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近日,一名西南政法大學女孩在網絡上爆紅。這名女孩也被稱為是“西政的太陽”。她叫謝仁慈,如她的名字一樣,是個充滿正能量的姑娘。很長時間以來,她的人生信條都是:生活特么已經挺難的了,還記著別人對我不好,還活不活?</font></h3> <h3><font style="color: rgb(0, 0, 0);">謝仁慈頭發齊耳,愛笑,她走路很快,右腿幾乎不彎曲,短裙下藍色的金屬假肢骨架隨著慣性向前甩動。圖為在健身房,謝仁慈對著鏡子健身,練習平衡。</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西政的太陽”</font></b></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5月12日,她在知乎上被朋友邀請回答了一個問題——“如果穿短裙把兩個腿的假肢露出來,走在大街上會怎樣”?</font>一晚上,她的回答點贊數破了五千,后來漲到兩萬六千多,她的微博被人找到,粉絲從二百漲到兩萬多。不斷有記者跟她私信,能不能約著做個采訪。有人評價她是“西政的太陽”。</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她并不喜歡這個稱呼,“什么太陽,簡直是給母校蒙羞”,她不想變成一個勵志典型,只想講自己的故事。</font>三年前,她考上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在這座被人稱為“山城”的城市上大學,她上一次課需要爬近200個階梯,翻過好幾個山坡,中途休息四到五次。</h3> 謝仁慈生長在一個并不如意的家庭——父親和人打架打到需要“把他的腸子往肚子里面塞”,常年在外坐牢;在一次車禍中,母親和她一樣,成為殘障人士。記憶中,很長一段時間,家里天天吃面條,她問母親,為什么我們天天吃面條,母親哄她,因為面條好吃。<h3> </h3><h3>剛上大學時,母親湊不齊學費,謝仁慈申請過貧困生助學金,每年2500元。大二時,家里條件可以支撐她正常生活后,她再沒申請過。這個總說自己上了大學變得懈怠的女孩對自己要求并不低,去年她有三門學科沒考好,都在75分左右,她全部選擇了重修。</h3><h3> </h3><h3>她曾主動組織過讀書會,邀請一些愛讀書的朋友坐在一起,有時讀盧梭、薩特,有時為各類案子爭論。謝仁慈在知乎上那張被人贊嘆的健身照片,是朋友無意間拍下的。學校健身房內,她存有專門用來健身穿的假肢,比平時的更重些,騎動感單車不一會兒便會出大汗。</h3><h3><br></h3><h3>一位名叫楊婷的副教授曾在健身房偶遇她,專門發了一條朋友圈:今天在健身房看到一個小姑娘,她一條腿戴著假肢,不斷嘗試各種健身器械……我問她,你為什么推啞鈴?這個20歲的小姑娘咧嘴笑,大聲說,為了防止胸部下垂。</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車禍</font></b></h1><h3> </h3><h3>2001年3月21日,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謝仁慈穿著裙子、紅色小皮鞋,非得跟著母親出去玩,走到一家診所門口,看見醫生別人打針,嚇壞了,扭頭就跑,伴隨著劇烈的剎車聲、母親的叫喊聲,這個剛上幼兒園的小女孩,被大巴車卷入車底。</h3><h3> </h3><h3>母親為了拉她,也被車撞了。這場車禍,女兒失去了右腿,母親失去了左腿。打車前往醫院的路上,謝仁慈低頭看到自己的右腿,膝蓋往下,黃色、青色、紅色交織,經脈、血管、肉糾纏在一起,晃晃蕩蕩。<br></h3><h3> </h3><h3>車上是母親止不住的哭聲,她清楚地記得,計程車司機用方言說,“別把血滴在我車套上”。母親沒有反駁,抱著她不停念叨,“崽啊,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車禍時,謝仁慈只有4歲。那時,這個苗族小女孩能跑能跳,還被同學們選去做“校園主播”。</h3> 車禍后的謝仁慈,感覺到了自己的“不一樣”,用厚重的殼把自己包裹起來。她變得越來越堅硬。附近有男孩罵她“瘸子”、“鐵拐李”,她直接和人在菜地打了一架,“困獸之斗”,盡管對方咬住了自己的手,她還是把別人打出了鼻血。十幾年時光里,她從沒穿過短褲,把假肢包裹在暗處,“藏得越深越好”。那時候,她在意別人的眼光,處處小心翼翼,生怕假肢脫落,自尊跟著一起被摔碎。<h3><br></h3><h3>即便這種情況下,她也沒有放棄自己。高考那年,她考了627分,一年提高了200多分,如愿來到西南政法大學學習法學。所有人都覺得謝仁慈是“高考黑馬”,母親心里清楚,“都是苦出來的”。</h3> 進入大學后,謝仁慈自稱“想得開大仙”。她開始結交朋友,又去了一次新疆和西藏,也認識了男朋友高琪蕰,對方也是殘障人士,在麻省理工讀本科。高琪蕰失去右手后曾在英國花高價做了仿生假肢,每次戴完假肢后會戴上手套,后來,他不想再忍受那些悄悄的“打量”,不再掩飾和遮擋,成為了右手上有一只金屬鉤子的“海盜船長”。<h3> </h3><h3>那段時間,謝仁慈逐漸變得自信和自知,她在日記中寫下:長時間的自我覺醒與認同就像長跑一樣,總是氣喘吁吁,總是想要放棄,還看不到終點。但我相信當我們調整呼吸、心率,這就會變成一個美妙的、自得其樂的挑戰。</h3><h3> </h3><h3>高琪蕰從美國回國的前一天,謝仁慈在購物商場穿著假肢試褲子,左腿粗右腿細,售貨員一直偷偷打量她,她忘不了,那種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目光。那一瞬間,她炸了:藏來藏去還是被發現,這樣掩藏有什么意思?回到酒店就把假肢外包裝給撕了,只留下金屬的軀干,褲子的右褲腿兒也剪了,“坦坦蕩蕩出門約會”。</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有一腔熱血,總比沒有要好”</font></b></h1><h3><br></h3><h3>撕掉假肢包裝后,謝仁慈成了“陽光下的殘障人士”。她享受到了殘障人士應有的權利,不再擔心特殊座位被一個玩手機的年輕人坐著,進殘疾人衛生間也變得理直氣壯。她越來越愿意展露自己,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照片、文字。</h3><h3> </h3><h3>回答完知乎問題的那個夜晚,謝仁慈一夜沒睡,看著點贊數一點一點增加,把三千多條評論都看完了,評論中出現最多的關鍵詞是:酷。</h3><h3> </h3><h3>她承認,別人夸她酷她會開心,這個愛抹口紅的女孩從小就是“臭美精”。但這并非她的初衷,更多的,她希望別人能越過照片,看到殘障群體的存在。從前,謝仁慈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提高績點、考托福、出國讀書,實現小時候“上哈佛”的夢想,現在變成“站出來,第一步是先讓別人知道這個群體,再去想權利的爭取”。</h3><h3><br></h3><h3>談及未來,謝仁慈眼里有光,她想把自己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做成宣傳冊,給小朋友看,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殘疾人小朋友和自己一樣,都是很可愛的,不要把他們劃分成“別人”,要把“他們”看成“我們”。至于,紀錄片找誰拍?資金從哪里來?故事大綱是什么?這些東西她都在慢慢落實,她也迷茫,擔心自己的能力,“但有一腔熱血,總比沒有要好”。</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b>命運以痛吻我,我愿報之以歌</b></font></h1><h3><br></h3><h3>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會有大大小小的坎坷。我們總會用“事情不一樣、 人和人不一樣”等,這樣的借口去唐塞自己。可是想想并不是如此,別人那么嚴重、那么悲慘,還在努力的昂著頭、拼命的讓自己變得優秀,而不至于落后于社會。</h3><h3><br></h3><h3>人在世間只會走一次,無論發生什么。除了接受,沒有更好的選擇。既然如此、何不接受、灑脫著走下去?不幸無法避免,然而生活是自己選擇的,至少不要讓以后的你嘲笑現在的自己。<font color="#ed2308"><b>奮斗這一件事是自有人類以來天天不息的。</b></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邑县|
长乐市|
宜阳县|
会同县|
唐河县|
敦化市|
河间市|
永胜县|
浏阳市|
黑山县|
米林县|
上犹县|
岳普湖县|
深泽县|
平南县|
昌江|
南康市|
庆阳市|
休宁县|
宁南县|
安吉县|
巫山县|
白山市|
东兰县|
巧家县|
陈巴尔虎旗|
封丘县|
金昌市|
玉环县|
临海市|
余江县|
孟津县|
开阳县|
密云县|
鸡东县|
庆城县|
陇川县|
略阳县|
娱乐|
彰化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