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走茶鄉:從杭州到婺源

connie zheng

<h3> 得了本書《兩訪中國茶鄉》,英文名很長,按原意翻約略為:兩訪茶葉之國中國和大不列顛在喜馬拉雅的茶產業(真是科學家起的名,一絲不茍啊),要是直譯這個書名怕是要寫滿封皮了。</h3><h3> 書的作者是有"茶葉大盜"雅名的十九世紀英國植物學家福瓊(Robert Fortune)。</h3><h3> 因為愛喝茶,五花八門的茶書曾看過不少,但這本很特別。實際上,這應該是本游記,是一百多年前,第一次鴉片戰爭后,一個英國人在中國的兩次旅行的記錄(隨手記的習慣真好啊),展現了一幅那個時候中國東南沿海的民風民俗的畫卷,流傳后世的"史書"通常都是不會太關注民間的,因此這本書提供的角度很有意思。</h3><h3> 讀罷此書,突然萌生了沿著福瓊走過的路去探訪茶鄉的念頭。</h3><h3> 終于待到春暖花開,一經處理完手頭的事,即訂了張機票飛往杭州。</h3> <h3> 此行時間有限(滿打滿算只有九天),原計劃中的武夷山不得不留待以后,這次只沿著福瓊第一次去徽州茶區的路線跑一趟。</h3><h3> 下圖是清朝部分江南省地圖,標出的兩條線就是福瓊兩次探訪茶山的線路。此次走下北線。</h3> <h3> 第一段,沿富春江經富陽桐廬到千島湖。</h3><h3> 取了車,顧不上在美麗的西子湖畔停留,就奔向富陽。這次的行車路線,特意盡量避開了高速。走高速,是"點對點"跳躍式的,過程不連貫,沒有過渡;而走省道,雖然路窄車速起不來,但各個點是串起來的,沿途能看到接近"原汁原味"的江南農村,才得見更全面的風貌。</h3><h3> 事后證明,這是個無比"英明"的決定。</h3> <h3>四月(農歷三月)的江南,黃花猶在,開始幾天又趕上陰雨天,道路兩旁完全就是水墨丹青的真實版。</h3><h3>不來江南,沒見過雨霧籠罩的青山碧水,永遠領會不到中國水墨畫的那種韻味。煙雨江南是"專屬"中國的風景,在其他地方,北美,歐洲,南亞等,云不是一樣的云,雨不是一樣的雨,田野更是不一樣的田野,終難成水墨畫的意境。</h3><h3>這方水土成就這樣的繪畫風格。</h3> <h3> 慢慢在江南的煙雨中穿行(確切的講是"爬行",被超車無數),途經陳家坎-花塢那一帶,發現這里儼然是西湖旁&quot;世外桃源&quot;般的存在(西湖人潮滾滾已太擁擠了)。</h3><h3> 不知不覺間就到了富陽。</h3><h3><br /></h3> <h3>富陽的主街沒看出有什么特色,沿富春江的濱江大道很寬,河堤的步道不錯,但沿富春江過來,看到不少廠(就不具體說什么廠了)冒著黑煙,煙囪下邊往往就立著注意保護環境維護生態環境的標牌,神奇荒誕的組合!</h3><h3>富春江里仍有行船,但公路網密布的浙江,水路早已失去了交通的功能,江面很是寂寥,這個季節也沒有游船,當地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工業(加工業)。問了當地人,全年的空氣狀況真的已不宜居了。</h3> <h3>繼續從富陽去往桐廬,一進桐廬赫然見一大招牌"中國快遞之鄉",莫非此地盛產快遞小哥?!不能夠啊,問了下,說是大淘寶的客服中心在此地!</h3><h3>桐廬規模跟富陽差不多,但面貌上更顯清秀,富春江的這段河道變窄但江水更見清澈,在這里住應該很愜意,愿淘寶的客服們心情好,心情好態度才能好啊,哈哈。</h3><h3>從桐廬到淳安(千島湖區),這段是我喜歡的鄉村路。公路基本沿著富春江上行,時而貼著江岸,江岸陡峭時就繞道背后的山谷。煙雨中時不時見到大片的油菜花田,剛被水洗過顯得格外清新。路經一處,上書幾個大字"范蠡歸隱處",乃緊貼路旁的一凸起的小山包,上立一角亭。如果這當真是范蠡當年歸隱的故居處(房子肯定是新蓋的,不可能存留到今天),那這省道的選址真是輕率了!山包上的角亭俯瞰著山谷,雖然過去了一千多年,早已面貌全非,但這一帶青山碧水依舊。</h3><h3>一百多年前,福瓊第一次去徽州茶區,經由此地時也是贊不絕口!當時只能走水路,河道時寬時窄,礁石密布,逆水行舟很多時候需要靠拉纖,福瓊他們這些乘客因而常棄舟沿河岸行走,富春江這段河道兩岸植被茂盛,風景秀美,福瓊連連感嘆此地勝過他的家鄉英格蘭。我看到的這個富春江也沒美到這個程度,也許這一百多年顏值還是衰減了不少。</h3> <h3>淳安是千島湖景區的"中心",鎮中心及向外延伸的環湖公路沿線遍布度假酒店,有不少設施還不錯。我來的時候是"淡季",游人不多,很清靜。</h3> <h3>今天的淳安已經不是福瓊逗留過的淳安,原址已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隨著新安江水電站的建設被淹沒在了千島湖底。"天塹變通途"后,淳安,茶園,威坪這些新安江邊的古鎮,也從此在地圖上消失了(名字還在,地兒已不是原來的地兒)。</h3><h3>雖然走不了"舊河道",還是決定去這些"河道邊的古鎮"轉轉。以淳安作為"根據地",于是做了兩個環湖游。</h3> <h3>第一圈是淳陽線轉白水線,往茶園-新安江水庫大壩-建德,走一個小環湖。這個環湖雖然距離不長(不到一百公里),但山路崎嶇,很多路段會車都很費勁。沿途看到不少標識清晰的客棧,給環湖徒步或騎行的人歇腳用。體力好的可以做山地騎行。</h3> <h3>茶園鎮,現如今是農夫山泉的重要的采水點,有個農夫山泉的廠區,建得像幾排集裝箱,有條鐵路直通廠區。廠區外,雖道路泥濘,仍是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h3><h3>建德跟富陽規模相當,因進建德時遭遇瓢潑大雨,看到探頭挺密集,就沒貿然下車,繞了兩圈就倉惶離去。這一路雖山道泥濘,但青山綠水,有幾個小鎮雨霧籠罩中,很仙。</h3> <h3>第二圈是走千島湖"著名"的環湖公路,一百多公里,由淳楊線和淳開線交匯而成。</h3> <h3>環湖路修的不錯,大部分都有自行車道,部分路段有健步道。這個路段探頭密布,限速60-70,大概是在提示大家:慢慢開多看看風景。</h3> <h3>淳楊線茶葉嶺、楓樹嶺一帶這會兒還有大片的油菜花田,散步其中,心曠神怡。</h3> <h3>淳開線途經千島湖梅峰索道,可停下來喝一杯,從山上俯瞰千島湖,視野開闊。聽說這一帶節假日常常擁堵,這會兒人少,溜達溜達很舒服。</h3> <h3>新安江上的另一個古鎮----威坪鎮,并不在千島湖景區,是在去古徽州的路上。從千島湖到婺源現在已經有高速公路,走高速二個小時就可以到。但如果繞道威坪鎮,就要走省道,從千島湖到婺源要花5-6個小時。</h3><h3><br /></h3> <h3>其實福瓊經過的威坪古鎮也早已在新安江水庫底下沉睡了,但遷址后的這個小鎮依然是浙江與安徽的交界點。福瓊描寫的社戲早就不可能看到了,現在的威坪鎮也沒有軍營和城墻,取而代之的是連片的農家樂(事實上一路過來,農家樂一直沒斷過)。</h3><h3>過了威坪進入安徽歙縣的地界,路或許變差了些,但景色愈漸秀麗。這段都是崎嶇狹窄的山路,沿江延展,江岸村莊密布,屋舍之外的山坡上都是規整的梯田,種著農作物,打理的還算整齊,屋舍的建筑形式幾乎都是&quot;徽式&quot;的白墻灰瓦小飛檐的,為這青山碧水增色不少。這段山道路很狹窄(很多路段會車都困難)急彎多,車速基本只能在30-40左右,好在幾乎沒有車(車估計都去走高速了),又有美景相伴,一路走來很是輕松愉悅。只是,村落(其實就是一排排房子)密集,但人煙稀少,正值晴天,艷陽下村舍的街道上寂靜無聲,顯得有些荒涼。</h3> <h3>這樣翻過了幾道山終于來到了績溪(現在叫黃山市),從這里福瓊前往休寧附近松蘿山(因為有"熟人"),而我選擇了去婺源住幾天。</h3> <h3><br /></h3><h3>十幾年前開車從績溪去過婺源,當時還沒有高速路,只能走省道,這段路的坑洼和道路兩邊的原生狀態,給我留下挺深的印象。當然十幾年的時間,又修了高速,這一帶早已"翻天覆地",跑了一小段省道,花團錦簇的樣子。但看看天色已然不早,就開車上了高速。</h3> <h3>十幾年前的那個夏天,對婺源縣城賓館(其實就是招待所)的簡陋不衛生仍留有印象,聽說最近兩年婺源的民宿風生水起,在高速休息站停留時迅速查找了下,聯絡了一家上曉起古宅改建的民宿。</h3> <h3>這家民宿真不好走,從曉起景區大門前的公路要走6、7公里,中間還要翻過一道道路狹窄的小山坡。到民宿時已近黃昏。民宿果然是古宅改造,裝潢雅致,看得出主人的用心,房間里的床品、毛巾都非常的干凈,衛生間還裝了智能馬桶蓋,在這"荒郊野嶺",有這樣的條件,難得!民宿前是下曉起的河,河邊屋前種著油菜花,可惜這會兒花已開過,不然一定更加的賞心悅目。</h3> <h3>讓人驚喜的是,民宿有三間茶室,累了一天,在茶室喝一杯太舒爽了!民宿的主人是個美女,做茶十幾年,生在婺源后來在廣州做生意(主要是茶生意),現在自稱是個"世界人"。她"老公"出生在香港,還在香港做生意,因過幾天有朋友過來,過來"打前站",這幾天正好在。因此,晚上在茶室里,就開始了天南地北的閑聊,從婺源民宿的發展,幾個村的特色,茶園的生態環境,最后就聊到了&quot;占中&quot;CIA甚至美國大選。。。茶室的一扇窗對著曉起河,河岸蛙聲不斷河上滿天星斗,如果忽略蚊蟲可能的干擾,喝真甘甜的婺源紅茶,天南地北扯一扯,還真是份愜意的"鄉野生活"!老板說他們喜歡這里,退休后就搬回來住!這應該就是現如今不少都市"中產"的"中國夢"了。</h3> <h3>白天"夢醒"的時候,問過上曉起的村民,說這個客棧所在的宅子300萬租給這對夫婦使用十四年(奇怪的租期),再加上改造所需的費用,這間十幾間客房的民宿"投入不菲"。不算上運營成本,每年要有80萬以上的租金,才可以cover投入,壓力不小。</h3> <h3>在婺源,先后到篁嶺、曉起、汪口、理坑、延村、思溪轉了轉。</h3> <h3>每個村都有美的角落(特別是篁嶺,聽說是美院師生的大手筆,有些老屋子都是從其他地方遷移來的,整個村是按照古村落的形制重建的。),但大都適合遠觀不宜近距離端詳。</h3><h3><br /></h3> <h3>古徽州的繁榮主要得益于科舉制度,明清時期徽州大量儒生科舉及第,雖并不在本地為官,但都不忘回原籍建宅和幫襯下故里,徽州因此而繁榮。這個地區愛讀書的習慣一直有傳承(榜樣的力量吧),對此,福瓊在書里從另一個視角做了記錄:福瓊住進松蘿山他仆人的爸爸家,正值雨季,房間里又冷又潮濕,沒有火烤十分難捱,當福瓊去問借住的王老伯除了添加衣服還有何方法可以有效御寒?王老伯遞給他一本書,說:大聲朗讀,這樣就不會覺得冷了!福瓊記錄道:他們絕不是隨便說說,也是這樣做的,而且是真覺得這樣很有效果。</h3><h3>"書香"之鄉,連取個暖都很有"文化"!</h3><h3>可惜的是,我轉遍了這些村落的祠堂,看到的都是在紀念"官"(誰官大在祠堂就更重要),而不是讀書人(沒有文人雅士的祠堂)!敬的是"權"而不是成就!</h3><h3><br /></h3> <h3>婺源,這兩年冒出來不少"精品"民宿,大大改善了出行質量。</h3> <h3>但主流還是改開前招待所形式的旅館,這些旅館(賓館)的陳設&quot;簡陋&quot;其實并不是最大的問題,畢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簡陋"也很難準確定義,最要命的是衛生條件!行走在婺源,最痛心的感受是臟!!屢屢上榜最美村落的理坑,村前那天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現在已然污水橫流了,而街道的角落里堆放的垃圾,更加的觸目驚心。</h3><h3><br /></h3> <h3>景區建設不光是修路圈景,清潔飲用水的解決方案、承載了大量游客后的生活垃圾的處理,更加的迫在眉睫,如果再不解決,婺源遲早會風光不再。</h3><h3><br /></h3> <h3><br /></h3><h3>一百多年,有了公路有了電,有了工業,商業也朝多種方向發展,茶區早已不僅僅依賴茶葉的種植生產和貿易,原來繁榮的古鎮,隨著經濟結構變化交通方式的改變,已逐漸萎縮甚至消亡,冒出來了更多欣欣向榮不斷生長的市鎮。物理上的變化是巨大的,但當地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呢?</h3><h3>這一路,跟人聊到婺源的建設,幾次聽到修舊如舊的字眼,但要保護和保留的舊是什么呢?!如果沒有了青山碧水,婺源還會有吸引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阳县| 凤山县| 揭阳市| 济源市| 稷山县| 黔西县| 饶阳县| 九寨沟县| 志丹县| 文山县| 萝北县| 建始县| 广德县| 彭山县| 探索| 临江市| 宁夏| 德惠市| 宁陵县| 定西市| 新乐市| 大庆市| 南安市| 东兰县| 保康县| 赤峰市| 乌海市| 阿瓦提县| 藁城市| 锡林郭勒盟| 阳江市| 丘北县| 宜城市| 建阳市| 青州市| 临朐县| 磐安县| 芜湖市| 明水县| 尤溪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