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嶺村位于長治市東部山區,距長治市區約30公里,西嶺村地處東山余脈鳳凰嶺。2013年冬,長治縣賈掌鎮西嶺村因其古道、古民居等歷史文化遺跡而入圍中國傳統村落名錄。</h3><div> 在西嶺村,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這些古民居依山而建,房屋結構多為一層至三層穿斗式木構架,四周風火山墻圍起,大門為石庫門坊,水磨青磚門面。<br></div><div> 西嶺村村北山頂上有一條青石鋪就的古道。古道長約五六里,寬約三米,和城區的塔嶺山相連。路面青石被磨得光滑鮮亮,據該村老人們講,這條古道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河南省通向潞安府的一條主要商道。直至明清時期,古道上依然有南來北往的商賈絡繹不絕。當時染房、藥鋪、當鋪、雜貨鋪、鹽店、客棧、飯館、貨棧、騾馬大店等店鋪林立,車水馬龍、商賈云集,被當地人喻為“小北京”,由此可見當時的繁華。后因道路更改,古道荒廢。<br></div> <h3>這就是西嶺村的文化基地</h3> <h3>老年大學一行10人到這里來采風。</h3> <h3>這是賈掌鎮西嶺村大學生村官的創業基地</h3> <h3> 這就是西嶺村青石鋪的古道,路面青石被磨得光滑鮮亮,據該村老人們講,這條古道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直至明清時期,古道上依然有南來北往的商賈絡繹不絕。</h3> <h3> 走過這一家院落進去看看,看到一位老人已年過八旬。他給我們講述,多少輩以前這個村子是以做陶缸瓦罐為生計的。從現在破落院內堆放的和墻頭壘砌的缸瓦片,就足以驗證。</h3> <h3> 走近明清老宅子,還可以尋到老的印記,石碾子,磚雕木刻的門窗,門栓,青石鑿刻的門當。。。</h3> <h3>墻上留下歷史的印記</h3> <h3>看家護院的小狗慵懶的鼾睡著。。。</h3> <h3>當我們走到村頭,遇見一位老人家,攀談中他給我們講述了一段撲朔迷離的故事</h3> <h3>這位老人名叫武珍寶,今年七十五歲高齡</h3> <h3>據傳,這座院落建成后,凡入住正堂室的人員,均在夜半三更,莫名其妙被人抬至庭院,嚇的主人只能屈住廂房,正堂屋至今不敢住人。</h3> <h3>這座宅院建于明代末年,其中,正堂房五間兩層,兩側各有廂房三間,大門中開,氣勢恢宏。</h3> <h3>這個傳說己流傳幾百年,且無從考證。解放后,院落收歸集體所有。老人家講,其二弟武林寶,年少氣盛,不信邪門,曾入住一宿體驗真假,果然在半夜時分昏昏惡惡被兩位白衣男子抬出屋外,此后大病一場,險些喪命。</h3><div><br></div> <h3> 這房屋上下兩層至今都是空的,二樓的房梁都有30一40公分直徑的樹干做房梁。上世紀五十年代,農村大辦教育事業,村干部們將此院落設為村辦小學,并在正堂屋立伙做飯。結果發生了米面油吃不盡的怪事。學校延存一年,為避免怪事發生,只好停辦。至今這一現象無法解釋清楚。</h3> <h3>現在居住在這所院內的是村上幫扶的一對老人,男的叫陳根生84歲,老伴80歲,倆人身體都很健康,生活井然有序,院落收拾的很干凈。幫扶脫貧的項目是種植藥材。</h3> <h3>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所老屋宅里。</h3> <h3>用我的手機和相機記錄這個村里的點點滴滴。。。</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博|
荔波县|
正镶白旗|
无为县|
盈江县|
陵川县|
昌江|
瓮安县|
玉树县|
资源县|
灵石县|
阿拉善盟|
拜泉县|
池州市|
瓦房店市|
张家港市|
界首市|
南丰县|
社旗县|
黄石市|
鄂州市|
沁阳市|
莱芜市|
仙游县|
仙居县|
五常市|
怀来县|
离岛区|
巴青县|
成都市|
上思县|
西贡区|
青神县|
石首市|
故城县|
玛曲县|
松潘县|
方正县|
赤水市|
伊川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