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更多原創精彩好文盡在我的個人公眾號:邱老虎窩</h5><h5><br></h5><h5>歡迎大家關注交流。(文章原創,圖片來源網絡,侵刪)</h5><h5><br></h5><h3> 真正的常德土著,DNA上是帶有缽缽菜基因的。即便是紅透半邊天的老火鍋,也很難伺候得讓常德叼嘴巴們的叼嘴巴滿意。</h3> <h1><b> </b><b>就是這個味,合竅合竅</b></h1><h1><b><br></b></h1><div> 大學時的室友對我吐槽說你們常德人吃飯真奇葩(室友耒陽人,過年常來常德的親戚家拜年?。?,一桌子菜非要拿些小火爐燉著吃,上桌就話癆,簡單的一頓飯非要吃上個兩三個小時。我大腦飛速運轉,想立馬羅列個一二三點論據出來好讓他明白自己是多么的無知,但似乎他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div> <h1><b>紅泥小火爐,能飲一杯無?</b></h1><h1><b><br></b></h1><div> 遠在他鄉,一念起故鄉的缽缽菜便自然而然想到白居易的《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冰風冷雨的傍晚,奔波整日的你好歹算是回到家,收下雨傘,不禁打了個寒顫,條件反射似的搓了搓手又往手心哈了口熱氣,捂在凍僵的臉上,呼!疲憊的身體多少暖上點溫度了。推開門,圓木桌上小火爐已經點著,翻飛的火苗正纏綿著三五個滿載的缽缽,咕嚕咕嚕地往上冒著泡泡,氤氳的香霧在房間里跳起寒夜里最悠然的舞蹈。親朋好友團坐在木桌四圍,觥籌交錯中三兩杯薄酒便微醺,摸著圓滾滾的肚子滿足打出一個飽嗝,方知老人們常說的“不愿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的老話斯為真理。</div> <h1><b>不愿朝中為附馬,只要燉缽爐子咕咕嘎。</b></h1><h1><b><br></b></h1><div> 缽缽菜歷史悠久,在原始社會時,人們制作簡易陶器燉煮食材就有她的雛形了。洞庭水鄉氣候潮濕,特別是秋冬季節濕冷異常,需要靠香辛料來驅寒祛濕,所以也就奠定了缽缽菜整體濃油赤醬辛辣鮮香的主旋律。如果你認為在常德只有冬天才這么吃的話,那就太低估這些土著老饕作為骨灰級吃貨的心了。不管什么時候什么季節,餓了就喊:“堂客,今朝搞兩個缽缽燉哈七(吃)看看”。哪怕是紅火烈日的炎夏,也會經??吹焦庵蜃拥臐h子和搖著蒲扇的婦女孩童守著幾個火爐燉缽吃得汗如雨下。</div> <h1><b>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b></h1><div> </div><div> 在常德土著眼里,似乎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做成缽缽菜的。雞鴨魚牛羊豬肉排骨這些常規食材不消多提,小龍蝦甲魚河蚌肥腸鴨掌這些也被好吃勤做的常德人劃為極品美食盛入甑缽。香辛料入鍋用重油爆香,將切得寸長的食材入鍋大火翻炒,豬油和辣椒末是點睛之筆,加入水或高湯調好味,待鍋內沸騰后盛入甑缽,撒上蔥花蒜薹青紅鮮椒,置于紅泥小火爐之上慢慢熬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熬得濃郁稠滑的湯汁將滋味完全滲透進食材內部,每一口都是舌尖的頂禮,這也就是為何缽缽菜越吃越有滋味的原因,神奇的常德魔法!</div><div><br></div> <h1><b>老弟你的酒量老哥我有數,你喊停我就停</b></h1><h1></h1><h1><b><br></b></h1><b> </b><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翻動哈,叮鍋了,作點開水,搞點葉子菜進去”,缽內食材吃得所剩無幾的時候,水分也蒸發得差不多了,粘稠的油汁散出沁人的焦香,這才算是真正進入吃缽缽菜的正式篇章。缽內續上適量開水,端出早已備好的時令蔬菜,香菜茼蒿因氣味獨特常有爭議,冬莧菜千張卻是貨真價實的萬人迷。這時大概有個六七分飽了,酒力也漸漸發散開來,趁著青菜剛下入缽內未熟之際,漢子們停下筷子,從口袋里摸出一個檳榔扔到嘴里嚼著,點上一根煙,面紅耳赤地嘟囔一句“檳榔加煙,法力無邊”后開啟話癆模式,各種老哥老弟想當年的老舊橋段撲面而來。孩子們可受不了這動輒兩三個小時的吃法,吃飽了就吵鬧開來,大人們總會一把摟過去,摸出個十幾二十塊錢遞到他手里:“乖,去外頭玩,拿錢買粑粑吃去”,看到孩子奔跑遠去的背影,罵道一句“這個馬屁懶兒,羅慫(不省心)得很”。然后一屋子哄堂大笑,無形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男人們勾肩搭背稱兄道弟,女人們家長里短鄰里婆媳,把氣氛了推向了最最高潮。待到火爐燃盡、缽內見底、男人們不省人事的時候,一頓飯才算正式結束。但凡還有清醒的客人,主人家總會搶過他的杯子來:“老弟你的酒量老哥我有數,你喊停我就停,你到老哥屋里還不喝好???”結果通常是無論客人怎么喊停都無濟于事,最終這杯酒總會滿滿當當地擺在面前,沒喝醉在常德人眼里就是見外。</span><div><br></div> <h3><b style="font-size: 20px;"> 缽缽菜是一種態度</b><br></h3><div> 缽缽菜是常德人的態度,熱情好客內心火熱。她是給遠道而來的客人的最高禮遇,大多時候客人的受歡迎程度是和主人餐桌上的缽缽菜數量成正比的。來客人了不燉幾個缽不成敬意,哪怕是日常的好友串門,缽缽菜也必不可少。火苗催生出缽缽菜香氣的同時也焐暖了人心,感情在熱火朝天的氛圍里迅速升溫,吃得缽缽見底是作為一名合格客人的基本素質,也是對主人家手藝的最大肯定!</div> <h3> 所以在常德,沒有什么事是一頓缽缽菜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h3><h5> </h5><div><br></div> <h5> 更多原創精彩好文盡在我的個人公眾號:邱老虎窩</h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巴林左旗|
习水县|
东丰县|
珲春市|
邵武市|
家居|
百色市|
保靖县|
依安县|
沧州市|
湄潭县|
佛学|
保康县|
门头沟区|
武宣县|
绥滨县|
蕉岭县|
鞍山市|
沽源县|
沂源县|
佛坪县|
丹阳市|
县级市|
大渡口区|
姜堰市|
鱼台县|
石河子市|
宜川县|
磴口县|
河南省|
重庆市|
内江市|
邛崃市|
博乐市|
涟水县|
松滋市|
特克斯县|
聊城市|
胶州市|
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