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也是醉了,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又靜下心來翻閱起《紅樓夢》來。好在此書百看不厭,每讀一遍,心中都會得到一種新的升悟!</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題記</h3> <h1> 其一:為何讀</h1><h3> 有人說:男不讀三國,女不讀西廂。</h3><h3> 從這兩部書的內(nèi)容來看:三國里充滿了刀光劍影、爾虞我詐,有悖于做人之道。人們玩弄的是權(quán)術(shù),崇尚的是謀略,而男人看到的則多是陰謀和欺詐,所以極易胡思亂想,不利于社會的安定。</h3> <h3> 西廂講的是才子佳人為情私奔的故事,女人看了則容易脫離現(xiàn)實、陷入幻想,甚至可能紅杏出墻,這種違背封建禮教的行為,為當(dāng)時的道德所不容,所以還是不讀為好。</h3> <h3> 當(dāng)然這是百年前的說法,只是人們所站的立場和角度不同而已,但無論如何,《紅樓夢》這部經(jīng)典名著應(yīng)是世人必讀的首選書目。</h3><h3> 有道是:“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h3><h3> 三毛說:紅樓夢是一生一世都要讀的書。周汝昌稱《紅樓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是我們中華民族代表性最強(qiáng)的作品。白先勇說:《紅樓夢》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最偉大的小說,是我的文學(xué)圣經(jīng),有探索不完的密碼。</h3> <h3> 總之,《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是舉世公認(rèn)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全書涉及了封建社會的各個方面和各個階層,包括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建筑、中醫(yī)、婚姻、美食、美學(xué)以及儒、釋、道哲學(xué)等等,牽涉的人物紛繁復(fù)雜,上至皇室貴妃,下至貧民百姓。無論是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達(dá)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是一部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千古奇書,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學(xué)價值、思想價值和人文價值。</h3><h3>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還是一部女性的頌歌。作者巧妙地借用賈寶玉的話作了精準(zhǔn)的闡述:“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全書不惜筆墨,在文中花了大量的篇幅,對不同階層和身份的女性給予了熱情的謳歌,并對她們悲劇性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h3><h3> 不僅如此,該書還暗示了社會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警示世人做人的道理,所謂“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所以,不管是書香門第,還是普通人家,尤其作為一個讀書人(包括中學(xué)生),如果不讀《紅樓夢》的話,那將會是人生的莫大遺憾!</h3> <h3>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當(dāng)我們感到身心疲憊時,不妨去書中尋找一塊永恒的凈土來滌蕩蒙垢的心靈。</h3><h3>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走進(jìn)紅樓驛站,與偉人曹雪芹展開一段木石奇緣的對話,解讀作者的癡情和個中的滋味吧!</h3> <h1> 其二:如何讀</h1><h3> 該書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府的家庭瑣事、閨閣閑情為脈絡(luò),以寶、黛及寶釵間的愛情婚姻故事為主線,深入細(xì)致地刻畫了以賈寶玉及金陵十二釵為中心的人性美和悲劇美,通過家庭悲劇及人物悲劇,揭示出封建末世的危機(jī)。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yīng)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封建道德觀念等都進(jìn)行了深刻地批判,并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的思想和主張。</h3><h3> 中學(xué)語文課本雖然節(jié)選了《紅樓夢》的部分精彩章節(jié),如《香菱學(xué)詩》、《林黛玉進(jìn)賈府》、《訴肺腑》、《寶玉挨打》、《抄檢大觀園》、《黛玉之死》等,但都只能是斷章取義、以斑窺豹。只有通讀全篇,才能真正領(lǐng)悟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作品的精髓。</h3> <h3> 一、初讀</h3><h3> 初讀《紅樓夢》,不要奢望一遍就能看懂,但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越讀領(lǐng)會越深入,越讀理解越全面。</h3><h3> 首先,所處的層面不同,對作品的理解也就不一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的文化修養(yǎng)以及不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際遇,都會影響到讀者解讀原著的距離,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進(jìn)行閱讀也會有不同的領(lǐng)悟。</h3><h3> 其次,所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風(fēng)景也不一樣。所謂“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經(jīng)學(xué)家看見《易》,道學(xué)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h3> <h3> 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閱讀,初次閱讀可以不求甚解,可以走馬觀花,但是一定要把脈全篇的靈魂:大旨談情。緊扣一個“情”字,故事由情而起,情了而終,只要抓住寶、黛及寶釵三人之間愛情婚姻的主線,大致看懂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初步理順主要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簡單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其個人悲劇和社會悲劇的根源等,就算達(dá)到基本的閱讀要求。</h3> <h3> 當(dāng)然,閱讀之前先了解一下有關(guān)作家的生平和成書的背景,更能幫助我們深入全面地解讀作者的原意和作品的內(nèi)涵。</h3> <h3>(可點擊放大)</h3> <h3> 二、選讀</h3><h3> 在初讀的基礎(chǔ)上,選取作品的重點章節(jié)和關(guān)鍵性內(nèi)容仔細(xì)閱讀,可以起到以點帶面和提綱挈領(lǐng)的作用。</h3><h3> 1、甄士隱夢幻識通靈(第一回)</h3><h3> 開卷便交代了成書的起因來歷及主要人物的前世孽緣。原來 女媧補(bǔ)天時單將一塊頑石棄于大荒山無稽崖清埂峰下,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靜極思動,凡心已熾,苦求茫茫大士和緲緲真人(一僧一道)攜其到那昌眀隆盛之幫、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xiāng)去安身樂業(yè),享一享人間的榮華富貴。經(jīng)過幾世幾劫后,將墜落之鄉(xiāng)、投胎之處,親自經(jīng)歷的一段陳跡故事編述歷歷,刻于石上,取名《石頭記》。</h3><h3> 空空道人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又傳情入色,自色悟空,也無非大旨談情,實非別書之可比,于是從頭至尾抄錄回來,問世傳奇,并易名《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則題曰《風(fēng)月寶鑒》。后經(jīng)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則題曰《金陵十二釵》。</h3><h3> 那一僧一道又夢語甄士隱: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絳珠草,因赤瑕宮神瑛侍者(頑石之化身)每日以甘露灌溉而久延歲月,后脫去草胎修成女體,并隨神瑛侍者下凡,欲以一生的眼淚償還灌溉之恩,于是演繹出一段千古風(fēng)流凄艷委婉的木石情緣……</h3> <h3> 2、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第二回)</h3><h3> 作者借冷子興之口,述說了賈家寧、榮二府主要人物的身份及關(guān)系,有利于引發(fā)讀者的興趣,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同時也暗示了文中“似真亦假”的種種現(xiàn)象。</h3> <h3> 3、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第五回)</h3><h3> 從內(nèi)容上看,第五回是全書的總綱和伏筆。賈寶玉在離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放春山遣香洞的太虛幻境的游夢中覺得真真假假、似有若無,警幻仙姑領(lǐng)他在“薄命司”看到的各種判詞,聽見的紅樓夢曲,無不暗示著整個故事的發(fā)展脈絡(luò)和各種人物命運的最終結(jié)局,所以看懂這一回是理解全書內(nèi)容的關(guān)鍵。</h3><h3> 【紅樓夢引子】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fēng)月情濃。趁著這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h3><h3> 《紅樓夢》十二支曲與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互為補(bǔ)充,相互對應(yīng),預(yù)示了書中主要人物的命運和結(jié)局。</h3> <h3><font color="#010101"> 金陵十二釵正冊判詞及解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可嘆停機(jī)德,堪憐詠絮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暗示寶玉對黛玉的空自牽掛以及寶釵結(jié)局的冷落與凄苦。</font></h3><h3><br></h3> <h3>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h3><h3>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h3><h3> 指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大富大貴,但苦于人生短暫,元春早逝,所以終究是春夢一場。</h3><h3>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h3><h3>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fēng)一夢遙。</h3><h3> 喻指探春雖精明志高卻遠(yuǎn)嫁海隅,猶如斷線的風(fēng)箏,一去不返。</h3><h3> 富貴又何為,襁褓之間父母違。</h3><h3> 展眼吊斜暉,湘江水逝楚云飛。</h3><h3> 說史湘云自幼父母雙亡,雖家庭富貴卻得不到溫暖,婚后又好景不長,轉(zhuǎn)眼間便夫妻離散,后淪落俗塵。</h3><h3> 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h3><h3> 可憐金玉質(zhì),終陷淖泥中。</h3><h3> 妙玉乃似一塊美玉,出身不凡,心性高潔,雖身在佛界,但心戀紅塵,最終仍落于泥垢之中。</h3><h3>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h3><h3> 金閨花柳質(zhì),一載赴黃粱。<br> 暗示迎春嫁了個忘恩負(fù)義的兇惡丈夫,致被折磨而死,人生如黃粱一夢。<br> 勘破三春景不長,緇衣頓改昔年妝。<br> 可憐繡戶候門女,獨臥青燈古佛旁。<br> 惜春親眼目睹三個姐姐的不幸遭遇,終于看破紅塵出家為尼,終日獨守青燈。<br> 凡鳥偏從末世來,都知愛慕此生才。<br> 一從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br> 凡鳥合而成“鳳”,賈府“事敗”,王熙鳳被休(人木),曾落入“獄神廟”,后短命而死,席裹香魂,拋尸雪野。<br> 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br> 偶因濟(jì)劉氏,巧得遇恩人。<br> 巧姐在賈府勢敗后被“狼舅奸兄”所賣,后遇恩人劉姥姥舍命救出,流落鄉(xiāng)村。<br> 桃李春風(fēng)結(jié)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br>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br> 暗示李紈晚年因子得貴,誥命加身,但榮華方至卻隨即死去,徒有誥封虛名,白白地留給世人作談資笑料。<br>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br> 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br> 賈珍傷風(fēng)敗俗,秦可卿淫喪天香樓,意謂別以為不長進(jìn)的東西都出自榮國府,造禍開端的其實是寧國府的人。此處流露出作者對賈府中那些荒淫無恥、作惡多端的紈绔子弟的極度憎恨。<br> 綜觀所有判詞和《紅樓夢》十二支詞曲原稿(詳見下圖),我們可以看出故事最終的結(jié)局: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人物的命運則是: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杯(悲)。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br> (讀者由此亦可判斷后四十回續(xù)文內(nèi)容是否與作者的原意相符)</h3> <h3> 三、精讀</h3><h3> 除以上分析過的人物判詞和十二支紅樓夢曲之外,讀者還應(yīng)抓住以下幾個方面用心解讀。</h3><h3> 1、眾多人物的成功塑造,是《紅樓夢》突出的藝術(shù)成就。</h3><h3> 雖然書中出場的人物前后多達(dá)400余人,且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但只要抓住了書中的主要人物,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第三回“林黛玉進(jìn)賈府”的內(nèi)容不能放過。</h3><h3> 在林黛玉面前主要人物依次亮相,作者借黛玉的眼光分別加以描寫。</h3> <h3> 三個姐妹:</h3><h3> 第一個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h3><h3> 第二個削肩細(xì)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身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h3><h3> 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釵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裝飾。</h3><h3> 寥寥幾筆就將迎春、探春及惜春三姐妹天生麗質(zhì)又各有千秋的可愛形象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在讀者的面前。</h3> <h3> 王熙鳳是全書的重要人物,作者采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加深讀者的印象。</h3><h3> 隨著“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yuǎn)客!”的說笑聲從后院傳來,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后房門進(jìn)來。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fēng)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h3><h3> 僅從外貌和語言描寫就能感受到王熙鳳的非同一般。</h3><h3> 再看似曾相識的賈寶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瞋視而有情。</h3><h3> 一個風(fēng)流倜儻而又憨厚癡情的貴公子形象從曹公的神筆中走了出來。</h3><h3> 而林黛玉與眾各別的形象則又通過賈寶玉的眼神來描畫,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tài)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fēng)。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h3><h3> 曹雪芹巧將人物的外貌、身世及命運融為一體,寫出了林黛玉“傾國傾城的貌,多愁多病的身”,美貌聰慧而生性多疑,孤傲敏感而體弱多病,不愧是寫作的高手。</h3><h3> 因此,每每讀到有人物出場時應(yīng)仔細(xì)分析,可將人物的描寫與其身世身份、命運處境聯(lián)系起來,必有所悟。</h3><h3> (僅舉幾例,其余人物讀者自個分析)</h3> <h3> 2、抄檢大觀園(第74回)和查抄寧國府(第105回)</h3><h3> 前者與后者互為因果,前者是冥冥之中賈家由盛而衰的不詳預(yù)兆,而后者則是賈府盛極而衰的現(xiàn)實應(yīng)驗,所以這兩個部分的內(nèi)容應(yīng)該精讀,從而理解賈府衰敗的真正原因。</h3><h3> “樹倒猢猻散”、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滅,呀!一場歡喜忽悲辛。嘆人世,終難定!”</h3> <h3> 3、埋香冢飛燕泣殘紅(黛玉葬花)(第27回)</h3><h3>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黛玉之死)(第96、97、98回)</h3><h3> 《紅樓夢》中有許多詩詞謎語,雖然有些晦澀難懂,但卻集中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水平。通過這種方式,作者巧妙地將詩詞謎語與人物的性格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而林黛玉的《葬花詞》則充分體現(xiàn)了作品語言的藝術(shù)魅力。曹公將情、景、人三者高度地融合為一體,以花喻人,以景傳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林黛玉寄人籬下的內(nèi)心哀傷和擔(dān)憂,以及飄若游絲的悲劇命運。<br> 黛玉焚詩稿則是故事的高潮,作者用以樂寫哀的手法,通過一喜一悲的強(qiáng)烈對比,揭示了人物悲劇的命運,透視了封建道德和封建秩序的殘酷與荒唐。苦絳珠塵緣已絕心先死,林黛玉情盡淚枯魂歸天。<br> “悲劇就是把最美的東西撕毀給人看”(魯迅語)。作者把生老病死塵世俗境詩意化,把死的悲哀化為凄美的意境,文字歡喜而悲涼,氣氛熱烈而凄清,令人蕩氣回腸,不忍掩淚。</h3> <h3>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我們既要讀懂作品的精髓,又不能沉溺其中而迷失自我,否則就有可能像諸多演員一樣走火入魔而一夢不醒,冥冥中重現(xiàn)書中人物的宿命。如林黛玉的演員陳曉旭,已定格在永恒的紅樓,留下了自己及他人都永遠(yuǎn)也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還有賈瑞的扮演者馬廣儒,尤三姐的扮演者樂韻等,皆隨劇中人的陰靈而去,讓人驚悚不已。</h3><h3>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我們既要深入其中,解得其味,又要跳出圈外,理解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荒唐”,從而懂得作者創(chuàng)作此書的良苦用意。</h3> <h1> 其三:讀何感</h1><h3> “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莎士比亞語),同樣,不同的讀者對《紅樓夢》也有著不同的理解。《紅樓夢》博大精深,涉獵范圍廣泛,所以應(yīng)從多個角度進(jìn)行解讀,有家庭的瑣事,也有凄美的愛情,有家族的興衰,也有個人命運的沉浮等等。作品按“大旨談情,實錄其事”的原則,按跡循蹤,擺脫舊套,巧妙地將家庭遭遇及個人命運演繹成紅樓一夢,取得了非凡的藝術(shù)成就。尤其“真事隱去,賈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激起了后世讀者無限的好奇,無數(shù)的讀者都普遍認(rèn)為癡情公子賈寶玉,其實就是痛恨科舉、懷才不遇、家道中落、窮愁潦倒的曹雪芹的化身,賈府的興衰,其實則隱含著曹雪芹的家庭變故等等,各種猜測附會之說愈出愈奇。</h3><h3> 但不管怎么說,小說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十八世紀(jì)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生活面貌,加深我們對現(xiàn)實社會的認(rèn)識以及對人情世態(tài)的感悟。雖然書中的人物大都是失意的,整個故事也是以悲劇而結(jié)局,但“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魯迅語),給人的感覺是亦真亦幻、似喜而悲。</h3><h3> 全書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人物形象鮮明,背景廣闊,意境深遠(yuǎn),其藝術(shù)特色及文化價值隨著歷史的沉淀而愈顯厚重,引領(lǐng)著后世文學(xué)的發(fā)展,也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價值取向。兩百多年來,世人對這部“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曠世絕作評說不已——</h3><h3> 可謂:</h3><h3> 你也說紅樓</h3><h3> 我也說紅樓</h3><h3> 家族興衰掩風(fēng)流</h3><h3> 有人說榮華</h3><h3> 有人說悲愁</h3><h3> 喜怒哀樂幾春秋</h3><h3> 真情憐黛玉</h3><h3> 玉帶林中掛</h3><h3> 木石前盟有緣由</h3><h3> 真心嘆寶釵</h3><h3> 金簪雪里埋</h3><h3> 金玉良緣無盼頭</h3><h3> 花柳繁華地</h3><h3> 溫柔富貴鄉(xiāng)</h3><h3> 夢醒之后又從頭</h3><h3> 紅塵之路短</h3><h3> 紅樓則夢長</h3><h3> 個中滋味欲語休</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寫于2017年6月25日</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化县|
寿阳县|
涞源县|
托里县|
左云县|
通州区|
都安|
靖远县|
泸定县|
丰顺县|
沙田区|
汶上县|
兰州市|
饶河县|
蒲城县|
象山县|
钟山县|
江城|
修水县|
大竹县|
宜丰县|
渝中区|
繁峙县|
金华市|
聂拉木县|
环江|
武清区|
依兰县|
巴南区|
阳西县|
拉孜县|
瓮安县|
岳普湖县|
略阳县|
定兴县|
河津市|
敖汉旗|
磐安县|
侯马市|
九龙城区|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