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記憶中的山川廠最神圣也是最快樂的地方是毛主席像臺。</h3><h3> 山川的主席塑像是現存的全國最大純鑄鐵塑像,這種鑄件在全國已經很少,精湛的鑄造藝術是我國鑄造史上的奇跡,是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的產物,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h3> <h3>1968年12月26日,毛主席像落成典禮的盛況。</h3> <h3>塑像像身的高度為7.1米,象征著中國共產黨七一建黨日;總高度為12.26米,象征著毛澤東的誕辰(12月26日);底基總面積為960平方米,象征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整座塑像主色為亞光仿金色,毛主席身穿大衣,目光遠視,噴漆后的塑像是那樣莊重而極具動感。紫檀色仿大理石基座,水磨石灰粉色多階地臺成為幾代山川人美好的記憶。</h3> <h3>幾乎每個山川人都在主席像臺留過影。</h3> <h3>記得有一次全廠職工還圍繞著主席像跳了很長時間忠字舞。</h3> <h3>每天晚飯后主席像臺前面北側的燈光球場是最熱鬧的地方,這里經常舉行籃球、排球比賽,一群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或在場內拼搏,或在場外鼓掌、呼喊。</h3> <h3>休閑時大家也喜歡來到主席像臺,這里像一個廣場,有人散步、有人坐下聊天、也有人哄孩子玩耍……</h3> <h3>這張照片背景中那座正在建造的建筑是后來的大禮堂。我們曾在那里面開大會、看電影、看演出……</h3> <h3>帥哥容連全在禮堂里給大家放映電影。</h3><h3>在沒有電視的年代,我們從電影紀錄片《新聞簡報》里看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當然還有西哈努克……;看到了朝鮮、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的電影;看了很多次《地道戰》、《地雷戰》……</h3> <h3>禮堂里經常有毛澤東思想宣傳隊的演出。</h3> <h3>禮堂里經常召開各種重要會議</h3> <h3>我們也曾在禮堂開全廠大會時,領到過這樣的獎狀。</h3> <h3>主席像臺正對著山川廠的大門。</h3> <h3>這是文革中的牌子,強調的是革命委員會。</h3> <h3>這是文革結束后的牌子,是廠辦主任王北遷的漂亮書法。</h3> <h3>記得每天早上廠里的大喇叭都會播放一遍革命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為鐘聲。上白班的人音樂停止后再進入大門就會被值班人員登記在遲到者名冊中,下夜班的人音樂響起前走出廠門也會被列入早退的名單,遲到和早退都會被通報批評。</h3> <h3>山川機床鑄造廠最重要的是重型、中小件和有色金屬三個鑄造車間。</h3> <h3>記憶中我們的廠房特別高大!</h3> <h3>澆鑄時鐵花飛濺,猶如節日的焰火。</h3> <h3>大吊車搬運著沉重的鑄件,而開吊車的多是柔弱的女工。</h3> <h3>女吊車工們</h3> <h3>我們的產品堆積如山。</h3> <h3>任德壽師傅正在有色車間的連鑄拉棒流水線上操作。</h3> <h3>鑄造工作很臟、很累、很危險。這位趙勝新是鑄造工人的驕傲,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大爐里救出一位工友,成為全廠職工學習的榜樣。</h3> <h3>中小件工友歡送胡福江參軍留影。這里面那位唯一的女翻砂工就是愛崗敬業的杜青。</h3> <h3>模型車間的師傅們都心靈手巧,他們的產品質量是鑄件質量的重要保證。</h3> <h3>模型技術現場表演會</h3> <h3>模型車間歡送阮子信參軍留影。</h3><h3><br></h3> <h3>80年代山川廠靠生產矽鐵成為省里效益最好的企業之一。</h3> <h3>大矽鐵車間</h3> <h3>大矽鐵車間內</h3> <h3>熔煉中的工人</h3> <h3>鐵水澆鑄</h3> <h3>擴建大矽鐵煙氣凈化工程。</h3> <h3>除塵設施</h3> <h3>矽鐵車間的8位純清女工。</h3> <h3>機加車間是個重要的輔助車間。車、鉗、銑、刨樣樣俱全。</h3> <h3>69年設備科機加車間歡送唐振陽參軍。<br></h3> <h3>風華正茂的機加工們。</h3> <h3>志存高遠的青年工人們。</h3> <h3>好學上進的青年業余哲學學習小組的成員。</h3> <h3>記憶中廠區的馬路平坦寬敝,路旁還有綠樹和紅花。</h3> <h3>一進廠區,馬路兩側就是黑板報和宣傳欄。每個車間都有自己的一塊宣傳“陣地”,百花齊放,競相爭艷。</h3> <h3>山川廠的服務部門很多,例如:空壓站、變電站、鍋爐房、基建、供應、車庫、醫院、財務、工會、技工學校、子弟學校、商店等等,為了改善職工生活,甚至還在很遠的地方開辟了農場。</h3> <h3>領導干部們路過的這座小樓是山川廠最早的醫院。仔細看一下這些領導是誰?</h3><h3>原來是1985.4.10時任團中央書記胡錦濤視察山川廠,由團省委書記宋秀巖、廠黨委書記王彥魁陪同。</h3> <h3>職工醫院的白衣戰士們。</h3> <h3>化驗室的王善榮在調試儀表。</h3> <h3>總降壓站,全廠電能都從這里送出。</h3> <h3>總機的白鳳云等三位話務員正在忙碌地工作。</h3> <h3>電氣師徒們歡送任永林參軍。</h3> <h3>鍋爐房被評為先進集體受到表彰。</h3> <h3>鍋爐房化驗室成員參加動力科組織的互助北山游。</h3> <h3>山川廠還辦了自己的職工大學,為工廠培養了技術骨干。</h3> <h3>一些被特殊歷史原因耽誤學業的年輕人,在這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h3> <h3>山川技工學校師生合影。</h3> <h3>山川子弟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培養了一代代山川后人。</h3> <h3>部分教職員工合影</h3> <h3>子弟中學部分女教師</h3> <h3>校運會的裁判員</h3> <h3>青年女教師</h3> <h3>廠工會女工委員合影</h3> <h3>車庫的司機師傅們</h3> <h3>山川公安處在進行曰常訓練。</h3> <h3>每年為期三天的山川職工運動會是山川廠的大事。群眾調侃這三天是山川的“狂歡節”。</h3> <h3>廠運動會的程序基本向全運會看齊,記得開幕式上子弟學校的孩子們還要表演團體操。</h3> <h3>每個單位的運動員要統一服裝,列隊通過主席臺。</h3> <h3>這是八三年六月廠運動會車庫的全體女將們。</h3> <h3>男子跳高賽場</h3> <h3>女子跳高賽場</h3> <h3>首屆廠運會女子跳高前三名(冠軍楊杰、亞軍王良安、季軍馮萍)。</h3> <h3>裁判席上</h3> <h3>平時廠里還有足球隊、藍球隊、乒乓球隊等運動隊。照片上的是乒乓球隊的五名隊員: 吳樹華、楊赤兵、廖泰泉、關學儀、馬百祥。</h3> <h3>參加全省運動會的山川廠代表隊。</h3> <h3>出席西寧市紀念毛主席橫渡長江活動的山川游泳隊。</h3> <h3>廠女子籃球隊參加西寧市職工籃球賽,榮獲第二名。</h3> <h3>廠運動會的裁判員們。</h3> <h3>1970年底和1971年初,山川廠民兵組織了兩次“拉練”活動。這件事在我們青春的記憶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h3> <h3>排頭手捧主席像框前進,太有時代特色了!</h3> <h3>每人肩扛一桿三八式步槍,還背著行囊。</h3> <h3>拉練隊伍在翻越達板山途中休息。</h3> <h3>行進在大山中的拉練隊伍。</h3> <h3>我們每天白天行軍,晚上住在貧下中農家中。圖為宣傳隊正在為當地貧下中農演出。</h3> <h3>坐在前排中間的幾位是山川建廠時期的老領導。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從工人中培養提拔起來的。</h3> <h3>咸陽技校畢業的王彥魁迅速被提升為廠領導。</h3> <h3>他們來自濟南鑄鍛研究所,80年代成為山川廠的領導核心。</h3> <h3>七十年代末在山川海南州恰卜恰農場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班的青年們,后來也成長為骨干力量。</h3> <h3>1965年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的老職工們攜家帶口來到西寧,創立了山川家業,以后全國各地的有志青年們來到這里,山川廠發展為一個2000多人的大企業。</h3> <h3>1968年初,北京市91名初、高中畢業生告別首都來到山川廠。</h3><h3>前排左起: 趙勇、劉建華、楊敏華、趙勝新;</h3><div>后排左起:楊赤兵、宋景旺、李少輝。</div> <h3>北京學員李建盟和鄭萍。</h3> <h3>1968年下半年,全國各地的大學、中專畢業生陸續來到山川,充實了廠里的技術力量。</h3> <h3>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邁進了這座大門</h3> <h3>這是我們曾經揮灑青春的地方,</h3> <h3>在這里我們曾歡笑過,也曾煩腦過,</h3> <h3>我們見證過山川廠的輝煌,也經受著他的衰亡。</h3> <h3>山川廠是我們永恒的記憶。</h3> <h3>向馬明祥、蘇長福、趙克明等參與鑄造毛主席塑像的眾多師傅們致敬!</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山阳县|
长兴县|
时尚|
托克托县|
哈密市|
长顺县|
北海市|
磐安县|
儋州市|
永福县|
丰顺县|
柘城县|
雷波县|
格尔木市|
新闻|
视频|
霸州市|
海伦市|
兰溪市|
大城县|
洛浦县|
岳阳县|
临颍县|
淳安县|
凉山|
巴里|
建德市|
门头沟区|
桐城市|
天峻县|
三台县|
济阳县|
丹阳市|
永靖县|
汕头市|
周宁县|
五寨县|
银川市|
沭阳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