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桂林空軍空降兵學院,主要擔負著為空降兵部隊培養能打仗打勝仗優秀軍事人才的重任。空降兵號稱“插翅之師”,能越過任何地面障礙進行“跨越式突擊”,重點擔負癱瘓敵指揮系統、實施斬首行動、攻擊高價值軍事設施、破壞敵后勤保障設施、組織險惡地形作戰等重大任務。針對空降兵“天生被包圍”的屬性,學院緊貼實戰需要,每年組織官兵升空跳傘和海上跳傘,深入開展“征戰湘江”“翻越老山界、重走長征路”等實戰化教學訓練活動,在桂北廣袤的大地上開展復雜氣象下的空降空投、滲透破襲、搶灘渡河、分割殲敵、野外生存等實戰訓練,培養了一大批空中能飛翔、地面能戰斗、合成能指揮、平時能管理的高素質軍事人才群體,為建設“世界一流空降兵”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和智力支持。<br></h3><div><br></div><div>院 訓</div><div>責任 素質 奉獻</div><div><br></div><div>院 風</div><div>團結 勤奮 求實 創新</div><div><br></div><div><br></div><div>歷 史 沿 革</div><div> 空軍空降兵學院的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紅軍總部直屬隊和西北紅軍。1952年10月,伴著抗美援朝的隆隆炮聲,學院在上海創建,取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城防高射炮兵學校,后更名為防空部隊高射炮兵學校、防空軍高射炮兵學校和空軍高射炮兵學校。1958年遷址河南信陽,1969年奉命撤銷,1978年在桂林重建,1986年更名為空軍高炮學院,1999年6月改建為桂林空軍學院。2012年第十六次全軍院校會議后,軍委著眼新型作戰力量發展需求,將學院調整改建為空軍空降兵學院。</div><div><br></div><div>三易校址</div><div>1952年創建于上海</div><div>1958年遷建河南信陽</div><div>1978年重建于廣西桂林</div><div><br></div><div>六次更名</div><div>城防高射炮兵學校</div><div>防空部隊高射炮兵學校</div><div>防空軍高射炮兵學校</div><div>空軍高射炮兵學校</div><div>桂林空軍學院</div><div>空軍空降兵學院</div><div><br></div><div><br></div> <h3>56天開步走<br></h3><div> 十一屆三種全會后,空軍黨委決定重建高炮學校,1978年1月籌備組開始工作,2月就將校址選在了現在的桂林。重建初期,全校官兵僅用了56天的時間,就建起了115棟席棚鋼架房、52個簡易教室和12個食堂,保證了學校的按時開學。學院也因此被譽為“席棚炮校”。</div> <h3>75天大變樣</h3><div> 為了加快學校正規化建設,1984年2月至4月,全校官兵大干75天,校園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校的正規化建設也成為空軍部隊的樣板。</div> <h3>學院風光</h3> <h3>學員風采</h3> <h3>我們的高大上</h3> <h3>苦練本領親近藍天</h3> <h3>軍人柔情</h3> <h3>一顆紅心永向黨</h3> <h3>敬禮!</h3> <h3>昔日輝煌</h3> <h3>我的高炮學院</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市|
深水埗区|
乌苏市|
宝丰县|
SHOW|
徐州市|
平江县|
沛县|
洞头县|
鹿邑县|
沐川县|
龙胜|
阿坝|
磴口县|
会宁县|
灵宝市|
淮滨县|
穆棱市|
包头市|
崇礼县|
乡宁县|
秦皇岛市|
赤峰市|
秦安县|
资阳市|
宽甸|
安多县|
保康县|
岢岚县|
秦安县|
安庆市|
四子王旗|
焉耆|
涞水县|
贡嘎县|
巨野县|
大同县|
北流市|
崇明县|
蓝田县|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