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人情篇 <h1><b>地點:印度</b></h1><h1><b>攝影:自由的魚</b></h1><h1><b>編輯:自由的魚</b></h1><h1><b>器材:佳能70D135mm套機</b></h1><h1><b> 10-18mm廣角鏡頭<br></b><b> 70-200mm長焦鏡頭</b></h1><h1><b>配樂:印度肚皮舞</b></h1><h1><b><br></b></h1><h1><b> 印度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各種各樣奇葩開掛的事情層出不窮。以前不太了解,它在我腦海里的關鍵詞就是:莎麗,佛教,電影歌曲僅此而已,現在即便去了,也不可能全部了解,但增加了釋迦摩尼佛陀,手抓飯,印度教,恒河,臟亂差,要錢的多,咖喱飯,人與動物和平相處,普通百姓很友好,癡迷拍照等。想比較深入了解,僅憑幾天走馬觀花肯定不行,但也算是比以前有所了解吧!</b><br></h1><h1><b><br></b></h1><h1><b> 這是瓦拉納西的恒河,每天晚上7點都有河祭表演。</b></h1><h1><b><br></b></h1> <h1><b>恒河河祭。</b></h1> <h1><b> 這樣的馬拉車像是100年前的,不,像是500年前的,轱轆是用木頭做的,僅在外面貼上去一圈膠皮,車身也是木頭做的挺高的,只是那馬??小的很,微型馬。</b></h1> <h1><b> 在那爛陀大學遺址,碰見一群來參觀的學生,拿著手機??要和我們照相,好家伙,一個愛拍照國家的人碰上另一個國家愛拍照的人,拍起來一張又一張……</b></h1> <h1><b> 來到印度12天基本上天天就吃這些東西,我瘦了8斤吶。印度人絕大部分都是素食主義者,不吃肉,就是吃肉的也是一周吃個一兩回,以雞肉為主,所以說在印度隨處可見鴿子,白鷺等各種鳥滿天飛,猴子,狗,牛,駱駝,馬,驢,老鷹還有小松鼠……見到人一點都不怕,估計要是在天朝,早就成了盤中餐啦。</b></h1> <h1><b> 正覺寺里獨自打坐冥思苦想的佛教徒。</b></h1> <h1><b> 印度國家博物館里珍藏的精美絕倫的飾品。因篇幅有限,就只挑了這一幅圖片。</b></h1> <h1><b> 在德里同一酒店,來時看見的是新郎官,十天后,回來時看見的是新娘子。在印度,是真正的“重男輕女”,出結婚彩禮方剛好和我國相反,是女方拿,女方拿得越多越有臉面,婚后地位也高。</b></h1> <h1><b> 這就是來時碰見到的新郎官,騎了個高頭大白??馬,還真像是白馬王子。印度人結婚很熱鬧,敲鑼打鼓,又唱又跳,特別是女人??那舞跳的瘋狂。</b></h1> <h1><b>來到了菩提迦耶</b></h1> <h1><b> 全印度流行的三輪嘟嘟車,想坐多少人就坐多少人,警察不抓超載??</b></h1> <h1><b>雞足山腳下的火車站。</b></h1> <h1><b> 雞足山下的小火車站,路過的火車還不少。</b></h1> <h1><b>去雞足山??時抓拍的農舍。</b></h1> <h1><b> 在印度旅游區,無論大人孩子,男人女人都不依不饒的追著外國游客,嘴里振振有詞的喊著“人民幣”或者是“盧比”,因為他們就是那么直白的伸著手,直勾勾的用印度式的大眼睛看著你,仿佛你才是應該從心里面感到狼狽的一方。</b></h1> <h1><b>在飛馳的大巴上抓拍的蔬菜水果攤。</b></h1> <h1><b>在雞足山頂眺望遠處的火車。</b></h1> <h1><b>路就在你腳下,把你帶向遙遠的地方。</b></h1> <h1><b>飛奔過來的列車,沒看見傳說中的車頂坐人,但車門口沒門,人隨便站。</b></h1> <h1><b>前往雞足山路遇堵車,我拍的倆小伙子,看見我給他們拍照,高興的直沖我笑。</b></h1> <h1><b>還是抓拍的水果攤。</b></h1> <h1><b>等待拉客人的嘟嘟車。</b></h1> <h1><b>路拍。</b></h1> <h1><b>凡是車頭掛著這種黑穗子的車主人,都是印度教徒。</b></h1> <h1><b>這里牛老大的地位好像沒有瓦拉納西那邊高哦!在瓦拉納西我親眼看見“牛老大”跑到商鋪里要吃的,女主人把自己才吃了一口的印度卷餅(不知道里面卷的啥,但可以肯定沒肉)給它吃了,牛老大吃了還不肯走,女主人拍拍它腦門哄了哄,它才悻悻的離開。</b></h1> <h1><b>路拍。</b></h1> <h1><b>這就是瓦拉納西的牛老大??</b></h1> <h1><b>抓拍</b></h1> <h1><b>恒河對岸,取金剛沙時,這個少年站在馬背上,叫我給他拍照,給他拍了張剪影。(其實他是想和我要錢)</b></h1> <h1><b>虔誠的教徒,用恒河水洗滌自己身上污濁的靈魂與痛苦。</b></h1> <h1><b>晚上七點,恒河岸邊的夜祭開始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懂,只是感覺他們表演的非常虔誠。</b></h1> <h1><b>菩提迦耶正覺塔上的佛像。制作的非常精美。</b></h1> <h1><b>在菩提迦耶正覺寺里,坐在菩提樹下,面對正覺寺里的佛陀,虔誠的誦經。</b></h1> <h1><b>在菩提迦耶正覺寺里,獨自一人誦經。</b></h1> <h1><b> 正覺寺里的狗狗也是溫順,從來不叫,跑到你眼前也是默默的看著你,甚至不聲不響的趴在你身邊。</b></h1> <h1><b>我們的地接導游,坐在佛教圣地靈鷲山上,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可是印度教教徒。</b></h1> <h1><b>抓拍,路邊的地攤。</b></h1> <h1><b>抓拍的,這應該是路邊露天小飯攤了。其實印度人吃飯很簡單的,我的感覺是,不講究口味,吃飽了就行。</b></h1> <h1><b>抓拍,這里看房子就更貧困了。</b></h1> <h1><b>看房子連我國大西北也不如。</b></h1> <h1><b>我們去的這些地方是印度北方,應該像我國大西北,印度比較富裕的是南方。</b></h1> <h1><b>抓拍。</b></h1> <h1><b>抓拍。</b></h1> <h1><b>抓拍,這喇叭??有個性。</b></h1> <h1><b>這樣做飯,煙太大了。</b></h1> <h1><b>抓拍。</b></h1> <h1><b>這是水果攤,說起水果,我們有一次要求導游停車,想買些印度水果嘗嘗,結果下車一看,太嚇人了,攤上的水果都是蒼蠅,特別葡萄上,密密麻麻的,價錢忘了,也不便宜,夫人買了點橘子和葡萄,我吃了幾個橘子,皮老厚的,橘子干巴巴的,一點都不好吃 ,至于葡萄,一粒粒洗了好幾遍,我也沒有吃。其實不用嘗,光看長相就知道啥味了。連個賣相也沒有??。</b></h1> <h1><b>抓拍農舍。</b></h1> <h1><b>抓拍。</b></h1> <h1><b>這樣看著也還好,但是你到跟前看,真的不好。</b></h1> <h1><b>辛福快樂的小喇嘛。</b></h1> <h1><b>菩提迦耶正覺寺里供奉的鮮花。</b></h1> <h1><b>菩提迦耶正覺寺里供奉的鮮花。</b></h1> <h1><b>正覺寺里,這狗狗的眼神和藹可親哦!</b></h1> <h1><b>出家人和俗家弟子一起,在正覺寺里面對佛陀,打坐誦經。阿彌陀佛!</b></h1> <h1><b>面對佛陀,苦思冥想,希望我佛能給些力量。阿彌陀佛!</b></h1> <h1><b> 正覺寺在夕陽的映襯下,霞光四射,金光閃閃。</b></h1> <h1><b>菩提迦耶田野里早上的日出,在印度,不拍日出,日落,簡直就是“犯罪”。那種美,不是用語言能表達的。想看在地平線上緩緩升起的,又大又圓的太陽,來印度吧!??</b></h1> <h1><b>美輪美奐的菩提迦耶日出。</b></h1> <h1><b>看到它睡得安逸,我想說的是,在有信仰的國度里,好像動物都不怕人,是不是它們從小到大,在成長過程中從來沒有受到傷害的緣由?人與動物和平相處。阿彌陀佛!佛陀所倡導的不正是這樣的思想嗎?</b></h1> <h1><b>剛剛會走路??的小朋友,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眼睫毛,就像個小姑娘似的。他的爺爺??直教他向我招手,我們剛好下車,我特意過去給他和他的小小姐姐一人一盒巧克力夾心餅干,他全家人都很高興,一個勁的謝謝??</b></h1> <h1><b>路拍,堵車,大貨車里的兩個司機,看到我很高興,一個勁的招手,當我給他們拍照時,笑的臉上開了花??。在這里,我想說的是,印度普通百姓,對我們還是非常友好的,在路上經常能看到他們對大巴車揮手致意。</b></h1> <h1><b>抓拍,一家人騎著摩托車飛馳。我咋看咋危險。</b></h1> <h1><b>抓拍,第一次看見被伐倒的棕櫚樹。</b></h1> <h1><b>抓拍,當地人好像都喜歡吃油炸食品。40多度的天氣,吃這玩意不膩?印度很多食物以油炸為主,初來印度,還不太敢嘗試。</b></h1> <h1><b>在德里的夜市上,這小兩口子在吃飯,看見我在旁邊給他們拍照,還特意邀請我也去吃,手抓著吃?嚇死我了,不敢吃哦!</b></h1> <h1><b>瞧瞧,正宗的手抓飯。小兩口吃的可香啦??</b></h1> <h1><b>這個小男孩不好好吃飯,轉過身看我拍照。</b></h1> <h1><b>抓拍。</b></h1> <h1><b>德里的市場。</b></h1> <h1><b>抓拍 ,得里的菜市場。</b></h1> <h1><b>這個家伙在泰姬陵和我偶然相遇,他是專業攝影,就是給游客拍照留念的。看見我的佳能相機很感興趣,要求我給他看看,他試拍了好幾張,我看了看他的尼康相機,鏡頭破了用透明膠帶粘著。后來他發現我備用鏡頭沒地放,就從自己包里拿了兩個塑料袋讓我裝好,很熱情。再后來他一個勁的用他的相機幫我拍照,再后來,大家都明白了,等我們走的時候,一個人拿著5張我的照片追了過來,說一張100盧比,呵呵,耍小聰明,我看拍的不錯,拿了3張,給了他200盧比,哈??哈??哈??</b></h1> <h1><b>這位三哥更有意思,我本來想偷偷拍張他自然點的照片,剛舉起相機,被老兄他發現了,立馬擺了虔誠的個姿勢,唉,我也是醉了。</b></h1> <h1><b>泰姬陵里我遠程偷拍的印度美女,好像還拿的蘋果手機??</b></h1> <h1><b>犬舍里的日落??</b></h1> <h1><b> 當天晚上到達阿格拉的酒店,背著相機在院子里溜達,用佳能70---200mm鏡頭手持拍的。這次最大的失誤就是手持拍的多,沒用帶來的三腳架??????</b></h1> <h1><b>在印度像這樣真正的高速公路很少,好像只有200多公里,路標也不齊全,我們從阿格拉前往德里結果就跑過了,司機一路又倒了回去,直接逆行好遠才下去。看見一輛輛迎面飛馳而來的車,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啦,小心臟嚇得“砰砰”直跳。印度是左側行駛,在這個照片上你能看出來是逆行嗎?</b></h1> <h1><b>5月份,印度的玉米快熟了。</b></h1> <h1><b>高速公路限速100公里/小時。在印度公路也無法和中國相比較,基本上都是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200公里的路,要跑上5---6個小時,坐的是印度國產“豪華大巴”,比尼泊爾好不那里去,尼泊爾300公里我們跑了12個小時,基本上都是非常嚇人的山路。</b></h1> <h1><b>抓拍,不知道這是賣的什么?</b></h1> <h1><b>又見嘟嘟車,印度國民車。</b></h1> <h1><b>左側行駛,真心不習慣。</b></h1> <h1><b> 在古印度,它的種姓制度延續了3000多年,人分4個等級,雖然說現在印度是民主國家,但是在骨子里還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同樣的社會里,高種姓的人接受上流教育,留學,從政,低種姓的人從事最底層的工作,甚至不能進酒店商場,。這對夫婦估計是高種姓的人,游覽古跡,有專車和警察跟隨 。但是看見我給他倆拍照時,男的示意夫人走慢點,很配合我,顯得非常友好。</b></h1> <h1><b>不知道這對夫婦是政府官員還是大家富豪。</b></h1> <h1><b>抓拍,中間這個人收了車錢,自己偷偷摸摸的先裝兜里100盧比,然后給車主,結果車主閑少,沒辦法,他只好又把那一百盧比拿出來給了車主,耍小聰明,哈??哈??</b></h1> <h1><b>天熱,白天40多度,晚上也30度,都睡在外邊。</b></h1> <h1><b>前往佛陀涅槃塔時,在大門口碰見這三個小女孩,大的也就六七歲,小的二三歲吧,看見我們下車,立馬開始一邊用類似風琴伴奏,一邊用漢語唱“阿彌陀佛”,本來“阿彌陀佛”念起來很好聽,可她是“唱”,還“唱”的很悲催,我叫她們唱的心里好難受,本想給她們錢,可是地接導游早就提醒不讓,想給她們吃的,又沒有了。我那個難受啊,別提啦!下面就請聽印度漢語版的童聲小合唱。</b></h1> <h1><b>抓拍。</b></h1> <h1><b>抓拍,大清早不知道倆人蹲在地上密謀什么?</b></h1> <h1><b>極具印度民族特色的貨車,連喇叭聲??也富有印度色彩。</b></h1> <h1><b>抓拍,印度西瓜,吃起來也不錯。</b></h1> <h1><b>抓拍,走在田野鄉間小路上的印度婦女。</b></h1> <h1><b>泰姬陵,騎在爸爸肩上的小男孩??。在印度,結婚是女孩家拿彩禮給男方,剛好和我國相反。</b></h1> <h1><b>在佛陀舍利塔,阿育王石柱遺址,愛拍照的一家人請我給他們拍照。奇怪的是我如何把拍好的照片發給他們呢,人家也不在乎,只要拍了就很高興,印度人的確喜歡拍照。</b></h1> <h1><b>在瓦拉納西的酒店里,我要了一瓶啤酒,我給服務員500盧比,他找我一把零錢,我送他當小費,他高興極了。我也冒充了一把“有錢銀”????,不過啤酒??味道不錯。那邊幾乎沒有賣酒的,我十天就喝這一瓶,喝瓶啤酒??不容易啊,</b></h1> <h1><b>老門童,看見我過來了,準備開門,非常敬業吶。</b></h1> <h1><b>這大概是印度最貧窮的家庭了。</b></h1> <h1><b>印度人游印度門。</b></h1> <h1><b>這位佛教徒面對佛陀涅槃塔,一動不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b></h1> <h1><b>最后用一張極具印度民族特色,漂亮新娘子的照片來結束本次活動,謝謝大家有耐心觀賞到最后!</b></h1> <h1><p><b>謝謝大家的觀賞!</b></p><p><b><br></b></p><p><b>原創作品,盜版必究。</b></p><p><b>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b></p><p><b>最后感謝美篇提供的平臺。</b></p></h1>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合江县|
佛学|
无极县|
化州市|
兴城市|
巴南区|
西安市|
龙江县|
和田县|
咸丰县|
玉门市|
鸡东县|
永丰县|
互助|
会昌县|
峡江县|
平湖市|
咸丰县|
南康市|
炎陵县|
重庆市|
荃湾区|
伊金霍洛旗|
安义县|
荆门市|
渑池县|
来凤县|
博罗县|
杨浦区|
江源县|
额济纳旗|
兴宁市|
建德市|
泰来县|
新绛县|
隆林|
阿克苏市|
康保县|
特克斯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