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諧趣園是頤和園的園中園。</h3><h3> 這座位于頤和園大園西北角的小園,是乾隆年間仿照無錫山腳下的寄暢園所建造的。</h3><h3> 當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每次都駐蹕寄暢園。</h3><h3> 他流連于寄暢園的美景,令畫師繪制寄暢園圖。</h3><h3> 回到京城后,遂依圖造下這寄暢園的京華版。</h3><h3> 園子起始名為惠山園,建成后,乾隆曾寫《惠山園八景詩》,在詩序中寫道:“一亭一徑,足諧奇趣。”</h3><h3> 嘉慶年間,惠山園重修時改名諧趣園。</h3><h3> 竣工后,嘉慶帝在《諧趣園記》中道:“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故名諧趣,乃寄暢之意也。”</h3><h3> 園中亭、榭、臺、堂共有十三處,游廊回合相鉤連,雖是炎夏,游走其間,只覺涼風習習,通體舒泰。</h3><h3> 園的東南角有一石橋,橋頭石坊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是引用莊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趣味爭辯故事而來。</h3><h3> “知魚橋”中的“魚”字,繁體字為“魚”,下面四個點表示火的意思。乾隆題字的時候說,這么美的魚怎么能放在火上烤,還是放到水里吧。于是故意將魚字下面的四點少寫了一點,變成了三點水了。這是有名的錯字佳話。</h3><h3> 園中臨池建有“涵遠堂”,是慈禧太后釣魚休憩之所。</h3><h3> 諧趣園是包括山、水、石、動植物與樓臺亭榭等各種建筑物的綜合建筑群,融建筑、繪畫、雕塑、書法、文學藝術、金石藝術為一體的精致的而碩大的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是緣物移情,緣情生趣,令人流連忘返的園林意境的典范之作。</h3><h3>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中市|
托里县|
大同县|
钦州市|
襄城县|
双流县|
佛教|
什邡市|
阳东县|
巴林左旗|
莱西市|
西平县|
乳山市|
马边|
湖南省|
偏关县|
金湖县|
巢湖市|
梁平县|
阜宁县|
西安市|
炉霍县|
邛崃市|
扬州市|
吴桥县|
本溪|
富平县|
龙岩市|
喀喇沁旗|
靖远县|
泊头市|
舟曲县|
永德县|
武汉市|
当涂县|
阿鲁科尔沁旗|
神池县|
区。|
夹江县|
柘荣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