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a href="http://mp.weixin.qq.com/s/gO26grLjlaSqWt68RtpMkw"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i>十一黃金周,和于小冬工作室一起下江南!</a><h3>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br /></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從二十歲大學畢業去西藏,三十四歲到天津,每年返回藏區寫生采風,畫西藏也有三十多年了,西藏一直是我的創作題材。<br /></b></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西藏給我最重要的東西是:西藏的高山大川和宗教文化,為我建立了宏大與深厚的審美參照。我選擇畫西藏的原因是,在西藏人身上還保持有未被現代文明異化的人類品質。善良、虔誠、簡單、和諧于自然也和諧于心志是西藏對我的啟示。</b></span></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br /></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西藏的13年是對我影響最深刻的生活經歷。對我影響最大的朋友們,也主要是在西藏結交的。80年代進藏大學生中的小說家、詩人、畫家、導演有幾位是真正的精英,這些朋友在我青年時代,對豐富的不同領域文化營養的吸收,給予了最直接的幫助,可以說一直影響到今天。</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 <h1><b><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span></b></h1><h1><b><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我去西藏的原因很單純。大學時代,充滿對遠方的幻想,喜歡看杰克倫敦、海明威的書,向往他們的傳奇經歷,1983年陳丹青的《西藏組畫》的展覽和發表對我觸動很大,我被高原上的藏族人的形象,西藏文化,高原上的大自然所吸引,知道了還有那樣一個神奇的地方和那樣一個質樸的民族。1984年我畢業時,放棄了留在魯迅美術學院的機會,加上朋友的蠱惑,要求分配到西藏。不顧家人的反對和阻攔,只身上了西行的火車,自西安飛到了拉薩,在西藏大學當老師</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剛開始我教的學生比我的年齡大。我在那里生活了十三年,我總覺得,自己是在西藏長大的,西藏的經歷至今一直在滋養著我。</span></b></h1><h1><b><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span></b></h1>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渡》是我近年來比較重要的大型創作。<br /></b></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這張畫1 997年已有較成熟的構思,是幾次在桑耶寺渡口乘船過江的經歷激起的創作沖動,一船人渡江是為了去對岸朝拜桑耶寺。桑耶寺是蓮花生大師創建的,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是極樂凈土的最好象征。<br /></b><b>從1 997年起我便開始了資料搜集的準備工作,從小構思稿到最后的草圖,不知道畫了多少次。1999年完成了素描稿的第一稿,經一段時間的沉淀,越發感到這張草圖的問題很多,最主要的是它缺少人物情緒上渾然天成的統一,沒有我所希望達到的看似幽靜又深藏激動的豐富性。<br /></b><b>2000年底我專為此畫在冬天朝圣者最多的季節重返西藏,在雅魯藏布江渡船上過了十幾天。那些在江邊的日子,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象發神精病一樣,反復的乘渡船去北岸再返南岸。和一批批的朝圣者擠在船上,親身體驗了朝圣者們對信仰的虔誠。渡船過江要兩個多小時,這一段時間朝圣家族的長幼們總是最寂靜的.他們看著遠方,目光中有迷惘和蒼茫,那是遠不可及的,連孩子也都是一臉的莊嚴和堅定。在莊重的氛圍籠罩下,我被藏族同胞千百年不變的信念感染著,我何嘗不是一位朝圣者呢?我成了他們中的一員。在一個傍晚的時刻,太陽落到山邊的云層后面,唯對岸的遠山,在太陽的余輝里閃著如赤金熾鐵般奇異的光輝,金燦燦的,那是對岸最后的一片陽光.那好象是看得見的理想和希望.也好象是西藏的信眾們的內心里真誠向往著的"彼岸"。那是我要的時刻!</b></span></h1><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br /></b></span></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b></span></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br /></b></span></h1><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在渡口小屋中的燭光下,在日記本上勾畫了無數次小草圖,推敲構圖的整體氣氛,畫面在腦海里逐漸顯現出來。也許是白天想的太多,以致一次夢里清晰地看到了這張畫完成時的效果。這次夢中所見對色彩稿的建立起了很大作用,那個夢境至今難忘。</b><b> </b></span></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這張畫是目前我所作尺寸最大,用時最長,花心血最多的作品。2米高3.7米長的尺寸暗含記念,20歲是我剛到西藏的年齡,37歲是我開始畫這張畫的年齡。</b></span></h1><h1><b><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2001年初經多次修改,一張整開紙的第二幅素描稿終于完成。我還記得面對一張空白的大畫布,耳邊伴著西藏古老民歌的吟唱,內心涌起的激情和沖動。我不知道這股激情能凝聚多久,是否能一直保持這種良好的狀態到制作的最后,在兩年的創作時間里,也多次反問自己,這似乎是一百年以前蘇里柯夫時代激情的延續.在今天它是否還有意義? 我的信念是對古典精神堅守,我認定自己走的就是一條正途。</span><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span></b></h1><h1><b><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span></b></h1>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在西藏的13年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時代。艱苦環境的歷練能使人變的堅強,與信仰佛教的藏族朋友交往能使人變的善良。對西藏人、西藏文化與西藏自然的熱愛,自己青春時代記憶的感情,對佛教世界觀的認同。讓西藏人的肖像和群像成為我作品的主要題材。</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在面對真實面孔的時刻,自己的想象力活起來。發掘一張張臉背后所蘊含的一切,發現表象背后的意味。對真實事物的觀察也是對自己心象的觀察,對真實事物的開掘也是對自己心靈的開掘。真實的人物最終要通過自己的畫和自己的心靈相遇,他人的肖像又好象都是自己心靈的自畫像。畫西藏人成了自己向心靈深處探求的媒介。如佛家所說的守自家寶藏,法向內求。西藏特色是不應被刻意強調的。我注重人的本性和生命的尊嚴。一個個生命在我的眼前活起來,我幾乎能感到他的呼吸、聽到他的聲音。這樣的幻覺時時產生,這是一些無比幸福的時刻。肖像的魂在筆下總是漂浮不定時現時隱,一旦出現必牢牢抓住,他是容易跑掉的!</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 <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肖像讓我們觸及靈魂。肖像畫是屬于善良畫家的題材,沒有關懷就沒有感人的肖像畫。被畫的對象必須先成為我的朋友,要成為朋友就要通過一起生活,做到相互了解和信任。我只畫那些接納我,配合我工作,允許我畫的西藏人。在畫中挖掘自己本性里的佛性和古典精神。我崇尚平實、敦厚的畫風,認定最直接的方式是最好方式,相信"返樸歸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這個道理。</b></h1><h1><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r /></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br /></b></span></h1><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題材可以改變技術可以完善,</b></span></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不變的是通過繪畫的途徑探求內心、體驗真實、守望古典精神。<br /></b><b>題材和技術只是精神載體,<br /></b><b>畫面是測謊器,筆觸是心電圖,<br /></b><b>作品的精神力量是靠氣息與品格來傳達的。</b></span></h1><h1><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br /></b></span></h1><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b> </b></span></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林县|
南昌县|
神农架林区|
江川县|
县级市|
巧家县|
壶关县|
长宁县|
子洲县|
黄陵县|
阿鲁科尔沁旗|
鄂温|
锡林郭勒盟|
龙门县|
鱼台县|
广南县|
固原市|
平遥县|
满洲里市|
界首市|
监利县|
北宁市|
鹤庆县|
贵定县|
灵台县|
尉犁县|
新平|
顺义区|
和平区|
绵阳市|
富顺县|
大埔区|
舟曲县|
扎囊县|
小金县|
沾化县|
吴江市|
平陆县|
什邡市|
五大连池市|
监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