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攝影: 雲(yún)水隨緣</h3><h3>文字: 摘選網(wǎng)絡(luò)</h3> <h3>蒼鷺(學(xué)名:Ardea cinerea)又稱灰鷺,灰鸛,青莊,為鷺科鷺屬的一種涉禽,也是鷺屬的模式種。它們是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濕地中極為常見的水鳥,分布于馬達(dá)加斯加、英倫三島、日本、朝鮮、蒙古、伊朗、印度等國。蒼鷺在中國幾乎遍布全國各地,是重要的國家二級保護(hù)鳥類,其體重約3.5Kg、雙翼展開長約1.5米,羽毛為灰褐色,纓翎華貴典雅。</h3><h3><br /></h3><h3>蒼鷺頭、頸、嘴和腳均甚長,身體細(xì)瘦。蒼鷺雄鳥頭頂中央和頸呈白色,頭頂兩側(cè)和枕部為黑色。有四根細(xì)長的羽毛形成羽冠,分為兩條布于頭部和枕部兩側(cè),形如發(fā)辨,均呈黑色,前頸中部有二、三列縱形黑斑。其背至尾上的覆羽為蒼灰色,尾羽暗灰色。兩肩有尖而下垂的蒼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頦、喉白色。頸的基部有呈披針形的灰白色長羽披散在胸前,胸、腹為白色。前胸兩側(cè)各有一塊大的紫黑色斑,沿胸腹兩側(cè)向后沿伸;兩肋綴蒼灰色,腋羽及翼下覆羽灰色,腿部羽毛呈白色。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分為黃綠色、嘴呈黃色、跗趾和趾是黃褐色和深棕色,爪為黑色。其幼鳥亦似成鳥,但頭頸灰色較濃,背微綴有褐色。</h3><h3><br /></h3><h3>蒼鷺棲息在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邊及其淺水處,也見于沼澤、稻田、山地和平原荒漠的水邊。其以捕捉小型魚類、蝦、泥鰍、蜻蜓、昆蟲為食。覓食最為活躍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它們成對或成小群活動,行動極為靈活敏捷,它們捕魚時可長時間等待、呆立不動,又俗稱" 老等 "。蒼鷺晚上多成群棲息在高大的樹上休息,叫聲高而粗。通常在我國南方繁殖的種群不遷徙,為留鳥;在東北等寒冷地方繁殖的種群,冬季都要遷徙南方。</h3><h3><br /></h3><h3>蒼鷺振翅是驚艷的,一葉落而知寒,一鳥歸而知秋,千山在翼下,萬里一春秋,文明有國界,遷徙無疆圖,整個亞非歐大陸都能看到它們的翩然起舞。</h3><h3><br /></h3><h3>早有古詩云:</h3><h3><br /></h3><h3>脖細(xì)嘴長筋骨瘦,披蓑赤腳老漁翁。</h3><h3>單肢側(cè)立癡迷等,雙目斜窺夢幻中。</h3><h3>典雅白眉資后羿,珍稀黑辮贈蟾宮。</h3><h3>黃金有價青絲少,拔禿羽毛蒼鷺窮。</h3><h3><br /></h3><h3> 《蒼鷺》</h3> <h3>謝謝《蒼鷺》一文的網(wǎng)絡(luò)原創(chuàng)作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武邑县|
宁海县|
涟源市|
三河市|
青海省|
咸阳市|
江油市|
土默特右旗|
万安县|
华阴市|
平谷区|
四子王旗|
铅山县|
唐河县|
奉节县|
陇川县|
星子县|
庆云县|
石台县|
广昌县|
龙岩市|
涡阳县|
黄骅市|
马公市|
青铜峡市|
历史|
读书|
崇信县|
聂荣县|
峡江县|
搜索|
巫山县|
常州市|
宁城县|
清原|
含山县|
盱眙县|
开封县|
湖南省|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