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 <h3>布達拉宮</h3><h3> 神奇的布達拉宮是以大量土木材料,依山壘砌出群樓重迭,殿宇嵯峨,莊嚴雄偉的氣勢,金碧輝煌的金頂,強烈奪目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紅幡,交相映輝,形成紅、白、黃3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筑、層層套接的建筑型體,是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h3><h3> 布達拉宮主體建筑為白宮和紅宮,紅宮,主要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各類佛殿。白宮,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所在地,成為政教合一的中心。</h3><h3> 今日布達拉宮又是一個珍寶藏館,各種稀世經文、歷史文物、雕梁畫棟的宮殿內飾、各式佛教卷軸畫唐卡等佛教藝術珍品、成噸的黃金白銀、奇珍異寶無數。厚重的文化,神秘的高原風情,都是無法用物質價值來衡量的。</h3><h3> 由于這里禁止拍照,只能前往目睹呦。</h3><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演出廣場得央夏</h3> <h3>白瑪草、阿嗄土墻領</h3><h3></h3> <h3> 阿嗄土含有稀土成分,用它做好的頂面,看上去像是大理石,平整光滑、結實耐磨,還有隔熱效果。</h3> <h3>白馬草:抗震、避雷。</h3><h3></h3> <h3> 蜂蜜 白糖 糯米粉 酥油 白灰 組成的涂料</h3><h3></h3> <h3>吼 吼 吼</h3><h3></h3> <h3></h3> <h3></h3> <h3> 高原反應狀態下,手持大機子拍的布宮噴泉夜景,自覺很滿意。</h3><h3></h3> <h3>大昭寺</h3><h3> 有句:“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薩城‘’的說法道出大昭寺悠久的歷史。繼而許多重大的政治、宗教活動,如“金瓶掣簽”等都在這里進行,可以看出大昭寺對于西藏佛教文化來說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h3><h3> 在大昭寺眾多的佛堂及眾多的供奉中,由文成公主從洛陽白馬寺帶來的據說是由佛祖本人親自開光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佛最為尊貴。</h3><h3>(機會忽然間裂開了一點縫隙,我和一些欣喜的信徒們獲得繞佛一周的殊榮)。</h3><h3> 那些極度虔誠的佛教徒用人間罕見的方式表達對佛的祟信,他們從西藏各地甚至從千里之外,一步一個長叩首朝向這里,為求與佛相見,他們時刻用自己的身體丈量著與佛的距離,直到最后匍匐在佛的腳下。如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未能來到佛前,他們會拔下自己的牙齒或指甲委托前往的信徒完成心愿。在導游的指點下,我們看到了鑲嵌在廊柱里面的牙齒等。</h3><h3> 大昭寺還承載了松贊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大昭寺的故事。</h3><h3><br></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為心中信仰跪拜(大昭寺門前)</h3><h3></h3> <h3>札什倫布寺(在日喀則)</h3><h3><br></h3><h3> 后藏地區最大的寺院,也是從四世班禪開始歷代班禪的駐錫地。目前有四世班禪的靈塔殿、五至九世班禪的合葬靈塔殿、十世班禪的肉身靈塔、強巴大佛殿(既未來佛,世界上最大的銅佛)等大殿。</h3><h3> 和布達拉宮一樣,文物、寶物價值連城</h3><h3><br></h3> <div> 感謝這位陌生的僧人,當他知道我們希望把他的身影拍進景色時,欣然以肅然起敬的身姿面對金頂大殿。</div> <h3></h3> <h3></h3> <h3> 在札什倫布寺寺院,導游把游客的目光引到了歷盡滄桑的老樹上,這種樹長得很特別,根部和主干貌似已枯萎,但在枝頭卻綠意盎然。所以藏語把長成虬枝盤曲、下枯上榮的這種樹叫“卓哇馨”,意思是脫離苦海。</h3> <h3></h3> <h3></h3> <h3> 導游還介紹說,從前藏人取此樹柔軟的枝條裹上棉條用作酥油燈的燈芯,所以又名“燈芯樹”。</h3> <h3>八角街和倉央嘉措</h3> <h3></h3> <h3> 倉央嘉措坐在這間黃色小酒館里他最喜歡的位置上,醉眼朦朧的寫詩。是向誰傾訴謎一般的難題?又或向誰暗示破解的謎底?就連答案都是那么的明了的費解!</h3><h3><br></h3><h3>“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自恐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怕誤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h3><h3><br></h3><h3>“天上的仙鶴借我一雙潔白的翅膀,我不會遠走高飛,只到理塘就回?!?lt;/h3><h3><br></h3><h3>“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lt;/h3><h3><br></h3> <h3> 八角街(八廊街),雖說門店林立,但總感受不到像其他旅游景區商業街的那種味道。</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林芝地區</font></b></h1> <h3>米拉山口</h3><h3> 海拔5013米,西藏四大神山之一。</h3> <h3></h3> <h3></h3> <h3></h3> <h3> 在離天很近的地方、在虔誠的佛教圣地、在五彩經幡上,掛上潔白的哈達,在咧咧風中祈福!</h3><h3></h3> <h3>苯日神山</h3> <h3> 苯波教徒們所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教徒們把自己今世的幸福、來世的解脫等所有希望都寄托給苯日神山。</h3> <h3></h3> <h3></h3> <h3> 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種疾病,他們年年按時繞轉該山。</h3><h3></h3> <h3>措木及日</h3> <h3> 藏語意思是觀音菩薩的眼睛。</h3><h3> 具有從灌木林、沙棘林、花海、竹海、冷云杉林海等不同海拔段生長的植物垂直自然帶。</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涌向措木及日湖口</h3><h3></h3> <h3>雅魯藏布大峽谷</h3><h3> 世界最深,最長,海拔最高的河流峽谷,高峰和峽谷咫尺為鄰,幾千米的強烈地形反差。</h3> <h3> 有文章總結說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基本特點可以用十個字來概括:高、壯、深、潤、幽、長、險、低、奇、秀。</h3><h3><br></h3> <h3> 河流圍繞南迦巴瓦峰形成一奇特的U字型大拐彎。</h3><h3></h3> <h3></h3> <h3></h3> <h3> 受條件限制,我們只能看到大峽谷的一隅。</h3><h3></h3> <h3> 季節原因,南迦巴瓦峰鎖在云霧中。</h3> <h3> 在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某一段,看到一個奇景:兩塊巨石中間夾縫中生出一株巨大桃樹。傳說是當年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路過此地時共同種下的,以此表明,他們的情比石堅。如今,這里是一處圣地。</h3> <h3>卡定溝</h3> <h3> 以卡定天佛瀑布而聞名,在卡定溝一側山崖上,200多米落差的瀑布右側,天然形成了一尊大佛,當地的藏民尊他為強巴佛,視為自己的保護神。</h3> <h3></h3> <h3> 山崖天然形成的強巴佛大佛(紅)、班丹拉姆女神(藍)、觀音(黃)</h3> <h3></h3> <h3>酥油燈</h3> <h3> 進藏之前正好在登黃山,到了林芝卡定神山一帶,你會對云霧繚繞的黃山奇松怪石呵呵一笑。</h3> <h3></h3> <h3></h3> <h3></h3> <h3> 對于云霧繚繞的奇松怪石有雪山和飛瀑加持的這里,黃山就像一個盆景。</h3> <h3>丹娘沙丘</h3><h3>也叫丹佛掌沙丘,丹娘(地名)。</h3> <h3> 沙丘與其水中倒影頗似雙手合十之佛掌。</h3><h3></h3> <h3> 一般沙灘、沙洲都是上游的沙石順水流經沉積而成,據說此地沙丘是拜風力所致:由于這里是強風口,被風刮起的沙,途徑此處沉落,隨著時間的流逝,便聚沙成丘。</h3> <h3> 只有大自然的巧手,才可造就如此奇觀。</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山南地區</font></b></h1> <h3>羊卓雍措</h3> <h3> 海拔4441米羊湖,是高原堰塞湖,大約億年前因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h3><h3> 羊卓雍錯之所以被稱為“圣湖”、據說主要原因是它能幫助人們尋找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達賴圓寂后,由西藏上層僧俗組成負責尋找靈童的班子,先要請大活佛打掛、巫師降神,指出靈童所在的大方位;然后到羊卓雍錯頌經祈禱,向湖中投哈達,寶瓶,藥料等;最后,主持儀式的人會從湖中看出顯影,指示靈童所在的更加具體的方位。如果上述三種儀式所示方位一致,便可派出人馬,循所示方位尋找靈童。</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山高有棱</h3><h3></h3> <h3>空氣通透</h3><h3></h3> <h3>天低云壓頭</h3><h3></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b04fbb">拉薩市當雄縣</font></b></h1> <h3>納木措</h3> <h3> 去海拔4718米納木錯,要跨過念青唐古拉山脈的那根拉山口通道,這里海拔5190米,屬于號稱生命禁區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h3> <h3></h3> <h3></h3> <h3>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納木錯咸水湖,湖的盡頭是白雪皚皚連綿的念青唐古拉山,湖的一邊是藍天下朵朵羊群、垛垛牛糞、茵茵草地,湖面上有歡快飛翔的海鷗……一個遠離城市喧器的仙境、天堂。</h3> <h3></h3> <h3></h3> <h3>山水云的顏色和層次,美到窒息。</h3> <h3></h3> <h3></h3> <h3></h3> <h3>水天相融、清澈透明</h3> <h3>藍色妖嬈</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購物</font></b></h1> <h3> 每人四千出頭的團費(交通、住宿、餐費 、門票統統全包)算下來是無論如何的實惠,可能是旅游的淡季為了吸引游客,壓低了許多折扣?</h3><h3> 但10天下來導游和工作人員的酬勞可能極低(家鄉技工每日工資是2-3百元),那么在特殊的環境下工作的導游及其隨員,做出的價值要遠遠高于技工,所以為了尊重他們的付出,我盡可能的在行程安排的每個購物場所(不強制)買些喜歡、需要的東西,如火供天珠、西藏食品特產、金剛結等(藏藥除外,因為藏醫沒有看出我們有病癥,只說有點胖,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從不輕易用藥的)。</h3> <h3></h3> <h3> 牦牛肉一定要選上品和極品這兩種,凡是吃到的人一致認可,味道、口感幾乎是內地所有品牌很少具備的。</h3> <h3> 另:<b><font color="#167efb">在這里購物千萬不要用在內地形成的價值觀做比較,不然會很糾結,畢竟除回報成分外,還兼有做功德的成分</font></b>。譬如面對高僧大德在大法會上加持的天珠等法物,是要“請”的。</h3><h3><br></h3><h3> 火攻天珠屬于法物,就不曝光了,認識我的朋友會有緣見到實物。</h3> <h3>琢磨先生把旅行大致分為四個層次:</h3><h3> 第一個層次是景物的刺激,比如水很綠山很美,我自己住的地方都看不到這些,視覺感受為主。</h3><h3> 第二層次文化的累積,比如了解地貌嘗試,藝術淵源,名人軼事。</h3><h3> 第三個層次是美的感受,美之所為美的思考,比如山的層巒疊嶂,比如工匠們之藝術。</h3><h3> 第四層次是心靈的成長,比如看海之遼闊映射內心之狹隘,山之雄壯洞悉生命之擔當,而后在心靈思維層面產生升華,進而影響到現實中的生活。</h3><h3> </h3><h3> 著名哲學家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有句影響世界近一個世紀的名言“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h3><h3> </h3><h3> 西藏同樣具有各種誘惑,使人升入云端的力量巨大,然而一個有信仰的地域,選擇了比貼在地面步行還艱難的修行:叩等身長頭。如若不是親眼所見,很難想象得出無論寒冷、酷熱、風大、雨多,還是日出日落,西藏城從來不缺磕長頭的朝圣者和信眾。在莊嚴的神態下千篇一律的舉手投足,讓敬畏和悲憫點點的融入骨髓,讓虔誠刻骨銘心的對待眾生神靈,在這樣的境界里,人心不虛妄,世界不癲狂,視功利浮名如土。無論從事哪行,迷失了的心靈到了這里,即使沒有星星點燈,也能找到回家的路。</h3><h3><br></h3><h3> 有生之年至少要去一趟西藏,感悟人生、蕩滌靈魂、體驗天堂醉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梧县|
阿瓦提县|
杭锦后旗|
阳东县|
兰溪市|
惠水县|
宝丰县|
鹤壁市|
东方市|
徐闻县|
高密市|
石河子市|
临沭县|
乌兰县|
无棣县|
辰溪县|
肥乡县|
滕州市|
贡嘎县|
萍乡市|
喀什市|
乌兰浩特市|
巴马|
通化县|
武汉市|
吴堡县|
辽中县|
上饶市|
平果县|
紫阳县|
青神县|
白银市|
双鸭山市|
公安县|
岳西县|
虞城县|
新化县|
宜都市|
太仓市|
唐海县|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