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時隔多日,我再次捧起了《我們仨》。每每讀起這本書,都會為楊絳先生的堅強所折服。</h3><h3> 篇首,她便說道,“這是一個‘萬里長夢’。夢境歷歷如真,醒來還如在夢中。但夢畢竟是夢,徹頭徹尾全是夢。”是啊,人生如夢,而楊絳先生的人生,便像是那最為堅強也最能讓人為之心疼的夢。</h3><h3> </h3> <h3> 在楊絳的語言中,生命的別離就像是長亭外的那條古驛道,送行的人慢慢走,離開的人緩緩行。有時候生命就像是一場盛大的相遇,而死亡就像是一場必將奔赴的盛宴。有些人,漸漸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有些人,不被潮流所沖走,而是倔強立在洪流中,為人們世代所稱頌。</h3><h3> </h3> <h3> 楊絳與鍾書夢到了圓圓的離開。就像她說,阿圓已經(jīng)不在了,我變了夢也無從找到她。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或許是復(fù)雜,或許是悲傷,又或許是對阿圓受了無數(shù)痛苦解脫后的釋然…字里行間,我看出了楊絳作為一位偉大母親,對于女兒離開的悲傷與遺憾。</h3><h3> 她是自私的卻也是包容的。她自私,想讓圓圓多陪她一會兒,哪怕只是一會也好。她包容,對于圓圓的離世,她說她不用牽掛了,也不用心疼女兒被病痛所折磨的苦痛了。</h3> <h3> “我眼看著一葉小舟隨著瀑布沖瀉出來,一道光似的沖入茫茫云海,變成了一個小點;看著看著,那小點也不見了。”這是她的夢中,鍾書的離開。一葉小舟從她的夢里消失,那一道光也就跟著湮沒了。</h3><h3> 她說,“我實在不想動了,但愿變成一塊石頭,守望著我已經(jīng)看不見的小船。”她的夢是孤獨的,那是一個孤獨的地方。她承受著全部寂寞守望著,她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h3><h3> 她也期望變成一片黃葉,風(fēng)吹而落,撫摸著別離的驛道,回憶著走過的離情。</h3><h3> </h3> <h3> 那三里河的家,沒有了圓圓與鍾書的存在,那就不復(fù)是家,只是生命走過的一個客棧罷了。</h3><h3> 三個人,如今只剩她一個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远安县|
灵璧县|
平利县|
武邑县|
龙江县|
谢通门县|
建始县|
南城县|
咸丰县|
怀柔区|
永川市|
高要市|
浠水县|
新密市|
岱山县|
和静县|
尚志市|
江门市|
南平市|
太仆寺旗|
壤塘县|
鹤峰县|
大新县|
环江|
和林格尔县|
怀化市|
安塞县|
松桃|
尚义县|
普陀区|
秭归县|
含山县|
牡丹江市|
望城县|
沙田区|
甘孜|
海晏县|
收藏|
汕尾市|
桐城市|
呼和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