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美篇原標題:南極 探索之旅(08)</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2015年12月25日 (下午 ? A)</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12月25日下午,我們登陸納克港,這是我們此行第三次踏上南極大陸。納克港的地理位置是 南緯64°50′ ,西經62°31′,位于安德沃灣 Andvord Bay 的西岸,距離埃羅拉水道 Errera Channel 的南部有11公里。</font></h3><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納克港是比利時的探險家格拉什在1897-1899年的南極探險中發現的,以一艘曾經常常使用這個港口的挪威的捕鯨船“納克號”命名,“納克號“捕鯨船在1911-1912 和 1923-1924年間在南極南雪特蘭島及南極半島一帶捕鯨。</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這里屬于南極大陸,有大約1680對正在繁殖的金圖企鵝,威德爾海豹常棲息于石頭海灘或登陸點。</font><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納克港以它的冰崩出名,常常可以聽到冰川的冰面崩裂發出的巨響。攀登上頂坡可以觀賞到壯麗的安德沃灣全景。</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原來計劃12月25日這天的美篇是 早中晚 在伊沃夫號拍的編一篇,上午登陸喬治點編一篇,下午登陸納克港的編一篇。前兩篇都完成了,輪到下午納克港的犯愁了:容量超限(美篇美篇只能嵌入相片50張),因為下午除了登陸納克港,爬了一個多小時的山,還拍了金圖企鵝和新誕生的企鵝寶寶,離開納克港后還趁著好光線在附近的安徳沃灣巡游,選取的相片超出美篇的限制,又舍不得刪掉,所以下午的內容要編成 A、B 兩篇。</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這一篇僅記錄登陸納克港的。下一篇是企鵝和安德沃灣巡游的。</span></p> <h3><font color="#010101">明媚的陽光下,純粹的藍色和純凈的白色映入眼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和每次登陸活動一樣,首先出發的是探險隊的成員,他們身穿的沖鋒衣是橙色的,和我們的紅色沖鋒衣顏色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到了登陸點以后,要用帶三角小紅旗的鐵枝插到雪地上將我們的登陸和爬山路線標示好,有企鵝禁區的則用兩根鐵枝插成X狀以示警戒,然后在登陸點碼頭迎接我們的到來,幫助我們安全登陸,并告知該次登陸的一些注意事項,特別是最后一艘橡皮艇離開的時間,要求大家按時返回。</font></h3><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我們登陸以后,會把身上穿的救生衣解下,放在登陸點碼頭附近,同時拿起探險隊帶去的手杖,然后開始爬山。返回時則放下手杖,穿上救生衣,一般會把照相機放進防水背囊,再登上橡皮艇返回探險船上。</font> <h3><font color="#010101"> 如果皮劃艇組有活動,他們也會在我們的前面先下船,他們乘坐的橡皮艇會拉著皮劃艇一起去他們的活動海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今天因為13點才吃午飯,接著中午又拍鯨魚(我看到一次但沒拍到)和海鳥,所以休息時間比較長,15:45船上才廣播16點要登陸納克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這位來自北京的美女昨晚在丹克島渡過一個“終身難忘”的平安夜,今天上午沒有參加集體活動在伊沃夫號上美美地補了一覺,下午來精神了,在橡皮艇上賞給俺一個合影。謝謝美女!</font></h3><h3></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美女為了防止臉蛋被南極強烈的紫外線灼黑,除了涂高度防曬霜,還在 卡拉法特 特意買了這個臉罩,做足了保護功夫。這個臉罩的鼻子下方黑色的地方是留著透氣的黑紗布,曾有不知底細的人看了23日她的辮子結冰的相片后很納悶:這位美女怎么留著希特勒式的“胡子”呢?<br><br></font><h3><font color="#010101"> 姐,你告訴他們是怎么回事!</font></h3> <h3> 從登陸點到今天下午登陸允許的最高位置的山腰處,大概走了一個多小時的山路。今天天氣比較熱,不少老外和香港人都邊走邊脫衣服,有的到最后甚至只剩下單衣。我怕冷不怕熱,這種情況下我一般不會脫衣服,情愿捂著出汗,主要怕吹風而感冒。</h3><h3><br></h3><h3> 因為山腰上只有不大的巖石地面,人比較多,我熟悉的人又都沒到,所以我沒坐下休息,只是站了一會。請香港領隊幫我拍了到此一游的相片,自己再拍一些風光相片后便開始下山。</h3><div><br></div><h3> 上山容易下山難,但23日上午在昂納港下山時我學會了正確的下山要領,就是一定要腳跟先著地,所以雖然有段山路的坡度比較大,雪地還有點滑,但我下山還比較順利。</h3><h3><br></h3><h3> 因為我是一個人下山,拍相片比較方便從容,沒有別人擋著我的鏡頭,也沒有人在后面催著要走。</h3><div><br></div><h3> 景色太美,下山的過程又拍了不少相片。</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張相片可以看到我們的探險船停泊的位置。</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這張到此一游的相片</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是請同一艘探險船上的香港旅游團領隊拍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同高度看到的安徳沃灣全景。</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下山到了這個位置,</font>遇見了我們的隊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010101">又請他們幫拍了幾張到此一游相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在登陸點等候橡皮艇的時候,對面的冰山崩裂,相機都收在防水背囊里了,趕忙掏出沖鋒衣口袋里的手機,連續拍了好幾張,過后一看,效果還不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離開納克港,坐著橡皮艇在安徳沃灣巡游,19:15 回到伊沃夫號的514房間,除沖鋒衣褲外全身上下的衣服都被汗濕透了,把抓絨衣和薄羽絨背心脫下來晾干,濕透了的保暖內衣、褲和襪子則全部換洗,20:00 洗了澡后到3樓后甲板享用露天圣誕燒烤大餐。</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梅县|
简阳市|
山阳县|
河曲县|
徐闻县|
滕州市|
大姚县|
襄汾县|
贞丰县|
资阳市|
新邵县|
冷水江市|
八宿县|
承德市|
临安市|
新郑市|
澄迈县|
庆阳市|
阿巴嘎旗|
汾阳市|
河曲县|
射洪县|
蒲江县|
红安县|
宁乡县|
梁山县|
台东市|
达日县|
和林格尔县|
大关县|
丽江市|
新巴尔虎左旗|
海阳市|
台南市|
巧家县|
新余市|
高清|
河南省|
水城县|
平果县|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