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一場難忘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戎馬生涯1280671

<h3>  時光飛逝,轉眼又要到了一年一度的5月12日,讓我再次想起08年5月12號,那個讓共和國受傷流血,全國人民悲痛欲絕的日子。發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瞬間奪走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摧毀了那里人們賴以生活的美好家園,許多同胞流離失所。</h3><h3> 大災后,一場轟動世界的抗震救災戰斗就比打響。軍人理所應當的沖在了抗震救災的最前線。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九個年頭,人們已經淡化了那一場血與火的災難,那一幅幅大愛無疆,血濃于水同胞之情的救災場面。</h3><h3> 但到了這一天,我總會自然打開塵封的記憶,回憶起自己所經歷的那場血與火考驗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懷戀那些曾經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共同戰斗的戰友!</h3> <h3>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大地震。災難來得如此突然,剎那間天府之國的災區地動山搖,煙塵彌漫,哭聲震天,大好山河瞬間變成人間煉獄,多家親人就比陰陽兩隔,妻離子散。</h3><h3> 地震發生時,我正在上海長征醫院36樓參加慶祝5.12護士節的會議。雖然遠隔千里,由于樓層高,同樣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感——一種讓高樓像蕩秋千一樣在空中飄蕩的震感!一種讓人膽顫心驚的震感!</h3><div> 災區漢旺鎮廢墟里的時鐘定格在了那一可怕的時刻。</div> <h3>  地震發生后,許多群眾被掩埋在廢墟下,死傷無數,現場非常慘烈。(網上圖片)</h3> <h3>  受災嚴重的北川縣城遭到幾乎是毀滅性的災難,強烈的震動讓城里的房屋倒塌,現場滿目蒼痍。如同電影中戰爭的場面。</h3> <h3>  地震造成的大面積山體滑坡,滾石讓四面環山的北川縣城雪上加霜,傷亡慘重!這張照片記錄了當時幾乎半座山坍塌滑坡的畫面。滑坡的土石方,摧毀和掩埋了多間房屋。</h3> <h3>  汶川縣映秀鎮是此次地震的中心,所以把這次地震叫做汶川大地震。其實地震襲來時,汶川縣城的損失并不大。而映秀鎮卻遭受到了滅頂之災。震感非常強烈,劇烈的晃動摧毀了鎮上幾乎所有房屋,強烈的地震波足以把人拋入空中。人員傷亡慘重。</h3><h3> 這是我在映秀拍攝的照片,照片中一座五層樓高的教學樓陷入地下,只露出一個屋頂。</h3> <h3>  成都連接映秀的高架高速公路,扭曲斷裂成數節,四散在地面上,足以看出當時地震的破壞力巨大!</h3> <h3>  德陽漢旺鎮幾乎被夷為平地,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如同戰爭期間遭到飛機轟炸一般。</h3> <h3>  漢旺鎮街上,遺留在廢墟上的時髦肩包還靜靜地躺在那里。而包的主人卻不知在何處?!生死未卜!</h3> <h3>  一條鮮紅的圍巾,懸掛在廢墟上,隨風微微飄動,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什么,血紅的顏色格外醒目、刺眼。</h3> <h3>  強烈的地震幾乎摧毀了平武所有的房屋,到處都是山體滑坡和倒塌的房屋,地面一片瓦礫。</h3> <h3>  離成都只有六十公里的都江堰也遭受巨大損失,隨處可見倒塌的房屋和被滑坡掩埋的車輛。</h3> <h3>  受災嚴重的還有安縣、彭州,茂縣……</h3> <h3>共和國為不幸遇難的同胞至哀!08年5月12日為國殤!</h3> <h3>被埋在廢墟之下的群眾急需救援!(網上圖片)</h3> <h3>人挖手刨,爭分奪秒的救助(網上圖片)</h3> <h3>托舉生命的艱難救助(網上圖片)</h3> <h3>醫生在哪里?!快救救孩子!(網上圖片)</h3> <h3>  前期的救援,救出大批的傷員,他們急需醫療救援!</h3> <h3>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5月14日凌晨學校接到上級的命令,立即緊急組織三支醫療隊趕赴災區,參加抗震救災。學校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就抽組完成230人的醫療隊和基本物資的準備,許多隊員是從手術室出來,直接趕到集結地。這就是軍人速度,戰備的弦始終緊繃。短暫的出征儀式莊嚴隆重。現場紅旗招展,軍樂震響,參戰隊員群情激昂,大有馬革裹尸還的出征氣氛!</h3> <h3>  學校領導和在校學員全體參加送行!曹國慶政委的動員鏗鏘有力:“不要忘了軍人的使命,抗震救災,為學校爭光,為軍旗添彩”!參加送行的還有部分隊員的妻兒老小,再現當年“妻子送郎上戰場”的感人場面。</h3> <h3>  兵貴神速,儀式結束,大部分隊員都來不及和家里親人告別,醫療隊立即出征,我們乘坐伊爾——76軍用大型運輸機空運到了災區。</h3> <h3>  向災區的開進途中,公路上到處是滑坡、滾石!</h3> <h3>車輛在亂石中穿行!</h3> <h3>  由于滑坡,災區多條公路中斷,前往汶川救援的九支醫療隊被困都江堰紫坪鋪,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h3> <h3>  為解困,張校長帶領我們指揮部成員,緊急趕回都江堰的抗震救災軍地聯合指揮部,向指揮部首長匯報受困情況。張雁靈校長主動請纓,提出九支醫療隊解困方案,得到總指揮時任總長助理的孫建國中將和時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李作成中將的支持。并簽署手瑜,立即付諸實施,九支醫療隊很快撤離紫坪鋪,迅速投入各地的救災之中。</h3> <h3>  各醫療隊到了災區,來不及駐扎,就開始了緊張的救治工作!</h3> <h3>需要手術的外傷傷員很多</h3> <h3>  由于當地的醫療設施嚴重受損,醫療隊只能在及其簡陋的醫療條件下,開展醫療救治。</h3> <h3>  除江油還有幾間沒有倒塌的醫院房間還可以利用外,其他醫療隊的手術幾乎都在帳篷里進行。有的手術是在手電光的照明下緊急完成。</h3> <h3>  一些小的清創手術,只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實施。</h3> <h3>術前認真讀片</h3> <h3>堅持常規的查房</h3> <h3>精心的護理</h3> <h3>開設簡易的接待門診</h3> <h3>認真檢查治療每個就診的傷病員</h3> <h3>轉運重傷員至后方醫院治療</h3> <h3>  五月十五日凌晨,接到指揮部命令,要我們派遣醫療隊奔赴當時全部公路中斷,已經成為孤島的茂縣、三江,那里有大批傷員急需救助。指揮部當即決定由留守在都江堰的長海醫院醫療隊抽組組成兩支醫療隊分赴茂縣、三江。</h3> <h3>  奔赴茂縣的醫療隊需要空降茂縣,由當時時任長海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專家孫穎浩領銜組成。他們在機場候機時的合影,展示了他們為保護人民利益不懼出生入死的大無畏精神!大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參戰感覺!</h3> <h3>  醫療隊隊員正協助地勤人員將赴茂縣的直升飛機推出機庫,推到機場待命起飛位置。</h3> <h3>  為了協調運送醫療隊去茂縣的直升飛機,我和張校長在塔臺等候了整整一個上午,通過與成都軍區和機場調度協調,安排飛茂縣的飛機、航次、航班。直到下午時分才讓醫療隊員登機,降落茂縣,成為到達茂縣的第一支醫療隊。翹首企盼得到醫療救助的孤島災民終于盼來了救星。</h3> <h3>  另一路突擊三江的醫療隊,由當時時任長海醫院院務部部長的呂山鵬帶隊,在紫坪鋪碼頭乘坐沖鋒舟前往。考慮到任務的風險較大,臨行前我將所有突擊隊員叫到一起拍了張合影。突擊隊員的表情都很凝重,有一種即將投入戰場的感覺。</h3> <h3>  張校長親自到碼頭送行,反復叮囑他們注意安全。看著拉著纜繩遲遲沒有松手的張校長,看著登船遠離岸邊的突擊隊員,我眼圈發紅,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只有暗自祈禱他們平安順利,凱旋歸來。歌曲《駝鈴》中的送戰友,踏征程……的歌詞就是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h3> <h3>  三江醫療隊出發后,由于通訊原因和我們失去了聯系,期間指揮部派人給他們送過糧食,才重新接上頭。直到后來我和張校長冒著風險去三江看望慰問隊員,才了解到當天沖鋒舟只到了水磨鎮,上岸后他們在當地人指引下,走一條已經廢棄多年的小路,翻山越嶺,冒著迷路、滑落山谷、被滾石擊中等危險,花了近10多個小時才到達三江鎮,在那里建立了第一個醫療救助點,救治了大批傷員。</h3> <h3>  茶坪,一個位于深山的小山村。山高坡陡,道路艱險。由于滑坡,上山的道路被全部破壞,途中要翻越一座高2000多米的高山,上山幾乎沒有路,全靠一條長長的繩索協助才能攀登。地方醫療隊無法到達,想到求助部隊。</h3><h3> 接到綿陽市政府的求助電話后,我們立即組織精干突擊隊前往救助。第一支突擊隊行至半路,由于輔助攀登的繩索斷裂,沒有成功。第二天組織第二支突擊隊,由長征醫院外科胡志前教授領隊,冒著生命危險,克服了重重困難,花了近十多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成功抵達茶坪。成為唯一一支到達茶坪的醫療隊。</h3><div> &nbsp;</div><div> 突擊隊員背著沉重的背囊在奮力登山。這是一場用命去救命的救援行動,非軍人莫屬。</div> <h3>  抵達茶坪的勇士,個個疲憊不堪,但臉上都露出勝利的笑容。救助了需要救助的人,挽救了瀕臨死亡的傷病員的生命,讓他們感到自豪、幸福!</h3> <h3>  在處理好茶坪的傷員后,他們通過有關部門聯系到直升飛機,運送茶坪的重傷員到后方醫院。隊員隨飛機撤出茶坪。</h3> <h3>  在我們野戰醫院出生了數個小寶寶,小寶貝躺在解放軍阿姨的懷抱里。特別的安全、安穩 、安靜。她們雖然不幸生在災難中,但有幸遇到了保護神,避免了苦難的煎熬,她們是災區的希望和未來。</h3> <h3>  醫療隊還成功救治了某集團軍被稱為鋼鐵戰士的嚴情勇,年僅18歲的小戰士在身患“嵌頓性小腸疝氣”的情況下,忍著常人難以忍受的劇痛,咬牙堅持與戰友在山上背糧食、運送傷病員。直到暈倒在山上才被戰友抬下來,送我們到醫療點救治。</h3><h3> 聞訊趕來的集團軍周軍長,來醫療點看望小戰士。</h3> <h3>  醫療隊在野戰條件下,實施了國內首列高難度頸椎手術,全麻頸椎后路椎板減壓術,避免了病人癱瘓。</h3><div> 照片為麻醉科醫生為手術制作的簡易模具,保障了手術成功。</div> <h3>  醫療隊還救治了被深埋礦井170小時,水電解質嚴重紊亂的37歲礦工彭國華。</h3><h3> 照片為彭國華被送來時的救治情景</h3> <h3>  醫療隊大本營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動蕩后,安扎在綿陽市的安縣中學大操場上。中間由彩布條圍成的簡易棚就是我們的浴室。</h3> <h3>  指揮部也設在安縣,張雁靈校長,黃偉燦副校長兩位將軍正在研究部署下一步的救治任務。</h3> <h3>  命令通過秘書和參謀的工作向各醫療隊下達,同時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系,每天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劉陽秘書、李曉光參謀正在認真工作。</h3> <h3>  災區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由于災區房屋幾乎都是危房,所有飯店、商場都關門停業。居民也不敢回房間做飯。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吃的。進入災區前幾天,吃飯成為一個大問題,幾乎都靠自帶的干糧充饑。罕見能吃上一頓熱飯。</h3> <h3>  江油災區一老大媽,為江油醫療隊送來一桶熱稀飯,成為了奢侈品,大家都相互推讓,把熱飯省給戰友和災民吃。</h3> <h3>  沒有餐廳,沒有飯桌,指揮部成員也和其他隊員一樣,隨便找個地方就餐。</h3> <h3>“自助餐,”站著吃,自由,方便。</h3> <h3>  過端午節,領導決定暫時開戒,給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喝點啤酒,大家感到非常開心、高興。</h3> <h3>  紅絲帶,自愿者也送來一些水和食品,解決了我們一些生活之急。</h3> <h3>  剛到災區,由于攜帶的帳篷不夠,許多醫療隊員就露宿在室外,或睡在冰涼的地面上。我們指揮部的幾個領導都是坐在小車里睡覺。那滋味真不好受。</h3> <h3>  睡在室內的女醫療隊員,住宿條件也是十分艱苦。</h3> <h3>  白天,著實有點累了,沒有地方休息,只能靠在戰友肩頭上小憩一會兒。</h3> <h3>  天氣逐步轉熱后,白天帳篷里氣溫通常高達40多度,帳篷里呆不住人,只好拿一床涼席鋪到汽車下面或其他陰涼的地方,稍微休息一下。</h3><div> 災區野外蚊蟲滋生,夜里帳篷內外都是密集的蚊蟲,蚊蟲叮咬,已經成為襲擾救災人員的一個主要問題,噴藥、掛滅蚊燈都解決不了問題,滅蚊燈掛出后幾分鐘,就被蚊蟲的尸體覆蓋而失效。此外,還有臭蟲,跳蚤的叮咬,隊員們幾乎都是體無完膚。被蚊蟲叮咬得傷痕累累。</div><div> 我當時用相機拍攝了我們住的帳篷里面聚集在帳篷頂上的蚊蟲,黑壓壓的一片,讓人看了發毛。</div> <h3>  駐扎安縣一段時間后,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我們派出一部分醫療力量駐守在茂縣,指揮部決定由黃副校長帶領長海醫院醫療隊移師茂縣。安縣到茂縣俺正常路途計算只有短短一百多公里里程。但由于滑坡交通中斷,只能經過黑水、馬爾康繞道而行,行程超過1000多公里。沿途還要翻越海拔較高的夾金山、夢筆山以及海拔4743米的雅客雪山。</h3><h3> 長途跋涉,高原反應,暈車,滑坡、滾石的襲擾,讓隊員們感到緊張,疲憊不堪。在經過三天兩夜,最后穿過茂縣28公里鬼門關到達茂縣時,一些女隊員如獲重生,喜極而泣!</h3> <h3>救災期間由于工作需要,部分隊員輪轉回滬。</h3> <h3>  歡送戰友回滬的場面感人,在災區相處的時間不長,但也結下戰友生死之交的情感。分別的那一刻還是有點心酸,戀戀不舍,雖面帶笑容,但眼里含著淚。</h3> <h3>  隔著汽車窗戶玻璃,再將手緊緊的貼在一起,祝戰友一路平安!</h3> <h3>  軍人自古忠孝不能兩全,但軍人也都是為人父母的人,在緊張的救治之余,也在惦記著家里的孩子、老人、丈夫、妻子是否安好?!但身在災區,只有在吃飯空閑的時候,發個信息,打個電話問候一下!</h3><h3> 聽到父母、妻子、丈夫的叮囑和問候,心里感到暖暖的。當聽到孩子在電話那頭說一聲:“媽媽,我想你”!一些女隊員不禁潸然淚下!</h3> <h3>  沒有硝煙的戰場,政治工作不可忽視,火線入黨仍然是激勵隊員的有力措施。</h3><h3> 照片為正在進行的發展新黨員的支部大會。</h3> <h3>  總指揮黃偉燦,副總指揮包爾基參加分隊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匯報,指導工作!</h3> <h3>要求入黨的隊員正在認真填寫入黨志愿書</h3> <h3>  安縣大本營的新黨員在黨旗下結束集體入黨宣誓后,新黨員紛紛在黨旗下留影。火線入黨讓他們感到欣喜、自豪!</h3> <h3>  茂縣醫療隊在簡易窩棚里,舉行新黨員集體入黨宣誓!鏗鏘有力的誓詞在茂縣上空回蕩!</h3> <h3>  救災隊員在為災區捐款,一些走得匆忙身上沒有帶現金的隊員,向同事借錢捐款,向災區人民再獻一份愛心!</h3> <h3>  救災工作后期,傷病員逐步減少,緊張過后,人容易松散,需要組織一些活動豐富大家的生活,加強隊伍的凝聚力和管控力。空閑之余,長征醫院女隊員在排練節目與當地居民聯歡。</h3> <h3>  場面熱烈的軍民聯歡會,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你是誰?為了誰,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淚……聯歡會的歌聲充滿軍民魚水的深情厚誼。</h3> <h3>  長海醫院醫療隊隊員也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聯歡會,隊員們正在朗誦自己創作的詩詞。以下是隊員溫武創作的《天使的手》詩詞片段:</h3><div> 天使的手</div><div> 一雙奉獻愛的手</div><div> 一雙傳遞生命的手</div><div> 當災情到來時</div><div> 這雙手……</div><div> 撐起一個個生命希望的方舟!</div> <h3>  臺下觀眾為演員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h3> <h3>坐在下面觀看的隊員和觀眾,樂得合不上嘴。</h3> <h3>醫療隊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體育競賽活動,大大豐富了隊員們的業余生活。</h3> <h3>  各級領導關心和慰問戰斗在救災一線的醫療隊,當時時任國家衛生部部長陳竹院士接見我醫療隊領導。</h3> <h3>  時任總后勤部政委的孫大發上將到安縣大本營看望慰問救災一線官兵,聽取張校長的情況匯報。</h3> <h3>  新聞媒體也在抗災一線進行現場采訪報道,當時央視的主持人柴靜就到我們所在的大本營進行采訪。</h3> <h3>  采訪被深埋170小時的礦工彭國華的妻子,正是妻子的執著和鍥而不舍,堅持要挖掘,才使得彭國華獲得重生。</h3> <h3>央視另一個主持人勞春燕也到我們大本營采訪</h3> <h3>勞春燕正在現場錄制節目</h3> <h3>勞春燕在做現場采訪</h3> <h3>勞春燕和我們的合影</h3> <h3>受保障的救災部隊給我們送錦旗,感謝我們的醫療救助。</h3> <h3>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醫療隊精湛的醫術和勤奮的工作,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交口稱贊,被譽為“生命的守護神”。獻上一束鮮花,就是對醫療隊員最高的獎賞。</h3> <h3>  當茂縣醫療隊將最后一個傷員用直升飛機送往成都治療準備撤離時,時間已經到了7月22日。從5月14號到達災區到7月24日返校。醫療隊已經在災區工作了70多個日日夜夜。&nbsp;</h3><h3> 至此為止,學校累計向災區派遣了7支醫療隊、7支防疫隊、一支心理救援隊共計278人;共診治災區傷病員19746人次;收治4574人;手術1715例;巡診18130人次;救治范圍涉及到阿壩、綿陽、成都三個州市的7個縣市的60多個鄉鎮。診治的傷病員最大的94歲,最小的出生僅7天。</h3> <h3>  快要離開奮戰了多日的災區了,隊員們紛紛合影留念。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所有的參戰隊員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血與火的生死歷練。</h3> <h3> 或許曾經牽動全國的抗震救災活動已經成為過去,所有參加抗震救災的軍人也只是做了共和國軍人應該做的事。他們不是名人,身上也沒有明星的光環,但相信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災區廣大人民群眾不會忘記他們。請記住他們的名字,他們的名字叫解放軍!<br></h3><h3> 這是駐江油醫療隊隊員合影。</h3> <h3>安縣醫療隊部分隊員合影</h3> <h3>茂縣醫療隊在汶川的合影</h3> <h3>  時隔一年后的2009年5月,我校收到來自災區安縣的邀請函,學校讓我作為代表和其他幾位救災隊員一起重返安縣,參加他們的答謝晚會。在會上見到了當時受到我們救助的災民,看到了當年在野戰醫院出生的長征、長海寶寶。感到非常高興激動,看到災區重建的新面貌,感到特別欣慰。</h3> <h3>  和被救助的彭國華來個合影,看到他們生活美好,我們都非常欣慰和高興。</h3> <h3>  時隔一年,又一次站在安縣大本營的操場上,眼前的景象和昔日相比,早已面目全非,回想當時在災區救援的一幕一幕,讓我們感慨萬千,激動萬分。</h3><h3> 在昔日工作戰斗的地方重新留個影,留下我們的記憶和祝福。祝愿災區人民日子越過越好,紅紅火火,生活幸福美滿、永遠快樂!祝曾經一起參加抗震救災的戰友平安幸福!</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县| 五大连池市| 孟村| 汨罗市| 遂昌县| 平罗县| 浦城县| 乌恰县| 樟树市| 沙田区| 阳高县| 上犹县| 浪卡子县| 合肥市| 麻城市| 澄城县| 杭州市| 峨眉山市| 临西县| 淳安县| 宣恩县| 富源县| 印江| 锦州市| 漳州市| 应城市| 江北区| 新平| 海原县| 连南| 巧家县| 綦江县| 菏泽市| 阳谷县| 曲阜市| 明光市| 页游| 游戏| 泸定县| 蓬溪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