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親身經歷的事情。<br /></h3><h3><br /></h3><h3>五月的陽光有些刺眼,午后的熱度讓人有些許不適。周末跟老公回老家,老公開的車,我坐在后排,手里抱著我4個月的女兒,暈暈乎乎中,她睡的很香。距離我家所在小鎮1公里的地方,遙遙看到2個姑娘向我們招手,細心的老公看到,以為發生什么事情,遂緊急將車靠邊,停了下來。</h3><h3><br /></h3><h3>一個30歲左右的姑娘走了上來。"師傅,能不能借我們一些加油錢,100就行,我跟我姐姐要去上海,車快沒有油了"。語氣中透著客氣。</h3><h3><br /></h3><h3>"前面1公里的地方有個小鎮,鎮上就有加油站",莫名其妙被借錢,我故意避重就輕輕描淡寫的說道。</h3><h3><br /></h3><h3>"可是我們特別倒霉,車窗沒有關好,導致錢包被偷了",女子說道。"沒關系,你可以用手機",老公繼續補充道。</h3><h3><br /></h3><h3>"手機放在包里的,也一并被偷了"姑娘繼續說,看起來挺無助。</h3><h3><br /></h3><h3>"沒關系,手機卡掉了可以補回來,小鎮上就有營業廳",我繼續輕描淡寫,盡管曾經在運營商工作過的我,心理很清楚,手機卡是不能跨省異地補辦的。</h3><h3><br /></h3><h3>這時另一位大概是"姐姐"的姑娘也走了上來,姑娘是短發,臉上同樣寫著善良。"您如果不同意也沒有關系,畢竟我們不認識,您如果方便的話就借我們一些,您留個號碼,我們到上海了就支付寶發給您"。說真的,聽罷,我有一種天生的警覺,這樣的套路我的弟弟也曾遇到過一次,結果被騙。</h3><h3><br /></h3><h3>我很想跟老公說,我們走吧,大多數可能是假的。可是看了看懷里的寶寶,始終沒有說出口。</h3><h3><br /></h3><h3>"人在外面總該會遇到些困難,能幫就幫吧",老公對我著,從錢包里拿出100塊錢給了那位姑娘。"您留個聯系方式吧,我們到上海了把錢打給你",語氣中透著一股感謝,卻讓人嗅到計謀得逞的味道。</h3><h3><br /></h3><h3>而后,老公留了聯系方式,而后,就沒有而后了。</h3><h3><br /></h3><h3>補充下,那兩位姑娘開的奧迪,安徽牌照。我們也不是特別有錢,純粹過不了良心這一關。</h3><h3><br /></h3><h3>后來,我在思考。如果今后孩子長大了也遇到這種事情,是該教育孩子學會樂于助人,還是用我們這么多年的經驗和嗅覺告訴他們,這是騙人的?如果是前者,免不了被騙;如果是后者,是不是會教育出一個不合格的社會人?</h3><h3><br /></h3><h3>最新一季的《奇葩說》有一個辯題,捐助給走投有路的人是不是蠢?我認為不蠢,我們寧愿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人需要幫助,只要捐助者認為他們愿意并且能夠拿出一部分錢去幫助別人,那這個出發點就是善意的。如果說善意這種東西用理性的蠢和不蠢來衡量,那么這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還有什么信任可言。</h3><h3><br /></h3><h3>值得反思的是,社會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惡意存在,為什么有人會打著弱者的名義招搖撞騙卻心安理得?到底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歸根到底,我認為還是教育的問題,如果每個孩子都被學校被父母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明白樂于助人的道理,明白實事求是的道理,明白小孩子不應該撒謊。長此以往,社會上的種種惡意會不會少一些,只有社會和諧了,整個社會的信任感才能被重新建立。</h3><h3><br /></h3><h3>如果你的孩子遇到了需要幫助者,在你的能力范圍之內,別管他走投無路還是走投有路了,告訴他,應該幫!</h3><h3><br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板桥市|
措勤县|
锡林郭勒盟|
绥芬河市|
海南省|
温州市|
河曲县|
当雄县|
南平市|
乌鲁木齐县|
赤壁市|
安国市|
潮安县|
扶余县|
遵义市|
安新县|
新乡市|
尉犁县|
怀远县|
玉林市|
和平区|
磐安县|
涟源市|
日喀则市|
密云县|
阳城县|
阜南县|
虞城县|
武定县|
健康|
天水市|
永州市|
奉节县|
陇西县|
三都|
灵石县|
澜沧|
行唐县|
太白县|
和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