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以約之行歸來,朋友建議我發個美篇,一直在欣賞別人的美篇作品,自己卻懶得動手。12天的行程雖短暫,可一動整理的念頭,卻也非一日之功。幾近放棄,靈機一動,何不化整為零,從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戈蘭高地入手,于是就有了這第一次的嘗試。</h3><h3> 戈蘭高地,耳熟能詳的危險之地代名詞,是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的戰利品,以色列與敘利亞的火藥桶。游以色列,自然按捺不住想去看看的沖動。感謝同行眾伙伴,建議一經提出,眾人應和,小團定制游的優勢在這一刻充分體現。后來我們被告知,中國游客去戈蘭高地的很少,團隊游客就更罕見。</h3><h3> 站在戈蘭高地的山頭上,放眼望去,前方敘利亞國土盡收眼底,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60公里外的首都大馬士革。后方則是以色列的村莊、田野,公路、建筑等等。</h3><h3> 顯然,這是一塊性命攸關的戰略要地,以色列人視其為懸在頭頂的一把刀,必須牢牢握在自己手里。</h3><h3> 戈蘭高地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水。在極度缺水的以色列,這里的降水量相對充沛,以色列國內使用的30%的水源都來自這里。?</h3><h3> 可見,讓以色列放棄對戈蘭高地的控制權之難,難于上青天。而敘利亞近年內憂外困,根本無暇顧及此地,于是就有了我們眼中如下照片所呈現出的沒有戰火硝煙的戈蘭高地。</h3><h3><br /></h3> <h3> 放眼望去,敘利亞國土盡收眼底。導游問我們聽到了榴彈炮聲嗎,我們都說沒有。他說聽到了,遠處傳來的,那是敘利亞內戰的炮聲。</h3> <h3> 山下的村莊一片寧靜,居住在火藥桶上不知是啥感覺。</h3> <h3> 導游說,隔壁的那座山是以色列的一處重要軍事基地。山頂上天線雷達模樣的裝置讓我們毫不懷疑這一點。遺憾的是鏡頭竟然沒把天線雷達收進來。</h3><h3> 地標牌上"border passage "提示我們,敘利亞國土近在咫尺。</h3> <h3> "valley of tears":山坡上藍色標牌上的這行文字吸引了我們的注意,眼前的這片山谷就是著名的"眼淚谷" ——1968年第三次中東戰爭6日戰坦克大戰的主戰場。</h3><h3> 這場戰役以色列以不到40輛的坦克擊敗了多于500輛的阿拉伯聯軍坦克,堪稱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典范并因此載入世界軍事史史冊。這么多坦克廝殺于這片山谷,其慘烈程度不難想象。我就想不明白,40多輛何以勝過500多輛?</h3><h3> 還有一說,戰后的坦克殘骸多達2000多輛。這么多年過去,廣闊的山谷中還偶爾可見當年坦克的殘骸。</h3> <h3> 停車場上印有聯合國標志"UN"的聯合國用車。</h3><h3> 據說福特車為聯合國專用車。</h3><h3> 都叫我擺pose,這手腳還夠靈便,這鏡頭搶拍得也夠水平!</h3> <h3> 殘酷的坦克戰留下的坦克殘骸給附近一位藝術家帶來創作靈感。沿停車場通往山頂的道路兩旁,陳列著許多這樣的用坦克殘骸制作的藝術品,讓我們想起戰爭,又感念和平的美好。</h3> <h3> 坦克殘骸能敲打拼湊出個頭如此碩大的恐龍,在它旁邊的我渺小得可以忽略。</h3> <h3> 一眼看去以為是青蛙,肯定不是,另一種恐龍?</h3><h3><br /></h3> <h3> 還有好多好多。</h3> <h3> 戈蘭高地戰壕景區。這些戰壕不知是戰時留下還是為旅游重建。應該是后者吧。但聯合國觀察站一定不會為旅游而設。</h3> <h3> 這戰壕陣顯然是為游客游覽而建的。</h3><h3><br /></h3> <h3> 戰壕的盡頭,一面聯合國國旗,一架望遠鏡,兩位士兵模樣的聯合國觀察員提醒我們:戈蘭高地雖為以色列占領,卻有一大片被聯合國定為緩沖區。聯合國觀察站就設在此。</h3><h3> 來自丹麥的聯合國觀察員正在借助望遠鏡朝著敘利亞方向觀望。另一位則熱情地與我們攀談,回答我們的問題,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語無論如何也猜不到他是亞美尼亞人。</h3> <h3> 是觀察站利用這戰壕,亦或是戰壕為觀察站而建?無解。</h3> <h3> 與聯合國觀察員合個影,和平國度以前沒見過以后也見不到,這種機會很難得。</h3> <h3> 高地上的咖啡廳。游客可以在此休息進餐。</h3> <h3> 我們沒選擇在此就餐,只有面包披薩之類,大家更愿意下山找點好吃的。據說那兒的披薩不錯,我看過,品相不太好。</h3><h3><br /></h3> <h3> 下山了,吉普車沿著專門開辟出的小道馳騁在戈蘭高地,小道兩邊全是用鐵絲網圍起的雷區。鐵絲網上,每隔十幾米就有一塊這樣的標牌。紅色三角形為國際通用雷區標志。我們一行人竟無人認識。該為無知羞愧還是該為和平慶幸,當然是后者。</h3> <h3> 這片雷區所埋地雷是用來對付坦克的,對人不會有太大危險,話雖如此,誰也不敢越雷池半步。</h3> <h3> 以色列不像美國那樣槍支泛濫,但特殊地區,特殊行業是可以持槍的。我們的吉普車司機兼導游就因其在戈蘭高地而持有手槍。他告訴我們,這把手槍是德國和瑞士產的最好的手槍。感受一下真槍,雖然子彈退了堂,依然戰戰兢兢。</h3> <h3> 一共8發子彈。第一粒顏色有別于其他七粒,原來是用來對付蛇的。</h3> <h3> 途經一古客棧遺址。</h3> <h3> 換個方向觀客棧遺址。斷壁殘垣,盡顯歷史滄桑。</h3> <h3> 這畫面讓我想起"城南舊事"中的插曲:"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h3><h3> 怎么會有這種聯想?太喜歡這首歌,也喜歡這個畫面。大腦的神經網絡將兩者聯在了一起。</h3><h3> 司機導游用了"amazing"這個詞來形容戈蘭高地,他說一周前整個戈蘭高地還是碧綠一片,一周的時間就變成了眼前金黃遍野。</h3><h3> 原來我的聯想就是七天前的此情此景!第六感竟然可以跨時空!</h3> <h3> 流經戈蘭高地的約旦河段如此不入眼,很難把她與巴勒斯坦地區的母親河聯系起來。</h3> <h3> 耀眼的戰地紅花。士兵的鮮血染成?顯然不是。但在這曾經的戰場,太容易產生這樣的聯想。</h3> <h3> 高地上這種植物遍地,看似生命力極其頑強。</h3> <h3> 叫不出這植物的名字。折斷處滲出的鮮紅的汁液可用來做染料,舊時女人們甚至用其涂抹口紅。我將其在手背上點了幾下,印記5天后仍清晰可見。</h3> <h3> 高地上的蒲公英也如此壯碩。</h3> <h3> 駛過山地丘陵,呈現在眼前的是無際的精耕細作的農田,果園。眼前這片,左邊西紅柿,右邊果樹。果實太小,辨認不出是桃還是杏。</h3> <h3> 滴灌技術是以色列最著名的節水灌溉技術,據稱已開發到第六代。自上世紀70年代發明滴灌以后,以色列農業用水總量基本穩定不變,農業產出卻翻5番以上。</h3><h3> 以色列的滴灌技術,種子培育技術,農業機械化共同創造的農業奇跡令人難以置信:果蔬占據歐洲市場40%以上,農業生產效率高達日本的50倍,一個以色列農民可養活113人(中國一個農民只能養活4人)。</h3><h3> 我無法判斷這些數據的真實與否,但小國寡民如以色列可以在強敵圍困之中立于不敗,自有其過人之處。</h3><h3><br /></h3> <h3> 沒有滴灌水的滋潤,農田邊的土壤裂成這模樣。可見滴灌技術對以色列農業的巨大貢獻。</h3> <h3> 番茄還太小。同樣的季節,我們的番茄已是成熟的果實。我們在以色列吃到的番茄味道特番茄,是我記憶中番茄的味道,難道他們仍在采用傳統的種植法?</h3> <h3> 難識桃杏!</h3> <h3> 豐收的莊稼。</h3> <h3> 不知名的植物,有點像成熟的油菜籽,熱心的司機為我們剝開幾粒,黑色的芝麻狀的果實,嚼一嚼,竟然辣味十足。</h3> <h3> 戈蘭高地的紅酒酒莊,規模不小,暢銷歐洲,品質相當不錯,只是我們了解甚少。都知道歐洲是紅酒的故鄉,可葡萄確是由中東傳入歐洲,以色列人從舊約全書時代就已經有了釀酒和飲酒的傳統。</h3> <h3> 紅酒生產線。諾大的車間沒幾個工人。</h3> <h3> 存放紅酒的橡木桶完全從歐洲進口。橡木桶的使用期限僅5年,隨著時間的推移,橡木的香味遞減,我原以為時間越長越好。</h3> <h3> 這位老者陪同我們,一路參觀,講解。其專業,認真,盡責的態度令人感動。不買幾瓶都不忍離去。</h3><h3> 這一路,我們接觸到的三個以色列工作人員,老中青各一個,個個愛崗敬業令我們感動。是他們的國民品質如此嗎?難怪1948年才建國,周圍強敵包圍,弱小的以色列能在貧瘠之地如此奇跡般地存在,我沒有理由不相信這是原因之一。</h3> <h3> 我們無意中挑選了灑莊的頂級系列葡萄酒雅登(Yarden),此款紅酒1984年首次投放市場,此后它取得了多項國際獎。</h3><h3> "JORDEN"上那盞古老的油燈就是其品牌標志。</h3><h3> 2瓶2013年份的價格是105美元,到機場免稅店,發現2014年份價格優惠許多。奇怪的是沒有上當的感覺。</h3><h3> </h3> <h3><br /></h3><h3> 因為趕時間,沒能如計劃般拍到落日余暉下的戈蘭高地,那該是一幅多么壯美的畫面!</h3><h3> 戈蘭高地,我來過了!我還會再來嗎?不會。記憶中有了你,足矣!還有更多的詩和遠方呼喚著我追逐的腳步。</h3><h3> 愿這片土地無論它最終歸屬與誰,永遠是留在我記憶中的模樣:和平而寧靜。</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长海县|
方城县|
南阳市|
鸡西市|
舞钢市|
航空|
兴安县|
汕尾市|
津南区|
城固县|
克东县|
化隆|
彭州市|
文安县|
铜梁县|
金门县|
安丘市|
青岛市|
菏泽市|
英山县|
枝江市|
六枝特区|
哈密市|
灵宝市|
沾化县|
邹城市|
武义县|
双鸭山市|
黄大仙区|
德清县|
伊金霍洛旗|
株洲市|
济阳县|
北宁市|
昆明市|
溧水县|
鄂托克前旗|
桓台县|
和静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