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每一個疾病都代表一種需要</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每一個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后</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都有其健康上的意義</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父母都希望孩子是有能力的人</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有了能力就可以經營幸福美好的生活</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然而,能力兩個字包羅萬象</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究竟哪些能力才是真正可以讓孩子受用一生的寶?</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哪些能力的追求確實徒勞無益,甚至扼殺孩子的未來?</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什么樣的教養會教出意志力癱瘓的小孩? </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摘自《病是教養出來的》</h3> <h3>洪偉老師兩天的運動工作坊結束了,解開了很多我在養育孩子上遇到的困惑,也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一些問題!比如:孩子為什么會莫名的情緒不好然后發脾氣?為什么孩子有時臉色看上去總是不那么健康?盡管在飲食和睡眠上已經很注意了,但結果還是不盡人意?為什么他不舒服時醫生都會說是脾胃不和!為什么讓孩子干活他有時不愿意干還一堆理由?為什么自己會少白頭?為什么常常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為什么自己意志力不夠……工作坊第一天上課之前,我聽到吳蓓老師和洪偉老師的對話,突然好想哭,因為洪偉老師說女孩在青春期前不能學習跳舞,男孩在青春期前不能騎自行車,都會影響發育,因為我知道太多的孩子都在做著這樣的事,女孩三歲跳舞,男孩六歲騎車,身邊比比皆是,好在洪偉老師兩天的課程告訴了我可以修復的途徑,于是,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工作坊第一天——0到7歲兒童運動發展規律</b></h3> <h3>開篇洪偉老師問我們:目前,我們的孩子遇到了什么樣的挑戰?</h3><h3>什么樣的歌曲是對孩子最好的?</h3><h3>對孩子來說最好的歌曲是搖籃曲。每個地方都有屬于當地的傳統的搖籃曲!</h3><h3>什么是廣義的學習?</h3><h3>學員們各抒己見!我覺得老師在接下來兩天的課程中做了深刻的解答!</h3><h3>什么叫運動?</h3><h3>老師說1980年以前是不需要運動教室的,大自然是最好的運動場所!從1980年以后,整個社會腦力運動是第一位的!</h3><h3>什么是頭腦運動很強?老師舉了個例子:早上上課前,老師遇到了一個孩子在外面玩,老師對他說:孩子,去教室!孩子說:憑什么!老師說這個孩子就是頭腦運動很強,現在的孩子大多是這樣,語言表達很豐富,行動卻遲緩!孩子們經常說一些讓大人覺得很無語的話!她們具有的是頭腦運動與行動不匹配的的能力!</h3><h3>比如:用黑色筆在紙上畫一個圓圈,讓五歲的孩子沿著這個線用剪刀把這個圓剪出來,五歲孩子卻不能用剪刀剪出完整的圓!他們的行動和大腦運動不匹配!</h3><h3>老師說曾經觀察到一個8歲孩子跑步,(老師示范了這個孩子跑步的樣子)他是端著的在跑,四肢和身體看上去不協調!這是因為他在嬰兒期三個半月翻身運動時被家里的大人阻礙了,骨盆和脊柱的發展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小時候骨盆與脊柱沒有發展好的孩子,上課也坐不住,還容易出現大肚子!</h3><h3>老師和一個男學員示范了傳球運動,讓我們更深刻的理解了眼睛和手的協調。現在很多7歲的孩子做不了傳球運動!眼睛不能精準的指揮他的手,所以接不住球。很多孩子考試做選擇題時,明明知道正確答案是A卻寫了C,這個問題到大學畢業時也改不了,老師和家長會說孩子馬虎,其實也是視覺和運動覺不能協調統合!如果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成為了一名醫生,也做不了精細的手術,因為眼睛和手合作不了。手和眼睛神經的通路沒有聯通,進而也影響了聽覺。兒童時期感官的發展和以后的學習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給視覺提供能量的是我們的肝臟,因為身體結構和發育上產生了問題才導致行為問題。所以現在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問題,去醫院檢查卻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又確切存在著問題。原因就是孩子們的運動被剝奪了!</h3> <h3>現在孩子們的一天是:起床乖乖享用早餐</h3><h3> 出家門開始乘電梯</h3><h3> 由電梯轉到車上的安全座椅,乖乖坐好</h3><h3> 到學校門口</h3><h3> 接著,被送進教室,</h3><h3>老師塞到椅子上乖乖坐好</h3><h3>到點放學</h3><h3>按來的程序再走一遍</h3><h3> ……</h3><h3>老師說,假如是一只老虎,一直被這樣運來運去,這只老虎還有用嗎?老虎失去了原野生存的能力,變成了一只柔順的寵物貓!聽老師講到這里時內心被深深的觸動了,平常不覺得,細想起來實在太可怕了!</h3> <h3>孩子失去運動能力導致三個后果:</h3><h3>一.情緒不穩定</h3><h3>二.胃腸消化代謝系統不穩定</h3><h3>三.意志力低下,腦子想的多,行動力差。 </h3><h3>不運動導致循環代謝出問題:小小孩患糖尿病,25歲腰椎間盤突出……</h3><h3>人的大腦和感官連著,連著代謝功能,身體問題的出現也導致心理問題雨后春筍般冒出來!</h3> <h3>現在很多父母經常帶孩子看中醫,醫生常說四個字:脾胃不和。脾和胃打架,胃腸的問題就來了。洪偉老師把人體的五臟結合中醫和感官做了深刻而又讓人易懂的解說。</h3><h3>脾主肉:就是脾主肌肉與四肢。</h3><h3>這里老師舉了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一個五歲半的孩子患了哮喘和過敏濕疹,他家家庭條件非常優越,父母帶他去了很多大醫院找了很多名醫,但孩子的病依然沒有好轉。偶然的機會孩子的父母找到了老師,老師說他用了半年的時間勸孩子的父母讓孩子去鄉下姥姥家生活鍛煉,讓姥姥帶著孩子每周走三次來回共十公里的路程,三個月后孩子的病就好了!沒有吃一粒藥!肌肉和四肢得到了鍛煉,脾胃就活躍了,孩子就健康了。現在的孩子缺少自然的游戲和運動,不能像過去的孩子一樣翻墻爬樹偷果實。大多靜止不動,所以肌肉力量很弱小,消化能力也就弱。營養過剩消化能力更弱。四肢、胃腸等沒有得到很好鍛煉,也會帶來生殖系統的弱化,所以現在不孕不育非常多。現在很多醫院會給很小的小男孩做包皮環切手術,這個手術是由于生殖系統弱化帶來的,如果你是一個男孩的母親,你不去鍛煉他的四肢和新陳代謝系統,會很麻煩。不給他機會鍛煉,他的四肢新陳代謝系統不能鍛煉起來,然后生殖系統也會鍛煉不起來,然后肝臟的意志力弱了會失去勇氣。 </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脾主思: 憂思傷脾,脾虛腦弱</b></h3><h3>脾主思,憂思過度傷脾胃,脾虛了思考也就不靈敏了。現在的孩子童年學太多,過早損耗她們的精氣神,因為過早閱讀消耗太多的心血,所以很多人在中學時就是少白頭。</h3><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脾統血: </b>女孩過早學習舞蹈,是可以拉伸下肢,讓腿上的三條陰經過早被拉伸,使經絡的血太多太活躍從而導致月經的提前到來。人的壽命是初潮來臨時的年齡的7倍!老師說世界上沒有哪個知名的舞蹈家是從7歲開始練習舞蹈的。14歲開始學習不晚,24歲也來得及,不要讓成人的公眾主義,從眾心理,盲目跟隨把孩子推向可怕的深淵,莫要讓過度重視孩子世俗成就的教養悲劇在自己身上發生。這讓人不得不反思:如何愛孩子才是真正對孩子好。愛沒有智慧就是傷害反而成了障礙。聽老師講到這里時真的好想哭,因為現在市場上太多這樣商業化的培訓班,太多的孩子成為其中的犧牲品。</h3><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腎主骨:主生殖</b></h3><h3>男孩14歲前最好不要騎自行車,擠壓生殖器產生熱量,會讓生殖器發育產生問題。我們鍛煉他的身體但不開發他,常聽中國的老人說:久行傷筋,久立傷骨,久臥傷脾,久視傷肝。"久"就是刻意訓練的意思,對14歲前的孩子來說最好的運動就是最自然的活動,在生活和日常活動中去鍛煉自己的能力。自然的運用帶來身體自然的發育成長。透過肢體活動激發腦力才是長遠之道。《運動改造大腦》一書,首推運動是:走路!又輕松又省力還不花錢。關鍵是要有運動的決心和信心,先是自己做到,成為孩子的榜樣。因為對自己運動沒有要求所以對孩子也沒有要求。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成龍成鳳,但在成為龍鳳之前先是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人生和大自然一樣,都有不同的季節,十四歲前的孩子就是春天,如同萬物一樣都是生發的,生機盎然,他們需要的是在大自然里,在野外自由的奔跑探索而不是關在籠中的老虎。</h3> <h3>下午老師帶大家一起做了兒童運動研究。從胎兒運動到嬰兒出生到他會翻會坐會攀爬……原來人最開始的運動場是在媽媽的子宮里,胎盤和臍帶連著,經絡系統和肚臍腹部連著,嬰兒在肚子里做著卷腹運動,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準備好了可以出生。胎兒出生時,他的內臟器官和肌肉會在產道里進行充分的壓——這是人第一次對自己的信任,憑著自己的力量來到這個世間。剖腹產的孩子這種人生的體驗就被剝奪了,剖腹生產就猶如你正在泡著溫泉,突然來了一群人他把你從溫泉里拉出來的感覺是一樣的。你會受到驚嚇恐懼,不知所措!新生兒是不知道自己是有手有腳的,但他知道自己有嘴巴,而且有一點吸吮能力,會聞味道,他們不認識自己的父母,但是嬰兒可以聞到媽媽身上的味道,衣服的味道。母親的菌群和新生兒的免疫有很大關系,新生兒免疫問題就是因為媽媽換衣服過多和頻繁更換撫養人有關。嬰兒抬頭完全需要脊椎力量的推動,如果嬰兒期沒有練習趴著抬頭就容易造成長大后的頸椎問題。三個月左右嬰兒開始練習翻身,翻身時需要脊椎和骨盆的配合,翻身做的越多,脊椎和骨盆配合就越靈活,這個時期如果他一翻身大人就來幫忙或者大人一直抱著他,他自己的肌肉就減少了鍛煉,深層的肌肉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嬰兒期沒有做平面翻滾長大了再翻滾時就會頭暈惡心;六個月嬰兒開始能坐時就運用了后背與腹部的力量,盡管會坐下摔倒,但這時的孩子的身體就是儀器,可以感覺到前后上下的方位,可以體驗到重力,也同時是在發展平衡能力;而平衡是依靠耳朵里的前庭,它有3個充滿淋巴的半規管。當頭部運動時,液體流動,在偵測前后上下速度之后,向腦發送關于頭部位置改變的信號,腦于是發出指令,確保身體的平衡,孩子的神經網絡在自然而然中不斷建立起來,小時候越摔長大越是好看;人體重要的經絡都經過脖子,對于成人而言最好的美容就是經常按摩自己的脖子,所以練習抬頭和爬行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新生兒大多時間要趴著,趴在媽媽的肚子上更好還可以聽見媽媽的心跳,趴著睡可以給孩子帶來真正的安全。爬行運動鍛煉孩子的腹腔和大腦,長大后也不會得代謝的疾病,由匍匐過度到四肢,平面到三維,對孩子的空間能力幫助極大,四點爬行姿勢越多的孩子長大后學習空間幾何、建筑、舞蹈的能力也超強。對端正孩子成長期的看書坐姿是一個很好的基礎(雙手落地和膝蓋落地這個姿勢90度翻轉就是孩子坐姿看書)。如果嬰兒期沒有爬行的孩子,十四歲前可以通過負重匍匐爬行來彌補。(一歲孩子爬行背上負重一斤重量爬行,三歲孩子爬行背上負重三斤重量爬行,以此類推……)越低等的動作修復的能力就越強,國際上在治療老年癡呆癥上運用了爬行、織毛衣和學寫中國漢字。這里老師還提到了中國傳統導引養生的一個重要功法:五禽戲。我們的老祖宗擁有無限的智慧。接下來老師一邊給大家講故事唱歌一邊帶大家做中國傳統的游戲,大家應該許久沒有這樣開心和放松了吧!此刻,我們都又做回了孩子……</h3> <h3>老師的課越聽越發覺,為人父母責任重大,不提前學習真的是腸子都會悔青。這讓我想起了在西安培訓時米凱拉博士說的:如今這個時代缺失方向,一個自然的母親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夠了,必須要學習為母之道,才能成為職業的母親,才能適應未來的教育!而不是只要求孩子自己學習成長!孩子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孩子需要看見父母在成長,在追求完美!從成長的角度看我們每個人都是孩子。內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個名稱是前進,有個大門是謙卑。不在道路上就不能前進,不愿謙卑就不能進步,道路很美,希望到達那里,但我在這里。知道與成為是兩碼事,關鍵是如何去做,如何成為!</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工作坊第二天——7到14歲兒童運動發展規律</b></h3> <h3>自古以來開天辟地,乾坤萬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的一生也對應著春夏秋冬四季,零至十四歲的孩子的能量和萬物復蘇春天的能量一致,年幼的孩子和初春隨風飄揚的柳樹一樣需要的是調達。自然規律中深藏著金、木、水、火、土的相制、相衡、相生、相克和相互破合關系,五行中木這個元素對應的就是肝臟。現在的孩子脾氣大,是因為肝臟沒有得到調達,處處被壓抑的孩子就是肝臟被壓抑,小孩的肝臟不健康,行為就很偏執。肝臟的能量是意志力的基礎,可以驅動生命體將想法付諸行動。中醫學說"肝者將軍之官,決斷出焉"。能統軍的將領,必須是有勇氣做決策的人,因為將領的決策攸關戰爭的成敗,他也必須有強大的抗壓性來承擔責任。健康的肝臟可以給我們勇氣,就像統兵的將軍一樣,遇事果決,而且充滿行動力。孩子晚睡也會導致肝臟虛弱,變的軟弱無力、畏畏縮縮。肝喜調達,大量行走舒展孩子的筋絡,可以強肝。一個人的情緒如果出現問題了就是肝氣太盛,肝氣太盛第一個要壓制的就是脾和胃。脾不好的孩子表現為猛吃或不吃。肝太強大,也會導致腎虛弱。因此,肝臟也主管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力量。所以魯道夫施泰納說:教育是一門預防醫學。</h3> <h3>零至十四歲的孩子對應的是春天的能量,十四至二十八歲青春期的孩子對應的就是夏天的能量。五行中,夏對火,火對應的人體的部位是心臟。青春期開發的是心臟,既能愛自己又能愛別人,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兩點最重要,一是運動,二是興趣讓。讓青春期的孩子熱愛運動,對藝術產生興趣。十四至十八歲時有了興趣,二十一歲時他就會產生責任感,二十一至二十八歲保持責任感,二十八歲時他就會找到使命感,知道自己這一生要做什么。學會了解自己的身體,從身體的運動中覺知,青春期整個經絡越來越活躍。所以在青春期給他們更多的機會去旅游,讀自傳,去分辨,去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看世界,因為夏天的果實快要成熟,所以他需要去外界吸收更多的陽光和營養。老師講到這里時我恍然大悟,徹底清楚了自己的問題出在哪了?從身體到心理上的。有時我會問先生:你理想中的女人是什么樣子的?他常笑答;聽話。也只有我自己才清楚他為什么這樣說,因為我對外面的世界太趕興趣了,對藝術也充滿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但現在我的角色是為人妻為人母……我的興趣沒有錯,只是時間上錯了而已,我現在干的一切好像都應該是在青春期干的,只是那時沒干,不由自主的選擇了在三十幾歲時來補這一課。我的興趣、責任和使命要在過了青春期之后,在人生的長夏或者說是秋季同時補課。</h3> <h3>老師說在大學工作時發現了一個現象就是所有的男生都是女生的奴仆。男孩從小壓抑肝汁和膽汁就沒有了,在他工作過的醫學院男生會半夜三點坐一個小時的公交車去另一個校區給女生買一份小吃。老師說非常擔心未來的男生,因為女孩到了青春期愛美還會愿意運動鍛煉身體從而改變自己,但男孩到了青春期就什么也不感興趣,如果零到十四歲沒有鍛煉出意志力,青春期也很難再改變他了。青春期時如果對世界沒有興趣,自己也會很痛苦,接下來也不會遇到滿意的愛情,熱愛的工作。這也是老師今天在這做兒童早期運動工作坊的意義和目的。所以接下來老師給大家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游戲和運動,讓大家回到家立刻就可以帶孩子們動起來。</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保護孩子們的脾:</b></h3><h3>脾非常害怕濕,衣服一潮濕馬上更換。出汗后遇風就容易長青春痘。脾需要踏實的運動和向下的音樂。承重的力量讓脾生發,越背重物身體越強。脊柱相當于斜拉索橋,需要承重。孩子在子宮中一直處于羊水中,但出生后并不需要水,需要體驗的是重力的作用,所以不推薦嬰兒游泳。人體的肌肉是用進廢退,身體越用越產生能力。所以特戰部隊作戰隊員需要做負重訓練。老師說有個三歲半的小女孩身患鼻炎,哮喘,濕疹等,孩子的父母找到他了,他就讓這個孩子上運動課時背10斤的礦泉水在教室里跑來跑去,一年后孩子的體質體能都上來了,病也就自然好了。五臟中脾是老大,可以統調其他器官。脾不活躍的人就是宅男宅女。</h3><h3>中國著名的老中醫李可說:中國人百分之九十都是寒性體質,最好上午不喝水,不吃生冷。不管是幼兒還是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宜吃寒涼食物,吃了猶如雪上加霜。真正的營養是體內的消化和吸收能力。</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薦游戲:較力游戲</b></h3><h3>拔河、扳手腕、瑜伽球、推木箱等</h3><h3>力量帶動全身脊柱和骨格的平衡,只有較力游戲才能激活脾,而不是拉丁舞,所有的濕疹、哮喘都和脾有關。抗生素、空調房、剖腹產時的麻藥、寒涼食物、營養過剩等等都會導致人體肌肉沒有力量。鍛煉肌肉的唯一辦法就是玩較力游戲和干重力氣的活,否則身體就會越來越懈怠。干家務活以及做游戲的黃金法則就是出力氣,人體的力量都是從肌肉里來的,所有力量的練習都是讓孩子有一個好身體。鼓勵孩子跪著趴著擦地,把廚房的廚具全部換成重量級的沉墜用品。</h3><h3>這里老師還講到了關于現代社會興奮大于安靜的問題。多聽舒緩的中國民樂,例如《茉莉花》,而不是一天到晚讓人興奮的搖滾樂如《小蘋果》之類的,交感神經過于興奮,會導致高血壓等疾病。中國人養生講究的是氣,氣血相合,所以打坐是心法。不要讓孩子太激動興奮。交感系統興奮是因為大人把營養的東西塞到孩子的身體里,身體消化就要興奮。過多來自外界的刺激也一樣讓孩子興奮。</h3><h3>童心是世界上最寶貴的,不要讓成人的功利心攀比心污染和抹殺了孩子本然的天性。把孩子自己最好的童年給到孩子,不要把成人的人情世故給到孩子。一個擁有美好童年的人晚年也是幸福健康的。</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薦游戲:剖腹產孩子包裹游戲</b></h3><h3>一個人、兩個人或五個人用布包裹起來,再散開。所以的游戲成人都可以用兒歌和故事的方式將游戲帶給孩子,讓孩子充滿興趣和想象力。</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薦游戲:單腳站立彈跳</b></h3><h3>用練習球做彈跳練習可以讓小腦神經更活躍,既有平衡能力又有彈跳能力。彈跳練習可以幫助孩子快速閱讀、背誦和學數學。</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薦游戲:中國傳統游戲</b></h3><h3>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很多少數民族游戲都是較力游戲,如滿族小孩在山野玩的游戲,男生背著女生,女生再拿著棍子比試。如果小孩一定要學舞蹈那就在十四歲左右找一個特別好的少數民族舞蹈的老師學一些民族的舞蹈:藏族舞,傣族舞,滿族舞和維吾爾族舞等。</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薦游戲:爬高、攀巖</b></h3><h3>爬高或者攀巖都是使盡自己的力量才能攀上去,運用了全身的力量。1978年的中國農民運動會,其中的接力賽項目是每個人背兩百斤大米在跑步,那個年代沒有水果,沒有牛奶,沒有豐富的營養,但那時十八歲的人是如何能被動大米跑步的呢?現在的人物質生活無比豐富,但體能卻在急劇下降。孩子小時候如果經常干很重的體力活,這種力氣會一直在身體里伴隨著孩子一起成長,這個力量可以幫助他克服在今后的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也就是解決各種難題的能力!比如:如果你的職業是一個醫生,在特殊的環境下要做一個非常難的手術,如果你小時候體驗過那種力氣活,那么現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勝任它!有力氣戰勝它!這種力量與智商和知識關系并不大,關鍵是這種客服困難的勇氣!</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推薦游戲:鏡像練習</b></h3><h3>讓大腦鏡像練習,例如:通過鏡子尋找撲克牌,從一堆牌里迅速找到和抽到的一樣的牌。這個練習可以訓練閱讀能力、視覺能力和空間建構能力,還可以幫助人建立安全感和人際關系的建立。在三十年前不需要的這樣的練習,因為三十年前人們總是在戶外呆著,可以看到天空飛來飛去的鳥,可以在田間抓蝴蝶捉蜻蜓等,眼睛一直是動的不缺少運動。</h3> <h3><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推薦運動:走路</b></h3><h3>長期走路會有一個完美的足弓,脊柱也健康。足弓不好,脊柱受力也不均勻,容易受傷,沒有足弓就沒有艱難行走的力量,內臟的基膜也容易松弛,有足弓的人會更顯年輕。扁平足也沒辦法長時間的行走,負重。如何形成足弓?一是,買兩雙鞋子,一雙硬鞋底的一雙軟鞋底的交替穿,現在鞋子底普遍軟,太軟底的鞋子腳趾不抓地。二是堅持長期走路。足弓是人意志力的表現,7周歲形成。現在車把腿廢了,長期開車整個韌帶都松了,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一個地方松了,其他地方就都松了,人體也是一樣。人體所有的骨頭都和腎有關,腎的問題又對應到肝上,一環套一環。虛云法師說,坐車是可以節省時間,但車子無法帶給我們行走時所帶來的頑強意志和健康的身體!武漢的劉丹老師說,行走不僅產生對身體的影響,也是思維感觀等全方位的影響,她說每次去田里,都會看到白鷺在荷間飛,但是開車就大煞風景,嗅不到也聽不到,騎三輪騎自行車仍閑吵鬧,唯有走路,才跟這眾多貼進......這種感覺我也深深的體會到了,兒子小時,陪著他一起邊走邊玩,慢下來就覺得世界原來如此有趣,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景色,這種感覺是開車時無法感受到的!仿佛一個失明的人又能看見世界了一樣!后來跟著吳蓓老師一起參加冬令營,徒步大自然,和家人一起散步一起旅行時就更加驚嘆行走途中所見所聞了!</h3><h3>由此可見,走路時我們做了多少連自己都不知道的觀察!盧安克老師說,為什么非常聰明想出來和制定的計劃、目標或規定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呢?這是因為,這些計劃、目標和規則并不給人帶來力量。反而,它們還會讓原本就有的力量萎縮。只有從自己的觀察得來的感受才會給我們帶來做事的力量。</h3> <h3><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b>推薦游戲:旋轉跑、爬行</b></span></h3><h3>主動的意識帶來主動的運動,主動的運動帶來主動的健康。只有主動的,人的內在力量才能被喚醒。</h3> <h3>現在的棒棒糖小孩特別多,頭大身體小,會察言觀色,嘴巴甜會哄爺爺奶奶和老師開心,但這樣的小孩長大后卻不能適應未來的社會。他們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堅強的意志。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規則、務實、公平化,這些孩子長大后投機取巧的機會越來越少。我們為人父母必須要思考這個問題:現在讓孩子學的這些東西三十年后還有用嗎?因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未來。未來的方向是什么?身為家長我們既要有主見又要有遠見,有主見把孩子的能力送向未來,護送孩子邁上自由之旅!我們用什么護送他們呢?必須要有這個能力,而這個能力就是讓孩子擁有一個好的健康的身體,身體健康了心理自然也就健康了。零至十四歲是兒童構建健康和諧物質身體的關鍵時期,充分地玩耍,在運動與游戲中獲得健康的體魄、頑強的意志和情緒調控能力是這個階段兒童的主要任務,讓我們和孩子一起讓身體動起來吧!</h3> <h3>瞧,老師的課一結束,我們的孩子立馬開始受益了!感恩吳蓓老師的推薦,讓我們得以遇見洪偉老師,感恩洪偉老師帶領我們重新認識運動對自身以及孩子的重要性,我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雖然久旱但我們還是遇見了甘露......</h3> <h3><br /></h3><h3> 講師介紹:</h3><h3>李洪偉——中醫學學士,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督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項目評審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平衡運動(Balance Movement)課程系統研發人。中國首批獲得瑞士歌德館人智醫學部認證的韻律療法治療師。《一個教室溫暖一座城》項目發起人。</h3><h3>2000年開始從事兒童身心發展評估和輔導工作,2004年創立長春諾亞心驛咨詢公司。十年來一直專注干"應用腦科學與身心運動咨詢"這個獨特領域,先后參加英國、德國、波蘭等國在華舉辦的專業身心運動治療課程,為上千名學員提供訓練課程,涉及兒童注意力缺失、多動、不良情緒、人際交往和學習方面、心理壓力方面等問題,2010被中華預防醫學會授予中國十大兒童健康品牌。著作有《心理畫》、《大腦運動圖解手冊》等書籍, 所授課程實操性強。</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仪陇县|
榆树市|
三原县|
句容市|
平顺县|
卢氏县|
陇川县|
达拉特旗|
田阳县|
九寨沟县|
安图县|
东方市|
华蓥市|
五指山市|
内江市|
什邡市|
广南县|
邻水|
阳信县|
漳平市|
祁门县|
永吉县|
达尔|
察雅县|
天等县|
高唐县|
金山区|
彰武县|
维西|
策勒县|
文山县|
望奎县|
东城区|
临沧市|
东台市|
东阿县|
旬阳县|
黄冈市|
乌兰察布市|
长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