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明假期,獨自一人回老家,和父母親獨處了三天,記錄下他們的日常點滴。</h3> <h3> 父親隨身攜帶鋼筆、放大鏡、練習簿,還有iPad,iPad只玩離線斗地主,斗地主段位很高。另一個重要用途就是去兒女家下載養生保健知識,然后再抄錄到練習簿上。不會上網,也沒有要學的欲望。<br /> 網絡時代的便捷絲毫沒有影響父親的生活,養生知識整理、電話簿、記賬本、還有打牌的每次記錄一概是工工整整的手抄本。</h3> <h3> 父親因為幾次自己的親身經歷,得出結論醫生的話是三七講二八聽。天性執拗的他一直奉行不到萬不得已,不聽醫生擺布。八十年代開始就熱衷購買各種治療儀,什么氣功掌、能治病的必青神鞋子等等。<br /> 隨著全民養生熱潮的興起,收看各大衛視的養生節目是他生活的重點。早上六點看江蘇衛視,晚上六點多看央視10套……不只是看,還要動筆實錄下來,再進行后期整理,按病種分門別類。</h3><h3><br /></h3> <h3> 這一摞摞的練習簿足以說明父親的投入程度,平日里,母親是他唯一的VIP會員,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她的私人保健醫生。一日三餐的營養搭配,父親如數家珍……更是讓父親大有成就感的是,去年他憑借這些泊來的方子,還醫好了鄰里的病。</h3> <h3> 每天上午父親都會如當年給學生上課般準時,安靜地坐在桌前,旁若無人的認真書寫,陪伴他的只有一屋子幾乎都是純手工制作的破舊老物件。多數是我們搬離老家時留下的舊家具,還有他們結婚時請匠人做的桌子、板凳、架子床、竹籃子等等。每一件都有一段往事,這個飯桌年紀比我還大,上面的塑料墊換了一張又一張,圍坐在它身邊的人也換了一代又一代。<br> </h3> <h3> 老屋外春色正好,天空太陽正晴,母親也正在她最愛的莊稼地里,滿心歡喜地忙碌著……</h3><div><br></div><h3> 過慣了大半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母親依然沒有厭倦。閑談話題除了家長里短外,最愛嘮叨的就是小白菜該澆水了,葫瓜該曬太陽了,芝麻地該除草了,玉米該治蟲了……</h3><h3><br></h3> <h3> 這是剛出芽的葫瓜,澆水、搭塑料棚,猶如在精心照料她曾經幼小的孩子。</h3> <h3> 早上揭開,晚上再蓋上。難怪每回電話回家,母親都說"家里七事八事,這里摸摸,那里捏捏,一天到晚也沒得歇,要說什么事情,也說不上來",她的一畝三分地里有好多個這樣的"孩子"需要她無微不至的呵護!</h3> <h3> 為了讓瓜種子能更好的發芽,移植,要給它們做一個個小盂。</h3> <h3> 在一個個小襁褓里,撒上西瓜、南瓜、吊瓜、黃瓜、香瓜的種子。<br /> 母親喜歡種植,只要能找得到的種子或秧苗都要來嘗試。去年,還種起了中草藥。還拓荒門前的空地,種起了松樹,計劃等老了走不動路,就在家門口耙松毛(土灶的燃料)。電水壺、煤氣灶除非是身體不適或趕時間,否則都不會用的。<br /> 要是有鄉鄰夸她的豆角結的多,南瓜長得大,那個開心啊,忍不住送完東家再送西家,更是樂此不疲去給人家當技術指導。<br /> 每到要去兒女家歇息幾天的時候,都要大一包,小一袋,捎上她精挑細選的最好作品,宛如學生交作業般。要是得到我們的肯定,諸如她種的蘿卜燒了好吃,山芋甜等此類夸贊可以勝過給她買任何禮物。</h3><h3><br /></h3> <h3> 今天的天格外明亮干凈,飛行云在湛藍的天空中格外地醒目。想來飛機上的人們或正奔赴遠方,或從遠方歸來。<br /> 遠方對于母親,毫無誘惑,一方面也是因勞累過度落下的腿疾,她總是埋怨有跟她一起旅行夢想的父親(上個月終于圓了夢),出門就是花錢買罪受。<br /> 每每自己在向遠方出發時,想到母親總是會心生愧疚之感。正是因為"鴿子籠"(母親形容城市里的住宅)里憋久了,身體受單一的工作折磨,靈魂受浮躁的社會踐踏,才需要逃離和出走。沒有壓力的身體每刻都是愉悅的,沒有緊張何需放松?自由的靈魂每天都在旅行,遠方有時候也不過是麻醉自己而已。<br /> </h3> <h3> 每每住到我們這些兒女們"鴿子籠"似的家里時,她都笑稱是"坐牢"。<br /> 動手能力超強的父親,用舊棉襖做坐墊,靠墊,靠枕,茅廁里用鞋盒做手紙盒,用木棍吊在屋梁上做單杠,用漁網和白棉布滾邊DIY羽毛球網,用兩根粗木棍一頭綁在桌子腿上,一頭固定在大門外做羽毛球網架,老屋的寬敞超出了我的想象,堂屋竟然瞬間成了一個簡易的羽毛球館。</h3> <h3> 每天上午在各自忙碌之后,老兩口就成了一對羽毛球混雙選手。母親是零基礎,在擅長體育的父親的指導下,發球、接球、扣球,長短球變化,打得有模有樣。每天堅持打四十分鐘的羽毛球已然成為日常。我跟父親打了一會兒,他的扣球和救球水平遠在我之上。<br /> 除此以外,單杠拉伸,每晚睡前按摩腹部,膝蓋保健,平板撐……老兩口在鄉下的運動保健一樣也不含糊。<br /> 父親前兩年因胸椎骨折被醫生警告隨時可能癱瘓,曾經心律過低在醫生眼里就是一個危重病人,直呼要馬上裝起搏器,否則隨時有生命危險,父親一概淡然一笑。母親前年做的膝關節置換手術,另外一側膝蓋也常年腫脹酸痛,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尤其不能爬樓。<br /> 身體的各種不適,絲毫沒有影響父母的生活節奏,樂觀豁達的母親時常感嘆:現在的生活跟以前比就是在天堂!<br /> 望著眼前這對用力生活的老人,莫名的感動……</h3> <h3> 每每回到老家,經常啥也不做,呆坐著,坐在堂屋里看日出,除了偶爾的雞鳴狗吠聲,安靜的只剩下自己的呼吸聲。<br /> 晚霞一點點染紅屋后的天空,屋頂的影子被一點點拉長,往事隨之一點點清晰……<br /> 曾經竭力說服父母,去城里買房養老。更是嫌棄他倆不懂享受生活,拿自認為的幸福標準去要求他們,現在看來是多么無知!懂得珍惜和滿足的母親,從不羨慕城里人,只要離家超過三天,就嚷著要回去,對老屋的依戀超過了生命。她總是嘮叨,每一塊石頭、每一片瓦都由她經手,是啊,老屋乘載了她無所畏懼的曾經,最值得她驕傲和自信的過往,在她的果斷決策下,父親得以順利轉正,由她擔當全家老小八口人的主勞動力,要強的母親每樣農活從不輸給有男勞力的家庭。<br /> 感謝父母親守著老屋,讓在他鄉的兒女們累了能回家。感謝父母親安靜地守著這一方凈土,任由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囂……<br /> 我親愛的父母親,你們已經把平凡的日子過成了散文詩,你們的生活已經成了我的夢想,在老家蓋房養老,在這片心靈故土上傳承這份美好!</h3> <h3>(PS:30年前的那個初夏,在新建成的老屋門前,全家合影留念)</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外汇|
维西|
革吉县|
巫山县|
衡水市|
龙里县|
昌黎县|
桃江县|
新绛县|
西充县|
乌兰察布市|
建湖县|
罗田县|
博乐市|
永嘉县|
北流市|
台中县|
临安市|
石门县|
扶绥县|
泽普县|
永宁县|
本溪市|
额尔古纳市|
苍南县|
高邮市|
万年县|
衡南县|
会泽县|
波密县|
册亨县|
云阳县|
达孜县|
林周县|
名山县|
河池市|
扶风县|
遂溪县|
双桥区|
陆丰市|
顺昌县|