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無盡的思念,</h3><h3>禁不住的淚漣。</h3><h3>慈祥的母親啊,</h3><h3>你在誰邊?</h3><h3><br></h3><h3>無法依偎在你的身邊,</h3><h3>可口的菜肴送不到你的桌前。</h3><h3>含淚寫下這篇短文,</h3><h3>是我,</h3><h3>深深的懷念,</h3><h3>虔誠的祭奠。</h3> <h3> 古往今來,歌頌母親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今天,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寫點自己母親的幾件小事,算是為歌頌母親的百花園添一朵小花、或是一抹新綠。</h3><h3> 說到母親,就先從一張照片說起吧。</h3><h3> 去年春天,大連半島晨報舉辦“最美母親瞬間”的攝影作品征集活動。我將自己在1984年春天拍的一張照片傳了過去,并附上簡短的說明。經過網絡投票和專家的最后審定,我的這張照片竟得了一等獎的第一名。</h3> <h3> 平心而論,無論是攝影水平還是文字說明,都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東西。但它卻實實在在反映出一個母親的感人至深的一面。得到大眾和專家的看好,大概也是其中的內涵吧。</h3><h3> 其實,我母親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一輩子持家,沒有出去工作過。但在我和姊妹的眼里和心中,她善良、慈祥、勤勞、節儉、不辭辛苦,任勞任怨……,任何贊美母親的詞語用在她身上都不為過。她不失為一個可愛的母親。</h3><h3> 我父親因患病曾在家休養了五年。每月拿到手的勞保工資不足30元。當時的7口之家,生活十分艱難。拿過廠工會的兩次救濟之后,母親就說,再不能吃救濟飯了。東挪西借,母親買了一臺縫紉機,開始了給工廠做手套、口罩等勞保護具的自立之路。卡卡的縫紉機聲,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樂趣,也帶來了希望。接濟不上時,母親就偷偷多次去賣血。每想到此,我的心里就在滴血,就在偷偷流淚。</h3> <h3> 三年自然災害,食不果腹。看著我們幾個孩子面黃肌瘦的樣子,母親心急如焚。她在大連買了一些笊籬、擦從之類的生活小工具背到山東老家換些地瓜干、地瓜粉、玉米面等帶回來。特別是1962年秋天的那次,已有8個月身孕的母親,還帶了100多斤的東西,坐著敞篷貨車顛簸了60多里土路到了煙臺碼頭。檢查人員看她挺著一個大肚子,以為她把一些不讓帶的東西藏在身上,就叫住了她。經過詢問,檢查人員感動得連忙放行。</h3><h3> ……,</h3><h3> ……。</h3> <h3> 魯迅從一件小事中,看到車夫的高大。我也從母親的點滴小事中,悟出了母親的不平凡。她是千千萬萬偉大母親中的一員,她無愧于母親這個神圣的稱號。</h3> <h3> 2009年6月30日,母親走完了她的90年的生命歷程。</h3><h3> 8年了,</h3><h3> 整整8年了。</h3><h3>再也看不到母親的音容笑貌,</h3><h3>再也聽不到母親的絮絮叨叨,</h3><h3>再也吃不著母親搟的山東福山面條,</h3><h3>再也穿不上母親做的貼心小棉襖,</h3><h3>……。</h3><h3> 無盡的思念,</h3><h3> 忍不住的淚漣。</h3><h3> 有人說,母在,家在。母逝,家去。是的,自從母親走了以后,再也沒有了每周一次的其樂融融的家庭聚會,再也沒有一到周末就急急匆匆往家趕的興奮心情了,……。</h3><h3> 還有人說,父母在,生命有來處,父母逝,生命只剩歸途。此言不謬。</h3><h3> 娘走了,家沒了,我也成沒娘的孩兒啦。</h3><h3>……</h3><h3> 寫到這里,我不想再寫下去了,已近古稀的我,生命的蠟頭已經不高了。我愿回到母親的身邊再盡盡孝心,再報答她老人家的恩情之萬一。</h3><h3> 母親安息。</h3><h3> 愿天下的母親都健康長壽!</h3><h3> 愿天下的兒女都為母盡孝!</h3><h3> 2017年6月30日泣書。</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成安县|
富顺县|
茌平县|
溆浦县|
凌海市|
哈尔滨市|
固镇县|
马公市|
诸暨市|
渭南市|
印江|
南召县|
岫岩|
明水县|
德江县|
河西区|
古蔺县|
吉首市|
来凤县|
三穗县|
阿拉善右旗|
即墨市|
丹寨县|
双流县|
耒阳市|
萨迦县|
恭城|
沁水县|
林甸县|
大冶市|
重庆市|
竹北市|
双江|
涿州市|
桦甸市|
扬中市|
天台县|
龙岩市|
五河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