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尋找許久,終于買到了李漁的《閑情偶寄》,但買來后卻一直沒有打開。潛意識里,我在等待一個相宜的時間和空間,還有一種心境。</h3><div> 一直覺得,讀書的時光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享受,不能隨便打發。讀一本好書必得有好的閱讀心情和相宜的氛圍,這樣方能不負那些長短的字句。</div> <h3> 看過一則“畫中話”,說,讀書是一件很私人的事,須在夜晚,床上,才能體會其中妙處。看后不禁莞爾,竟與我的感覺不謀而合。好書還是躺在床上看有味,只有徹底放松的身心才能體會文字的妙處。至于選擇夜晚讀書,應是因了夜的靜。</h3><div> 古人有“紅袖添香夜讀書”,那應該是男人理解的最好的讀書情境。我覺得,紅袖添香美則美矣,卻極易擾亂心神。讀書從來就是一個安靜的自我感受和自我放逐的過程,是兩個相似的靈魂之間無聲的對話過程,多一個人在側,怎么能進入那種物我兩忘的境界呢?自小我就不喜歡兩個人一起看一本書,寧愿等人家先看好,因為讀書的樂趣在閱讀的過程中是無法與人分享的。</div><div> </div> <h3> 我以為,兩種情境下讀書比較愜意,一是雨夜,二是風雪夜。</h3><div> 記得第一次看到“夜雨孤燈亂翻書”的詩句時就覺喜歡,想那窗外雨聲綿密,滴梧桐,打芭蕉,聲聲曼妙;室內,燈火昏黃,倚在床頭,捧讀一本婉約的宋詞或清淡的散文,旁邊小幾上有綠茶氤氳的霧氣,清香而潤澤。茶可以不必喝,只為了借一縷清香。</div><div> </div> <h3> 或者,風舞雪飄的隆冬夜,室外寒冷屋里溫暖,縮在被窩里看書,那真是人生至樂。要不就斜倚在爐邊的小榻上,用柔軟的毯子把自己包起來,最好,爐上暖著一壺酒,旁邊放一色下酒小菜,可以隨意小酌,也是快意人生。</h3><div> 這靜夜的閱讀是對白日里被繁瑣世事所擾的身心的安頓和撫慰,不可或缺。</div><div> </div> <h3> 夜晚看書雖然可以讓心歸于澄明之境,但不同的文字若在相宜的環境下讀會有更深切的感悟。</h3><div>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殘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像這樣溫暖而憂傷的文字適宜在春日的陽光下看,面對著綠肥紅瘦自然就理解了似水流年帶給人的無盡傷感。</div><div> </div> <h3> 至于那些清冷憂郁的文字可以在夏日的陰涼處品讀,比如張愛玲的小說。張愛玲的文字象一匹匹流麗華美的綢子,藍色的,在不甚明亮的背景下閃著幽微的光,有一種清冷的靜美,亦有著潮打空城的寂寞與惆悵。那些細碎的生活,小的歡喜與悲傷,是時代巨輪下揚起的微塵,輕巧里蘊涵著微涼的心酸,正合了輝煌夏日里的那一抹陰涼。</h3><div> </div> <h3> 古典的文字則宜和著秋雨的韻腳來吟誦,這樣的文字,非婉約詞莫屬。那些平平仄仄的句子里縈繞著太多的愁緒,在“殘漏聲催秋雨急”的時候吟詠納蘭的詞,更容易理解他“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悵然,“斷腸聲里憶平生”的哀傷吧。</h3><div> </div> <h3> 而那些磅礴大氣的文字則要聽著寒冬的北風去讀,感受心情的激蕩和靈魂的飛升。比如唐朝的邊塞詩。工整的字句里金戈鐵馬的錚鳴不絕如縷,立功邊陲的熱望毫不粉飾,詩氣里淬著邊塞霜雪的寒氣,讀來讓人覺得風骨凜然,壯思逸飛……</h3><div><br></div> <h3> 只是,因工作繁忙,俗事擾人,沒有那么多的好時候可以用來讀書。而且自己有臨睡前看書的習慣,所以很多時候是不分春夏秋冬,不等花色柳影,也不一定要對著朗月飛雪的,只因為當時心情極好,就很投入的看了。倘若得到好書時正遇好心情和好情境,那就再好不過了。</h3><div><br></div> <h3> 生活是熱鬧的,熱鬧的有點喧囂,但讀書可以讓人守住內心的寧靜,讓心靈在容顏被歲月風霜刻蝕的時候依舊豐盈。</h3><div> 所以,我把日子浸在書香里,讓自己在笑如菊發似雪的時候還能因為內心的安寧與豐盈而依舊美好著。 </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土默特右旗|
思南县|
六盘水市|
辰溪县|
皮山县|
榆社县|
平阳县|
米易县|
潮安县|
阜宁县|
台北县|
湖南省|
长治县|
左贡县|
连云港市|
古交市|
东方市|
周宁县|
京山县|
临安市|
即墨市|
汝南县|
彩票|
驻马店市|
津市市|
手游|
长葛市|
中宁县|
鸡西市|
绿春县|
淳安县|
庆元县|
衡山县|
克拉玛依市|
吴堡县|
女性|
额济纳旗|
长葛市|
千阳县|
明星|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