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前一天,夜宿黑石山。</h3><h3><br></h3> <h3> 前一天,從信心滿滿的想從山上開下去,到后來天黑找不到路,再到最后在黑夜里看著山下大鐘帶著警車來回游逛的車燈,直至車燈也消失不見。大家的心境都多少起了一些變化,加上山頂上到處都是尖石頭,這一晚,大家都是在車里睡的,我和煙臺老李一車,睡在寬大的陸巡后備箱里,倒是躺著睡了一個好覺。</h3><h3></h3><h3> 早上7點半,天開始蒙蒙亮了,大家陸續從車里出來,舒展一下蜷縮了一晚的身體,然后集中用高壓鍋燒個水,隨便吃了幾口就當早飯了。</h3> <h3></h3> <h3> 7點50,太陽才終于露出來,我們露營的山下,隔著一條河就是色務鄉。早上通過電臺與大鐘聯系,原來他們昨晚又繞出去好遠,都一直找不到合適可以上山接我們的路,最后也只能無功而返。在確認了大鐘走的路線后,我們決定沿著山梁往回開,往北偏,看看能否找到一條近路插到北側的土路上去。</h3> <h3> 吃過早飯后,大家收拾行李,準備出發。</h3><h3></h3> <h3></h3> <h3> 8點,就都收拾完畢,開始出發了。由于昨天濃茶沒怎么樣就被劃破了一條輪胎,今天大家開的格外小心。</h3><h3></h3><h3> 開始的時候,頭車阿力還試圖從昨天我們沒有看過的北側找一條下山的捷徑,但開到山頂的邊緣后,發現還是下不去,坡面上怪石嶙峋,還都是那種非常堅硬的黑石頭。于是,只能又折返回來。</h3> <h3> 由于往回返是逆著陽光開,太陽又非常的低,很刺眼,戴上墨鏡也不管用,以至于路面都看不清楚。釷鋀開的大猛禽,就因為這樣,生生的從一塊大石頭上干了過去。</h3><h3></h3><h3> 阿力戴著眼鏡,領這樣的路,對他來說,無疑是非常困難的。于是我開著大陸巡跑到了前面,領著車隊盡量避開尖石頭,一路往東開去。</h3><h3> 藏黃羊倒是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幾乎蓋滿了石頭的地方,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h3> <h3> 9點的時候,開了將近1個小時后,在離開露營點1公里左右的地方,我們看到了北側的湖,也看到了湖北側的土路。</h3><h3></h3><h3> 湖面還是冰面,多厚不知,但如果能下到山腳下,無疑我們會很快就能到達色務鄉。</h3><h3> 可正如下面這張圖片,雖然右前的湖面最窄,左前甚至都不用過湖好像就能上到對面的路,可眼前卻是溝壑縱橫,常年雨水沖擊出來的溝溝坎坎很多,還有很多碎石、尖石,更可怕的是看不見到山底的路,這里又不像沙漠(路面都是軟的),到處都是硬石頭、大石頭,硬闖下去,如果輪胎失去附著力,很可能會遇到危險。</h3> <h3> 本著安全至上的原則,我們又繼續在山梁上向東開去。</h3><h3></h3> <h3></h3> <h3></h3> <h3> 終于又看到一處坡比較緩的地方,可停下車來再仔細看,發現眼前的碎石一直延伸到山腳下。</h3><h3></h3> <h3> 右邊的小山包倒是平緩,看看能否先開到那里去。</h3><h3></h3> <h3> 我們幾輛車停在山頂,碧波開著牧馬人跑出去探路去了,阿力緊跟其后,為以防萬一。</h3><h3></h3> <h3> 碧波把車開到一個相對平緩的地方,人走了下去。</h3><h3></h3> <h3></h3> <h3> 這個地方,山頂的尖石頭已經少了很多,大家心里懸著的石頭總算可以落地了。</h3><h3></h3> <h3></h3> <h3> 我也不甘等待,自己跑出來探路。</h3><h3></h3> <h3> 但無論是碧波還是我這邊,都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到了山頂的邊緣,碎石頭又多了起來,碧波那邊的背陰處還有不少積雪,積雪覆蓋了各種溝溝坎坎以及尖石頭,不明的潛在的危險還是不少。</h3><h3></h3><h3> 最終,在領隊釷鋀的決定下,我們還是沿著昨天進來的路返回到“錯歐”湖后,再找通往色務鄉的路。</h3><h3><br></h3><h3> 雖然昨天大家都睡在了5400米的山頂上,不少人又開始有了高反癥狀,但大家的精神都還是非常不錯的。</h3> <h3> 我們又開回到昨天來的山谷里了。</h3><h3></h3> <h3></h3> <h3> 終于從黑石山上下來了,雖然這里也還有不少尖石頭。</h3><h3></h3> <h3> 但至少是可以提前選擇路線進行規避了。</h3><h3></h3> <h3> 山谷里的路,坑坑洼洼,相對而言,半山腰的路要平整一些,我和釷鋀、濃茶、小強、阿力等幾輛車都在谷底走,碧波和老郭則在半山腰上開。</h3><h3> 但半山腰會經常遇到雨水沖擊出來的溝溝坎坎,終于,在一個很深的深溝前,這倆開不過去了,而當時所處的位置又是一個陡坡,無法把車倒回去,我們在等這倆想辦法脫困的時候,又開始了采樣活動。</h3><h3></h3> <h3> 渡過了艱難的一個晚上,大家都還精神旺盛,絲毫沒有受到影響。</h3><h3></h3> <h3> 差不多11點多一點兒,我們整個車隊又回到了昨天進入山谷的入口處。今天這里來了一小群藏野驢在谷口處等著我們。</h3><h3></h3> <h3> 昨天,大鐘他們是沿著“錯歐”湖的西側過去的,據說中間有個從山坡上“蹦”到坡底的路,為避免發生危險,釷鋀決定我們還是繞點兒遠,從湖的東側往北繞。事實證明,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h3><h3></h3><h3><br></h3><h3> 在開到“錯歐”湖的邊上,離湖面不到200米的地方,我們看到了藏羚羊!</h3> <h3> 到達湖邊后,大家稍事休整。</h3><h3></h3> <h3></h3> <h3></h3> <h3> 雖然還是有不少尖石頭,但跟昨晚露營的山頂上比,這里已經可以算是安全地帶了。</h3><h3></h3> <h3> 到了這里,車隊又先后排好了順序,后車壓著前車的車轍印,盡量降低爆胎的概率。</h3><h3></h3> <h3> 開了一刻鐘,遠遠的看到湖邊有兩頭野牦牛。</h3><h3></h3> <h3> 能躲就躲,不要增加不必要的麻煩。</h3><h3></h3> <h3> 終于,在下午1點,我們開到了“錯歐”湖的北岸,并踏上了一條土路?;赝谎酆婧瓦h端的格拉丹東冰川,再往前走,我們就看不到這個冰川了。</h3><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沿著土路往西開,先是上山的路,路的坡度很陡。</h3><h3></h3> <h3> 在快到坡頂的地方,看到藏族同胞的一輛皮卡停在路邊。</h3> <h3> 下去一詢問,原來是由于坡太陡,地面又有些積雪,車的動力不夠,開不上去了。正好遇到我們,于是我們都停下車,掛上拖車繩,把這輛皮卡拉到山頂上了。</h3><h3></h3> <h3></h3> <h3> 在我們一走一喘氣的山頂上,當地人都是健步如飛啊!</h3><h3></h3> <h3> 救援完后,一打聽,原來他們也是要去色務鄉的。</h3><h3></h3> <h3></h3> <h3></h3> <h3> 但他們的車慢,于是我們就先出發,繼續趕路去了。</h3><h3></h3> <h3> 翻過埡口,就看到了昨晚露營點北側的那個湖——“日居錯”。</h3><h3></h3> <h3></h3> <h3></h3> <h3> 下山的路,也很陡,而且多是發卡彎兒。</h3><h3></h3> <h3> 可以看到,有的地方,路實在是太陡了,就又重新修了一條路。</h3><h3></h3> <h3> 下午1點半,大家都開到了山腳下,沿著湖的北岸往色務鄉飛奔。</h3><h3></h3> <h3> 這就是我們上午曾經試圖下來的山,右前方黑色和有積雪的地方都是我們曾經想嘗試的地方。</h3><h3></h3> <h3> 越往前走,就越看得清楚對面的山。</h3><h3></h3> <h3></h3> <h3></h3> <h3> 從湖的這邊可以看的很清楚,幸虧當時釷鋀說不冒險下來了,否則下到一半的位置,是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的。</h3><h3></h3> <h3> 路的盡頭就是色務鄉了。</h3><h3></h3> <h3></h3> <h3> 繞過“日居錯”,從西向東再看一眼我們昨晚露營的山。</h3><h3></h3> <h3> 經過這彎彎曲曲的亂石中的土路。</h3><h3></h3> <h3> 我們終于在下午2點20,到達了色務鄉。</h3><h3></h3><h3><br></h3><h3> 這里還有個小學校,熱心腸的煙臺老李在給學生們發一些事先準備好的文具。</h3> <h3></h3> <h3> 我們也終于再次見到了大鐘,與大鐘合影的是昨晚一起幫忙探路的藏族同胞。</h3><h3></h3> <h3> 在色務鄉遇到了鄉長,他們知道我們是從瑪曲鄉過來的,也收到了安多縣打來了的電話,所以,沒有任何為難我們的地方,并且,還告訴我們沿著路繼續向西北走,盡頭的地方,有鄉書記的家,我們今晚可以在那里住宿。</h3><h3></h3><h3><br></h3><h3> 由于大鐘昨天極其英勇的駕駛,導致了其副駕的身體嚴重不適,正好鄉里有車要去拉薩,大鐘就聯系了那個車,安排其副駕搭車去拉薩。</h3><h3> 可他去聯系車的事兒沒有跟我們說,在昨天將要失聯的時候,釷鋀又批評了他無組織無紀律,以至于在我們要離開色務鄉的時候,沒有看見大鐘,都誤以為他被說怕了,不跟我們走了。結果我們開出去半個多小時后,又接到大鐘打來的衛星電話,才知道他還要繼續與我們同行,畢竟專門修車的他,可是帶了很多的修車工具,如果他不在,我們修車都會有問題的。(這點,后面還真遇上了。)</h3><h3> 但當時我們已經開出去挺遠了,而且中間有幾個岔路,怕他追過來的時候再走岔了,這家伙自己又不怎么會使奧維,再加上天上烏云密布,釷鋀擔心再出其他問題,就安撫了大鐘,讓他先到拉薩,在那里等我們出來。</h3><h3> 于是,在色務鄉,我們進來的8輛車,又減少了1輛。。。</h3> <h3> 差不多開到下午4點,大家都說肚子餓了,畢竟今天早上出來后到現在,大家都沒怎么吃飯,中間專心開車,連牛肉干都沒有發出去。</h3><h3></h3><h3> 于是,在距離波濤湖不遠的地方,我們停車吃了點兒東西。這個時候,我也感到肚子有些疼了,當時估計可能是餓的,于是吃了些餅干和牛肉干。</h3><h3> 在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中國科學院的小哥倆還不忘采樣呢。</h3> <h3> 遠端的湖就是波濤湖。</h3><h3></h3> <h3> 我不記得在這里發生了什么,這個地方是我們離開波濤湖又開了40公里左右的地方。</h3><h3> 按理說沒有什么事兒,我是不會截屏的,但現在又實在是想不起來為什么要截屏。就把這張圖先放在這里吧,時間是下午4點54,海拔5200米左右,快到洋姜湖的地方。以后想起來了,再加進來。</h3><h3></h3> <h3> 傍晚6點半,我們到達了巴姆多宗村,沒有找到鄉書記的家,但找到了一個廢棄的村支部委員會。里面有幾間房子,經過簡單打掃,大家決定就在這里住了。</h3><h3></h3> <h3> 由于房間比較小,最后這晚,我記得釷鋀夫婦倆還是在車里睡的,同樣在車里睡的還有我和煙臺老李。</h3><h3></h3><h3> 昨天一天加今天一天,各車都消耗了不少油,于是大家開始往油箱里補油。</h3><h3> 這個泵,倒是可以節省體力,就是抽的太慢了,如果體力好,我覺得還是直接抱著油桶往里加來的快一些。平原都好說,在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抱著油桶加油,的確是對體力的一種考驗。</h3> <h3> 這里海拔4950米,比昨晚的5400米低了很多,夕陽的余輝與遠端厚重的云層構成了一幅美麗的油畫。興致高的隊友們也都拍起照來了。</h3><h3></h3> <h3> 這是晚上7點半的光景。</h3><h3></h3> <h3> 當晚,我們煮了好幾鍋開水,但可能是5400米住的,胃口都不是很好,我熱了不少吃的,最后剩下很多。</h3><h3></h3><h3> 而我,也隱隱地感到肚子疼,這個疼到了第二天愈發的嚴重了,原因除了高反,我也想不到別的。但肚子疼的高反癥狀,對我而言,還是第一次。不過,一直這么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原上活動,對我而言,也是第一次。所以,有就有吧,忍忍就好了。</h3><h3> 燒完水,吃完飯,我再回到車里的時候,老李已經把車后備箱都收拾好了,平鋪的床上點著電褥子,躺上去是非常的舒服。(在這里,再次感謝一下老李)</h3><h3><br></h3><h3> 當晚的天空,星星很多,用手機隨便拍了兩張。</h3> <h3></h3> <h3> 后面還有用相機專門拍攝的夜空,到時候再放上來。</h3><h3><br></h3><h3> 這一天,我們從黑石山開到巴姆多宗村,整整開了10個半小時,直線距離120多公里,我們開了差不多220公里。但總算順利逃出了黑石山,今天一路過來,沒有一個爆胎扎胎的,還算幸運。</h3><h3><br></h3><h3> 明天,我們的目標是繼續往北,爭取開到太陽湖或鯨魚湖附近。</h3><h3><br></h3><h3>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這第二天,我們會遇到這么多挑戰,有車的,有路的,還有心理上的,人性上的。。。這么多挑戰在一起,注定這將不是一個平凡的日子,這一天是4月1日,但我們都是不過歪果仁的節的人,具體如何,還請再等一期吧!</h3><h3><br></h3><h3> 最后,還要感謝馕包肉、灣嫂、唐山青蛙、老李、銀駿、張彤、大公羊、南城小俗的大力支持,兄弟不才,又吃了一個大肘子!嘿嘿嘿嘿。。。</h3><h3><br></h3><h3> 第6天的內容也出來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金山区|
海安县|
鹤山市|
夹江县|
密山市|
白水县|
海宁市|
察哈|
渭南市|
抚宁县|
安阳市|
枝江市|
尖扎县|
仙桃市|
错那县|
镶黄旗|
吉安县|
红原县|
呼图壁县|
长乐市|
金川县|
德阳市|
林芝县|
柏乡县|
长春市|
安溪县|
九江县|
营口市|
济南市|
来凤县|
青岛市|
乾安县|
军事|
策勒县|
托里县|
英山县|
吴川市|
阜阳市|
乐平市|
额济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