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6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在廣東省深圳市召開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收付費改革試點啟動會。</h3><div><br></div><div>出席人員包括: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國家衛生計生委財務司監察專員何錦國、國家衛生計生委財務司副司長樊摯敏、國家衛生計生委體改司副司長莊寧、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巡視員李路平、深圳市政府副市長吳以環。</div><div><br></div><div>其他參會人員包括:陳寧姍、聶春雷、齊劍鋒、陳虎、王樂陳、胡銘元、傅衛、張振忠、江芹、于麗華、孟群、薛明、繆之文、程念、向準等。</div> <h3>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h3> <h3>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在會上要求,DRG收付費改革試點是今年醫改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試點地區所在省份要大力支持試點地區工作,并積極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和醫療機構,根據國家試點要求開展試點工作。</h3><div><br></div><div>王培安指出,國內外經驗證明,收付費方式改革是促進三醫聯動改革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抓手。目前,大部分地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收付費方式改革,但覆蓋的患者和醫療服務內容有限,管理精準度不高。</div><div><br></div><div>按DRG收付費,將藥品和耗材內化為醫療機構的成本要素,有利于調動醫院和醫務人員有效降低成本和提升服務質量的積極性,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促進醫療機構運行機制轉換。</div><div><br></div><div>因此,開展DRG收付費改革是促進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改革,破除以藥養醫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的有效途徑。</div><div><br></div><div>據了解,福建、新疆克拉瑪依、廣東深圳已分別明確了多家醫療機構參與試點工作。</div> <h3>以下是整理的重要會議內容</h3> <h3>(一)整體打包,有利于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h3><div><br></div><div>近年來,隨著醫療費用的不斷上漲,醫療保險的支出壓力逐漸增大。通過DRG收付費方式改革,推進醫療、醫保激勵機制等配套制度改革,使醫院收付費方式由傳統的“按項目收付費”向“DRG預付制全成本綜合打包收付費的混合支付方式”轉變。</div><div><br></div><div>實行“超支不補、結余留用”辦法,以此改變醫院和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促使醫院因病施治,控制過度用藥、過度檢查等,規范醫療服務,優化費用結構,降低服務成本,從而實現控制不合理費用增長的目標。</div><div><br></div><div><br></div><div>(二)收付一體,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受益</div><div><br></div><div>隨著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政府持續提高醫保財政補貼標準,醫保結算資金占公立醫院醫療收入的比重將逐年提高。</div><div><br></div><div>但醫保制度僅能對醫保范圍內的醫療費用進行總量控制,公費醫療、商業保險、醫保目錄外費用以及自費患者的醫療費用均不在醫保范圍內,也不在醫保付費方式改革的費用控制范圍內。</div><div><br></div><div>近年來,各地開展的總額預付等付費方式改革,從實施效果看,政策范圍以外的醫療自費額并未減輕,人民群眾的個人自付費用比也未明顯降低,改革對費用控制的約束性不強。</div><div><br></div><div>按DRG收付費方式改革,統籌考慮了醫療機構收費、醫保和患者付費問題,使患者在確定病情和診療方法的同時清楚了費用標準,杜絕了醫療機構無端增加收費的可能。</div><div><br></div><div>同時,DRG收付費方式改革盡可能地提高醫保實際補償比,減少患者經濟負擔,讓廣大參保居民盡可能從改革中受益。</div><div><br></div><div>(三)分級定價,有利于促進分級診療格局形成</div><div><br></div><div>在確保醫療質量基礎上,通過對不同的疾病在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設定不同的打包收付費用標準,對需方的行為和供方的行為都產生經濟杠桿作用。</div><div><br></div><div>引導醫療機構收治符合自身服務能力的疾病,引導一些常見病、簡單病種以及一些門診服務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引導二級以上醫院向下轉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主動承擔疑難病患。</div><div><br></div><div>鼓勵和引導患者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看病,緩解大醫院人滿為患、醫療資源緊張的現狀,從而促進分級診療格局的形成。</div><div><br></div><div>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與不同收付費方式改革配合使用,如按人頭、門診住院總額或單病種收付費,鼓勵醫療機構做好預防保健工作,盡可能減少疾病的發生,從而減少醫療衛生費用支出,體現防治結合,實現醫改的終極目標。</div><div><br></div><div>(四)標準統一,有利于形成全國的制度規范體系</div><div><br></div><div>開展DRG收付費改革,首先要建立一整套制度體系,統一基礎支撐工具。為了做好試點工作,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經制定了C-DRG收付費規范,建立了一個覆蓋全國的成本監測平臺。</div><div><br></div><div>接下來,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在全國統一疾病分類與編碼、統一手術操作編碼,統一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編碼、統一病案首頁等。</div><div><br></div><div>使得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醫療數據的標準化,實現可對比、可分析的醫療大數據體系,不僅為DRG收付費改革服務,同時也為臨床決策、醫療質量監管、輔助科研、個性化治療等諸多方面提供有力支持。</div><div><br></div><div>(五)優化管理,有利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div><div><br></div><div>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按DRG收付費將形成以成本和質量控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促進醫療機構加快建立規范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提高醫院運行效率;規范公立醫院臨床檢查、診斷、治療、用藥行為,杜絕大處方、大檢查。</div><div><br></div><div>按DRG收付費還要建立以服務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內部人事制度和分配激勵機制,把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績效考核從經濟效益轉移到社會效益上來,從而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務價值。</div><div><br></div><div>DRG收付費將完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信息系統,方便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提高公立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水平。</div><div><br></div><div>(六)充分尊重醫療費用自然增長的客觀規律</div><div><br></div><div>目前,我國醫療費用的自然增長受到人口老齡化、醫療服務需求增加、人力成本和物耗成本上升、先進醫療技術、藥品和檢查技術的推廣使用等復合因素的共同推動。</div><div><br></div><div>醫療費用增長是客觀規律,也是世界各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普遍規律。當然,由于醫療機構補償機制不合理、醫療服務價格扭曲、藥品和耗材流通體系層層加價等導致費用虛高,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合理增長。</div><div><br></div><div>開展DRG收付費改革,就是要在尊重醫療費用自然增長規律的同時抑制不合理費用增長。因此,在制定收付費政策和標準時,應當充分考慮醫療費用的合理增長。研究醫保基金的籌資增長速度和醫療費用上升速度以及患者可承受程度之間的關系,通過醫療服務成本核算和醫保精算來進行費用測算,并藉此來實現收付費雙方的均衡。</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兴化市|
景宁|
鄂尔多斯市|
班玛县|
鸡东县|
临清市|
山西省|
海盐县|
田阳县|
嘉黎县|
五大连池市|
中山市|
蒙山县|
丰都县|
儋州市|
松潘县|
察隅县|
新民市|
怀安县|
滦平县|
思南县|
紫金县|
威宁|
阿克苏市|
台东县|
平陆县|
郸城县|
横山县|
新民市|
兴和县|
虞城县|
汉中市|
辉南县|
武城县|
黄平县|
阿勒泰市|
芦山县|
塔城市|
唐海县|
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