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圖片來自網絡</h5> <h3> 每當源源不斷的游人流連于上海外灘那濃郁的殖民遺風,仰視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驚嘆夜晚璀璨的燈光裝飾,垂涎南京西路商圈的奢侈時,我都想大聲地告訴他:“你看到的上海,并不是上海”。</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上海記憶</font></b></h3> <h3> 上海于我,是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記憶,伴隨著家族故事的發展,在不斷地向過去和未來延伸,延伸……每一次的經歷,仿佛是閱讀一部背景廣闊的大書,里面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從不同的角度演繹著不同的人生故事,折射出老百姓的處世哲學。</h3> <h3> 童年時對上海的記憶停留在一日三餐忙碌而平淡的生活上。每天清晨天不亮就得到小菜場排隊買菜,前提是尋找最短的隊伍,而完全不知前方在賣什么菜,買完一種再排第二條最短的隊伍,這樣排下來燒豇豆成了每日必備的菜式,給我留下了惡劣的印象,以至于成年后的我與豇豆永遠絕了交。與之相反的卻是永遠的泡飯小菜,不但沒有絕交反而被我發揚光大,以至于兒子聽到“泡飯”二字就謊稱不餓吃不下而堅決拒絕早餐,而我渾然不覺很久很久。</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圖片來自網絡</h5> <h3> 清晨,弄堂里挨家挨戶倒馬桶和刷馬桶,傍晚,一條街的主婦們先后將衣服搬到街口的水井旁,邊洗衣服邊傳播小道消息……景象頗為壯觀,由此我不禁聯想起高樓大廈背后狹窄的鵝卵石街道和彎彎曲曲四通八達的弄堂、石庫門房子里陡峭的樓梯和擁擠的晾衣架、上下左右有限的空間間隔和幾乎可以忽略的隔音效果、做飯時段圍著一個水龍頭淘米洗菜的緊張和熱鬧。今天還有無數的上海人依然過著相似的生活,為煤爐占領過道而無休止地爭執,從萬國旗似的晾洗衣服下穿梭來往,到了晚上,樓閣、地板、沙發都可以變身為床鋪,這樣,十多平米的房間安然住下了一家五口……套用一句時髦的廣告語“有限空間 無限可能”,上海人真的能螺絲殼里做道場,將有限的空間發揮到極致。</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圖片來自網絡</h5> <h3> 在物資困乏的年代里, 除卻一日三餐,印象深刻的美食美味集中在排骨年糕和芝麻醬冷面,還有那稀有的南國水果荔枝上,雖然品嘗的機會是那樣的稀少。奇怪的是小時候初次品嘗荔枝時并未覺得多么美味,但中學學習《荔枝蜜》一文時,卻很困惑于作者的描寫。由于所有的同學,包括老師在內,都沒有吃過這種熱帶水果,老師無法描述而只能帶領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所以我不禁懷疑起自己的味覺,努力回憶口感,卻怎么也感覺不到書中描繪的無上美味。今天,當荔枝遍及大江南北時,我卻發現這一篇文章不知什么時候從中學課本中消失了。</h3> <h3> 雖然生活條件是如此的逼仄,上海人依然無比自豪于身為上海人的高貴身份,努力把日子過得更加體面。他們無比關注自身穿著的細節,務求服裝、鞋帽、飾品的風格統一,不允許出現任何不和諧因素,追趕潮流的同時又力求別出心裁。與此相悖的是經常看到街上頭頂發卷身穿睡衣腳蹬名牌鞋的人坦然來去,或吃早點或買菜或逛街。為了顯示自己開過洋葷進過奢華場所,他們寧愿吃半個月的榨菜,以換取同事之間的談資,為自己駁回一點面子。</h3><div><br></div><h3> 占盡天時地利的上海,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每一年夏天都會有幾場臺風光臨。臺風警報來時,居委會的阿姨總是拉開嗓門提醒每家每戶把花盆之類一切可能被風刮走的東西收回家,把窗外雨棚等一切可能兜風的裝置卸下,街道上各種廣告設備也被有預見性地提前拆除。臺風過境的時候,上海烏云密布,總是浸泡在鋪天蓋地的雨水里,黑壓壓的天壓得人驚慌失措,閃電就像外掛的霓虹,把這個城市裝點得更像魔都。</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圖片來自網絡</h5>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上海是一個裂成兩半的玻璃球</font></b></h3> <h3> 從浦東大開發起,上海儼然成了一個大工地,無數年久失修的老房子變成了一大片一大片被腳手架和工地墻圍起來的地塊,里面都是一片廢墟,無數馬路被開腸剖肚,露出了各種管線和下水道,這些廢墟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掛上一個令人驚訝的價碼,搖身一變,成為萬人追逐的熱點——或頂級豪宅,或巨無霸般的購物廣場,或高端的寫字樓,或新奇的club……于是,我們看到了陸家嘴金融中心,看到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的相繼貫通,看到了湯臣一品,也看到了豫園老城廂的新古面貌,在黃浦江兩岸閃耀著永不倦怠的光芒。</h3><div><br></div><h3> 站在上海的街口,一種強烈的感覺油然而生:這里不屬于我。</h3> <h5 style="text-align: right;">圖片來自網絡</h5> <h3> 曾經,上海有許許多多漂亮的老房子,那些古老的時間像琥珀一般凝固在里面。</h3><h3><br></h3><h3> 靜安寺悠揚的鐘聲按時敲響,來自北海道的千年楠木再一次彰顯了低調的奢華。</h3><h3><br></h3><h3> 我們在繁華的邊緣眺望繁華,我們在最壞的年代里描摹著最好的年代。一切都會過去的,最后我們留給世界的,永遠都是一望無際的廢墟。</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11年</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银川市|
云龙县|
桐柏县|
五常市|
禹城市|
合江县|
施甸县|
娄底市|
扎鲁特旗|
广东省|
彝良县|
马山县|
卢湾区|
南华县|
新安县|
宽甸|
华亭县|
灵璧县|
丽水市|
吉木乃县|
遵义市|
阿城市|
佛学|
胶南市|
铁岭市|
县级市|
广昌县|
元阳县|
五河县|
韶山市|
黄龙县|
清徐县|
仙居县|
临清市|
平舆县|
凤冈县|
乐至县|
日喀则市|
崇文区|
辽阳县|
衢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