部雕塑設計。這座聞名世界占地455畝的雕塑公園于1924年始建,歷經19年,終于落成。園內有192座裸體雕塑,共涉及650個人物,所有雕像都是由銅、鐵或花崗巖耗費大師20多年的心血精心制成。這些雕塑集中突出人類"生命"的主題——從嬰兒出世,經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了人生的全過程。所有作品分為四組:分別是生命之橋、生命之源、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環。</span><br /></h3> <h3>第一組:生命之橋。兩邊橋頭上共雕塑了男女老幼、形態各異的58尊銅塑人物。</h3><h3><br /></h3> <h3>生命之橋上命名為"憤怒的小男孩"的雕塑,<span style="line-height: 1.5;">把一個未滿足欲望的小男孩的憤怒、痛哭、攥拳、頓足的表情刻畫的淋漓盡致。讓每一位從他身邊經過的人為他的天真無邪莞爾。游人們不由自主地握住男孩的小拳頭兒合影,以至把他那小拳頭兒都撫摸的亮閃閃的。</span></h3><h3><br /></h3> <h3>與之相對的是捧腹大笑的快樂小孩,人生的過程其實就是這么簡單——快樂或不快樂…</h3> <h3>第二組:<span style="line-height: 1.5;">生命之源。穿過生命之橋,映入眼簾的是一池清澈的噴泉,池中央有四座石雕巨人共同用力托起一只巨大的石盆,盆中涌出一股股泉水沿盆邊灑落池中,不間斷的清泉往復循環,象征生命之泉源源不斷。</span></h3> <h3>水池外沿<span style="line-height: 1.5;">矗立著一圈精美的石雕,每組反映人生負重的雕像仿佛在告訴往來的人們——生活,必須要背負不同時期的重擔。</span></h3> <h3>第三組:生命之柱。繞過生命之泉,踏上層層臺階到達生命之柱。這根高17.3米、直徑3.5米、重270噸的圓形石柱聳立在橢圓形平臺的中央,柱上密密麻麻交疊著雕有121個神情不同、首尾相接向上盤旋、竟相爭求光明、奮力抗爭不甘人下的裸體人體浮雕,四周烘托著36組花崗石人體雕像,以表現塵世的悲歡而與天堂對照。因此也稱"人生柱"。這是公園里人物最多也最具有震撼力的一組雕塑。</h3> <h3>第四組:生命之環。<span style="line-height: 1.5;">生命是整個維格蘭雕塑公園的主題。人類生生不息,生命周而復始 ,一路走來,領略了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的各個人生階段之后,便走向生命的最終輪回……</span></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5;">在維格蘭公園,雕塑家用他生命鑄成的藝術作品,給生命的過程做了一個完整的解析,讓生命中沉重而現實的東西顯露無疑…我分明從中感受到了——生命中只要還有愛和責任,就算你我負重前行,幸福和快樂就能鐫刻在我們的生命中…</span></h3> <h3>在《挪威的森林》的音樂聲中,<span style="line-height: 1.5;">村上春樹筆下的日本人真子、玲子和渡邊等等,在對他人的救贖中,一步一步完成了自我拯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5;">一個曾經在挪威人建筑在中國土地上的藍屋頂下生活過的的中國人,也終于結束了在挪威森林的行走……</span></h3> <h3>北歐的暖風從挪威的森林,從維格蘭公園里的雕塑群……由地球的北端向南緩緩拂過,仿佛在喃喃自語——人性迷茫的救贖之路,除了愛情和情愛,更是對社會對他人的關愛——就如一個多世紀前,這群從挪威的森林走向中國的可愛的挪威孩子…</h3> <h3>心中那片森林</h3><h3>何時能讓我停留</h3><h3>那里湖面總是澄清</h3><h3>那里空氣充滿寧靜……</h3><h3> ——摘自《挪威的森林》歌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庆安县|
涞水县|
于田县|
定州市|
枝江市|
石河子市|
礼泉县|
荣成市|
凉山|
山阴县|
亳州市|
大邑县|
楚雄市|
石渠县|
重庆市|
宁乡县|
龙川县|
镶黄旗|
黎平县|
宁明县|
信阳市|
黄梅县|
白城市|
嘉荫县|
乌拉特中旗|
浮梁县|
永济市|
银川市|
江油市|
永丰县|
杭锦旗|
桐梓县|
靖安县|
福建省|
株洲县|
洞口县|
莫力|
旬阳县|
永新县|
建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