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lt;/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___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因園結緣</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h3> <h3>一直都癡迷清麗婉約的江南,而江南諸多佳處,唯鐘情溫柔雅靜、有著吳儂軟語的姑蘇。徜徉于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都讓我有“如在畫圖中"的美感。曾經三次游覽蘇州園林,她的古樸典雅、秀麗精致、寧靜靈動、安逸閑適,都讓我沉醉不已。</h3><div><br></div><div>早些年前,我與許多人一樣,只要聽到咿呀咿呀的戲曲唱詞就會迷迷糊糊,如墜夢境,更不用說欣賞昆曲這一陽春白雪了。</div><div><br></div><div>那是一個茉莉花開的夏季,窗外飄來淡淡的茉莉清香,沁入我的心脾,電視宣傳廣告片里那一句:“園林是可以看的昆曲,昆曲是可以聽的園林",頓時讓我在機前駐足。于是我邂逅了《昆曲六百年》這一大型電視紀錄片,有幸結緣了昆曲。</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初識昆曲</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世界上很多偉大的民族都有一種高雅精致的表演藝術,深刻地表現出那個民族的精神與心聲。希臘人有悲劇,意大利人有歌劇,俄國人有芭蕾,英國人有莎士比亞戲劇。這些雅樂往往是他們民族的驕傲與自信的源泉。我們中國人的雅樂是什么呢?</h3> <h3>在那個茉莉花開的夏季,我觀看了《昆曲六百年》大型電視紀錄片,終于欣喜地在此找到了答案?!独デ倌辍肥且徊恳栽佻F、紀實、動畫等影像勾勒高雅經典的昆曲與滄海桑田的昆曲史,還原歷史與現實的真實處境,展示昆曲600年的歷史以及博大精深的藝術體系和卓越的藝術魅力的電視紀錄片。是國內第一部全景式展現昆曲的古今全貌,使中國文化中最精致最高雅也最獨特的一部分傳諸廣遠的大型電視紀實片。</h3><h3><br></h3><h3>《昆曲六百年》紀錄片共有八集,每集內容長為38分鐘。上映時間為2007年,至今已有十年了。在紀錄片里,我們終于了解到,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它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以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h3><div><br></div><div>余秋雨在《昆曲六百年》紀錄片里如是評價昆曲:“它是一種美麗的輝煌,它是一種讓人懷念的過去。懷念它的時候讓我們感到一種充實和驕傲。"</div><div><br></div><div>在昆曲的前世今生里,我們探尋民族藝術形成、發展、生存的土壤,在昆曲的大美至美中,重拾中華民族傳統自信。</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品讀劇本</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昆曲中有許多劇本,如《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都是古代戲曲文學中的不朽之作。為了更好地欣賞昆曲《牡丹亭》這一經典戲曲,于是我買來了明代湯顯祖的劇本《牡丹亭》來品讀。</h3> <h3>這是一個令人唏噓不已的故事:</h3><h3>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個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宋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睢》章而傷春尋春,來到百花盛開的后花園,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鬟春香將其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觀"。</h3><h3>三年后,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后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挖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h3><div>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后,受杜麗娘之托,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后,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皇帝感慨二人的曠世奇緣,于是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div> <h3>讀罷此劇,我掩卷長嘆。</h3><h3>一嘆湯顯祖在本劇《題詞》中寫到:“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作者所說的“情",是青年男女對自由的愛情的美好追求,這種創作思想,與當時反對程朱理學的進步思潮一脈相承。</h3><h3>二嘆故事傳奇。作者讓一對青年男女在夢中相會,由夢生情,由情而死,死而復生。這種異乎尋常,出死入生的愛情,使全劇從主題情節到人物塑造都富于浪漫主義的色彩。</h3><h3>三嘆全劇的藝術手法。劇本采用抒情詩的筆法,傾瀉人物的情感,語言風格綺麗、新巧、典雅,一些唱詞直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h3><h3><br></h3><h3>但是,由于本人的閱讀水平有限,盡管每一齣戲劇后面配有注釋,因為有些曲詞過于雕飾,用典冷僻,看完后還是感覺到有些晦澀難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欣賞昆曲</h3><div><br></div><div>彼時,昆曲申遺成功已十幾年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已在世界巡演200場,后來又在全國各地高校巡演,場場座無虛席。再加上我特別喜愛沈豐英所扮演的杜麗娘,于是我決定用一周的時間在視頻上慢慢地欣賞品味這一文化大餐,好好地享受這視覺聽覺的盛宴。</div> <h3>欣賞昆曲《牡丹亭》,那真是一個“美"啊!</h3><h3>一美,美在“情"字。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主題突出一個“情"字,表演也按照湯顯祖的“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來發展,可以說是一部有史詩格局的“尋情記″。</h3><h3>二美,美在唱腔。昆曲的“水磨腔"一唱三嘆,婉轉優雅,流麗悠遠。聽之,讓人心魄搖曳,神思悠然,似乎有著時空穿越般的絢麗與迷幻。</h3><h3>三美,美在表演。演員指尖,遙指遠方,便成巍巍群山;輕點近處,便觀蕩碧波。指尖成峰,指間繞水,青山綠水勾勒出昆曲之中。邊歌邊舞,水袖拋舞,時而牽住離愁別恨,時而翻出滿腔哀怨,時而繞出情思綿綿。舒展之間,道不盡的風致楚楚。</h3><h3><br></h3><h3>“昆曲是流動的園林,園林是凝固的昆曲。"</h3><h3><br></h3><h3>再到江南,我定要穿著古裝,帶上折扇,在如畫的蘇州園林里,去拜訪牡丹亭,叩問梅花樹,折取半枝垂柳,尋覓一簾幽夢~</h3><div><br></div><div>瞧,昆曲又向我款款地走來了~</div><div><br></div><div>[圖片來自網絡]</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闽清县|
旺苍县|
株洲市|
定州市|
湘潭市|
新津县|
侯马市|
成武县|
永宁县|
青阳县|
本溪|
沂水县|
静海县|
广丰县|
德保县|
平谷区|
锡林郭勒盟|
姜堰市|
胶南市|
临桂县|
邛崃市|
项城市|
舒城县|
大新县|
耒阳市|
卢湾区|
永嘉县|
时尚|
西吉县|
扶风县|
蒙自县|
越西县|
百色市|
湘乡市|
朝阳县|
大兴区|
宜章县|
栖霞市|
鸡西市|
固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